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內部發展條件漸成熟 新能源汽車保險靜待“破冰”

"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交流會"5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在會上發言。 王恩博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王恩博)由中國保監會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主辦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交流會”5日在北京舉行。

與會人士指出, 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內部條件日趨成熟, 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保險業支援實體經濟的切入點。

截至今年8月, 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4萬輛, 占全球市場保有量五成以上。 伴隨產業規模快速發展, 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也將被帶動起來, 成為車險中的一個新興細分市場。

“發揮保險姓保的職能, 為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保駕護航是保險業必然使命。 ”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副主任何浩在會上透露, 監管部門已組織行業對新能源汽車相關風險開展研究, 但受歷史資料和成熟經驗所限, 伴隨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更新換代,

保險行業在新產品開發、費率厘定和產品銷售及風險管控等方面研究非常緊迫。

如其所言, 中國新能源汽車保險目前仍處在發展初期, 產品單一、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 但在商業車險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 建立新能源汽車車型風險等級評價體系, 細化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率因數、推動車險定價精細化, 是大勢所趨。

相關方面已注意到這一點。 自商業車險改革啟動以來, 保監會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基本建成了覆蓋不同保障需求和特殊市場需求的示範條款體系, 創新條款評估機制運行平穩, 這給新能源汽車保險示範條款的制定奠定了經驗基礎。

“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的內部條件已成熟。

”何浩表示, 隨著車型定價模式的引入、保險行業車型標準資料庫建設和保險行業費率測算體系建立, 基於新能源車的車輛結構和風險特徵研究得以開展, 推動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費率的形成機制已成為可能。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亦指出, 商業車險改革使消費者獲得感提升的同時, 通過實行車型定價、在全國範圍內引入無賠款優待係數、部分地區引入交通違法係數等措施, 鼓勵車主安全駕駛, 在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和提升汽車安全性、易維修性方面作用凸顯, 保險業在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他進一步表示, 中保協未來還將彙聚兩大行業力量, 啟動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制定、風險定價和理賠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研究,

加大保險產品供給, 滿足市場、消費者的多樣化保險需求。

在此背景下, 保險公司亦積極投身新能源車險市場。 眾誠保險總裁吳保軍告訴記者, 對於新能源汽車保險這一充滿不確定性和想像空間的領域, 在無數據無經驗的情況下, 車險企業應大膽嘗試, 從市場中跌打滾爬, 積累資料和經驗, 開展專項研究, 爭取搶先形成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據悉, 本次交流會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會議致力於構築服務於新能源汽車實體經濟發展的風險管理保障體系, 充分提升保險業對新能源汽車的風險管理和保障能力。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中保協-中國汽研合作期刊”發佈儀式。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