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另類綜藝《國家寶藏》刷屏咯,讓演員來代言文物也可以啊!

假如有一個綜藝, 沒有神秘的星二代萌娃、沒有“表裡不一”的反差萌明星秀、沒有光鮮亮麗的服美道化與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現, 甚至主角都不是演員而是很多人認為有點枯燥的“文物”……那麼這樣的節目你會選擇收看嗎?或許出乎意料, 但最近正是這樣的一個新節目, 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好學的次元君又怎麼會錯過呢!

向來不走尋常路的綜藝界清流央視爸爸在上周日為大家帶來了最新綜藝《國家寶藏》, 聽這名字就忍不住想要哼一下周傑倫的《雙節棍》, 一身正氣!謔!

《我在故宮修文物》、《故宮100》系列紀錄片的走紅, 或許讓節目組看到了大家對文物古董及匠人匠心的關注。 可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 因此《國家寶藏》啟用了綜藝節目的形式, 並且邀請了張國立擔任講解員, 李晨、王凱、梁家輝、王剛、何炅、劉濤、易烊千璽、段奕宏、秦海璐等27位演藝圈人士擔任“國寶守護人”, 可以說是肥腸的星光熠熠了。

當然, 定位于“大型文博探索節目”的《國家寶藏》走的更是專業化、高BIG路線, 由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館長聯席坐鎮, 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原本以為類似《國家寶藏》這樣的節目受眾面會比較小, 最多加上每期嘉賓的粉絲觀看, 但次元君萬萬沒想到一開播便引發了收視狂潮, B站同時線上觀看人數超過了1萬6千人, 要知道一般電視劇都很難達到這個數字, 而其豆瓣分數也已經一路飆升到了9.4的高度:

第一期節目落腳於故宮博物院, 講道理次元君覺得只要是故宮隨便橫拍豎拍航拍隨便拍哪個角落都只有一個字, 大氣!(自豪臉)

雖然看到看門人單大大一本正經得解說還是有那麼一丟丟出戲,畢竟在次元君的眼裡我家愛豆應該是下下圖那樣的:

回到節目本身,根據次元君總結,每一件寶物有其固定的介紹流程:守護人先煽情得來一段自己和故宮的淵源,然後到館內尋找寶物,做簡單介紹並帶到現場,按“前世”與“今生”兩塊講述文物的誕生與傳承。

首先次元君站一下張國立老師,有很多人因為他在戲精誕生裡的鎮場被圈粉。但有底蘊有內涵,這樣的節目跟我們國立老師才更配哦!

李晨、王凱、梁家輝分別擔任了第一期故宮三件寶物的“守護人”:

在次元君看來,第一環節中因為帶上了三十多年前的電影淵源,使梁家輝的講述會更有說服力,果然我們這種單純的小(zhong)年(nian)輕(ren)最受不了這種歲月的沉澱了!

文物的登場和介紹次元君就不一一贅述,反正次元君看的時候腦子裡迴圈彈幕著“美不勝收”“大氣磅礴”等等,畢竟我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呢!

知識類科普的細節處理和小字幕標注也很讓人滿意:

跟大家一樣,次元君最喜歡的就是節目中的小劇場部分,也就是“前世”板塊,由國寶守護人演繹寶物來源的故事,比如《千里江山圖》的李晨演繹了宋徽宗、《各種釉彩大瓶》的王凱扮演了乾隆、《石鼓》的梁家輝則飾演了司馬光(雖然梁影帝的口音有稍許違和,但是相比現在很多年輕演員,他的努力已經很值得崇敬)。其中最津津樂道的便是來自官方吐槽的乾隆小劇場:

乾隆皇帝品味獨特眾所周知,還極度喜歡在各種字畫上蓋章寫評語,經常會引來大家的吐槽,把這個點放進了綜藝,也能使科普不那麼枯燥,大家也就更喜聞樂見了!

而關於小劇場,次元君還有話要說,除了主演,次元君不知道其他助演的真實身份,是否也是專業演員,但是次元君真心想給他們點贊,凱凱王都說是第一次在舞臺上以這樣的身份表演,作為不出名的助演表現卻都非常自然,絲毫看不出尷尬,更沒有笑場!

