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山西前首富李兆會被限制出境,海鑫鋼鐵敗家子接班這十幾年

據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網消息, 被執行人李兆會, 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 請執行聯動機制成員單位, 基層協助執行網路成員和社會公眾協助法院執行。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截圖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資訊顯示, 2013年1月10日, 海博鑫惠與銀行簽訂《綜合授信協議》, 獲得5.2億元銀行授信, 美錦公司、李兆會等作為保證人, 為海博鑫惠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美錦擔保最高授信額度2億元。

海博鑫惠為山西前首富李兆會的關聯公司, 後因海博鑫惠公司出現重大經營風險, 授信銀行於2014年3月13日提起訴訟, 請求判令海博鑫惠公司向其歸還借款本息, 美錦公司、李兆會等保證人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案件訴訟期間, 美錦公司於2014年9月24日代海博鑫惠公司向銀行償還本金2億元及利息1622.83萬元, 本息共計2.16億元。 因海博鑫惠公司未向美錦公司償還上述代償款,

美錦公司遂涉訟。

美錦能源訴訟李兆會案在今年3月15日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 法院認為, 美錦公司依法向海博鑫惠公司行使追償權於法有據, 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李兆會亦應在其擔保範圍內向原告美錦公司承擔責任。 法院判決, 海博鑫惠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美錦能源支付代償款本金2.16億元及利息;李兆會對海博鑫惠上述第一項確定的付款義務中未清償部分承擔四分之一的連帶清償責任。

山西前首富李兆會被限制出境, 海鑫鋼鐵敗家子是怎樣出現?

海鑫的命運

自2003年1月李海倉遭槍殺身亡之後, 海鑫的“掌門人”就傳到了當時年僅22歲的李兆會手中。 而李兆會在掌權之後,

一度被推上胡潤百富榜的第78位, 儼然成為最年輕的山西首富。 但時隔11年之後, 隨著鋼鐵行業從“香餑餑”走向“白菜價”。 海鑫鋼鐵的命運也走到了盡頭。

海鑫公子哥的“七年之癢”

“共富貴易, 同患難難”, 李兆會在最初兩三年的勵精圖治後, 顯現出一個年輕人的好大喜功和虛浮遊移。 李兆會對海鑫已經產生了“七年之癢”, 畢竟, 海鑫鋼鐵只是“童養媳”, 資本市場才是李兆會自由戀愛的對象。

2014年, 據《財經》雜誌調查, 海鑫鋼鐵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 而整個海鑫集團的帳面資產為100.68億元, 這意味著其負債率超過100%, 面臨破產重組的危險。 李兆會的金融投資也陷入窘境, 自投資民生銀行後, 李兆會動作頻繁且魄力極大, 經常進行快進快出的投機操作,

雖偶有斬獲, 且不乏漂亮手筆, 但投資沒有主線, 海鑫鋼鐵現金流被嚴重拖累, 2012年爆出的違規減持就是最好的明證。

李海倉

李海倉的經營之道

1.管錢

“紅頂商人”胡雪岩有一觀點:“八個罎子七個蓋, 蓋來蓋去不穿幫, 這就是做生意。

”可理解為罎子是實業, 蓋子是融資, 穿幫是挪用資金;罎子、蓋子雖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不穿幫”, 只要蓋子不穿幫, 不拆東牆補西牆, 現金流不斷多元化發展企業才有實際意義, 否則只是用銀行或股市的錢來吹肥皂泡。

“資本經營魔術師”的李海倉深諳經營之道, 在海鑫有2000萬元資產的時候, 他就上了8400萬元的固定資產項目, 從煉焦變成煉鐵。 當有20億元資產的時候, 就上了22億元的項目。

在產品控制的時候, 海鑫分成了產前成本、產中成本、產後成本。 李海倉在鋼鐵新項目的選擇上始終堅持“四個不幹”:成本不是世界最低的不幹;規模不是世界最大、最佳的不幹;技術裝備水準不是世界一流的不幹;三年不能收回成本的不幹。 李海倉對於企業發展的遠景、目標和每一步規劃都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正是這種“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的態度使得海鑫發展如同坐了火箭般一日千里。

2.管人

李海倉曾經說過:“我沒有三頭六臂,事情是大家幹的。你看,我不是冶金專家,鋼鐵廠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我不請專家行嗎?我不是財會專家,我不請財會專家行嗎?”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領導的首要任務是“善將將”,也就是知人善任。歷史證明:單打獨鬥永遠難成氣候!

