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是邵逸夫背後的情深女人,為完夫願撒手歸去

最近, 香港那邊傳來了TVB非執行董事六嬸方逸華因病逝世的消息, 享壽83歲。 雖然說“人生七十古來稀”, 六嬸已經八十多歲高齡也總算是壽終正寢、安詳離世, 但是小編當時乍一聽到這條消息始終覺得很突然、很意外。

事關六嬸是香港商界數一數二的鐵血女金剛, 雖然她已經退出了TVB的董事局, 但是依然風雨不改地出現在今年無線台慶的亮燈儀式上振奮士氣。

而除了擔綱無線的“精神領袖”以外,

六嬸近幾年來更是頂著八十歲的高齡開餐廳、辦戲院, 甚至就在前幾天還有記者拍到六嬸健步如飛地巡視自己旗下的九龍某戲院。

為了將戲院裝修得符合自己心水, 八十歲的六嬸依然親力親為地忙前忙後, 一會兒研究戲院門口的設計,

一會兒親自動手、量度尺寸, 當時的六嬸老當益壯、精神抖擻絲毫也看不出她身體抱恙、健康欠奉。

所以這樣一位對影業鞠躬盡瘁的鐵娘子轟然倒下了, 總難免令人覺得惋惜與唏噓, 只是在唏噓之餘, 再想深一層這樣子在工作當中幹乾脆脆、痛痛快快地仙逝或者正式六嬸想要的“人生結局”。

事關回顧六嬸的一生, 雖然表面上看去她是“影城大亨”六叔背後的女人, 一輩子隻為得到這男人的愛而活但是事實上, 支撐六嬸一步一腳印地爬上金字塔頂端的原動力卻並不是愛情, 更多的是夢想。

故事回到1952年當時年方十七歲的上海少女方逸華就懷抱著一顆“歌手夢”, 隻身遠赴新加坡夜總會表演, 對於一位涉世未深剛剛步入花季雨季的女孩來說背井離鄉、遠赴南洋就相當於一場步步驚心的冒險。

不過為了在音樂舞臺上發光發熱,方逸華已經將所有危險的顧慮、未知的恐懼都拋諸腦後,她在印尼一唱成名之後,立馬就應聘成為了新加坡夜總會的主唱 ,好在當年的夜總會並沒有現在的魚龍混雜、醉生夢死,它更像秦淮河邊的水調歌頭只為提供一個清幽的場所給文人墨客品賞名曲、感懷身世吟唱幾句“明月幾時有”。

所以能夠登上夜總會舞臺的歌女們,其清高指數好比現在的文藝女青年,她們高高在上地舉著“賣藝不賣身”的旗號,十分嫌棄那些滿身銅臭的富翁,只願與志同道合的才子把酒問青天 ,所以縱然方逸華再孤傲她也被台下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斯文男吸引住了注意力,為何這位眼鏡男會進入方逸華的法眼呢?原因很簡單他每次出現都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談天說地、把酒言歡,而是自顧自地一邊小酌著酒一邊陶醉在音樂當中,一邊跟著節奏打拍。

聽完歌以後他雖然從來不吝嗇給小費,但是數額方面卻算得恰到好處,絕對不會展露出千金散盡只為搏紅顏一笑的暴發戶本色。

正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求,第六感告訴方逸華這位四眼男和其他人不一樣他真真正正懂得自己音樂的,所以她馬上四處打聽四眼男的身份,這一打聽之下才發現四眼男並不是一般的文人墨客,他名叫邵逸夫,人稱阿sir既有伯樂之才,又有商人見識多年以來一直都醉心拍電影夢想是成為“影業先驅者”。

大家都知道,對於五十年代的中國來說,電影還只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你要開拓一個新事物必須有一股不怕輸的冒險精神與莫大的勇氣膽量,如果換作一般的小女人,必定會覺得六叔這種心懷四方的男人過於虛浮飄渺,不夠腳踏實地。

但是方逸華卻不是普通的女人,她每每看到六叔談論起自己摯愛的電影業眼神中散發出來的亮麗光芒,就好像看到追夢的自己那樣心裡也情不自禁地對這位男人肅然起敬、情根深種。

所以如此一對志趣相投的奇男異女碰撞在一起恰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然而無論如何情根深種也還是逃避不了男方已婚的事實,在一來二往的聊天當,中方逸華很快就知道原來阿sir的髮妻叫黃美珍,她已經和丈夫生下了兩男兩女現在帶著孩子長期定居美國。

聽到“定居美國”這四個字年輕的方逸華立刻就衝口而出問了一個頗有點幼稚的問題“你為什麼不搬去美國與妻兒同住,反倒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新加坡呢?”

