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500萬先生”任澤平建議你明年炒股,後年買房,你同意不?

秦朔與新晉網紅任澤平見面, 介紹說“任澤平先生是在我國證券市場宏觀分析方面最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經濟學家”。

任答道,

“影響力談不上, 也就是在證券市場影響力排在第一第二的位置。 ”

……

還真是個耿直boy, 恒大1500萬聘書使任澤平成了話題人物, 其實此前他也是話題不斷, 在國泰君安時和首席林采宜爭吵“公司貢獻”, 在方正, 任澤平是“新週期”的提出者, 為了捍衛自己的論斷, 任首席擼起袖子與眾多券商首席開展撕X大戰, 不亦樂乎。

小個, 聰明, 傲氣, 運氣好, 作為朋友, 貓哥覺得有些人把高薪原因只歸結為“老師劉鶴厲害”就有失偏頗了, 任澤平2014年下海, 幾年間確實做出了幾次漂亮的預測, 比如:“5000點不是夢”、“對熊市的最後一戰”、“中國經濟未來是L型”、“一線城市房價翻倍”……

所以年末的時候, 看看他怎麼預判未來還是有意義的, 貓哥梳理了一下任首席的觀點,

拎一些重點乾貨出來, 權當參考。

01

宏觀經濟

▌總量超過美國也就10-15年, 但人均差距大

現在美國的GDP大致占全球的25%左右, 中國約占14到15%。 但是中國的經濟增速比美國要高, 美國現在年均增長2%左右, 現在中國增速換擋以後, 每年也有6%左右的增長, 是美國增速的三倍。 那麼大致用10到15年左右的時間, 中國的經濟的總量超過美國應該是比較正常的。 這意味著也就是再過15年左右的時間, 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有將近14億人, 美國是3.2億人, 我們現在人均GDP大約是8000多, 不到9000, 美國現在人均GDP大約是5萬美元左右, 在人均方面我們跟美國還有很大的差距, 需要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 包括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的發展階段。

▌消費升級的未來機會

中國進入到一個消費主導的、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經濟發展階段, 稍微留意一下, 就能看到這裡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消費升級在未來的關注點, 是追求“不油膩的生活”, 買健康、買快樂、追求品質、美好生活, 也包括財富管理。

02

關於股市

▌市場環境的變了

要深刻瞭解中國資本市場底層的制度框架正在發生一個系統性的變化, 比如說監管越來越嚴, 以前的講故事、各種套利是不被允許的, 而且股市更加更加開放, 深港通、滬港通、納入MSCI, 對內制度越來越規範, 對外越來越開放, 這就導致了整個價值投資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市場的邏輯也變了

前幾年的行情主要是靠貨幣放水, 靠改革預期等等推動, 基本面是沒有支撐的。 今年講故事不行了, 必須講基本面。 你看今年推的消費、週期、金融是真成長, 先進製造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我們也一直提示, 今年要留意這種風格的切換。 那麼對於明年, 我覺得只要大的邏輯沒有變化, 我們繼續推那些基本面比較扎實,

然後性價比比較高的板塊。

▌A股不完全反映中國經濟

我們很多新經濟是在海外上市, 如果把騰訊阿裡都放進來的話, 你會發現其實代表中國經濟, 包括傳統的包括新經濟, 只要它基本面好都是漲的。 所以不能完全講今年就是只漲了傳統經濟, 沒漲新經濟, 就是說我覺得是因為完整的代表中國經濟的這些股票, 那些優質的公司, 我覺得都還是表現不錯的。

當然還有一些在過去這幾年圈錢融資的、拿PPT融資的, 我覺得它必將價值回歸:真實做事的, 就會被市場認可, 講故事的、圈錢的、想短平快的就將被市場懲罰。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 機會始終存在, 千萬不要以為牛市才樂觀, 不是的。 在這種震盪市裡面可以是結構性的行情。

03

房地產:大部分流行的觀點都是錯的

▌為什麼很多人對房地產看錯呢?

我覺得第一個是不瞭解政策。比如說當我們很多人講房地產市場的時候,誰告訴你房地產就是一個市場?中國土地供給都是管制的,市場起碼是要有供求的對吧?分析的邏輯框架就錯了,所以那麼多人過去十多年不停在看空,結果漲成這樣。

第二個不要試圖用單一邏輯來解釋。比如說大家經常講中國要人口老齡化了,所以房價漲不動了。老齡化這個話題講了多少年了,房價還是無畏無懼地上漲。

▌究竟怎麼來理解房地產?

