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鬼狐影:腥膻鹿肉

《紅樓夢》源於《聊齋志異》元素極多, 而且做到了“襲取無痕”。

《聊齋志異》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紅樓夢》是一串絕美的項鍊。

五十、腥膻鹿肉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中:一時, 湘雲來了, 穿著賈母給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 大毛黑灰鼠裡子, 裡外發燒大褂子;頭上帶著一頂挖雲鵝黃片金裡子大紅猩猩氈昭君套, 又圍著大貂鼠風領。 黛玉先笑道:“你們瞧瞧, 孫行者來了。 他一般的拿著雪褂子, 故意裝出個小騷韃子樣兒來。 ”湘雲笑道:“你們瞧我裡頭打扮的。 ”一面說, 一面脫了褂子。 只見他裡頭穿著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裉小袖掩襟銀鼠短襖,

裡面短短的一件水紅妝緞狐膁褶子, 腰裡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絛, 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 鶴勢螂形。 眾人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 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 ”

湘雲笑道:“快商議做詩。 我聽聽是誰的東家?”李紈道:“我的主意:想來昨兒的正日已自過了, 再等正日還早呢, 可巧又下雪, 不如咱們大家湊個熱鬧, 又給他們接風, 又可以做詩。 你們意思怎麼樣?”寶玉先道:“這話很是。 只是今兒晚了--若到明兒, 晴了又無趣。 ”眾人都道:“這雪未必晴, 縱晴了, 這一夜下的也夠賞了。 ”李紈道:“我這裡雖然好, 又不如蘆雪庭(庵)好。 我已經打發人籠地炕去了, 咱們大家擁爐做詩。 老太太想來未必高興。 況且咱們小玩意兒, 單給鳳丫頭個信兒就是了。 你們每人一兩銀子就夠了, 送到我這裡來。 ”--指著香菱、寶琴、李紋、李綺、岫煙, --“五個不算外, 咱們裡頭, 二丫頭病了不算, 四丫頭告了假也不算, 你們四分子送了來, 我包管五六兩銀子也盡夠了。

”寶釵等一齊應諾。 因又擬題限韻, 李紈笑道:“我心裡早已定了。 等到了明日臨期, 橫豎知道。 ”說畢, 大家又說了一回閒話, 方往賈母處來。 當日無話。

到了次日清早, 寶玉因心裡惦記著, 這一夜沒好生得睡, 天亮了就爬起來。 掀起帳子一看, 雖然門窗尚掩, 只是窗上光輝奪目, 心內早躊躕起來, 埋怨定是晴了, 日光已出。 一面忙起來揭起窗屜, 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 原來不是日光, 竟是一夜的雪, 下的將有一尺厚, 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

寶玉此時喜歡非常, 忙喚起人來。 盥漱已畢, 只穿一件茄色哆囉呢狐狸皮襖, 罩一件海龍小鷹膀褂子, 束了腰, 披上玉針蓑, 帶了金藤笠, 登上沙棠屐, 忙忙的往蘆雪庭來。 出了院門, 四顧一望,

並無二色, 遠遠的是青松翠竹, 自己卻似裝在玻璃盆內一般。 於是走至山坡之下, 順著山腳, 剛轉過去, 已聞得一股寒香撲鼻。 回頭一看, 卻是妙玉那邊櫳翠庵中有十數枝紅梅, 如胭脂一般, 映著雪色, 分外顯得精神, 好不有趣。

寶玉便立住, 細細的賞玩了一回方走。 只見蜂腰板橋上一個人打著傘走來, 是李紈打發了請鳳姐兒去的人。 寶玉來至蘆雪庭, 只見丫頭婆子正在那裡掃雪開徑。 原來這蘆雪庭蓋在一個傍山臨水河灘之上, 一帶幾間茅簷土壁, 槿籬竹牖, 推窗便可垂釣, 四面皆是蘆葦掩覆, 一條去徑, 逶迤穿蘆度葦過去, 便是藕香榭的竹橋了。 眾丫頭婆子見他披蓑戴笠而來, 都笑道:“我們才說, 正少一個漁翁, 如今果然全了。

姑娘們吃了飯才來呢, 你也太性急了。 ”