聽到這一問六叔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我想留在亞洲這邊闖一番事業,所以不能有太多家庭的牽絆,我打算開一家專屬於我們華人的電影製作公司,為亞洲的電影業打開先河,從此世界就不僅僅有荷裡活,你能幫我忙嗎?”

好一片偉大的藍圖雖然當時的六叔還不是一代“影業大亨”,但是方逸華潛意識裡預感到眼前這位野心勃勃的男人,肯定會成就一番驚天偉業而他也會成為改變自己一生為自己打開命運新篇章的指路人。

所以方逸華很快就接受了六叔拋過來的橄欖枝,不僅僅成為了對方堂而皇之的紅顏知己,還在早期的邵氏電影《小雲雀》中客串了一把一完初期的演藝夢想 ,然而就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日益壯大之後,六叔逐漸發現方逸華就好像一個永遠都挖不完的寶藏那樣。

冰雪聰明的她除了有歌唱天賦、演藝才華以外更加厲害的是擁有遊刃有餘的交際手腕,和一言九鼎的行政能力所以很快六叔就將公司的傳媒行政事項和電影製作大權都交給方逸華。

在六叔這位指路人的引領之下,方逸華也培養起了對電影製作業的濃厚興趣,所以他們兩在一起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閑來去影院看電影一邊看一邊研究電影製作的統籌工作和鏡頭拍攝的藝術與技巧。

故事發生到這裡方逸華,一個小小的天涯歌女,得到了影業大亨的賞識,得以從歌手晉升影業高管,似乎可以拍成一部《杜拉拉升職記》了。

然而讓六嬸萬萬想不到的是她接下來六十年的人生除了是《杜拉拉升職記》以外還是一部後宮爭寵大劇《甄嬛傳》。

沒錯,按照道理來說彼時的方逸華既是六叔的事業幫手又是他的陪床情人,身為正室的黃美珍本應火冒三丈從美國飛過來怒打狐狸精才對,然而大家期待已久的“髮妻痛打小三”戲碼並沒有出現,事關曾經當過南洋富翁女友的黃美珍也是一個深諳世事的聰明女人。

她深知方逸華不是以色侍人的簡單小三,她已經憑藉住過人能力與志趣相投這些優勢在六叔的內心與公司裡取得了穩如泰山的地位,這樣的女人你與她硬鬥硬最終敗走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所以黃美珍立刻提出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自保要求“這女人可以掌管公司的行政大權、製作大權,但是她畢竟是外人,萬萬不可以管賬,無論如何帳單都得在我手中。”

就這樣黃美珍就相當於母儀天下的正宮皇后鳳印在握、財政穩抓而方逸華就相當於協助六宮事務的皇貴妃,雖則沒有財政大權,但是在邵氏公司中也是叱吒風雲、一言九鼎。

在這種職責分明的情況下黃美珍和方逸華倒也是相安無事、各司其職甚至還曾經雙雙陪同六叔出席各大上流場合,不過自古帝王都有三宮六院“王的女人”又豈止皇后和皇貴妃兩人呢?所以自詡“風流不下流”的“影城大亨”,身邊也從來不缺花花草草、蜂蜂蝶蝶,在邵氏電影成立初期之際就已經有好多女明星為了得到女主角之位、影后之美譽而對六叔投懷送抱。

其中最堂而皇之、飛禽大咬的莫過於有“娃娃影后”之稱的李菁從臺灣來香港發展的何莉莉還有臺灣女星施思,甚至到了後期TVB正式成立,依然還有各種各樣紅紅綠綠的小花旦爭相恐後地充實六叔的後花園。

