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臨終前預言兩個禍害 一個是呂後 一個是他 50年後他造反了

01

西元前195年劉邦終於打敗了最後一個反叛的異姓諸侯王英布, 並與大臣們殺白馬為盟, 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 天下共擊之。

但是此戰中劉邦中箭受傷, 加上年齡大了病情不斷加重。

呂後為劉邦找尋天下名醫, 劉邦問醫生自己能不能治, 醫生說能治, 但劉邦從醫生口氣中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大罵醫生:

“朕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 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 雖扁鵲何益!”

呂後在劉邦彌留之際問劉邦死後人事安排:

“蕭何死後, 誰可以做丞相?”

劉邦說曹參。

呂後問曹參之後是何人, 劉邦答道:

“王陵接人, 王陵智謀不足, 可以需要陳平輔佐。

但是陳平沒有決斷, 周勃為人忠厚可以做太尉, 日後安定劉氏江山的人一定是他。 ”

呂後追問之後的安排, 劉邦乾脆說:“以後的事情你也不會知道了!”

《史記》記載:“已而呂後問:“陛下百歲後, 蕭相國即死, 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 ”

問其次,

上曰:“王陵可。 然陵少憨, 陳平可以助之。 陳平智有餘, 然難以獨任。 周勃重厚少文, 然安劉氏者必勃也, 可令為太尉。 ”

呂後複問其次, 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

這段話決定了大漢王朝之後三十年的當政者, 也決定了呂後乃至呂氏家族的命運。

02

但這是劉邦的第二個預言,

第一個預言也是在這一年, 卻很少有人知道。

劉邦即位後著手清理異姓諸侯王, 也曾經兩次大規模分封劉姓王爺, 第一次是大漢開國之後, 由於劉邦的大部分兒子還都年幼, 所以第一次分封都是劉邦的兄弟侄子:

哥哥劉仲為代王、弟弟交為楚王、族弟劉賈為荊王、長子劉肥為齊王。

但是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劉姓王公慘遭挫折。

首先是匈奴進攻代地, 代王劉仲逃跑回長安被廢。

之後英布不滿於異姓王公被廢, 於是起兵叛亂, 這便是本文開頭劉邦打敗的英布。

英布起兵之後首先便氣勢洶洶沖著楚王劉交、荊王劉賈的封地殺過來, 兩人一死一逃。

最後劉邦消滅其他幾個異姓諸侯王之後, 有感于劉氏家族凋零開啟了第二波分封:劉恒為代王,

劉恢為梁王, 劉友為淮陽王。

劉邦認為吳地的人強悍, 又與南越諸國接壤, 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王來鎮守, 而荊王劉賈死後又沒有兒子, 所以準備從子侄中選一人承擔重任。

03

此時年僅二十的侄子劉濞進入了劉邦的視野。

劉濞此時受封沛侯, 是劉邦哥哥前代王劉仲的兒子。

劉仲棄城而逃之後被廢黜王爵, 不久抑鬱而終, 劉邦不忍心, 便封二哥的兩個兒子為侯爵。

英布謀反, 年僅二十歲的劉濞親自參軍, 作戰驍勇身先士卒, 此戰中屢立戰功。

於是劉邦選定了威武雄壯的劉濞出任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劉濞接過聖旨和官印, 進宮謝恩受到劉邦接見。

劉邦見到劉濞之後, 一眼看出劉濞有反相, 心裡十分後悔, 只是無奈已經拜官授印, 只能撫摸他的背安撫道:

“漢朝開國五十年之後, 東南方向將發生叛亂, 難道是你嗎?天下劉姓是一家, 希望你好自為之, 不要造反。 ”

劉濞畏懼于漢高祖劉邦的氣勢, 趕緊不停地磕頭說“不敢”。

《漢書》記載:“吳王濞, 高帝兄仲之子也。 ·····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荊王劉賈為布所殺,無後。

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

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狀有反相。”

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

04

在呂後在位時候,劉濞畏懼呂後的強悍,各個諸侯國戰亂之後凋敝,天下太平。吳王劉濞在吳國很快發現了生財之道:銅礦和鹽。

吳國的豫章郡有無數的礦山,所以劉濞就招募人手開採銅礦鑄幣;

吳國比鄰東海,所以用海水煮鹽。

於是吳國一躍成為最富有的諸侯國。

吳國擁有礦山和鹽,所以吳國百姓不用繳納賦稅,劉濞深得百姓愛戴;

吳國民眾當兵和到遠方徵調,吳國都會向其發放薪水,因此劉濞深得軍心;