寶玉聽了, 只得回來。 剛至沁芳亭, 見探春正從秋爽齋出來, 圍著大紅猩猩氈的斗篷, 帶著觀音兜, 扶著個小丫頭, 後面一個婦人打著一把青綢油傘。 寶玉知道他往賈母處去, 遂站在亭邊, 等他來到, 二人一同出園前去。 寶琴正在里間房內梳洗更衣。

一時, 眾姐妹來齊, 寶玉只嚷餓了, 連連催飯。 好容易等到擺上飯來, 頭一樣菜是牛肉蒸羊羔。 賈母就說:“這是我們有年紀人的藥, 沒見天日的東西, 可惜你們小孩子吃不得。 今兒另外有新鮮鹿肉, 你們等著吃罷。 ”眾人答應了。

寶玉卻等不得, 只拿茶泡了一碗飯, 就著野雞瓜子, 忙忙的爬拉完了。 賈母道:“我知道你們今兒又有事情, 連飯也不顧吃了。 ”就叫:“留著鹿肉給他晚上吃罷。 ”鳳姐兒忙說:“還有呢,吃殘了的倒罷了。”湘雲就和寶玉計較道:“有新鹿肉,不如咱們要一塊,自己拿了園里弄著,又吃又玩。”寶玉聽了,真和鳳姐要了一塊,命婆子送進園去。

一時,大家散後,進園齊往蘆雪庭來,聽李紈出題限韻,獨不見湘雲寶玉二人。黛玉道:“他兩個人再到不得一處,要到了一處,生出多少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

正說著,只見李嬸娘也走來看熱鬧,因問李紈道:“怎麼那一個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那樣乾淨清秀,又不少吃的,他兩個在那裡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說的有來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眾人聽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兩個來!”黛玉笑道:“這可是雲丫頭鬧的。我的卦再不錯。”李紈即忙出來,找著他兩個,說道:“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那怕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麼大雪怪冷的,快替我做詩去罷!”寶玉忙笑道:“沒有的事!我們燒著吃呢。”李紈道:“這還罷了。”只見老婆子們拿了鐵爐、鐵叉、鐵絲蒙來。李紈道:“留神割了手,不許哭!”說著,方進去了。

那邊鳳姐打發平兒回復不來,為發放年例正忙著呢。湘雲見了平兒,那裡肯放?平兒也是個好玩的,素日跟著鳳姐兒無所不至,見如此有趣,樂得玩笑,因而退去手上的鐲子,三個人圍著火,平兒便要先燒三塊吃。那邊寶釵黛玉平素看慣了,不以為異,寶琴等及李嬸娘深為罕事。探春和李紈等已定議了題韻。探春笑道:“你們聞聞,香氣這裡都聞見了,我也吃去。”說著,也找了他們來。李紈也隨來,說:“客已齊了,你們還吃不夠嗎?”湘雲一面吃,一面說道:“我吃這個方愛吃酒,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做詩。”說著,只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那裡笑。湘雲笑道:“傻子!你來嘗嘗!”寶琴笑道:“怪醃臢的!”寶釵笑道:“你嘗嘗去,好吃的很呢。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寶琴聽了,便過去吃了一塊,果然好吃,就也吃起來。

一時,鳳姐兒打發小丫頭來叫平兒。平兒說:“史姑娘拉著我呢。你先去罷。”小丫頭去了。一時,只見鳳姐兒也披了斗篷走來,笑道:“吃這樣好東西,也不告訴我!”說著,也湊在一處吃起來。黛玉笑道:“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庭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庭一大哭!”湘雲冷笑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寶釵笑道:“你回來若做的不好了,把那肉掏出來,就把這雪壓的蘆葦子塞上些,以完此劫。”說著,吃畢,洗了一回手。

平兒帶鐲子時,卻少了一個,左右前後亂找了一番,蹤跡全無,眾人都詫異。鳳姐兒笑道:“我知道這鐲子的去向。你們只管做詩去,我們也不用找,只管前頭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說著,又問:“你們今兒做什麼詩?老太太說了:離年又近了,正月裡,還該做些燈謎兒,大家玩笑。”眾人聽了,都笑道:“可是呢,倒忘了。如今趕著做幾個好的,預備著正月裡玩。”說著,一齊來至地炕屋內,只見杯盤果菜俱已擺齊了,牆上已貼出詩題、韻腳、格式來了。寶玉湘雲二人忙看時,只見題目是“即景聯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蕭韻,”後面尚未列次序。李紈道:“我不大會做詩,我只起三句罷,然後誰先得了誰先聯。”寶釵道:“到底分個次序。”