其中不乏與鄧麗君有幾分相似的四線花旦曹眾媚態萬千的張慧儀,和清純可人的陳德容,這些女星花旦要年輕有年輕要甜美有甜美,要溫柔有溫柔隨便選一個出來都豔壓六嬸九條街。

在這個時候,身為皇貴妃的六嬸眼看著滿園的紅梅開得風華正茂、盛意濃濃而自己卻年老色衰、花謝花飛要說她一點危機感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聰明的她就算內心再焦慮也深深地懂得坐擁江山的帝王從來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所以就算鬥倒了李菁也還有何莉莉鬥倒了何莉莉,還有施思鬥倒了施思,也還有千千萬萬的的曹眾。

所以君王的寵是爭不來的,要在他們的心中佔有一席之地,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他們有所依賴永遠都離不開自己,所以六嬸從來不費任何心思去和小花們爭寵,而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去了打理公司上事事親力親為、勞心勞力。

不僅僅親自到片場探班陪導演和演員吃飯盒,更是隔三差五就會去旗下的戲院巡視業務,甚至還心細如塵地親手把放映室折起的地毯拉平 ,就在這種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操勞之下六嬸在TVB逐漸取得了德高望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電視城中上至高管、下至藝人每每提起六嬸都豎起大拇指贊口不絕“六嬸絕對是個一絲不苟的人,我們都很佩服她。”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這也意味著六嬸逐漸開始接近權力的核心,而在此時此刻擺在她面前最大的攔路石自然就是掌管財政大權的皇后娘娘黃美珍了。

故事發生到這裡又回到了宮鬥劇的核心問題那就是當兩人勢均力敵的時候鬥的不是別的,而是誰的命夠長、夠硬,所以小編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面上六嬸是幸運的,事關她佔據了年齡的優勢沒錯,就在1987年的時候皇后娘娘黃美珍因病與世長辭這也是六嬸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標誌性時刻。

事關黃美珍一死,六嬸就猶如鬥倒了皇后的甄嬛般女主模式全面開掛,立刻在第二年風風光光地進入了TVB的權力核心——無線董事局。

在穩握政權的同時原本百花爭鳴的“六叔後宮”,也開始有了陰霾漸散的跡象,伴隨著老一輩的鶯鶯燕燕何莉莉嫁給了船王之子趙世光其他的“六叔小妾”,,也是隱退的隱退、嫁人的嫁人,剩下那些年輕的小花旦們也礙于六叔年事已高、力不從心甚至開始需要人貼身照顧所以只能望而卻步,躲得遠遠的。

此時此刻六嬸總算用了四十多年的青春與精力換來了六叔給予的名分地位、愛情承諾,就在1997年90歲的六叔邵逸夫與63歲的六嬸方逸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註冊結婚。

當時兩人結婚的消息一經傳出坊間立刻又傳出了各位流言蜚語、風言風語“這女人在“影城大亨”身邊機關算盡、爾虞我詐了那麼多年還不是為了錢?現在她終於都得償所願了。”

如果換成別人活到六十多歲的份上對這種風言風語肯定會一笑置之然而六嬸卻第一時間跑出來很鄭重地反駁與聲明“我和老闆結婚,不是為了他的錢,因為我們將所有錢都捐去基金會。”

大家別以為六嬸這一句話說說則已,事實上她卻是執著地用盡餘生二十年來證明自己沒錯,六叔的子女緣淺薄雖然髮妻黃美珍幫他生了兩男兩女,但是他的兒女們始終居住在美國和新加坡鮮有回來與父親共聚天倫、承歡膝下這也意味著照顧六叔晚年的責任悉數落在了六嬸的身上。

曾經有報導說,六叔年紀越大就越固執他流連病榻,生活不能自理期間,六嬸前前後後請了十幾位護工照顧他起居飲食,但是對於這些護工,六叔一應拒絕甚至發脾氣將他們全都趕走只指定六嬸一個人餵食與照顧。

在百般無奈之下六嬸不管有多少公務纏身都親力親為喂六叔食飯甚至一日喂足四餐而風雨無阻,如此這般無怨無悔的貼身伺候,到底需要多麼強大的愛來支撐啊,而這種愛不僅僅停留在生前甚至在六叔死後也是一直延續下去的。

就在2014年六叔彌留之際,曾經臨終託付了六嬸一個遺願“我這輩子最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我一直都希望在香港建立一個電影度假村,將電影元素和酒店合二為一,讓全世界的電影人都能一邊度假休閒,一邊體會前所未有的光影視聽盛宴。”

