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產美妝日化紮堆上市 創新孵化增長

晨報記者 曹西京

12月7日, 傳統洗護髮品牌蒂花之秀的母公司名臣健康將發行後在中小板上市。 這是今年第三家登錄A股的日化企業。 要知道, 自2004年兩面針之後, 一直到今年3月拉芳家化上市之前, 整整13年沒有一家國內日化企業成功IPO。 目前A股市場日化股屈指可數, 禦家匯已經過會;排隊等候的從今年6月報送的丸美生物, 到9月遞交申請的毛戈平、麗人麗妝等。 其中丸美2014年申報排隊, 2016年11月被證監會否決, 現在是三進宮。 分析人士認為, 隨著IPO大門重啟, 拉芳、珀萊雅、名臣健康等上市後, 尋找可持續的增長點成為他們普遍面臨的問題。

小眾品牌快速崛起

據Euromonitor資料, 2016年我國化妝品行業的市場容量為3338.57億, 但這塊3000億級別的蛋糕中銷售前十基本被歐美及日韓跨國企業包攬, 國內僅上海上美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和伽藍集團在列;珀萊雅份額僅1%,

排第23位;護膚品稍好, 市場份額2%。

化妝品細分品類多, 目前A股上市的公司市值都不算大, 最高的上海家化不過230多億元。 銘耀資本合夥人葛文耀認為, 由於人均消費低、品類細分和產品創新, 日化行業將保持比較高的增長。 同時, 化妝品企業毛利較高, 毛利較高的公司估值也較高。 在日本, 花王市盈率約26倍, 毛利高的資生堂52倍;在歐美, 寶潔市盈率16倍, 行銷強的歐萊雅則達到32倍。 “化妝品行業好好發展應該有百億市值甚至千億市值的企業。 ”他說。

從今年日化新秀看, 來自汕頭的拉芳家化主要產品包括洗髮水、護髮素、沐浴露、香皂、膏霜等;11月15日上市的杭州珀萊雅則成為滬深美妝第一股, 產品包括面膜、潔面乳、化妝水、乳液、防曬霜等,

這兩家的代言人均為新一代人氣女星唐嫣。 名臣健康主打洗髮、沐浴產品等。 最近三年, 名臣健康淨利潤率最高未超過8%, 同期拉芳家化淨利率未低於12%。 產品涵蓋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等多領域的上海家化, 2014年和2015年淨利潤率高達17%和37.8%。

就在珀萊雅上市當天, 禦家匯IPO過會。 做禦泥坊、小迷糊面膜的禦家匯, 據說要衝擊“世界第一面膜企業”。 這是一家典型的“淘品牌”公司, 依託電商流量起飛, 靠著一片賣幾塊錢的面膜, 成立不過五年, 營收竟然做到11億。 從排隊到上會, 只用了208天, 今年僅次於新三板公司藥石科技的195天。 2014-2016年, 公司綜合毛利率為59.92%、55.27%、53.18%, 低於上海家化、珀萊雅、本土高端化妝品毛戈平和主打眼部護理的丸美股份(上海家化毛利率61%左右)。

因此, 如何提高毛利是這些新公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尋找小而美並購機會

拉芳家化IPO破冰點燃了國內日化企業的上市熱情, 券商調研發現, 對三、四線城市消費者, 上市對品牌拉動明顯, 同時並購開始活躍。 從上美2016年全資收購韓粉世家開始,

產業投資者更多從外部尋求彩妝和小眾品牌的並購機會。

今年9月, 拉芳家化1.1億元增資宿遷百寶(“小小包麻麻”微信公眾號運營商), 並獲得宿遷百寶增資後20%的股權。 公司稱, 將充分利用標的公司高度精准和垂直的粉絲群等, 積極推動公司新產品研發、產品品類拓展乃至孵化新品牌等工作, 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同時增強電商管道, 穩步提升銷售業績。 “他們孵化了很多母嬰類的公眾號, 以電商變現為主。 ”拉芳家化董事會秘書張晨介紹, 公司將多品牌化運營。

磐締資本日前發佈的美妝行業全球創新與並購研報也顯示, 由於新一代消費者崛起和傳統大企業內部機制限制, 全球創新路徑由內部轉向外部。 歐萊雅現有40多個品牌中, 超過90%是通過外部收購來的。報告指出,大企業主年齡、內部流程、媒介變化等因素造成內部創新效率越來越低,同時成熟公司中很難有優秀人才願意放棄利潤可觀的成熟品牌去開拓新品牌。磐締資本投資總監楊可逸表示:“近年來被高價收購或投資的品牌,多來自桀驁不馴的挑戰者,其品牌不可能在傳統公司繁瑣流程下出現。這也是大公司不斷從體外尋找增長動力的根本原因。”