《聊齋志異》中《夜叉國》篇:交州徐姓,泛海為賈。忽被大風吹去。開眼至一處,深山蒼莽。冀有居人,遂纜船而登,負糗臘焉。方入,見兩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內隱有人聲。至洞外,佇足一窺,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目閃雙燈,爪劈生鹿而食。驚散魂魄,急欲奔下;則夜叉已顧見之,輟食執入。二物相語,如鳥獸鳴,爭裂徐衣,似欲啖噉。徐大懼,取橐中糗糒,並牛脯進之。分啖甚美。複翻徐橐。徐搖手以示其無。夜叉怒,又執之。徐哀之曰:“釋我。我舟中有釜甑,可烹飪。”夜叉不解其語,仍怒。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從至舟,取具入洞,束薪燃火,煮其殘鹿,熟而獻之。二物噉之喜。夜以巨石杜門,似恐徐遁。徐曲體遙臥,深懼不免。天明,二物出,又杜之。少頃,攜一鹿來付徐。徐剝革,於深洞處流水,汲煮數釜。俄有數夜叉至,群集吞噉訖,共指釜,似嫌其小。

過三四日,一夜叉負一大釜來,似人所常用者。於是群夜叉各致狼糜。既熟,呼徐同噉。居數日,夜叉漸與徐熟,出亦不施禁錮,聚處如家人。徐漸能察聲知意,輒效其音,為夜叉語。夜叉益悅,攜一雌來妻徐。徐初畏懼,莫敢伸;雌自開其股就徐,徐乃與交。雌大歡悅。每留肉餌徐,若琴瑟之好。一日,諸夜叉早起,項下各掛明珠一串,更番出門,若伺貴客狀。命徐多煮肉。徐以問雌,雌雲:“此天壽節。”雌出謂眾夜叉曰:“徐郎無骨突子。”眾各摘其五,並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苧為繩,穿掛徐項。徐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俄頃俱出。徐煮肉畢,雌來邀去,雲:“接天王。”至一大洞,廣闊數畝。中有石,滑平如幾;四圍俱有石座;上一座蒙一豹革,余皆以鹿。夜叉二三十輩,列坐滿中。

少頃,大風揚塵,張惶都出。見一巨物來,亦類夜叉狀,竟奔入洞,踞坐鶚顧。群隨入,東西列立,悉仰其首,以雙臂作十字交。大夜叉按頭點視,問:“臥眉山眾,盡於此乎?”群哄應之。顧徐曰:“此何來?”雌以“婿”對。眾又贊其烹調。即有二三夜叉,奔取熟肉陳幾上。大夜叉掬啖盡飽,極贊嘉美,且責常供。又顧徐雲:“骨突子何短?”眾白:“初來未備。”物于項上摘取珠串,脫十枚付之;俱大如指頂,圓如彈丸。雌急接,代徐穿掛,徐亦交臂作夜叉語謝之。物乃去,躡風而行,其疾如飛。眾始享其餘食而散。居四年餘,雌忽產,一胎而生二雄一雌,皆人形,不類其母。眾夜叉皆喜其子,輒共拊弄。

一日,皆出攫食,惟徐獨坐。忽別洞來一雌,欲與徐私,徐不肯。夜叉怒,撲徐踣地上。徐妻自外至,暴怒相搏,齕斷其耳。少頃,其雄亦歸,解釋令去。自此雌每守徐,動息不相離。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徐輒教以人言,漸能語,啁啾之中,有人氣焉。雖童也,而奔山如履坦途。與徐依依有父子意。一日,雌與一子一女出,半日不歸。而北風大作。徐惻然念故鄉;攜子至海岸,見故舟猶存,謀與同歸。子欲告母,徐止之。父子登舟,一晝夜達交。至家,妻已醮。出珠二枚,售金盈兆,家頗豐。子取名彪。十四五歲,能舉百鈞,粗莽好鬥。交帥見而奇之,以為千總。值邊亂,所向有功。十八為副將。時一商泛海,亦遭風飄至臥眉。方登岸,見一少年,視之而驚。知為中國人,便問居裡,商以告。少年曳入幽谷一小石洞,洞外皆叢棘;且囑勿出。去移時,挾鹿肉來啖商。自言:“父亦交人。”商問之,而知為徐,商在客中嘗識之。因曰:“我故人也。今其子為副將。”少年不解何名。商曰:“此中國之官名。”又問:“何以為官?”曰:“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少年甚歆動。商曰:“既尊君在交,何久淹此?”少年以情告。商勸南旋。曰:“余亦常作是念。但母非中國人,言貌殊異;且同類覺之,必見殘害:用是輾轉。”乃出曰:“待北風起,我來送汝行。煩於父兄處,寄一耗問。”商伏洞中幾半年。時自棘中外窺,見山中輒有夜叉往還;大懼,不敢少動。