聽到六叔這番話六嬸也情不自禁地回憶起當年與六叔一起進入電影院看電影的開心時光,她突然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六叔的願望,也是自己的畢生追求,原來直到離開人生這個男人始終是自己的知音人,他的心之所系恰恰也是自己的念念不忘。

所以在六叔死後,六嬸也說服了TVB的執行董事陳國強與自己合資7.2億拍下了西貢沙下地皮,開始興建電影院式三層度假村,為了度假村能夠趕在2017年11月19日六叔110歲冥壽開建,六嬸不辭勞苦地向政府一再遞紙申請報建好不容易經過政府審批六嬸更是頂著八十多歲的高齡去工地視察、參考設計。

所以有一段時間港媒拍到六嬸都是行色匆匆、急急忙忙似乎有沒完沒了的工作,按照道理來說像六嬸這樣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早就應該猶如“一代名伶”白雪仙那樣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了,然而六嬸卻為了六叔的遺願,而四處奔波勞碌,這種高強度的工作量,終於也是超越了年齡的負荷力,令到六嬸一夜病倒、與世長辭 ,故事說到這裡也許大家最想知的是六叔一生風流倜儻、獵豔無數六嬸,跟著他幾乎沒有得到過多少女人應該享有的愛情,為什麼六嬸至死都對六叔一往情深、堅定不移呢?

都說,情不知所起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果真情一字,若問情由,難尋難覓,小編倒是覺得六嬸對六叔的“情由”,已經不是純粹的男女之愛那麼簡單了,,反而更像是一種師徒之間的回報與感恩。

六嬸感激他當年的知遇與提攜感激,他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這份感激值得她用一生來相許相伴與相守來回報,所以與其說六嬸不辭勞苦地忙於建造電影度假村是為了完成六叔的遺願,倒不如說她是為了實現自己畢生的夢,既然當年她能夠為了追尋音樂夢而背井離鄉,那麼今時今日她也能夠為了影業夢而鞠躬盡瘁,對於六嬸這樣一位心懷抱負的女人來說,愛情與夢想已經混為一體、密不可分了而六叔于她而言除了是一位男人以外更是一個夢想的載體。

所以看到這裡,小編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一段描寫宋慶齡的話“塵世間,總有些女子,生來不關注你我這些凡俗女人畢生的渴盼:愛情圓滿、美貌永存、夫唱婦隨、兒孫繞膝、事業小成等等,對於她們,夢想的驅動力才是一切行為的原動力。

所以她們能夠忍耐常人不能想像的寂寞和孤獨,承受外界的不理解和非議,窮盡一生的能量上下求索,心寬地闊、永不言棄,一個人能夠為理想付出多大代價,就能走得多寬多遠,小女人改變生活,大女人改變世界。”

雖然說“改變世界”有點抬舉了她,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沒有她就沒有東方好萊塢,也沒有我們一代人電視汁撈飯的美好回憶希望六叔六嬸這對“光影伉儷”,能夠繼續在天堂相聚相依相伴長相廝守。

不過為了在音樂舞臺上發光發熱,方逸華已經將所有危險的顧慮、未知的恐懼都拋諸腦後,她在印尼一唱成名之後,立馬就應聘成為了新加坡夜總會的主唱 ,好在當年的夜總會並沒有現在的魚龍混雜、醉生夢死,它更像秦淮河邊的水調歌頭只為提供一個清幽的場所給文人墨客品賞名曲、感懷身世吟唱幾句“明月幾時有”。

所以能夠登上夜總會舞臺的歌女們,其清高指數好比現在的文藝女青年,她們高高在上地舉著“賣藝不賣身”的旗號,十分嫌棄那些滿身銅臭的富翁,只願與志同道合的才子把酒問青天 ,所以縱然方逸華再孤傲她也被台下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斯文男吸引住了注意力,為何這位眼鏡男會進入方逸華的法眼呢?原因很簡單他每次出現都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談天說地、把酒言歡,而是自顧自地一邊小酌著酒一邊陶醉在音樂當中,一邊跟著節奏打拍。