李兆會迎娶明星車曉

3.政 商關係

李海倉在工作報告中曾說過:“海鑫的成功就在於將三個優勢做到了極限,即:省、市、縣的軟環境發揮到了極限;海鑫這個體制好、機制好的機制優勢發揮到了極限;企業家和企業領導班子把自身發展的經營管理及企業的決策能力發揮到了極限。

海鑫的土地、立項、水、電、交通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書記、縣長親自抓,副書記、副縣長都是副總指揮。”李海倉此言非虛甚至還有點謙虛,海鑫鋼鐵發展的軟環境比說得還要好一些。聞喜縣的有關職能部門在海鑫現場辦公不少於100次。

李海倉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批創業者,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管理條例不健全的年代,政府的分量不言而喻。李海倉與官員沒少打交道,也就是“求辦事”,所以練就了他八面玲瓏的交際手段,在政府官員間左右逢源,始終小心翼翼。但是李兆會作為年輕人且有著國外留學背景,對這些他經常不假辭色。

接班人的確立問題

2003年1月22日,一聲槍響引起了山西鋼鐵業的“地震”,李海倉被槍殺了。李海倉之死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卻是剛剛開始。時任聞喜縣的縣委書記董鵬翔說:“處理李海倉的喪事不是簡單的埋人。”

最初的問題不是“誰應該接李海倉的班”而是“接李海倉的班做什麼”。的確,繼承了李海倉90%海鑫股份的李兆會是無可爭議的法律上的繼承人,但是選舉一個接班人最多的考慮的是能否繼續把海鑫鋼鐵做大做強。可惜,很多人對於為什麼選擇李兆會做接班人都有著異口同聲地回答:他是李海倉的兒子,他來坐這個位置更有利於穩定。

李兆會的三大籌碼

1)爺爺李春元

聞喜縣有一句口頭語:“有困難,找春元,和110一樣管用。”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李春元在聞喜縣人民心中的聲望。李春元曾做過大隊書記,自己也經營一家年利潤千萬以上的企業,並且主要招收殘疾人。

在李海倉創業之初,他給予了大量支援,這樣一個有魄力、有仁義、有功績的老人,是家族裡無可爭議的大家長,所以他的話至關重要。此外,李春元的其他兒子基本都是由李海倉提攜才有所成就,所以他對李海倉也格外偏愛。再加上李海倉突然去世,老人的一腔憐愛轉移到李兆會身上也屬自然。

2)自身擁有海鑫鋼鐵90%的股權

從法理上來說,李兆會做董事長也理所應當。不光是李春元,海鑫鋼鐵的全體員工乃至整個聞喜縣的人都對李海倉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也自然而然地轉移到和其具有血緣關係的李兆會身上,48歲死去的李海倉讓人們不僅感激,還多少有幾分歎息。李兆會的當選也確實有穩定人心的作用。

3)李、辛之間的不合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李兆會深諳這句話。李天虎和辛存海都是掌握海鑫鋼鐵實權的人物,一個在公司做了八年,一個是公司創始元老,但是兩個人相處並不和睦。他們在會議上經常爭吵,他們之間的裂痕也為李兆會提供了契機。

太極高手:借力打力

2003年1月29日李海倉下葬之後,李春元在家庭會議開始前請來律師做見證並一錘定音:李兆會接班。但承諾不讓李兆會表態,至少要培養兩年。而辛存海提議李兆會在培養期間海鑫以李天虎為主。之後海鑫鋼鐵專門成立“總調度室”,實行集體決策和集體領導。

李天虎、辛存海、李兆會以及縣委書記董鵬翔等人前往北京。一是到北京召開股東會,通過選舉使李兆會接班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式。二是公司的核心決策層親自帶李兆會拜訪股東、客戶以及各種關係人和關係部門,開始熟悉董事長的業務。這次拜訪之後,李兆會就迫不及待地籌畫起奪權大權。如果參照《康熙王朝》,李天虎是鼇拜,雖然沒那麼桀驁;李春元是孝莊太后,雖然沒那麼睿智;李兆會是康熙,雖然沒那麼年幼。

