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度解讀!中國VC競爭力排行榜TOP500

2017年11月, 創業時代網重磅發佈了2017年度的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排行榜500強榜單。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排行榜是創業時代網國內獨家發佈的持續跟蹤創投榜,

該系列榜單每年度重新計算排名, 今年是第二次發佈。

創業投資機構(VC)通常通過融資和投資, 將風險資本投入發展初期的創業企業, 使得風險資本轉化成股權形態, 最終通過市場退出機制, 將股權再轉化成資金, 以回收投資和獲得回報。 本榜單從募資能力、投資能力、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四個指標來考察評估創投機構的綜合競爭力。 在每個指標下構建可量化的二級指標, 根據每個二級指標對VC競爭力影響大小, 評判計算權重, 得到創投競爭力評估模型。

創投競爭力評估模型

創業時代網通過中國創投競爭力評估模型, 針對十二個二級指標“募集基金數量”、“募集基金金額”、“投資項目數量”、“投資金額”、“投資活躍度”、“已投資獨角獸企業估值”、“已投資已上市企業總市值”、“已投資市值過10億上市企業數量”、“IPO退出數量”、“並購退出數量”、“股權轉讓退出數量”和“管理層收購退出數量”, 基於公開可收集可獲得的資料, 對國內一萬多家創投機構進行了綜合評估,

經過綜合加權評分, 得出了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排行榜500強榜單。

2017年度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排行榜500強榜單

入選標準:所有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的創業投資機構(VC)

排名方法與指標體系:對VC在十二項指標上的得分進行加權, 令總得分最高的VC為100分,

其它VC按其與最高值的比例得分。 如果任何一個指標的資料分佈呈現明顯的異常, 則採用常規統計方法對資料進行處理。

該榜單共有500家創業投資機構上榜, 前十名分別是深創投、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雲峰基金、達晨創投、啟明創投、賽福基金、松禾資本和華睿投資, 去年前十名是深創投、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達晨創投、上海永宣投資、君聯資本、賽福基金、雲峰基金、江蘇高投集團和騰訊基金, 其中深創投、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雲峰基金、達晨創投和賽福基金六家VC連續兩年進入榜單前十強。

此次榜單與2016年的相比, 有21家創投機構新晉前500強, 占比4.2%;有七家排名沒有發生變化, 包括深創投、IDG資本和紅杉資本中國, 牢牢占住了榜單前三名;此外,

還有275家投資機構的名次下降, 占比55%, 197家排名上升, 占比39.4%;總的來說, 2017年的VC競爭力排行榜沒有太大的變動, 依舊是實力雄厚的老牌創投機構佔領榜單前茅, 其他實力相對弱一些的創投機構想突破現狀, 進入榜單前列還需要更大的努力。

從2017年榜單的綜合得分分佈來看, 在81~100分數段, 有1家VC;61~80分數段, 有2家VC;41~60分數段, 有1家VC;21~40分數段, 有11家VC;1~20分數段, 有294家VC;此外還有191家VC的得分低於1的;高分數段的VC很少, 99.4%的VC的綜合得分低於60分, 說明VC之間實力相差較大, 排在榜前的VC實力遠遠領先其他的創投機構。 與2016年的綜合得分分佈進行比較, 2017年的最低分段(<1分)比例比2016年的高, 中高分段(41~100)比例比2016年的低, 說明國內VC的實力差距正在逐年拉大, 實力雄厚的VC表現越來越好, 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少數實力超強的VC更是逐漸成為行業巨頭,而實力薄弱的VC綜合實力則相對下降。 下面分別是2017年和2016年VC的綜合得分分佈示意圖: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綜合得分分佈

然後看VC競爭力的四個一級指標,募資能力、投資能力、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其中,募資能力權重占比20%,投資能力占比20%,投資成果占比30%,退出回報占比30%,可看出VC的綜合競爭力更多取決於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從2017年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排行榜500強的子榜單中的一級指標詳細排名中可發現,排名靠前的VC,例如前十名,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其中在投資成果排名前十中占了5席,退出回報排名前十中占了7席。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一級指標前十排名