聽完歌以後他雖然從來不吝嗇給小費,但是數額方面卻算得恰到好處,絕對不會展露出千金散盡只為搏紅顏一笑的暴發戶本色。

正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求,第六感告訴方逸華這位四眼男和其他人不一樣他真真正正懂得自己音樂的,所以她馬上四處打聽四眼男的身份,這一打聽之下才發現四眼男並不是一般的文人墨客,他名叫邵逸夫,人稱阿sir既有伯樂之才,又有商人見識多年以來一直都醉心拍電影夢想是成為“影業先驅者”。

大家都知道,對於五十年代的中國來說,電影還只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你要開拓一個新事物必須有一股不怕輸的冒險精神與莫大的勇氣膽量,如果換作一般的小女人,必定會覺得六叔這種心懷四方的男人過於虛浮飄渺,不夠腳踏實地。

但是方逸華卻不是普通的女人,她每每看到六叔談論起自己摯愛的電影業眼神中散發出來的亮麗光芒,就好像看到追夢的自己那樣心裡也情不自禁地對這位男人肅然起敬、情根深種。

所以如此一對志趣相投的奇男異女碰撞在一起恰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然而無論如何情根深種也還是逃避不了男方已婚的事實,在一來二往的聊天當,中方逸華很快就知道原來阿sir的髮妻叫黃美珍,她已經和丈夫生下了兩男兩女現在帶著孩子長期定居美國。

聽到“定居美國”這四個字年輕的方逸華立刻就衝口而出問了一個頗有點幼稚的問題“你為什麼不搬去美國與妻兒同住,反倒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新加坡呢?”

聽到這一問六叔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我想留在亞洲這邊闖一番事業,所以不能有太多家庭的牽絆,我打算開一家專屬於我們華人的電影製作公司,為亞洲的電影業打開先河,從此世界就不僅僅有荷裡活,你能幫我忙嗎?”

好一片偉大的藍圖雖然當時的六叔還不是一代“影業大亨”,但是方逸華潛意識裡預感到眼前這位野心勃勃的男人,肯定會成就一番驚天偉業而他也會成為改變自己一生為自己打開命運新篇章的指路人。

所以方逸華很快就接受了六叔拋過來的橄欖枝,不僅僅成為了對方堂而皇之的紅顏知己,還在早期的邵氏電影《小雲雀》中客串了一把一完初期的演藝夢想 ,然而就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日益壯大之後,六叔逐漸發現方逸華就好像一個永遠都挖不完的寶藏那樣。

冰雪聰明的她除了有歌唱天賦、演藝才華以外更加厲害的是擁有遊刃有餘的交際手腕,和一言九鼎的行政能力所以很快六叔就將公司的傳媒行政事項和電影製作大權都交給方逸華。

在六叔這位指路人的引領之下,方逸華也培養起了對電影製作業的濃厚興趣,所以他們兩在一起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閑來去影院看電影一邊看一邊研究電影製作的統籌工作和鏡頭拍攝的藝術與技巧。

故事發生到這裡方逸華,一個小小的天涯歌女,得到了影業大亨的賞識,得以從歌手晉升影業高管,似乎可以拍成一部《杜拉拉升職記》了。

然而讓六嬸萬萬想不到的是她接下來六十年的人生除了是《杜拉拉升職記》以外還是一部後宮爭寵大劇《甄嬛傳》。

沒錯,按照道理來說彼時的方逸華既是六叔的事業幫手又是他的陪床情人,身為正室的黃美珍本應火冒三丈從美國飛過來怒打狐狸精才對,然而大家期待已久的“髮妻痛打小三”戲碼並沒有出現,事關曾經當過南洋富翁女友的黃美珍也是一個深諳世事的聰明女人。

她深知方逸華不是以色侍人的簡單小三,她已經憑藉住過人能力與志趣相投這些優勢在六叔的內心與公司裡取得了穩如泰山的地位,這樣的女人你與她硬鬥硬最終敗走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所以黃美珍立刻提出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自保要求“這女人可以掌管公司的行政大權、製作大權,但是她畢竟是外人,萬萬不可以管賬,無論如何帳單都得在我手中。”

