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剛剛,一條新消息發佈了!股民:看完這個消息已經不想繼續炒股了

近日, 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發現, 銀行陸續推出高收益理財產品, 部分中小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紛紛逼近甚至踩上“5”的關口。 並且, 低認購門檻(5萬元以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水準與高認購門檻(20萬元以上)產品相差不大。 而此前, 大部分高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都設定了較高的認購門檻。

每逢季末、年末, 理財收益率通常都會上行,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流動性季節性趨緊。

12月僅公開發行的同業存單(NCD)及央行逆回購、MLF資金的到期規模, 合計已超過3.8萬億元。 但目前央行依然按兵不動, 連續3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5日更是大額淨回籠1700億。 MPA大考在即, 銀行為了爭奪流動性, 被迫提高理財收益率。

除了流動性之外, 年末理財收益率上行還受到監管和海外市場的影響。

監管方面, 《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發佈, 理財剛性兌付被打破,

保本型理財向淨值型理財轉變。 剛兌打破之後, 更高的波動, 意味著更高的風險溢價, 理財產品提升收益率的訴求有所強化。

淘牛邦注意到, 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很大, 耶倫和鮑威爾近期均傳遞出鷹派信號, 疊加特朗普稅改終於通過, 資金外流旺季也就此來臨。 而外匯占款面臨下行壓力, 間接加劇了資金面緊張預期。 在超儲率偏低的背景下, 理財就成了重要的融資手段。

對投資者而言, 理財收益率上行從側面反映出金融市場流動性偏緊的局面, 年末股市流動性將捉襟見肘, 投資者應多一份謹慎。 另一方面, 在流動性預期持續偏緊的背景下, 理財收益率或仍有上行潛力, 投資者可繼續側重觀察後續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隨著股市讓股民們不斷失望, 理財的收益不斷提高, 會有一部分人將資金放到理財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