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永無休止的對話:杜廷廣和他編的10種書|好書好編輯特別策劃(十二)

從事出版工作, 做一名編輯, 是自己的選擇, 原因不說也罷。 所幸時至今日, 有賴眾位師長的不棄和友朋的襄助, 自己仍熱愛著她, 喜歡著她。

想來, 我們的先輩, 張元濟, 蔡元培, 沈雁冰, 葉聖陶, 何炳松, 陳原……無法與之比肩, 但沐浴著他們的榮耀, 為之自豪。

卡爾說, 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動過程, 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 如此, 編輯工作即是編輯與作譯者之間, 與讀者之間永不休止的對話, 此為推動學術文化研究的路途, 編輯也受益良多, 或許同樣是編輯追求的至高境界。

這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自此, “萬里尋仙不辭遠”, 希冀為終生之業。

——商務印書館學術中心編輯杜廷廣

1.《希臘史》

20世紀公認的古希臘史傑作

研究古希臘史及世界古代史的必備書。

這是一個充滿信心的時代, 這是一個宗教信仰的時代, 這是一個理智啟蒙的時代。

希臘開創了西方文明的傳統, 雖然它在兩千年前就已衰亡, 可是它樹立的古典楷模卻延續至今, 所以西方有識之士仍然總是“言必稱希臘”。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並沒有什麼神明昭示的行為準則。 他知道他必須尊敬眾神, 善待父母、下屬和賓客,

這些是宙斯自己也加以保護的。

死是人間榮耀生命的終結。 當遺體被火葬和掩埋後, 靈魂只能進入陰間。 這些有關人和神的本質的觀念, 看來是在英雄時代的條件下形成的, 它們和日後的以神怪信仰和巫祝活動為主的宗教思想及其禮儀大有區別。

有人說, 在人間黑土之上, 最美好之物是一旅騎兵, 一隊士兵或一列艦隊, 我卻要說那是“所愛的人”。 對每個人, 說明這點都非常容易。

2.《羅馬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歷史寫作藝術最偉大的大師之不朽著作

一部傳世之作《羅馬史》, 成就了蒙森一代史學家的地位。

蒙森作為當時歐洲知名的大學者, 1902年因《羅馬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羅馬從偏於一隅的彈丸小國如何一步步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國家?

羅馬的日漸強盛中為何又蘊含了衰亡的種子?

特奧多爾·蒙森耗費三十餘年心血成就的古代羅馬史, 詳盡敘述了自遠古至共和國末期將近1000多年的羅馬歷史, 達到了百科全書式的廣度。

3.《西塞羅傳》

目前國內出版的最為詳盡地反映西塞羅生平的傳記

西塞羅“擴大了羅馬人的精神境界”

對我來說, 死亡甚至是求之不得的, 畢竟我已經功成名就。 我只有兩個願望, 一是在臨死之時, 我能自由地離開羅馬人民——不朽的神明能夠賜我更大的恩惠;二是只要為共和國建功立業, 每個公民都可以大展宏圖。

——西塞羅

本書主要講述了在貴族當道、勢族林立的古羅馬政壇,出身低微的西塞羅,憑藉一己之力、出色的才華和勤勉,一步步登上國家權力的高位。

這位羅馬共和國後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在文化上來自時代又高於時代,他的執著和對榮譽的過分貪戀在創造了永垂青史的不朽業績的同時,又蒙蔽了他,使他錯誤地判斷了形勢,走上了不歸路。

4.《君士坦丁傳》

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一

締造拜占庭帝國,改變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

他締造了拜占庭帝國,開創了羅馬帝國基督教的發展模式,奠定了後歐洲,尤其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的基石。

尤西比烏斯對君士坦丁極盡讚美之能事,頌揚了其坎坷的一生、堅韌的性格、無數的豐功偉績,但無不出於對其仁慈、虔誠和智慧的折服,或許更出自一位真正歷史學家的信仰。

延伸閱讀:科斯敏斯基的《中世紀史學史》:不僅代表一家之言,更是科斯敏斯基這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開創性著作。

5.《神聖羅馬帝國》

從歷史的角度詳細講述神聖羅馬帝國的淵源和進程

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學名著

不是要撰寫一本敘述性的歷史著作,不是要為曾經包括在神聖羅帝國版圖之內的德意志和義大利撰寫歷史,而是要將這個帝國當作一種體制或體系來加以剖析。

書中論述了神聖羅馬帝國將近千年的歷史,與人們通常理解的不同,作者把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定為西元800年查理大帝在羅馬加冕之年。在他看來,這是一件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大事,無此則“世界歷史將會是另一種樣子”。

6.《羅馬共和國政制》

本書為英語著作中唯一全面系統闡述羅馬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力作

曾得到包括著名古史學家弗古斯·米拉等在內的高度肯定

在羅馬史研究中,對政制的理解將具有多方面的益處。羅馬共和國的政制,是依據複雜規則所進行的一場遊戲,不瞭解這些規則,就無法解釋選手們的行為。

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是怎樣的?

