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至暗時刻》:老子腿都跪麻了!這簡直就是“投胎式演技”!

2017年感覺上可以算是中國的“演技元年”了, 感覺今年大家突然開始在乎演員的演技了, 除了對於“小鮮肉”們的演技的各種不滿陸續爆發以外, 關於探討演技、切磋演技的節目也紛紛冒了出來。 我國網友們對於高超演技甚至創造了一個詞彙, 叫做“整容式演技”。

整容式演技, 顧名思義就是指因為高超的演技使得外在形象好像都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這個詞彙最早來自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趙又廷。 出於對“整容式演技”的好奇, 我也曾經去看了幾集《三生三世》, 看完以後, 嗯, 我覺得網友們可能對整容存在一定的誤解。

非要說是整容的話, 那裡趙又廷的演技頂多算是“微整形”吧。

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演技, 那麼你一定要去看最近上映的新片《至暗時刻 Darkest Hour》, 非常難得的是本片在中國與北美同步上映, 也就是說我們有機會和全世界人民同時欣賞到這部電影以及該片主演“炸裂”的演技。

【至暗時刻 Darkest Hour (2017)】

導演: 喬·賴特

編劇: 安東尼·麥卡滕

主演: 加里·奧德曼 / 克裡斯汀·斯科特·湯瑪斯 / 本·孟德爾森/ 莉莉·詹姆斯 / 斯蒂芬·迪蘭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7-12-01(中國大陸) / 2017-09-01(特柳賴德電影節) / 2018-01-12(英國)

片長: 125分鐘

伴隨著嚴肅激昂的音樂, 故事從一場緊張激烈的議會爭論開始, 為整部電影定下了沉重而深刻的基調。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納粹勢力開始席捲整個歐洲, 時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臨危受命, 接替了一味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的張伯倫成為了戰時首相。

邱吉爾上任後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向德國納粹妥協進行和平談判, 還是團結全國上下為了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獨立、自由而奮戰?他最終力排眾議,

借助並團結全體民眾的力量說服了議會, 展現出對法西斯戰鬥到底、絕不屈服的決心, 實施了代號為“發電機計畫”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幫助英國度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片和前段時間上映的諾蘭的新片《敦克爾克》成為了很好的補充, 讓觀眾分別從正面戰場和後方英國議會上的政治角逐中更全面的去認識和理解敦克爾克大撤退這一歷史事件的意義。

而本片中邱吉爾的扮演者加里·奧德曼也為觀眾奉獻了一場最為出色最為精彩的表演, 他在片中的表演對我來說都已經不能用“整容式演技”來形容了, 分明就是“投胎式演技”。

(加里·奧德曼)

(加里·奧德曼飾演的邱吉爾與本人對比照)

即使事先已經知道了本片的演出陣容, 可在觀影的過程中我仍然看不出一絲一毫加里·奧德曼的影子, 他從外表、表情、動作到心理、性格、情緒都完完全全地變成了英國首相邱吉爾,簡直就像重新投胎了一樣。

(歷史上的邱吉爾)

最早認識加里·奧德曼是在呂克·貝松的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他扮演的大反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錯,就是那個聽著貝多芬的瘋狂嗜殺變態的販毒員警。除此之外,他還塑造了許多充滿魅力的銀幕形象,比如《驚情四百年》中跨越了400年去尋求愛人的德古拉,《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小天狼星,以及《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裡的戈登探長。

儘管他所飾演的許多角色的戲份都不算多,但是精湛的表演卻使得每一個角色都被賦予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各不相同而又異彩紛呈。這一次扮演邱吉爾,為了使形象更加接近歷史,他增肥了20斤,再加上各種特效化妝,和照片上的抽著雪茄的邱吉爾可以說是非常像了。

但只是外表的相似又怎能稱得上是“投胎式演技”呢?在邱吉爾出現的第一場戲裡,他穿著睡衣坐在床上,一邊抽著雪茄喝著酒,一邊還忙碌的用因衰老而模糊的聲音對著秘書和電話那邊的部下發號施令。

當時的邱吉爾已經65歲,他說話時口齒不清、嘴唇微微顫抖,甚至有時嘴角還會流出口水,他站起來時身體也有些佝僂。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加里·奧德曼用豐富的表情、肢體動作和極細微豐富的小動作把一個衰老的、固執倔強的、焦慮的內閣大臣的形象就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然而邱吉爾上任首相後也並非一帆風順,他所確定的“抗爭到底”的政策遭到了包括保守黨黨魁張伯倫等內閣大臣的強烈反對,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英國不可能獲勝,英國只有通過和談向德國妥協才能維持國家獨立。被希特勒稱為“瘋子”的邱吉爾即使如何堅定,在面對數以萬計的英國士兵的犧牲時也不由得動搖起來。

直到他獨自走到地鐵車廂裡,與普通的民眾面對面,傾聽他們的聲音後,他才再一次堅定了勝利的信心。並發表了那段著名的演講,成功的說服議會全票通過對德鬥爭到底的政策。地鐵和議會演講那兩場戲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這兩場戲裡邱吉爾的內心從糾結焦慮到感動到恢復自信的過程的表演層次之豐富令人歎為觀止。

(邱吉爾在地鐵裡出現)

(邱吉爾在議會獲得全票支持)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只展示邱吉爾在政治上的事蹟顯然是不夠的。影片中對於邱吉爾和他的夫人(克裡斯汀·斯科特·湯瑪斯 )的感情戲也十分動人。同為老戲骨的克裡斯汀·斯科特·湯瑪斯曾經在《英國病人》(女主)、《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女配)等電影中也都有出色的表演。

