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楚喬武媚羋月如懿通通看過來,這才是女強劇的新標杆

今年暑假

馬伊琍、雷佳音主演的《我的前半生》

掀起了一波“獨立女性”討論熱潮

其毀譽參半的評價

反映了社會觀念裡關於女性定位的撕裂

然而, 相比《我的前半生》

苦大仇深的切入角度

一部美劇卻用喜劇的形式

四兩撥千斤地探討了類似主題

沒有沉重、更多歡笑

它叫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這部“如假包換女強劇”一經開播便收穫好評無數, IMDb近3000人打星, 分數直逼9.0。

豆瓣文青集體高潮,

瘋狂刷出9.4的高分。

國內那些“偽女強劇”在它面前一個個黯然失色, 瞬間現眼了……

那這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憑什麼能一騎絕塵傲視群雄, 它究竟好在哪兒?他們是這麼說的:

節奏好——

女主美——

有看點——

這三個理由足以讓90%的

男性觀眾興(性)致勃發了

如果還不夠, 別著急

聽我把故事講完

你一定會蠢蠢欲動

想要一窺究竟的

上世紀50年代, 座標紐約, 米琪身著婚紗在向諸位來賓介紹著她的美好經歷。 上學時, 舍友“胖乎乎很友善”, 在她看來這簡直完美, 因為不用擔心男友被搶走。

她還碰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閨蜜,

她們一起玩、一起瘋、一起“漂白”:

▲注意重點區域

然而這些在米琪看來, 都是在為她的“終極歸屬”做鋪墊。 她遇到了一個“完美的紳士”, 他的名字叫:

米琪深信不疑, 對方就是自己“命中那位身著閃亮鎧甲的騎士”。

他們一起去看展覽、參加詩歌誦讀會、欣賞古希臘話劇……你信嗎?其實他們最愛去那種充斥色情表演的昏暗酒館, 那裡往往會有單人脫口秀表演(天朝俗稱單口相聲)。

▲這哥們兒有點像憨豆

米琪坐在台下,總會笑得很開心,這也許是她和單口相聲緣分的開始。當然既是約會也要辦正事兒,偶爾去後院樹下來一發輔助打野(戰),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拴住一個女人?用戒指

新娘美美的,一切都再合適不過。

四年很快過去,米琪早已是旁人口中的“麥瑟爾夫人”。她依舊和善可親、平易近人,甚至去商店還會記得給門衛和電梯員帶吐司。

顯而易見,麥瑟爾夫人是個方方面面都會照顧周到的“好女人”,能娶到她,是喬爾·麥瑟爾的福氣。

米琪每天測量身材,保持完美體形,已經堅持了十年,即使懷孕也日日如此。

▲有這樣的老婆哪個男人能出軌

喬爾有個喜劇演員的夢想,米琪始終在背後默默支持,她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為丈夫的演出事宜上下打點,還同時充當了丈夫的脫口秀智庫,可謂全能。

甚至,為做好“背後的女人”,不傷及丈夫自尊,米琪會在晚上喬爾入睡後才偷偷卸妝,第二天一早在丈夫醒來前洗漱完畢,然後鑽進被窩;等喬爾聽到鈴聲起床,再佯裝被他叫醒,簡直乖巧到過分。

就是這麼一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卻不幸要照顧一個巨嬰丈夫。

喬爾口口聲聲說喜劇演員是他的夢想,卻一直在抄襲別人的段子表演,當他需要進行即興脫口秀時,卻六神無主,方寸大亂,台下全程冷場,氣氛尷尬。

▲風騷的蘭花指也拯救不了這場讓人尷尬癌發作的表演

喬爾的心理崩潰了。回到家,他開始收拾行李,說要離開這個家,來個男版“娜拉出走”。

米琪無情戳破了喬爾的幼稚:那是我的行李箱。

她始終克制著自己的震驚,還想極力挽留,直到喬爾拋出自己出軌的消息。小三是喬爾的秘書,一個連鉛筆都不會削的速記員。

幽默的是,兩人在這個時候,竟還爭論那位女秘書究竟會不會削鉛筆。雖然這個時候的幽默顯得有些殘酷。

父親得知姑爺跑了,讓女兒追回來。米琪拿著紅酒,在雨夜醉醺醺走進了那家酒館。恰逢節目間隔,跌跌撞撞地,她在無意中站上了舞臺,開始敘述自己遭遇的不幸。

沒曾想,她夾雜著調侃的真情流露開始漸入佳境,現場不斷爆發觀眾哄笑,人們似乎對這段突然的“表演”興趣盎然。

說至忘情處,米琪直接褪去衣衫,場面一度失控,員警直接帶走了她。

▲發現米琪是個脫口秀天才的酒保趕緊替她解釋

何必痛苦呢?麥瑟爾夫人輔佐了一個蠢蛋,卻沒想到自己是那個“單口相聲”天才。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開篇米琪在婚禮上的發言,那就是一場精彩非凡的脫口秀呀!