李兆會利用李、辛矛盾的爆發點,向李春元提出解除李天虎一切職務,李春元當然不同意。所以李兆會使用了孫子面對爺爺的必殺技,撒嬌耍賴裝生氣且離家出走。李兆會始終不見李春元,無奈之下李春元鬆口解除李天虎職務。李天虎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斬落馬下,親叔叔尚且如此,於是在許諾每年300萬元的分紅之後,辛存海也被趕離了權力中心。至此,李兆會的名片上終於印上了:海鑫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兆會婚禮場面

海鑫鋼鐵衰敗的前奏

人們對李兆會的評價往往陷入兩個極端。有人說他是金融投資的資本大師,但更多人說他是紈絝子弟。這兩種評價各有道理,但是也都有失偏頗,李兆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他22歲倉促接班海鑫鋼鐵,卻一上手就把它經營的風生水起;他少年老成,以雷霆手段清除爭權者和頑固元老,迅速鞏固地位,但卻又能春風化雨,沒有引起大的震盪;他醉心金融投資,僅投資民生銀行股票就賺得盆滿缽溢,顯示了高超的能力,但卻又坐視海鑫鋼鐵一跌再跌,束手無策。這些截然相反的特質在李兆會身上融合得天衣無縫。

李海倉沒有來得及未雨綢繆(確定傳承順序),造成李兆會歷經一番鬥爭才掌握權柄,內部元老受到了很大衝擊,公司的管理層也人才凋零,並且產生了一個很負面、很隱晦且影響深遠的結果——李兆會不再相信別人。所以他後來寧願選擇同樣沒有管理經驗的妹妹李兆霞,也不願聘用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圍繞李兆會接班和奪權的鬥爭,為海鑫鋼鐵的衰落提前拉開了序幕。

一波說認為,中國民營企業主“權杖”交接的種種對策,看似一件“家事”,可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結構轉型“新常態”這一大背景下,家族企業的延續和發展,已不僅是家族企業的“家事”,更還是“國事”;它不僅關係到企業自身能否持續成長,其對國民經濟發展、就業問題解決,乃至保持社會穩定,也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正是這種“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的態度使得海鑫發展如同坐了火箭般一日千里。

2.管人

李海倉曾經說過:“我沒有三頭六臂,事情是大家幹的。你看,我不是冶金專家,鋼鐵廠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我不請專家行嗎?我不是財會專家,我不請財會專家行嗎?”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領導的首要任務是“善將將”,也就是知人善任。歷史證明:單打獨鬥永遠難成氣候!

李兆會迎娶明星車曉

3.政 商關係

李海倉在工作報告中曾說過:“海鑫的成功就在於將三個優勢做到了極限,即:省、市、縣的軟環境發揮到了極限;海鑫這個體制好、機制好的機制優勢發揮到了極限;企業家和企業領導班子把自身發展的經營管理及企業的決策能力發揮到了極限。

海鑫的土地、立項、水、電、交通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書記、縣長親自抓,副書記、副縣長都是副總指揮。”李海倉此言非虛甚至還有點謙虛,海鑫鋼鐵發展的軟環境比說得還要好一些。聞喜縣的有關職能部門在海鑫現場辦公不少於100次。

李海倉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批創業者,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管理條例不健全的年代,政府的分量不言而喻。李海倉與官員沒少打交道,也就是“求辦事”,所以練就了他八面玲瓏的交際手段,在政府官員間左右逢源,始終小心翼翼。但是李兆會作為年輕人且有著國外留學背景,對這些他經常不假辭色。

接班人的確立問題

2003年1月22日,一聲槍響引起了山西鋼鐵業的“地震”,李海倉被槍殺了。李海倉之死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卻是剛剛開始。時任聞喜縣的縣委書記董鵬翔說:“處理李海倉的喪事不是簡單的埋人。”

最初的問題不是“誰應該接李海倉的班”而是“接李海倉的班做什麼”。的確,繼承了李海倉90%海鑫股份的李兆會是無可爭議的法律上的繼承人,但是選舉一個接班人最多的考慮的是能否繼續把海鑫鋼鐵做大做強。可惜,很多人對於為什麼選擇李兆會做接班人都有著異口同聲地回答:他是李海倉的兒子,他來坐這個位置更有利於穩定。