她和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中,邱吉爾與妻子的相處點滴,他們的相互扶持、生活中的情趣與玩笑都使得整部戲更加生動,也使邱吉爾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讓我們看到他不只是一個歷史中的政治人物,他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幽默的有點怪脾氣的愛家人的胖老頭子。

(邱吉爾與妻子)

和小李子一樣,加里·奧德曼在各大電影節中也是一個常年陪跑的存在,但這次他通過在影片中塑造的這樣一個偉大歷史中的偉大且平凡的人物證明了他同樣是一位偉大的演員。以至於再也不需要奧斯卡獎來證明他自己。作為觀眾看到這樣的表演,除了跪也沒啥可說的了。

《至暗時刻》除了是一部出色的傳記電影以外,同樣是一部出色的愛國主義電影。作為一個個體要做到“永不言棄,永不妥協”已經很難了,而一個國家要做到如此則更加不容易。面對一場幾乎無法勝利的戰爭,面對一個強大而邪惡的敵人,單是這份為了保護我們國家的獨立、自由、尊嚴寧可與敵人玉石俱焚的勇氣就足以令人動容。

其實我國從來不缺少這樣愛國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但是能像《至暗時刻》這樣打動我的電影卻很少看到。因為我們的愛國電影很少去關心每一個普通民眾的感情、想法與生活,個人永遠是為了集體犧牲的一種工具,可國家歸根結底是由每一個真實的人所組成的,忽略了對人、對生命的愛又談何愛國呢。(小編注:為胡椒粉瘋狂打call)

他從外表、表情、動作到心理、性格、情緒都完完全全地變成了英國首相邱吉爾,簡直就像重新投胎了一樣。

(歷史上的邱吉爾)

最早認識加里·奧德曼是在呂克·貝松的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他扮演的大反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錯,就是那個聽著貝多芬的瘋狂嗜殺變態的販毒員警。除此之外,他還塑造了許多充滿魅力的銀幕形象,比如《驚情四百年》中跨越了400年去尋求愛人的德古拉,《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小天狼星,以及《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裡的戈登探長。

儘管他所飾演的許多角色的戲份都不算多,但是精湛的表演卻使得每一個角色都被賦予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各不相同而又異彩紛呈。這一次扮演邱吉爾,為了使形象更加接近歷史,他增肥了20斤,再加上各種特效化妝,和照片上的抽著雪茄的邱吉爾可以說是非常像了。

但只是外表的相似又怎能稱得上是“投胎式演技”呢?在邱吉爾出現的第一場戲裡,他穿著睡衣坐在床上,一邊抽著雪茄喝著酒,一邊還忙碌的用因衰老而模糊的聲音對著秘書和電話那邊的部下發號施令。

當時的邱吉爾已經65歲,他說話時口齒不清、嘴唇微微顫抖,甚至有時嘴角還會流出口水,他站起來時身體也有些佝僂。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加里·奧德曼用豐富的表情、肢體動作和極細微豐富的小動作把一個衰老的、固執倔強的、焦慮的內閣大臣的形象就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然而邱吉爾上任首相後也並非一帆風順,他所確定的“抗爭到底”的政策遭到了包括保守黨黨魁張伯倫等內閣大臣的強烈反對,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英國不可能獲勝,英國只有通過和談向德國妥協才能維持國家獨立。被希特勒稱為“瘋子”的邱吉爾即使如何堅定,在面對數以萬計的英國士兵的犧牲時也不由得動搖起來。

直到他獨自走到地鐵車廂裡,與普通的民眾面對面,傾聽他們的聲音後,他才再一次堅定了勝利的信心。並發表了那段著名的演講,成功的說服議會全票通過對德鬥爭到底的政策。地鐵和議會演講那兩場戲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這兩場戲裡邱吉爾的內心從糾結焦慮到感動到恢復自信的過程的表演層次之豐富令人歎為觀止。

(邱吉爾在地鐵裡出現)

(邱吉爾在議會獲得全票支持)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只展示邱吉爾在政治上的事蹟顯然是不夠的。影片中對於邱吉爾和他的夫人(克裡斯汀·斯科特·湯瑪斯 )的感情戲也十分動人。同為老戲骨的克裡斯汀·斯科特·湯瑪斯曾經在《英國病人》(女主)、《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女配)等電影中也都有出色的表演。

她和加里·奧德曼的對手戲中,邱吉爾與妻子的相處點滴,他們的相互扶持、生活中的情趣與玩笑都使得整部戲更加生動,也使邱吉爾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讓我們看到他不只是一個歷史中的政治人物,他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幽默的有點怪脾氣的愛家人的胖老頭子。

(邱吉爾與妻子)

和小李子一樣,加里·奧德曼在各大電影節中也是一個常年陪跑的存在,但這次他通過在影片中塑造的這樣一個偉大歷史中的偉大且平凡的人物證明了他同樣是一位偉大的演員。以至於再也不需要奧斯卡獎來證明他自己。作為觀眾看到這樣的表演,除了跪也沒啥可說的了。

《至暗時刻》除了是一部出色的傳記電影以外,同樣是一部出色的愛國主義電影。作為一個個體要做到“永不言棄,永不妥協”已經很難了,而一個國家要做到如此則更加不容易。面對一場幾乎無法勝利的戰爭,面對一個強大而邪惡的敵人,單是這份為了保護我們國家的獨立、自由、尊嚴寧可與敵人玉石俱焚的勇氣就足以令人動容。

其實我國從來不缺少這樣愛國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但是能像《至暗時刻》這樣打動我的電影卻很少看到。因為我們的愛國電影很少去關心每一個普通民眾的感情、想法與生活,個人永遠是為了集體犧牲的一種工具,可國家歸根結底是由每一個真實的人所組成的,忽略了對人、對生命的愛又談何愛國呢。(小編注:為胡椒粉瘋狂打cal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