劉濞還經常慰問國中的老弱孤寡,親自訪賢問能,很得士人的擁戴;

別的國家犯罪的逃跑到吳國,劉濞都予以庇護,成為犯罪分子的溫床。

所以劉濞在吳國一呼百應,其他國家老百姓爭相遷到吳國,這也給劉濞帶來了今後抗衡漢朝中央政府的資本。

漢文帝時候劉濞派世子劉賢來長安朝拜,劉賢很有吳王劉濞輕佻彪悍的個性,而且長期在吳國做世子為人驕橫無人敢惹。

有一次劉賢與太子劉啟喝酒下棋,酒喝到高興處二人下棋互不相讓,尤其是劉賢態度十分不恭敬並且看不起劉啟。

太子劉啟一怒之下抓起棋盤砸在了劉賢的腦袋上,將劉賢打死了,之後遺體送回到吳國。

吳王劉濞很生氣。

“天下劉姓是一家,在長安死了就葬在長安吧,何必送回吳國來!”

於是又將屍體送回了長安。

從此吳王劉濞失去了臣子的禮節,一直稱病不再朝拜漢文帝了。

朝廷也知道劉濞是因為兒子的緣故才不來朝拜,漢文帝賜給劉濞手杖,准予劉濞到死都可以不用朝見天子。

《漢書》記載:“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於是遣其喪歸葬吳。

吳王慍曰:“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複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禮,稱疾不朝。”

05

漢景帝劉啟繼位之後,重用晁錯開始削藩,二人一致認為吳王劉濞太過分更有個削弱。

當削藩詔書到達吳國,要求歸還朝廷兩個郡的時候,吳王劉濞徹底被激怒了。

吳王劉濞聯絡了其他6個諸侯國一起起兵叛亂,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這一年是西元前154年,距離漢朝建立的西元前202年,正好五十年!

劉邦驚人的預言了自己身後之事,讓人不由聯想:薑還是老的辣。

·····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荊王劉賈為布所殺,無後。

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

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狀有反相。”

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

04

在呂後在位時候,劉濞畏懼呂後的強悍,各個諸侯國戰亂之後凋敝,天下太平。吳王劉濞在吳國很快發現了生財之道:銅礦和鹽。

吳國的豫章郡有無數的礦山,所以劉濞就招募人手開採銅礦鑄幣;

吳國比鄰東海,所以用海水煮鹽。

於是吳國一躍成為最富有的諸侯國。

吳國擁有礦山和鹽,所以吳國百姓不用繳納賦稅,劉濞深得百姓愛戴;

吳國民眾當兵和到遠方徵調,吳國都會向其發放薪水,因此劉濞深得軍心;

劉濞還經常慰問國中的老弱孤寡,親自訪賢問能,很得士人的擁戴;

別的國家犯罪的逃跑到吳國,劉濞都予以庇護,成為犯罪分子的溫床。

所以劉濞在吳國一呼百應,其他國家老百姓爭相遷到吳國,這也給劉濞帶來了今後抗衡漢朝中央政府的資本。

漢文帝時候劉濞派世子劉賢來長安朝拜,劉賢很有吳王劉濞輕佻彪悍的個性,而且長期在吳國做世子為人驕橫無人敢惹。

有一次劉賢與太子劉啟喝酒下棋,酒喝到高興處二人下棋互不相讓,尤其是劉賢態度十分不恭敬並且看不起劉啟。

太子劉啟一怒之下抓起棋盤砸在了劉賢的腦袋上,將劉賢打死了,之後遺體送回到吳國。

吳王劉濞很生氣。

“天下劉姓是一家,在長安死了就葬在長安吧,何必送回吳國來!”

於是又將屍體送回了長安。

從此吳王劉濞失去了臣子的禮節,一直稱病不再朝拜漢文帝了。

朝廷也知道劉濞是因為兒子的緣故才不來朝拜,漢文帝賜給劉濞手杖,准予劉濞到死都可以不用朝見天子。

《漢書》記載:“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於是遣其喪歸葬吳。

吳王慍曰:“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複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禮,稱疾不朝。”

05

漢景帝劉啟繼位之後,重用晁錯開始削藩,二人一致認為吳王劉濞太過分更有個削弱。

當削藩詔書到達吳國,要求歸還朝廷兩個郡的時候,吳王劉濞徹底被激怒了。

吳王劉濞聯絡了其他6個諸侯國一起起兵叛亂,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這一年是西元前154年,距離漢朝建立的西元前202年,正好五十年!

劉邦驚人的預言了自己身後之事,讓人不由聯想:薑還是老的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