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花3億拍《海上牧雲記》,你們就不心疼錢嗎?

正於網路熱播的劇集《海上牧雲記》改編自號稱奇幻界頂級IP的九州奇幻小說, 是個關於家國情仇的傳奇故事, 原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今何在。

並且, 該劇投資超過3億, 從籌備到殺青歷時2年, 演職人員出演超50000人次;道具兵器超過12000件。

——從以上角度看, 《海上牧雲記》都像是一部“良心劇”。

去年五月, 該劇便已殺青, 定檔後卻遭遇了被湖南衛視退片的風波, 理由是:節奏過慢, 劇情拖遝。

這還不是我們今天的槍手王大根眼中該劇的唯一槽點。

這真的是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文|王大根

作者簡介:作家, 出過一本你應該沒聽過的小說《我必須戀愛的理由》。

你不難在豆瓣影視劇的條目下看到她的評論, 並想著“難道除了看電影、追劇以外她就沒有別的事可做了嗎?”是的, 沒有了。

追《海上牧雲記》的這個過程裡, 我還是經歷了一個比較跌宕的心路歷程的:

兩年前剛看到那支著名的片花時是“臥槽這個必須追了”;拖拖拉拉地看完小說後:“嗯……感覺不是那麼期待電視劇了呢。 ”

聽說被電視臺退了貨只能作為網劇播出時——“這是得有多差啊?”

打開第一集看見那大山大河的取景:“臥槽牛逼, 牛逼, 這真的是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了!”

“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然後第一集第十分鐘看見髒兮兮的部落首領老婆拿嘴堵著部落首領的嘴, 像《情深深雨濛濛》裡的可雲般淚流滿面地喊著“求求你不要再說了”時, 我……這是某種考驗嗎?是不跨過這個難關就無法看到後面的精彩嗎?順帶一提, 《海上牧雲記》百度百科條目裡對這位龍格丹珠女士的介紹是:“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 ”

集美貌與智慧為一身的龍格丹珠(左)。

再往後看, 這種跌宕就更劇烈了。 我一面是真實地在為華麗的佈景、精緻的道具而驚歎, 一面卻忍不住要為各路人馬冗長無聊、措辭造作的對話而罵娘。

《海上牧雲記》的質感確實在國產劇中難得一見, 我甚至想不出任何一部可以與之媲美的國產劇, 裡面的那些場景和鏡頭幾乎只可能在電影中出現。

但是, 這種質感越驚豔, 就越凸顯出劇情的無力, 看到後面, 我真是要一邊按爛快進鍵, 一邊發出天問:“你們到底為什麼要拿這麼高水準的製作來拍這麼一個故事啊?就沒有人覺得很·浪·費嗎?”

畫面確實很美。

《海上牧雲記》的節奏實在太慢了,

它經常花大半集來講述一件兩句話就能交代清楚的事。 每集裡還有各種無窮無盡的閃回, 幫助你回憶兩集前發生的劇情。 不好意思你們的目標受眾難道是金魚哦?

還有一條特別好笑的評論反駁說, 不是《海上牧雲記》的節奏慢, 是中國觀眾太沒耐心了……中國觀眾要沒耐心那世界上也沒觀眾有耐心了, 美劇節奏快難道是因為美國人民的耐心都炸了嗎?

我覺得要是《海上牧雲記》裡所有人都給我閉嘴我還是非常有耐心看下去的, 主要就那些臺詞太讓人無法忍受, 什麼“你快點告訴我, 不要這樣揪著我的心”, 什麼“伴著你就像是一場噩夢, 我捨不得醒, 又像是一個籠, 我不願意逃”, 我簡直懷疑導演是不是重金聘請了瓊瑤執筆改編。

豪華的製作在很多地方也成了慢節奏的幫兇,有些場景我都可以想像出導演一拍大腿:“花了那麼多錢拍得這麼漂亮,一刀不能剪,全給我塞進去!”於是拍隨便一個誰在草原在雪山裡走就能花式走五分鐘,一刀都捨不得剪。

各種不必要的細節堆積如山,王公貴族們只要吩咐下去一句什麼話,下人們就必定得高聲重複一遍。這在別的電視劇裡也就出現一兩次,在《海上牧雲記》裡可是幾十次幾十次地出現,應該填充了不少臺詞量吧?我記得有一段,牧雲笙要和客人談話,於是吩咐宮女下去。這個宮女和這段劇情毫無關係,純粹路人甲,但她徐徐走出門、在門外徐徐跪下的這段毫無意義的情節,居然也巨細無遺地展現給了觀眾,到底為什麼?我為什麼要知道這個宮女的工作細節?