從單家創新走向共建平臺

根據相關資料,2010年至今全球化妝品市場共有超過240起收並購,近幾年收購數量和大型交易額度均顯著上升,雅詩蘭黛集團去年以14.5億美元收購新興品牌Too Faced,創下集團成立70年以來的收購金額紀錄。另一方面,全球收購金額的中位數顯著下降,顯示全球化妝品行業收購向早期項目傾斜,大公司開始投資孵化器。歐萊雅2012年就在矽谷設立了初創項目孵化計畫,今年進一步與倫敦、法國的兩家孵化器合作,為數字美妝初創企業提供扶持;聯合利華“創想+”創新計畫已落地上海……“化妝品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低垂之果’已被摘得差不多,於是大企業紛紛轉向,親自培育果林。”磐締資本創始合夥人王茁表示,過去很多國內化妝品企業通過收購大品牌來驅動創新突破,但代價大且失敗率高。相對而言,參與初創公司孵化,定向培養有潛力的收購物件共同成長,不但能夠節省成本,而且成功概率較高。

珀萊雅總經理方玉友也坦言:“我喜歡小項目,投入成本低,產出更高。”日前,拉芳家化、珀萊雅、上美、丹姿集團等共同簽署了《行業雙創活動支持計畫》。據悉,該計畫將原行業媒體聚美麗和磐締資本合作的化妝品行業品牌孵化營升級,通過“投資+全方位服務”為相關企業挖掘並孵化早期專案,並定向輸出品牌、產品、行銷創意等。今年孵化營中,自主藝術獲得磐締資本、丹姿集團和拉芳家化聯合投資;Renex獲得相宜本草執行副董事長兼總裁嚴明地產基金的青睞。隨著新一代孵化器及基金投入運作,未來可能由單一企業內部創新的模式轉變為共同建設創新公共平臺。

超過90%是通過外部收購來的。報告指出,大企業主年齡、內部流程、媒介變化等因素造成內部創新效率越來越低,同時成熟公司中很難有優秀人才願意放棄利潤可觀的成熟品牌去開拓新品牌。磐締資本投資總監楊可逸表示:“近年來被高價收購或投資的品牌,多來自桀驁不馴的挑戰者,其品牌不可能在傳統公司繁瑣流程下出現。這也是大公司不斷從體外尋找增長動力的根本原因。”

從單家創新走向共建平臺

根據相關資料,2010年至今全球化妝品市場共有超過240起收並購,近幾年收購數量和大型交易額度均顯著上升,雅詩蘭黛集團去年以14.5億美元收購新興品牌Too Faced,創下集團成立70年以來的收購金額紀錄。另一方面,全球收購金額的中位數顯著下降,顯示全球化妝品行業收購向早期項目傾斜,大公司開始投資孵化器。歐萊雅2012年就在矽谷設立了初創項目孵化計畫,今年進一步與倫敦、法國的兩家孵化器合作,為數字美妝初創企業提供扶持;聯合利華“創想+”創新計畫已落地上海……“化妝品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低垂之果’已被摘得差不多,於是大企業紛紛轉向,親自培育果林。”磐締資本創始合夥人王茁表示,過去很多國內化妝品企業通過收購大品牌來驅動創新突破,但代價大且失敗率高。相對而言,參與初創公司孵化,定向培養有潛力的收購物件共同成長,不但能夠節省成本,而且成功概率較高。

珀萊雅總經理方玉友也坦言:“我喜歡小項目,投入成本低,產出更高。”日前,拉芳家化、珀萊雅、上美、丹姿集團等共同簽署了《行業雙創活動支持計畫》。據悉,該計畫將原行業媒體聚美麗和磐締資本合作的化妝品行業品牌孵化營升級,通過“投資+全方位服務”為相關企業挖掘並孵化早期專案,並定向輸出品牌、產品、行銷創意等。今年孵化營中,自主藝術獲得磐締資本、丹姿集團和拉芳家化聯合投資;Renex獲得相宜本草執行副董事長兼總裁嚴明地產基金的青睞。隨著新一代孵化器及基金投入運作,未來可能由單一企業內部創新的模式轉變為共同建設創新公共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