李兆會的三大籌碼

1)爺爺李春元

聞喜縣有一句口頭語:“有困難,找春元,和110一樣管用。”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李春元在聞喜縣人民心中的聲望。李春元曾做過大隊書記,自己也經營一家年利潤千萬以上的企業,並且主要招收殘疾人。

在李海倉創業之初,他給予了大量支援,這樣一個有魄力、有仁義、有功績的老人,是家族裡無可爭議的大家長,所以他的話至關重要。此外,李春元的其他兒子基本都是由李海倉提攜才有所成就,所以他對李海倉也格外偏愛。再加上李海倉突然去世,老人的一腔憐愛轉移到李兆會身上也屬自然。

2)自身擁有海鑫鋼鐵90%的股權

從法理上來說,李兆會做董事長也理所應當。不光是李春元,海鑫鋼鐵的全體員工乃至整個聞喜縣的人都對李海倉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也自然而然地轉移到和其具有血緣關係的李兆會身上,48歲死去的李海倉讓人們不僅感激,還多少有幾分歎息。李兆會的當選也確實有穩定人心的作用。

3)李、辛之間的不合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李兆會深諳這句話。李天虎和辛存海都是掌握海鑫鋼鐵實權的人物,一個在公司做了八年,一個是公司創始元老,但是兩個人相處並不和睦。他們在會議上經常爭吵,他們之間的裂痕也為李兆會提供了契機。

太極高手:借力打力

2003年1月29日李海倉下葬之後,李春元在家庭會議開始前請來律師做見證並一錘定音:李兆會接班。但承諾不讓李兆會表態,至少要培養兩年。而辛存海提議李兆會在培養期間海鑫以李天虎為主。之後海鑫鋼鐵專門成立“總調度室”,實行集體決策和集體領導。

李天虎、辛存海、李兆會以及縣委書記董鵬翔等人前往北京。一是到北京召開股東會,通過選舉使李兆會接班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式。二是公司的核心決策層親自帶李兆會拜訪股東、客戶以及各種關係人和關係部門,開始熟悉董事長的業務。這次拜訪之後,李兆會就迫不及待地籌畫起奪權大權。如果參照《康熙王朝》,李天虎是鼇拜,雖然沒那麼桀驁;李春元是孝莊太后,雖然沒那麼睿智;李兆會是康熙,雖然沒那麼年幼。

李兆會利用李、辛矛盾的爆發點,向李春元提出解除李天虎一切職務,李春元當然不同意。所以李兆會使用了孫子面對爺爺的必殺技,撒嬌耍賴裝生氣且離家出走。李兆會始終不見李春元,無奈之下李春元鬆口解除李天虎職務。李天虎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斬落馬下,親叔叔尚且如此,於是在許諾每年300萬元的分紅之後,辛存海也被趕離了權力中心。至此,李兆會的名片上終於印上了:海鑫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兆會婚禮場面

海鑫鋼鐵衰敗的前奏

人們對李兆會的評價往往陷入兩個極端。有人說他是金融投資的資本大師,但更多人說他是紈絝子弟。這兩種評價各有道理,但是也都有失偏頗,李兆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他22歲倉促接班海鑫鋼鐵,卻一上手就把它經營的風生水起;他少年老成,以雷霆手段清除爭權者和頑固元老,迅速鞏固地位,但卻又能春風化雨,沒有引起大的震盪;他醉心金融投資,僅投資民生銀行股票就賺得盆滿缽溢,顯示了高超的能力,但卻又坐視海鑫鋼鐵一跌再跌,束手無策。這些截然相反的特質在李兆會身上融合得天衣無縫。

李海倉沒有來得及未雨綢繆(確定傳承順序),造成李兆會歷經一番鬥爭才掌握權柄,內部元老受到了很大衝擊,公司的管理層也人才凋零,並且產生了一個很負面、很隱晦且影響深遠的結果——李兆會不再相信別人。所以他後來寧願選擇同樣沒有管理經驗的妹妹李兆霞,也不願聘用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圍繞李兆會接班和奪權的鬥爭,為海鑫鋼鐵的衰落提前拉開了序幕。

一波說認為,中國民營企業主“權杖”交接的種種對策,看似一件“家事”,可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結構轉型“新常態”這一大背景下,家族企業的延續和發展,已不僅是家族企業的“家事”,更還是“國事”;它不僅關係到企業自身能否持續成長,其對國民經濟發展、就業問題解決,乃至保持社會穩定,也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