在這500家創業投資機構中,根據機構性質,可分為本土VC和外資VC,本土VC是指中國公民或機構出資設立,誕生和發展在中國,在中國的政策和法律等監督和約束下運作的創業投資機構;外資VC是相對本土VC的概念。在2017年的VC競爭力500強榜單中,共379家本土VC,占比75.8%,121家外資VC,占比24.2%,VC榜單500強主要以本土機構為主;與2016年相比,本土VC的比例上升了0.4%,外資VC比例對應下降0.4%,這兩年的本土-外資VC比例結構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投資環境比較穩定。接著分析榜單的Top10、20、50、100、200、500中發現,排名靠前的創投機構中,外資VC的數量和占比相對較大,在Top10中,外資VC有4個,占比40%;在Top50中,外資VC共有26個,占比52%;說明外資VC總體實力比較強,頂級外資VC並對中國的VC行業進入度比較高,看好中國VC行業的發展。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2017年本土-外資比例結構圖

最後,從地域的角度來分析,註冊地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VC有419家,占比83.8%,在國外地區(包括歐洲、亞洲其他地區和美國)註冊的VC有81家,占比16.2%;詳細的全球VC註冊地分佈示意圖如下:

其中,註冊地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共有401家VC,大部分分佈在經濟和文化發達地區,如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京津地區(北京、天津)共有104家VC,占國內1(1:此處國內指註冊地為中國大陸地區)VC總數25.94%,全部VC的20.8%;長三角地區(浙江省、江蘇省和上海)有169家VC,占國內1VC總數42.14%,全部VC的33.8%;珠三角地區(廣東省)有68家VC,占國內1VC總數16.96%,全部的13.6%;這三個地區VC總數是341個,佔據國內1VC總數的85.04%,總2(2:此處指榜單500強)VC的68.2%。從地域分佈可看出,創投機構更多的聚集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發達的地區。下面是國內1各省級行政區500強VC數量的分佈圖及發達地區的500強VC數量權重圖。

國內1各省級行政區500強VC數量的分佈

發達地區的500強VC數量權重

(注:此外國內VC是指500強中註冊地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創業投資機構,總VC是指榜單500強創業投資機構)

在中國各省級行政區,VC競爭力500強數量位列前十的是上海、北京、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天津、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和山東省,500強數量達到了375個,占國內1500強數量的93.52%,總500強的75%,其數量和比例分別如下:

(注:此外國內VC是指500強中註冊地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創業投資機構,總VC是指榜單500強創業投資機構)

總體來說,相比2016年,2017年的VC競爭力500強整體的變化幅度較小,老牌創投機構牢牢佔領榜單前列,並逐漸成為行業巨頭企業,佔據行業大部分的投融資資源;此外,國內VC的實力存在兩極化,實力差距也在逐年拉大,實力雄厚的VC表現越來越好,而實力薄弱的VC綜合實力則相對下降;近兩年國內本土-外資VC結構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內外資競爭環境相對比較穩定;最後從地域角度來看,我國的VC大部分集中在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發達地區,具有行業聚集創新創業地區的特性。

創業投資機構(VC)的投融資行為,對企業和社會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企業層面,其風險資本為創業公司的孵化和成長提供了重要的支援,是創業企業的孵化器和成長搖籃;在社會層面,對資本進行重新配置,提高資本效率,活躍市場。在當下大眾創業、全民創業的背景下,創業投資機構(VC)的競爭力和綜合表現,作為創業大環境的晴雨錶,反映了市場投融資的效率。

本文為 創業時代網 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

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少數實力超強的VC更是逐漸成為行業巨頭,而實力薄弱的VC綜合實力則相對下降。 下面分別是2017年和2016年VC的綜合得分分佈示意圖: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綜合得分分佈