這就是明明白白的注水。《海上牧雲記》的小說只有27萬字,而電視劇卻有75集。一個可供對比的數字是,《琅琊榜》的電視劇共54集,而小說卻有92萬字。所以,《琅琊榜》的電視劇可以完全依循小說的脈絡,只刪改部分細節;而《海上牧雲記》的電視劇就需要大量的擴充和重建。

在看過《海上牧雲記》小說之後,我就覺得電視劇在敘事上的失敗是一定的。《海上牧雲記》的小說本身是撐不起這樣浩大的設定的,就像很多網路連載的玄幻小說一樣,作者在創作之初似乎並無完整的構想,只是設計了幾個主要人物和一個模糊的走向。於是半路不斷加入無頭無尾的支線劇情,最後把所有人推到一起,強行弄一個大戰完成高潮結局。

這種無構想造成的結果就是:第一,人物眾多但性格一片模糊,尤其是各種女性角色,幾乎全是“美麗倔強的少女”;第二,人物動機不夠明顯,最後的大戰中幾方的主帥完全沒有爭奪得你死我活的充分理由;第三,類型搖擺不定,一下子講宮鬥講權謀,中段又開始搞奇幻搞武俠,然後又是戰爭又是愛情又是人民的覺醒,完全不知重點所在。

美麗倔強的少女。

這些問題都在電視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書中的牧雲笙就不算討喜,他跟魅靈盼兮的愛情更是典型的直男手筆,毫無動人之處;到了電視劇裡變成兩個人在綠幕前大段大段逼逼就更煩人了。而且原聲雖好,古裝劇裡出現港普可真是無福消受。不過說起來盼兮是來自海上的魅靈,那一口港普,也算是證明她確實來自海上吧。

順便,黃軒是不是就不適合古裝造型?尤其黑化時那兩條眼線,配上小胖手太好笑了,說是王祖藍假扮的我都信……

在小說中,幾位主要角色在大戰前的故事基本上是互相獨立的,牧雲笙、穆如寒江、碩風和葉三人之間並無多少聯繫;而電視劇將三人拉在一起做了兄弟,但顯然又沒有建立起足夠有說服力的感情,可以想見之後的大戰也很難表現出昔日好友之間互相殘殺的悲壯。

另一方面,《海上牧雲記》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向普通觀眾介紹九州世界觀的意思,而人物又是一登場就是滿嘴九州世界的術語。對於沒有讀過小說的一些觀眾來說,開始確實會感覺不知所云。當然九州粉肯定很歡迎這樣的《海上牧雲記》,只要能完美展現出他們心中的九州世界,故事是不重要的。

像《海上牧雲記》這個體量的奇幻劇,中國現在當然還沒有能力拍。別說是中國,除了美國誰又能拍?日本NHK電視臺拍攝的奇幻劇《精靈守護者》,有被譽為神作的小說支撐,有大河劇的製作水準保障,22集分三年播出,結果也是不太能吸引人看下去。這劇和《海上牧雲記》還挺像,東出昌大也跟週一圍一樣全程灰頭土臉的,很考驗真愛。

《海上牧雲記》裡的週一圍(上圖)與《精靈守護者》裡的東出昌大(下圖),灰頭土臉的兩大帥哥。

我一直覺得純架空題材的核心不在於文筆和想像力,而在於作者的眼界。真正一流的大奇幻、大科幻故事裡,會有一套與作者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的價值體系。整個架空世界都圍繞著這一價值體系運轉,能深深觸動讀者的東西也正是這一點。

架空背景的設定細節可以由群體創作添加,但是最核心的這一點一定是來自一個視野開闊的天才。就像《權力的遊戲》,離開了喬治·R·R·馬丁的原著小說支撐,雖然製作水準依舊是頂級,但故事本身顯然是不可挽回地崩塌了。偏離了原著的後幾季中,劇情上的亮點幾乎都是來自馬丁本人的點晴,比如拯救了第六季的 Hold the door。

《權力的遊戲》中讓無數人淚奔的Hold the door場面。

《海上牧雲記》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寫的故事,主角也幾乎都是少年少女。它其實更像一本成長小說,戰爭是其中最格格不入的元素——也就是說,它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成為一部史詩級電視劇的基底。

因此,不管是《海上牧雲記》的小說還是電視劇,我都不知道驅動這些主角的價值體系是什麼,直到今何在本人給出了答案:“男人總是為了一些女人無法理解的事情而戰爭,比如天下、家族和榮耀。可有時他們心中深藏的秘密,卻連最愛他的女子也不會得知。”OK OK,原來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我“無法理解的事情”,怪不得咯。

豪華的製作在很多地方也成了慢節奏的幫兇,有些場景我都可以想像出導演一拍大腿:“花了那麼多錢拍得這麼漂亮,一刀不能剪,全給我塞進去!”於是拍隨便一個誰在草原在雪山裡走就能花式走五分鐘,一刀都捨不得剪。

各種不必要的細節堆積如山,王公貴族們只要吩咐下去一句什麼話,下人們就必定得高聲重複一遍。這在別的電視劇裡也就出現一兩次,在《海上牧雲記》裡可是幾十次幾十次地出現,應該填充了不少臺詞量吧?我記得有一段,牧雲笙要和客人談話,於是吩咐宮女下去。這個宮女和這段劇情毫無關係,純粹路人甲,但她徐徐走出門、在門外徐徐跪下的這段毫無意義的情節,居然也巨細無遺地展現給了觀眾,到底為什麼?我為什麼要知道這個宮女的工作細節?