就這樣黃美珍就相當於母儀天下的正宮皇后鳳印在握、財政穩抓而方逸華就相當於協助六宮事務的皇貴妃,雖則沒有財政大權,但是在邵氏公司中也是叱吒風雲、一言九鼎。

在這種職責分明的情況下黃美珍和方逸華倒也是相安無事、各司其職甚至還曾經雙雙陪同六叔出席各大上流場合,不過自古帝王都有三宮六院“王的女人”又豈止皇后和皇貴妃兩人呢?所以自詡“風流不下流”的“影城大亨”,身邊也從來不缺花花草草、蜂蜂蝶蝶,在邵氏電影成立初期之際就已經有好多女明星為了得到女主角之位、影后之美譽而對六叔投懷送抱。

其中最堂而皇之、飛禽大咬的莫過於有“娃娃影后”之稱的李菁從臺灣來香港發展的何莉莉還有臺灣女星施思,甚至到了後期TVB正式成立,依然還有各種各樣紅紅綠綠的小花旦爭相恐後地充實六叔的後花園。

其中不乏與鄧麗君有幾分相似的四線花旦曹眾媚態萬千的張慧儀,和清純可人的陳德容,這些女星花旦要年輕有年輕要甜美有甜美,要溫柔有溫柔隨便選一個出來都豔壓六嬸九條街。

在這個時候,身為皇貴妃的六嬸眼看著滿園的紅梅開得風華正茂、盛意濃濃而自己卻年老色衰、花謝花飛要說她一點危機感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聰明的她就算內心再焦慮也深深地懂得坐擁江山的帝王從來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所以就算鬥倒了李菁也還有何莉莉鬥倒了何莉莉,還有施思鬥倒了施思,也還有千千萬萬的的曹眾。

所以君王的寵是爭不來的,要在他們的心中佔有一席之地,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他們有所依賴永遠都離不開自己,所以六嬸從來不費任何心思去和小花們爭寵,而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去了打理公司上事事親力親為、勞心勞力。

不僅僅親自到片場探班陪導演和演員吃飯盒,更是隔三差五就會去旗下的戲院巡視業務,甚至還心細如塵地親手把放映室折起的地毯拉平 ,就在這種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與操勞之下六嬸在TVB逐漸取得了德高望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電視城中上至高管、下至藝人每每提起六嬸都豎起大拇指贊口不絕“六嬸絕對是個一絲不苟的人,我們都很佩服她。”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這也意味著六嬸逐漸開始接近權力的核心,而在此時此刻擺在她面前最大的攔路石自然就是掌管財政大權的皇后娘娘黃美珍了。

故事發生到這裡又回到了宮鬥劇的核心問題那就是當兩人勢均力敵的時候鬥的不是別的,而是誰的命夠長、夠硬,所以小編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面上六嬸是幸運的,事關她佔據了年齡的優勢沒錯,就在1987年的時候皇后娘娘黃美珍因病與世長辭這也是六嬸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標誌性時刻。

事關黃美珍一死,六嬸就猶如鬥倒了皇后的甄嬛般女主模式全面開掛,立刻在第二年風風光光地進入了TVB的權力核心——無線董事局。

在穩握政權的同時原本百花爭鳴的“六叔後宮”,也開始有了陰霾漸散的跡象,伴隨著老一輩的鶯鶯燕燕何莉莉嫁給了船王之子趙世光其他的“六叔小妾”,,也是隱退的隱退、嫁人的嫁人,剩下那些年輕的小花旦們也礙于六叔年事已高、力不從心甚至開始需要人貼身照顧所以只能望而卻步,躲得遠遠的。

此時此刻六嬸總算用了四十多年的青春與精力換來了六叔給予的名分地位、愛情承諾,就在1997年90歲的六叔邵逸夫與63歲的六嬸方逸華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註冊結婚。

當時兩人結婚的消息一經傳出坊間立刻又傳出了各位流言蜚語、風言風語“這女人在“影城大亨”身邊機關算盡、爾虞我詐了那麼多年還不是為了錢?現在她終於都得償所願了。”

如果換成別人活到六十多歲的份上對這種風言風語肯定會一笑置之然而六嬸卻第一時間跑出來很鄭重地反駁與聲明“我和老闆結婚,不是為了他的錢,因為我們將所有錢都捐去基金會。”

