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市場能否成為特斯拉的“救星”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宋傑|上海報導

編輯:蔣莉莉

, 其中中國收入5.63億美元》發佈, 新版負面清單與上一版相比, 取消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須使用自有品牌,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 這為特斯拉在自貿區國產落地打開了一扇窗。

通常, 自貿區作為先行先試的試點, 其政策一般都具有先導性。 業內人士稱, 此次自貿區負面清單把關於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和智慧財產權的要求去除, 似乎意味著更多。

“特斯拉第一季度淨虧損3.30億美元,

第二季度淨虧損4.01億美元, 因為目前特斯拉所有車型都在美國生產, 並出口到其他國家, 運輸成本高且低效。 一旦在華成功建廠, 可以直接降低中國市場的供應難度, 一定程度上將降低成本。 ”汽車圈的一位資深人士這樣說。 特斯拉距離成為第一家在中國擁有全資生產工廠的外國汽車公司的目標越來越近, 但這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減少虧損, 還有待觀察。

“特斯拉如果在中國實現國產化, 其價格一定會有所下調, 但下調幅度不會太大, 畢竟核心零件以及發動機還是會選用進口原裝, 減少的是部分運輸成本和進口關稅。 ”上述汽車圈人士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