飾演女主麥瑟爾夫人的

蕾切爾·布羅斯納安(Rachel Brosnahan)

各位應該看著眼熟

她出演了《紙牌屋》裡活了三季的

道格想追又沒追上的妹子瑞秋

(Rachel,角色名和本名一樣)

第一季裡,她曾被利用去色誘木下黨鞭的競爭對手,這一幕你一定印象深刻:

▲文明觀球

從2015年《紙牌屋》第三季領盒飯後,蕾切爾終於正式走紅,以閃亮之姿宣告了自己過硬的演技。

當然,漂亮依然是先決條件。她立體的五官從某些角度看,像極了凱特·溫斯萊特:

▲你就說像不像!

編劇兼導演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從她以往的作品表便可一眼看出其創作特點:

這些她參與制片、編劇、導演的作品,全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用喜劇形式講述女人們生活的悲歡。

多年女性主義書寫,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已經對此類題材駕輕就熟,厚積薄發之下,這才有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驚豔眾人。

談到女性主義表達

這正是我們要聊的關於這部劇的重點

若論影史最經典的女性主義電影

那一定非[末路狂花]莫屬

▲她們開車一起逃離死水一潭的生活,以及充斥著自以為是的男權世界

電影受篇幅所限

往往戲劇衝突較為集中和激烈

尤其[末路狂花]結尾

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悲壯感

帶給觀眾更多的是盪氣迴腸

而電視劇篇幅不受限制,創作者可在其間細密且不緊不慢地鋪陳種種細節。於是,劇集便成了還原生活化景象的最佳土壤。中國有《我的前半生》,英國有《福斯特醫生》,包括我們今天講的美國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都是“生活流女權”的代表。

▲英劇《福斯特醫生》,以妻子發現丈夫出軌為起始,現已製作兩季

但薑君在這幾部劇的劇名和電影的片名差別中,發現了一些更細微的端倪。英劇《福斯特醫生》和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都是以女主稱呼直接命名,這沒什麼問題,她們是絕對主角。

然而這兩部劇的劇情都是以女主離婚展開故事,她們離婚前的稱呼是隨夫姓的“福斯特醫生”和“麥瑟爾夫人”,離婚之後才是故事的重頭,那時她們雖可保留夫姓,但這兩個劇名是否隱隱強調著她們仍背負在身的家庭身份?

反觀[末路狂花],英文原片名為[Thelma & Louise],直接將兩位女主的本名拼合,並未冠以夫姓。如此看來,似乎[末路狂花]的“女性獨立”顯得更徹底一些。

不過,[末路狂花]的家庭因素本就僅僅做了比較模糊的背景交代,更多展現的還是兩個女人外出後在公路上的種種經歷。

《福斯特醫生》和《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有更為重要的家庭背景,隨夫姓是婚姻的“遺跡”,如果劇名直接按她們本名叫“傑瑪醫生”和“了不起的米琪”,那種“家庭反叛”的獨立意味就消失了,而這正是這兩部劇的精髓。

▲福斯特醫生和前夫

▲麥瑟爾夫人和前夫

福斯特醫生曾幻想丈夫對她忠貞,換來的卻是背叛,她的抗爭,就是試圖從“福斯特醫生”變為“傑瑪醫生”;麥瑟爾夫人全心全意輔助丈夫,換來的卻是對方一走了之,她的蛻變,就是努力從“麥瑟爾夫人”變為“了不起的米琪”。

我想,這更是一種艱難且徹底的獨立過程吧!

家庭婦女怎麼了?她們的光芒被丈夫遮蓋,她們的貢獻被社會忽視。若有機會,各位“夫人”的能量,會更加耀眼奪目。

▲這哥們兒有點像憨豆

米琪坐在台下,總會笑得很開心,這也許是她和單口相聲緣分的開始。當然既是約會也要辦正事兒,偶爾去後院樹下來一發輔助打野(戰),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如何拴住一個女人?用戒指

新娘美美的,一切都再合適不過。

四年很快過去,米琪早已是旁人口中的“麥瑟爾夫人”。她依舊和善可親、平易近人,甚至去商店還會記得給門衛和電梯員帶吐司。

顯而易見,麥瑟爾夫人是個方方面面都會照顧周到的“好女人”,能娶到她,是喬爾·麥瑟爾的福氣。

米琪每天測量身材,保持完美體形,已經堅持了十年,即使懷孕也日日如此。

▲有這樣的老婆哪個男人能出軌

喬爾有個喜劇演員的夢想,米琪始終在背後默默支持,她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為丈夫的演出事宜上下打點,還同時充當了丈夫的脫口秀智庫,可謂全能。

甚至,為做好“背後的女人”,不傷及丈夫自尊,米琪會在晚上喬爾入睡後才偷偷卸妝,第二天一早在丈夫醒來前洗漱完畢,然後鑽進被窩;等喬爾聽到鈴聲起床,再佯裝被他叫醒,簡直乖巧到過分。