大家別以為六嬸這一句話說說則已,事實上她卻是執著地用盡餘生二十年來證明自己沒錯,六叔的子女緣淺薄雖然髮妻黃美珍幫他生了兩男兩女,但是他的兒女們始終居住在美國和新加坡鮮有回來與父親共聚天倫、承歡膝下這也意味著照顧六叔晚年的責任悉數落在了六嬸的身上。

曾經有報導說,六叔年紀越大就越固執他流連病榻,生活不能自理期間,六嬸前前後後請了十幾位護工照顧他起居飲食,但是對於這些護工,六叔一應拒絕甚至發脾氣將他們全都趕走只指定六嬸一個人餵食與照顧。

在百般無奈之下六嬸不管有多少公務纏身都親力親為喂六叔食飯甚至一日喂足四餐而風雨無阻,如此這般無怨無悔的貼身伺候,到底需要多麼強大的愛來支撐啊,而這種愛不僅僅停留在生前甚至在六叔死後也是一直延續下去的。

就在2014年六叔彌留之際,曾經臨終託付了六嬸一個遺願“我這輩子最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我一直都希望在香港建立一個電影度假村,將電影元素和酒店合二為一,讓全世界的電影人都能一邊度假休閒,一邊體會前所未有的光影視聽盛宴。”

聽到六叔這番話六嬸也情不自禁地回憶起當年與六叔一起進入電影院看電影的開心時光,她突然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六叔的願望,也是自己的畢生追求,原來直到離開人生這個男人始終是自己的知音人,他的心之所系恰恰也是自己的念念不忘。

所以在六叔死後,六嬸也說服了TVB的執行董事陳國強與自己合資7.2億拍下了西貢沙下地皮,開始興建電影院式三層度假村,為了度假村能夠趕在2017年11月19日六叔110歲冥壽開建,六嬸不辭勞苦地向政府一再遞紙申請報建好不容易經過政府審批六嬸更是頂著八十多歲的高齡去工地視察、參考設計。

所以有一段時間港媒拍到六嬸都是行色匆匆、急急忙忙似乎有沒完沒了的工作,按照道理來說像六嬸這樣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早就應該猶如“一代名伶”白雪仙那樣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了,然而六嬸卻為了六叔的遺願,而四處奔波勞碌,這種高強度的工作量,終於也是超越了年齡的負荷力,令到六嬸一夜病倒、與世長辭 ,故事說到這裡也許大家最想知的是六叔一生風流倜儻、獵豔無數六嬸,跟著他幾乎沒有得到過多少女人應該享有的愛情,為什麼六嬸至死都對六叔一往情深、堅定不移呢?

都說,情不知所起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果真情一字,若問情由,難尋難覓,小編倒是覺得六嬸對六叔的“情由”,已經不是純粹的男女之愛那麼簡單了,,反而更像是一種師徒之間的回報與感恩。

六嬸感激他當年的知遇與提攜感激,他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這份感激值得她用一生來相許相伴與相守來回報,所以與其說六嬸不辭勞苦地忙於建造電影度假村是為了完成六叔的遺願,倒不如說她是為了實現自己畢生的夢,既然當年她能夠為了追尋音樂夢而背井離鄉,那麼今時今日她也能夠為了影業夢而鞠躬盡瘁,對於六嬸這樣一位心懷抱負的女人來說,愛情與夢想已經混為一體、密不可分了而六叔于她而言除了是一位男人以外更是一個夢想的載體。

所以看到這裡,小編突然想起曾經看過一段描寫宋慶齡的話“塵世間,總有些女子,生來不關注你我這些凡俗女人畢生的渴盼:愛情圓滿、美貌永存、夫唱婦隨、兒孫繞膝、事業小成等等,對於她們,夢想的驅動力才是一切行為的原動力。

所以她們能夠忍耐常人不能想像的寂寞和孤獨,承受外界的不理解和非議,窮盡一生的能量上下求索,心寬地闊、永不言棄,一個人能夠為理想付出多大代價,就能走得多寬多遠,小女人改變生活,大女人改變世界。”

雖然說“改變世界”有點抬舉了她,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沒有她就沒有東方好萊塢,也沒有我們一代人電視汁撈飯的美好回憶希望六叔六嬸這對“光影伉儷”,能夠繼續在天堂相聚相依相伴長相廝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