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簡體字,筆劃簡單,適應潮流;繁體字,形意合一,追本溯源

導讀:文字不僅可以記錄歷史, 其本身就是一段有意思的歷史。 但是自從簡體字普及開來, 似乎很多字已經找尋不到原有的痕跡和出處。 小編並不是要對簡體字批判, 只是個人感覺繁體字的內涵, 更需要我們來推廣和延續, 這樣我們才不會忘記老祖宗們費半天勁搞出來的歷史文化。 小編今天要解讀的是“戰”

圖片來自網路 侵權聯刪

如上圖, 我們熟知的“戰”字, 其實是簡體字。 簡體“戰”拆開來看為, 占, 戈。 占字, 一聲的話可以是“占”姓, 也有占卜的意思, 如果四聲的話就有霸佔, 佔有的意思;“戈”顧名思義古代的一種曲頭兵器, 橫刃, 用青銅或鐵製成, 裝有長柄, (喜歡看考古節目的朋友, 應該對此不會陌生)。 兩個字拼合一起, 為一個戰字, 如果不識繁體的話, 我們拆字解讀為用戈這種武器達到佔有的目的, 就是戰。 聽起來確是沒毛病。 那我們同樣方法來看一下繁體字。

繁體戰字

繁體“戰”, 又怎麼拆呢。 同樣右邊一個“戈”字, 意思相同就不在贅述。 左邊確是一個“單”字, 度娘之後發現, 這個字通單, 顯然跟簡體字的占是形體不一樣的。 那含義一樣麼?當然不一樣。 “單”(一聲)原是一種原始的武器, 用一段樹椏在兩段縛上石塊製成。

(類似下麵的)

原始人的單

按拆字體來講, 其實不管是“單”, 還是“戈”, 都有武器的意思, 戰可理解為戰鬥。 不過顯而易見, 單字更為的接近先人們的生活狀態。 你不會要求, 原始部落的人能理解佔有, 但單這種武器應不管是狩獵還是部落戰爭, 單這種粗糙的武器,

一定是必需品。

繁體戰字, 雖然不如簡體戰更符合現代爭鬥的意義。 但是只一個單, 卻真正在追溯先人們的生活狀態。

戰字的演變

小時候學文字, 總愛以半邊字推敲字的含義, 後來犯錯太多, 實在是不能理解。 於是學習一段時間繁體字,

發現雖然字體比劃比較難記牢, 但是形意基本靠譜。 等到長大了, 逐漸發現, 其實簡體字更接近現代的社會形態。 就比如這個戰字。

不管簡體也好, 繁體也罷, 沒有好壞之分, 總是社會潮流的產物。

你還知道哪些繁體字和簡體字大相徑庭?評論一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