就是這麼一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卻不幸要照顧一個巨嬰丈夫。

喬爾口口聲聲說喜劇演員是他的夢想,卻一直在抄襲別人的段子表演,當他需要進行即興脫口秀時,卻六神無主,方寸大亂,台下全程冷場,氣氛尷尬。

▲風騷的蘭花指也拯救不了這場讓人尷尬癌發作的表演

喬爾的心理崩潰了。回到家,他開始收拾行李,說要離開這個家,來個男版“娜拉出走”。

米琪無情戳破了喬爾的幼稚:那是我的行李箱。

她始終克制著自己的震驚,還想極力挽留,直到喬爾拋出自己出軌的消息。小三是喬爾的秘書,一個連鉛筆都不會削的速記員。

幽默的是,兩人在這個時候,竟還爭論那位女秘書究竟會不會削鉛筆。雖然這個時候的幽默顯得有些殘酷。

父親得知姑爺跑了,讓女兒追回來。米琪拿著紅酒,在雨夜醉醺醺走進了那家酒館。恰逢節目間隔,跌跌撞撞地,她在無意中站上了舞臺,開始敘述自己遭遇的不幸。

沒曾想,她夾雜著調侃的真情流露開始漸入佳境,現場不斷爆發觀眾哄笑,人們似乎對這段突然的“表演”興趣盎然。

說至忘情處,米琪直接褪去衣衫,場面一度失控,員警直接帶走了她。

▲發現米琪是個脫口秀天才的酒保趕緊替她解釋

何必痛苦呢?麥瑟爾夫人輔佐了一個蠢蛋,卻沒想到自己是那個“單口相聲”天才。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開篇米琪在婚禮上的發言,那就是一場精彩非凡的脫口秀呀!

飾演女主麥瑟爾夫人的

蕾切爾·布羅斯納安(Rachel Brosnahan)

各位應該看著眼熟

她出演了《紙牌屋》裡活了三季的

道格想追又沒追上的妹子瑞秋

(Rachel,角色名和本名一樣)

第一季裡,她曾被利用去色誘木下黨鞭的競爭對手,這一幕你一定印象深刻:

▲文明觀球

從2015年《紙牌屋》第三季領盒飯後,蕾切爾終於正式走紅,以閃亮之姿宣告了自己過硬的演技。

當然,漂亮依然是先決條件。她立體的五官從某些角度看,像極了凱特·溫斯萊特:

▲你就說像不像!

編劇兼導演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從她以往的作品表便可一眼看出其創作特點:

這些她參與制片、編劇、導演的作品,全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用喜劇形式講述女人們生活的悲歡。

多年女性主義書寫,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已經對此類題材駕輕就熟,厚積薄發之下,這才有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驚豔眾人。

談到女性主義表達

這正是我們要聊的關於這部劇的重點

若論影史最經典的女性主義電影

那一定非[末路狂花]莫屬

▲她們開車一起逃離死水一潭的生活,以及充斥著自以為是的男權世界

電影受篇幅所限

往往戲劇衝突較為集中和激烈

尤其[末路狂花]結尾

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悲壯感

帶給觀眾更多的是盪氣迴腸

而電視劇篇幅不受限制,創作者可在其間細密且不緊不慢地鋪陳種種細節。於是,劇集便成了還原生活化景象的最佳土壤。中國有《我的前半生》,英國有《福斯特醫生》,包括我們今天講的美國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都是“生活流女權”的代表。

▲英劇《福斯特醫生》,以妻子發現丈夫出軌為起始,現已製作兩季

但薑君在這幾部劇的劇名和電影的片名差別中,發現了一些更細微的端倪。英劇《福斯特醫生》和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都是以女主稱呼直接命名,這沒什麼問題,她們是絕對主角。

然而這兩部劇的劇情都是以女主離婚展開故事,她們離婚前的稱呼是隨夫姓的“福斯特醫生”和“麥瑟爾夫人”,離婚之後才是故事的重頭,那時她們雖可保留夫姓,但這兩個劇名是否隱隱強調著她們仍背負在身的家庭身份?

反觀[末路狂花],英文原片名為[Thelma & Louise],直接將兩位女主的本名拼合,並未冠以夫姓。如此看來,似乎[末路狂花]的“女性獨立”顯得更徹底一些。

不過,[末路狂花]的家庭因素本就僅僅做了比較模糊的背景交代,更多展現的還是兩個女人外出後在公路上的種種經歷。

《福斯特醫生》和《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有更為重要的家庭背景,隨夫姓是婚姻的“遺跡”,如果劇名直接按她們本名叫“傑瑪醫生”和“了不起的米琪”,那種“家庭反叛”的獨立意味就消失了,而這正是這兩部劇的精髓。

▲福斯特醫生和前夫

▲麥瑟爾夫人和前夫

福斯特醫生曾幻想丈夫對她忠貞,換來的卻是背叛,她的抗爭,就是試圖從“福斯特醫生”變為“傑瑪醫生”;麥瑟爾夫人全心全意輔助丈夫,換來的卻是對方一走了之,她的蛻變,就是努力從“麥瑟爾夫人”變為“了不起的米琪”。

我想,這更是一種艱難且徹底的獨立過程吧!

家庭婦女怎麼了?她們的光芒被丈夫遮蓋,她們的貢獻被社會忽視。若有機會,各位“夫人”的能量,會更加耀眼奪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