一日,北風策策,少年忽至,引與急竄。囑曰:“所言勿忘卻。”商應之。又以肉置幾上,商乃歸。徑抵交,達副總府,備述所見。彪聞而悲,欲往尋之。父慮海濤妖藪,險惡難犯,力阻之。彪撫膺痛哭,父不能止。乃告交帥,攜兩兵至海內。逆風阻舟,擺簸海中者半月。四望無涯,咫尺迷悶,無從辨其南北。忽而湧波接漢,乘舟傾覆。彪落海中,逐浪浮沉。

久之,被一物曳去;至一處,竟有舍宇。彪視之,一物如夜叉狀。彪乃作夜叉語。夜叉驚訊之,彪乃告以所往。夜叉喜曰:“臥眉,我故里也。唐突可罪!君離故道已八千里。此去為毒龍國,向臥眉非路。”乃覓舟來送彪。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過一宵,已達北岸。見一少年,臨流瞻望。彪知山無人類,疑是弟;近之,果弟。因執手哭。既而問母及妹,並雲健安。彪欲偕往,弟止之,倉忙便去。回謝夜叉,則已去。未幾,母妹俱至,見彪俱哭。彪告其意。母曰:“恐去為人所淩。”彪曰:“兒在中國甚榮貴,人不敢欺。”

歸計已決,苦逆風難度。母子方徊徨間,忽見布帆南動,其聲瑟瑟。彪喜曰:“天助吾也!”相繼登舟,波如箭激;三日抵岸,見者皆奔。彪向三人脫分袍袴。抵家,母夜叉見翁怒駡,恨其不謀。徐謝過不遑。家人拜見家主母,無不戰慄。彪勸母學作華言,衣錦,厭粱肉,乃大欣慰。母女皆男兒裝,類滿制。數月稍辨語言。弟妹亦漸白皙。弟曰豹,妹曰夜兒,俱強有力。彪恥不知書,教弟讀。豹最慧,經史一過輒了。又不欲操儒業;仍使挽強弩,馳怒馬,登武進士第。聘阿遊擊女。夜兒以異種,無與為婚。會標下袁守備失偶,強妻之。夜兒開百石弓,百余步射小鳥,無虛落。袁每征,輒與妻俱。歷任同知將軍,奇勳半出於閨門。

豹三十四歲掛印。母嘗從之南征,每臨巨敵,輒擐甲執銳,為子接應,見者莫不辟易。詔封男爵。豹代母疏辭,封夫人。

異史氏曰:“夜叉夫人,亦所罕聞,然細思之而不罕也: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

此段大有內涵, 如何吃鹿肉,生吃?煮熟?燒烤?怎麼吃好?,《聊齋志異》和《紅樓夢》都進行了探討。腥膻,滿清乾隆時期,是不允許此詞出現的。例如編篡四庫全書時,南宋張孝祥著作入書一事,腥膻就被命令刪除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孔子家鄉,膻腥之味。“亦膻腥”在四庫全書中改成“亦凋零”。

其實此篇和秦良玉有關。秦良玉,崇禎封為一品夫人,題禦詩四首。秦良玉老公馬千乘,二品官職,系伏波將軍馬援後人,其子馬祥麟,即麒麟。史湘雲有金麒麟。史和麒麟相連,春秋,麟經。

母夜叉被封為一品夫人,挽強弓,馳怒馬。秦良玉身材高大,類似母夜叉。母夜叉其女夜兒,嫁給了袁守備。袁者,馬援轉折而來。蘆雪庵聯句,第一句“一夜北風緊”,和文中“北風大作”、“一日北風策策”等有關。交州,史湘雲之湘,夜叉轉自夜郎,方位都在西南。彪、豹,郎和狼,名字就是從此而來。構思非常巧妙。