然後看VC競爭力的四個一級指標,募資能力、投資能力、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其中,募資能力權重占比20%,投資能力占比20%,投資成果占比30%,退出回報占比30%,可看出VC的綜合競爭力更多取決於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從2017年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排行榜500強的子榜單中的一級指標詳細排名中可發現,排名靠前的VC,例如前十名,投資成果和退出回報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其中在投資成果排名前十中占了5席,退出回報排名前十中占了7席。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競爭力一級指標前十排名

在這500家創業投資機構中,根據機構性質,可分為本土VC和外資VC,本土VC是指中國公民或機構出資設立,誕生和發展在中國,在中國的政策和法律等監督和約束下運作的創業投資機構;外資VC是相對本土VC的概念。在2017年的VC競爭力500強榜單中,共379家本土VC,占比75.8%,121家外資VC,占比24.2%,VC榜單500強主要以本土機構為主;與2016年相比,本土VC的比例上升了0.4%,外資VC比例對應下降0.4%,這兩年的本土-外資VC比例結構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投資環境比較穩定。接著分析榜單的Top10、20、50、100、200、500中發現,排名靠前的創投機構中,外資VC的數量和占比相對較大,在Top10中,外資VC有4個,占比40%;在Top50中,外資VC共有26個,占比52%;說明外資VC總體實力比較強,頂級外資VC並對中國的VC行業進入度比較高,看好中國VC行業的發展。

中國創業投資機構(VC)2017年本土-外資比例結構圖

最後,從地域的角度來分析,註冊地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VC有419家,占比83.8%,在國外地區(包括歐洲、亞洲其他地區和美國)註冊的VC有81家,占比16.2%;詳細的全球VC註冊地分佈示意圖如下:

其中,註冊地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共有401家VC,大部分分佈在經濟和文化發達地區,如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京津地區(北京、天津)共有104家VC,占國內1(1:此處國內指註冊地為中國大陸地區)VC總數25.94%,全部VC的20.8%;長三角地區(浙江省、江蘇省和上海)有169家VC,占國內1VC總數42.14%,全部VC的33.8%;珠三角地區(廣東省)有68家VC,占國內1VC總數16.96%,全部的13.6%;這三個地區VC總數是341個,佔據國內1VC總數的85.04%,總2(2:此處指榜單500強)VC的68.2%。從地域分佈可看出,創投機構更多的聚集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發達的地區。下面是國內1各省級行政區500強VC數量的分佈圖及發達地區的500強VC數量權重圖。

國內1各省級行政區500強VC數量的分佈

發達地區的500強VC數量權重

(注:此外國內VC是指500強中註冊地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創業投資機構,總VC是指榜單500強創業投資機構)

在中國各省級行政區,VC競爭力500強數量位列前十的是上海、北京、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天津、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和山東省,500強數量達到了375個,占國內1500強數量的93.52%,總500強的75%,其數量和比例分別如下:

(注:此外國內VC是指500強中註冊地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創業投資機構,總VC是指榜單500強創業投資機構)

總體來說,相比2016年,2017年的VC競爭力500強整體的變化幅度較小,老牌創投機構牢牢佔領榜單前列,並逐漸成為行業巨頭企業,佔據行業大部分的投融資資源;此外,國內VC的實力存在兩極化,實力差距也在逐年拉大,實力雄厚的VC表現越來越好,而實力薄弱的VC綜合實力則相對下降;近兩年國內本土-外資VC結構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內外資競爭環境相對比較穩定;最後從地域角度來看,我國的VC大部分集中在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發達地區,具有行業聚集創新創業地區的特性。

創業投資機構(VC)的投融資行為,對企業和社會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企業層面,其風險資本為創業公司的孵化和成長提供了重要的支援,是創業企業的孵化器和成長搖籃;在社會層面,對資本進行重新配置,提高資本效率,活躍市場。在當下大眾創業、全民創業的背景下,創業投資機構(VC)的競爭力和綜合表現,作為創業大環境的晴雨錶,反映了市場投融資的效率。

本文為 創業時代網 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