我這十年的研究用一句話來概括就叫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①長期來說人口流入的地方有潛力,因為人才是房子的最終需求,人都跑了,這個地方房地產肯定沒有投資價值。

什麼人流入啊?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帶著夢想來;還有那些財富淨值人士,他帶著財富來這個地方,它有活力,它有希望,那這個地方房地產市場它未來就是有潛力的。

我其實比較建議未來要重點發展大都市圈,因為你看從上百年來城市化的經驗,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基本的規律就是人往大的都市圈遷移,因為大的都市圈更節約土地、更節約資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為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提供實現夢想的機會,這是一種文明。控制大城市規模,不讓人來,不讓他享受城市的文明,這是反文明的。

②中期看土地,人流入的、最近這兩年沒供地的,那更有投資前景了。

在我們的城市規劃裡,有一句話十年沒變,叫控制大城市規模、重點發展中小城市、區域均衡發展。你好好琢磨他這句話,控制大的,重點發展小的,但事實上你看人是怎麼流動的呢?

人是從東北西北包括中小城市向大的都市圈流入,人來到了大的都市圈,而你要控制它的規模怎麼辦?不供地。他人來了,你不供地那價格怎麼走?當然暴漲。

而東北、西北包括中小城市,人都跑了,但是你要重點發展中小城市,你還給他供了很多地,導致了它庫存太高,所以一二線城市房價過高,三四線城市庫存過高。

房地產永遠是一個區域市場。搞開發的人永遠記住,房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地段。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是地段。

③金融加杠杆這個問題簡單的國際比較沒有太大的意義,杠杆的高低不可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話,其實中國的杠杆其實不高,因為我們有儲蓄文化。從動態來看,這兩年加的是有點快了,甚至有的用了短期的消費貸來加,這是風險點。

04

大類資產配置:2017、18年炒股票,2019、20年買房

因為我是一名宏觀分析師,我的長處是做大類資產配置。比如說17、18年炒股票,19、20年買房。然後炒股票,17、18年炒有基本面的股票。19、20年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這是我的建議。

我對海外投資的答案很明確:本人絕不配海外市場。

為什麼呢?因為我一直覺得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14億人市場,名義GDP今年有11%,這麼大的市場,這麼高的成長,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我對中國的經濟改革轉型前景我堅定看好。

最後,貓哥和任首席共同提醒:

投資有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要理性。

03

房地產:大部分流行的觀點都是錯的

▌為什麼很多人對房地產看錯呢?

我覺得第一個是不瞭解政策。比如說當我們很多人講房地產市場的時候,誰告訴你房地產就是一個市場?中國土地供給都是管制的,市場起碼是要有供求的對吧?分析的邏輯框架就錯了,所以那麼多人過去十多年不停在看空,結果漲成這樣。

第二個不要試圖用單一邏輯來解釋。比如說大家經常講中國要人口老齡化了,所以房價漲不動了。老齡化這個話題講了多少年了,房價還是無畏無懼地上漲。

▌究竟怎麼來理解房地產?

我這十年的研究用一句話來概括就叫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①長期來說人口流入的地方有潛力,因為人才是房子的最終需求,人都跑了,這個地方房地產肯定沒有投資價值。

什麼人流入啊?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帶著夢想來;還有那些財富淨值人士,他帶著財富來這個地方,它有活力,它有希望,那這個地方房地產市場它未來就是有潛力的。

我其實比較建議未來要重點發展大都市圈,因為你看從上百年來城市化的經驗,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基本的規律就是人往大的都市圈遷移,因為大的都市圈更節約土地、更節約資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為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提供實現夢想的機會,這是一種文明。控制大城市規模,不讓人來,不讓他享受城市的文明,這是反文明的。

②中期看土地,人流入的、最近這兩年沒供地的,那更有投資前景了。

在我們的城市規劃裡,有一句話十年沒變,叫控制大城市規模、重點發展中小城市、區域均衡發展。你好好琢磨他這句話,控制大的,重點發展小的,但事實上你看人是怎麼流動的呢?

人是從東北西北包括中小城市向大的都市圈流入,人來到了大的都市圈,而你要控制它的規模怎麼辦?不供地。他人來了,你不供地那價格怎麼走?當然暴漲。

而東北、西北包括中小城市,人都跑了,但是你要重點發展中小城市,你還給他供了很多地,導致了它庫存太高,所以一二線城市房價過高,三四線城市庫存過高。

房地產永遠是一個區域市場。搞開發的人永遠記住,房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地段。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是地段。

③金融加杠杆這個問題簡單的國際比較沒有太大的意義,杠杆的高低不可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話,其實中國的杠杆其實不高,因為我們有儲蓄文化。從動態來看,這兩年加的是有點快了,甚至有的用了短期的消費貸來加,這是風險點。

04

大類資產配置:2017、18年炒股票,2019、20年買房

因為我是一名宏觀分析師,我的長處是做大類資產配置。比如說17、18年炒股票,19、20年買房。然後炒股票,17、18年炒有基本面的股票。19、20年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這是我的建議。

我對海外投資的答案很明確:本人絕不配海外市場。

為什麼呢?因為我一直覺得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14億人市場,名義GDP今年有11%,這麼大的市場,這麼高的成長,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我對中國的經濟改革轉型前景我堅定看好。

最後,貓哥和任首席共同提醒:

投資有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要理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