“前世”之後便是“今生”,主要目的是將節目提升一個層次,因此邀請的嘉賓個個都有背後的故事,有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用匠人匠心感動著大家:

有的是普普通通的博物館志願者,卻用一顆顆真愛的心為大家服務:

還有的家族五代都守護著故宮文物,用最好的方式為我們闡述——“傳承”。

寓教於樂的方式,有正正經經的歷史和文物知識科普,也有帶著吐槽語氣的小劇場演繹,《國家寶藏》通過這樣的創新方式讓文物活起來。但是在一片叫好聲中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形式雖新穎,但是否有點本末倒置了呢?觀眾們還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員的身上,搜關鍵字出來的幾乎都是演技好、為XX演員打CALL等這樣的話語,不知道節目原先想要做到的普及是否能夠完成呢?

也有細心的小夥伴指出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作為由九大博物館坐鎮的科普類節目出現這樣的問題,確實不應該。

瑕不掩瑜,次元君覺得這樣的形式還是相當不錯的,通過明星們的演繹,讓對文物沒興趣的人們能有個印象,本來就喜歡的提升檔次,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看到看門人單大大一本正經得解說還是有那麼一丟丟出戲,畢竟在次元君的眼裡我家愛豆應該是下下圖那樣的:

回到節目本身,根據次元君總結,每一件寶物有其固定的介紹流程:守護人先煽情得來一段自己和故宮的淵源,然後到館內尋找寶物,做簡單介紹並帶到現場,按“前世”與“今生”兩塊講述文物的誕生與傳承。

首先次元君站一下張國立老師,有很多人因為他在戲精誕生裡的鎮場被圈粉。但有底蘊有內涵,這樣的節目跟我們國立老師才更配哦!

李晨、王凱、梁家輝分別擔任了第一期故宮三件寶物的“守護人”:

在次元君看來,第一環節中因為帶上了三十多年前的電影淵源,使梁家輝的講述會更有說服力,果然我們這種單純的小(zhong)年(nian)輕(ren)最受不了這種歲月的沉澱了!

文物的登場和介紹次元君就不一一贅述,反正次元君看的時候腦子裡迴圈彈幕著“美不勝收”“大氣磅礴”等等,畢竟我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呢!

知識類科普的細節處理和小字幕標注也很讓人滿意:

跟大家一樣,次元君最喜歡的就是節目中的小劇場部分,也就是“前世”板塊,由國寶守護人演繹寶物來源的故事,比如《千里江山圖》的李晨演繹了宋徽宗、《各種釉彩大瓶》的王凱扮演了乾隆、《石鼓》的梁家輝則飾演了司馬光(雖然梁影帝的口音有稍許違和,但是相比現在很多年輕演員,他的努力已經很值得崇敬)。其中最津津樂道的便是來自官方吐槽的乾隆小劇場:

乾隆皇帝品味獨特眾所周知,還極度喜歡在各種字畫上蓋章寫評語,經常會引來大家的吐槽,把這個點放進了綜藝,也能使科普不那麼枯燥,大家也就更喜聞樂見了!

而關於小劇場,次元君還有話要說,除了主演,次元君不知道其他助演的真實身份,是否也是專業演員,但是次元君真心想給他們點贊,凱凱王都說是第一次在舞臺上以這樣的身份表演,作為不出名的助演表現卻都非常自然,絲毫看不出尷尬,更沒有笑場!

“前世”之後便是“今生”,主要目的是將節目提升一個層次,因此邀請的嘉賓個個都有背後的故事,有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用匠人匠心感動著大家:

有的是普普通通的博物館志願者,卻用一顆顆真愛的心為大家服務:

還有的家族五代都守護著故宮文物,用最好的方式為我們闡述——“傳承”。

寓教於樂的方式,有正正經經的歷史和文物知識科普,也有帶著吐槽語氣的小劇場演繹,《國家寶藏》通過這樣的創新方式讓文物活起來。但是在一片叫好聲中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形式雖新穎,但是否有點本末倒置了呢?觀眾們還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員的身上,搜關鍵字出來的幾乎都是演技好、為XX演員打CALL等這樣的話語,不知道節目原先想要做到的普及是否能夠完成呢?

也有細心的小夥伴指出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作為由九大博物館坐鎮的科普類節目出現這樣的問題,確實不應該。

瑕不掩瑜,次元君覺得這樣的形式還是相當不錯的,通過明星們的演繹,讓對文物沒興趣的人們能有個印象,本來就喜歡的提升檔次,何樂而不為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