是寡頭制還是民主制?

抑或是古人所說的混合制?

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本書以波里比阿的混合政體理論為出發點,對羅馬執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大會的起源、職能及其內部運作做了深入而簡明的闡述,兼及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宗教與社會基礎,並對混合政體的變化、共和國的滅亡和遺產有精到的論述。

7.《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2015年度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入圍好書

2015年度百道網中國好書

標誌著新文化史學流派理論和研究方法日趨成熟的經典之作。

十八世紀三十年代末,巴黎聖塞佛倫街,一群印刷工人虐待並屠殺了工廠周圍所有的貓,包括他們師母的寵物貓。

本書詳盡解釋了這一詭異的事件,由此展開對十八世紀法國人的思考方式——不只是人們想些什麼,而且包括他們怎麼思考的論述,並通過解讀“鵝媽媽的故事”、“小紅帽的故事”等童話故事以及員警檔案和知識樹等多種文化現象,對法國文化史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本書主要講述了在貴族當道、勢族林立的古羅馬政壇,出身低微的西塞羅,憑藉一己之力、出色的才華和勤勉,一步步登上國家權力的高位。

這位羅馬共和國後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演說家,在文化上來自時代又高於時代,他的執著和對榮譽的過分貪戀在創造了永垂青史的不朽業績的同時,又蒙蔽了他,使他錯誤地判斷了形勢,走上了不歸路。

4.《君士坦丁傳》

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一

締造拜占庭帝國,改變整個世界歷史的進程

他締造了拜占庭帝國,開創了羅馬帝國基督教的發展模式,奠定了後歐洲,尤其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的基石。

尤西比烏斯對君士坦丁極盡讚美之能事,頌揚了其坎坷的一生、堅韌的性格、無數的豐功偉績,但無不出於對其仁慈、虔誠和智慧的折服,或許更出自一位真正歷史學家的信仰。

延伸閱讀:科斯敏斯基的《中世紀史學史》:不僅代表一家之言,更是科斯敏斯基這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開創性著作。

5.《神聖羅馬帝國》

從歷史的角度詳細講述神聖羅馬帝國的淵源和進程

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學名著

不是要撰寫一本敘述性的歷史著作,不是要為曾經包括在神聖羅帝國版圖之內的德意志和義大利撰寫歷史,而是要將這個帝國當作一種體制或體系來加以剖析。

書中論述了神聖羅馬帝國將近千年的歷史,與人們通常理解的不同,作者把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定為西元800年查理大帝在羅馬加冕之年。在他看來,這是一件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大事,無此則“世界歷史將會是另一種樣子”。

6.《羅馬共和國政制》

本書為英語著作中唯一全面系統闡述羅馬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力作

曾得到包括著名古史學家弗古斯·米拉等在內的高度肯定

在羅馬史研究中,對政制的理解將具有多方面的益處。羅馬共和國的政制,是依據複雜規則所進行的一場遊戲,不瞭解這些規則,就無法解釋選手們的行為。

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是怎樣的?

是寡頭制還是民主制?

抑或是古人所說的混合制?

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本書以波里比阿的混合政體理論為出發點,對羅馬執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大會的起源、職能及其內部運作做了深入而簡明的闡述,兼及共和國政治制度的宗教與社會基礎,並對混合政體的變化、共和國的滅亡和遺產有精到的論述。

7.《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

2015年度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入圍好書

2015年度百道網中國好書

標誌著新文化史學流派理論和研究方法日趨成熟的經典之作。

十八世紀三十年代末,巴黎聖塞佛倫街,一群印刷工人虐待並屠殺了工廠周圍所有的貓,包括他們師母的寵物貓。

本書詳盡解釋了這一詭異的事件,由此展開對十八世紀法國人的思考方式——不只是人們想些什麼,而且包括他們怎麼思考的論述,並通過解讀“鵝媽媽的故事”、“小紅帽的故事”等童話故事以及員警檔案和知識樹等多種文化現象,對法國文化史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