《聊齋志異》說“母女皆男兒裝,類滿制”,夜叉都帶成串骨突子。《紅樓夢》說史湘雲“故意裝出個小騷韃子樣兒來”。也不是巧合,兩者都是在罵清初那些殺人放火,掠奪天下,佔領了明朝江山的滿人。(吳修安)

”鳳姐兒忙說:“還有呢,吃殘了的倒罷了。”湘雲就和寶玉計較道:“有新鹿肉,不如咱們要一塊,自己拿了園里弄著,又吃又玩。”寶玉聽了,真和鳳姐要了一塊,命婆子送進園去。

一時,大家散後,進園齊往蘆雪庭來,聽李紈出題限韻,獨不見湘雲寶玉二人。黛玉道:“他兩個人再到不得一處,要到了一處,生出多少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

正說著,只見李嬸娘也走來看熱鬧,因問李紈道:“怎麼那一個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那樣乾淨清秀,又不少吃的,他兩個在那裡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說的有來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眾人聽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兩個來!”黛玉笑道:“這可是雲丫頭鬧的。我的卦再不錯。”李紈即忙出來,找著他兩個,說道:“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那怕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麼大雪怪冷的,快替我做詩去罷!”寶玉忙笑道:“沒有的事!我們燒著吃呢。”李紈道:“這還罷了。”只見老婆子們拿了鐵爐、鐵叉、鐵絲蒙來。李紈道:“留神割了手,不許哭!”說著,方進去了。

那邊鳳姐打發平兒回復不來,為發放年例正忙著呢。湘雲見了平兒,那裡肯放?平兒也是個好玩的,素日跟著鳳姐兒無所不至,見如此有趣,樂得玩笑,因而退去手上的鐲子,三個人圍著火,平兒便要先燒三塊吃。那邊寶釵黛玉平素看慣了,不以為異,寶琴等及李嬸娘深為罕事。探春和李紈等已定議了題韻。探春笑道:“你們聞聞,香氣這裡都聞見了,我也吃去。”說著,也找了他們來。李紈也隨來,說:“客已齊了,你們還吃不夠嗎?”湘雲一面吃,一面說道:“我吃這個方愛吃酒,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做詩。”說著,只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那裡笑。湘雲笑道:“傻子!你來嘗嘗!”寶琴笑道:“怪醃臢的!”寶釵笑道:“你嘗嘗去,好吃的很呢。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寶琴聽了,便過去吃了一塊,果然好吃,就也吃起來。

一時,鳳姐兒打發小丫頭來叫平兒。平兒說:“史姑娘拉著我呢。你先去罷。”小丫頭去了。一時,只見鳳姐兒也披了斗篷走來,笑道:“吃這樣好東西,也不告訴我!”說著,也湊在一處吃起來。黛玉笑道:“那裡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庭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庭一大哭!”湘雲冷笑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寶釵笑道:“你回來若做的不好了,把那肉掏出來,就把這雪壓的蘆葦子塞上些,以完此劫。”說著,吃畢,洗了一回手。

平兒帶鐲子時,卻少了一個,左右前後亂找了一番,蹤跡全無,眾人都詫異。鳳姐兒笑道:“我知道這鐲子的去向。你們只管做詩去,我們也不用找,只管前頭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說著,又問:“你們今兒做什麼詩?老太太說了:離年又近了,正月裡,還該做些燈謎兒,大家玩笑。”眾人聽了,都笑道:“可是呢,倒忘了。如今趕著做幾個好的,預備著正月裡玩。”說著,一齊來至地炕屋內,只見杯盤果菜俱已擺齊了,牆上已貼出詩題、韻腳、格式來了。寶玉湘雲二人忙看時,只見題目是“即景聯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蕭韻,”後面尚未列次序。李紈道:“我不大會做詩,我只起三句罷,然後誰先得了誰先聯。”寶釵道:“到底分個次序。”