這就是明明白白的注水。《海上牧雲記》的小說只有27萬字,而電視劇卻有75集。一個可供對比的數字是,《琅琊榜》的電視劇共54集,而小說卻有92萬字。所以,《琅琊榜》的電視劇可以完全依循小說的脈絡,只刪改部分細節;而《海上牧雲記》的電視劇就需要大量的擴充和重建。

在看過《海上牧雲記》小說之後,我就覺得電視劇在敘事上的失敗是一定的。《海上牧雲記》的小說本身是撐不起這樣浩大的設定的,就像很多網路連載的玄幻小說一樣,作者在創作之初似乎並無完整的構想,只是設計了幾個主要人物和一個模糊的走向。於是半路不斷加入無頭無尾的支線劇情,最後把所有人推到一起,強行弄一個大戰完成高潮結局。

這種無構想造成的結果就是:第一,人物眾多但性格一片模糊,尤其是各種女性角色,幾乎全是“美麗倔強的少女”;第二,人物動機不夠明顯,最後的大戰中幾方的主帥完全沒有爭奪得你死我活的充分理由;第三,類型搖擺不定,一下子講宮鬥講權謀,中段又開始搞奇幻搞武俠,然後又是戰爭又是愛情又是人民的覺醒,完全不知重點所在。

美麗倔強的少女。

這些問題都在電視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書中的牧雲笙就不算討喜,他跟魅靈盼兮的愛情更是典型的直男手筆,毫無動人之處;到了電視劇裡變成兩個人在綠幕前大段大段逼逼就更煩人了。而且原聲雖好,古裝劇裡出現港普可真是無福消受。不過說起來盼兮是來自海上的魅靈,那一口港普,也算是證明她確實來自海上吧。

順便,黃軒是不是就不適合古裝造型?尤其黑化時那兩條眼線,配上小胖手太好笑了,說是王祖藍假扮的我都信……

在小說中,幾位主要角色在大戰前的故事基本上是互相獨立的,牧雲笙、穆如寒江、碩風和葉三人之間並無多少聯繫;而電視劇將三人拉在一起做了兄弟,但顯然又沒有建立起足夠有說服力的感情,可以想見之後的大戰也很難表現出昔日好友之間互相殘殺的悲壯。

另一方面,《海上牧雲記》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向普通觀眾介紹九州世界觀的意思,而人物又是一登場就是滿嘴九州世界的術語。對於沒有讀過小說的一些觀眾來說,開始確實會感覺不知所云。當然九州粉肯定很歡迎這樣的《海上牧雲記》,只要能完美展現出他們心中的九州世界,故事是不重要的。

像《海上牧雲記》這個體量的奇幻劇,中國現在當然還沒有能力拍。別說是中國,除了美國誰又能拍?日本NHK電視臺拍攝的奇幻劇《精靈守護者》,有被譽為神作的小說支撐,有大河劇的製作水準保障,22集分三年播出,結果也是不太能吸引人看下去。這劇和《海上牧雲記》還挺像,東出昌大也跟週一圍一樣全程灰頭土臉的,很考驗真愛。

《海上牧雲記》裡的週一圍(上圖)與《精靈守護者》裡的東出昌大(下圖),灰頭土臉的兩大帥哥。

我一直覺得純架空題材的核心不在於文筆和想像力,而在於作者的眼界。真正一流的大奇幻、大科幻故事裡,會有一套與作者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的價值體系。整個架空世界都圍繞著這一價值體系運轉,能深深觸動讀者的東西也正是這一點。

架空背景的設定細節可以由群體創作添加,但是最核心的這一點一定是來自一個視野開闊的天才。就像《權力的遊戲》,離開了喬治·R·R·馬丁的原著小說支撐,雖然製作水準依舊是頂級,但故事本身顯然是不可挽回地崩塌了。偏離了原著的後幾季中,劇情上的亮點幾乎都是來自馬丁本人的點晴,比如拯救了第六季的 Hold the door。

《權力的遊戲》中讓無數人淚奔的Hold the door場面。

《海上牧雲記》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寫的故事,主角也幾乎都是少年少女。它其實更像一本成長小說,戰爭是其中最格格不入的元素——也就是說,它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成為一部史詩級電視劇的基底。

因此,不管是《海上牧雲記》的小說還是電視劇,我都不知道驅動這些主角的價值體系是什麼,直到今何在本人給出了答案:“男人總是為了一些女人無法理解的事情而戰爭,比如天下、家族和榮耀。可有時他們心中深藏的秘密,卻連最愛他的女子也不會得知。”OK OK,原來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我“無法理解的事情”,怪不得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