《聊齋志異》中《夜叉國》篇:交州徐姓,泛海為賈。忽被大風吹去。開眼至一處,深山蒼莽。冀有居人,遂纜船而登,負糗臘焉。方入,見兩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內隱有人聲。至洞外,佇足一窺,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目閃雙燈,爪劈生鹿而食。驚散魂魄,急欲奔下;則夜叉已顧見之,輟食執入。二物相語,如鳥獸鳴,爭裂徐衣,似欲啖噉。徐大懼,取橐中糗糒,並牛脯進之。分啖甚美。複翻徐橐。徐搖手以示其無。夜叉怒,又執之。徐哀之曰:“釋我。我舟中有釜甑,可烹飪。”夜叉不解其語,仍怒。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從至舟,取具入洞,束薪燃火,煮其殘鹿,熟而獻之。二物噉之喜。夜以巨石杜門,似恐徐遁。徐曲體遙臥,深懼不免。天明,二物出,又杜之。少頃,攜一鹿來付徐。徐剝革,於深洞處流水,汲煮數釜。俄有數夜叉至,群集吞噉訖,共指釜,似嫌其小。

過三四日,一夜叉負一大釜來,似人所常用者。於是群夜叉各致狼糜。既熟,呼徐同噉。居數日,夜叉漸與徐熟,出亦不施禁錮,聚處如家人。徐漸能察聲知意,輒效其音,為夜叉語。夜叉益悅,攜一雌來妻徐。徐初畏懼,莫敢伸;雌自開其股就徐,徐乃與交。雌大歡悅。每留肉餌徐,若琴瑟之好。一日,諸夜叉早起,項下各掛明珠一串,更番出門,若伺貴客狀。命徐多煮肉。徐以問雌,雌雲:“此天壽節。”雌出謂眾夜叉曰:“徐郎無骨突子。”眾各摘其五,並付雌;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苧為繩,穿掛徐項。徐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俄頃俱出。徐煮肉畢,雌來邀去,雲:“接天王。”至一大洞,廣闊數畝。中有石,滑平如幾;四圍俱有石座;上一座蒙一豹革,余皆以鹿。夜叉二三十輩,列坐滿中。

少頃,大風揚塵,張惶都出。見一巨物來,亦類夜叉狀,竟奔入洞,踞坐鶚顧。群隨入,東西列立,悉仰其首,以雙臂作十字交。大夜叉按頭點視,問:“臥眉山眾,盡於此乎?”群哄應之。顧徐曰:“此何來?”雌以“婿”對。眾又贊其烹調。即有二三夜叉,奔取熟肉陳幾上。大夜叉掬啖盡飽,極贊嘉美,且責常供。又顧徐雲:“骨突子何短?”眾白:“初來未備。”物于項上摘取珠串,脫十枚付之;俱大如指頂,圓如彈丸。雌急接,代徐穿掛,徐亦交臂作夜叉語謝之。物乃去,躡風而行,其疾如飛。眾始享其餘食而散。居四年餘,雌忽產,一胎而生二雄一雌,皆人形,不類其母。眾夜叉皆喜其子,輒共拊弄。

一日,皆出攫食,惟徐獨坐。忽別洞來一雌,欲與徐私,徐不肯。夜叉怒,撲徐踣地上。徐妻自外至,暴怒相搏,齕斷其耳。少頃,其雄亦歸,解釋令去。自此雌每守徐,動息不相離。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徐輒教以人言,漸能語,啁啾之中,有人氣焉。雖童也,而奔山如履坦途。與徐依依有父子意。一日,雌與一子一女出,半日不歸。而北風大作。徐惻然念故鄉;攜子至海岸,見故舟猶存,謀與同歸。子欲告母,徐止之。父子登舟,一晝夜達交。至家,妻已醮。出珠二枚,售金盈兆,家頗豐。子取名彪。十四五歲,能舉百鈞,粗莽好鬥。交帥見而奇之,以為千總。值邊亂,所向有功。十八為副將。時一商泛海,亦遭風飄至臥眉。方登岸,見一少年,視之而驚。知為中國人,便問居裡,商以告。少年曳入幽谷一小石洞,洞外皆叢棘;且囑勿出。去移時,挾鹿肉來啖商。自言:“父亦交人。”商問之,而知為徐,商在客中嘗識之。因曰:“我故人也。今其子為副將。”少年不解何名。商曰:“此中國之官名。”又問:“何以為官?”曰:“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少年甚歆動。商曰:“既尊君在交,何久淹此?”少年以情告。商勸南旋。曰:“余亦常作是念。但母非中國人,言貌殊異;且同類覺之,必見殘害:用是輾轉。”乃出曰:“待北風起,我來送汝行。煩於父兄處,寄一耗問。”商伏洞中幾半年。時自棘中外窺,見山中輒有夜叉往還;大懼,不敢少動。

一日,北風策策,少年忽至,引與急竄。囑曰:“所言勿忘卻。”商應之。又以肉置幾上,商乃歸。徑抵交,達副總府,備述所見。彪聞而悲,欲往尋之。父慮海濤妖藪,險惡難犯,力阻之。彪撫膺痛哭,父不能止。乃告交帥,攜兩兵至海內。逆風阻舟,擺簸海中者半月。四望無涯,咫尺迷悶,無從辨其南北。忽而湧波接漢,乘舟傾覆。彪落海中,逐浪浮沉。

久之,被一物曳去;至一處,竟有舍宇。彪視之,一物如夜叉狀。彪乃作夜叉語。夜叉驚訊之,彪乃告以所往。夜叉喜曰:“臥眉,我故里也。唐突可罪!君離故道已八千里。此去為毒龍國,向臥眉非路。”乃覓舟來送彪。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過一宵,已達北岸。見一少年,臨流瞻望。彪知山無人類,疑是弟;近之,果弟。因執手哭。既而問母及妹,並雲健安。彪欲偕往,弟止之,倉忙便去。回謝夜叉,則已去。未幾,母妹俱至,見彪俱哭。彪告其意。母曰:“恐去為人所淩。”彪曰:“兒在中國甚榮貴,人不敢欺。”

歸計已決,苦逆風難度。母子方徊徨間,忽見布帆南動,其聲瑟瑟。彪喜曰:“天助吾也!”相繼登舟,波如箭激;三日抵岸,見者皆奔。彪向三人脫分袍袴。抵家,母夜叉見翁怒駡,恨其不謀。徐謝過不遑。家人拜見家主母,無不戰慄。彪勸母學作華言,衣錦,厭粱肉,乃大欣慰。母女皆男兒裝,類滿制。數月稍辨語言。弟妹亦漸白皙。弟曰豹,妹曰夜兒,俱強有力。彪恥不知書,教弟讀。豹最慧,經史一過輒了。又不欲操儒業;仍使挽強弩,馳怒馬,登武進士第。聘阿遊擊女。夜兒以異種,無與為婚。會標下袁守備失偶,強妻之。夜兒開百石弓,百余步射小鳥,無虛落。袁每征,輒與妻俱。歷任同知將軍,奇勳半出於閨門。

豹三十四歲掛印。母嘗從之南征,每臨巨敵,輒擐甲執銳,為子接應,見者莫不辟易。詔封男爵。豹代母疏辭,封夫人。

異史氏曰:“夜叉夫人,亦所罕聞,然細思之而不罕也: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

此段大有內涵, 如何吃鹿肉,生吃?煮熟?燒烤?怎麼吃好?,《聊齋志異》和《紅樓夢》都進行了探討。腥膻,滿清乾隆時期,是不允許此詞出現的。例如編篡四庫全書時,南宋張孝祥著作入書一事,腥膻就被命令刪除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孔子家鄉,膻腥之味。“亦膻腥”在四庫全書中改成“亦凋零”。

其實此篇和秦良玉有關。秦良玉,崇禎封為一品夫人,題禦詩四首。秦良玉老公馬千乘,二品官職,系伏波將軍馬援後人,其子馬祥麟,即麒麟。史湘雲有金麒麟。史和麒麟相連,春秋,麟經。

母夜叉被封為一品夫人,挽強弓,馳怒馬。秦良玉身材高大,類似母夜叉。母夜叉其女夜兒,嫁給了袁守備。袁者,馬援轉折而來。蘆雪庵聯句,第一句“一夜北風緊”,和文中“北風大作”、“一日北風策策”等有關。交州,史湘雲之湘,夜叉轉自夜郎,方位都在西南。彪、豹,郎和狼,名字就是從此而來。構思非常巧妙。

《聊齋志異》說“母女皆男兒裝,類滿制”,夜叉都帶成串骨突子。《紅樓夢》說史湘雲“故意裝出個小騷韃子樣兒來”。也不是巧合,兩者都是在罵清初那些殺人放火,掠奪天下,佔領了明朝江山的滿人。(吳修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