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親子作業也要“拼爹媽”?對不起,這是最大的誤解!

前段時間, 一位家長對幼兒親子作業的“吐槽貼”火了——

一席話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有贊同的, 也有不少家長持否定意見——

幼稚園的親子作業真的是家長的“親自作業”嗎?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何為親子作業?

◆ 幼稚園的親子作業其實是老師交給孩子的一個“小任務”, 當孩子自己無法完成時, 需要家人的説明。

◆ 它不像中小學的作業有一個統一的評判規則或者標準答案, 這個小任務更注重做的過程。

◆ 親子任務讓孩子不僅僅把學會的技巧局限在幼稚園內, 在家裡、在生活中也能有切身的體驗。

◆ 親子任務形式多樣——拼貼畫、小賀卡、環保服裝、故事比賽……對孩子來說趣味十足。

為什麼要佈置親子作業

1、幼稚園課程的延伸

親子作業通常會結合課程主題或節日, 隨幼稚園的活動循序漸進地展開。

有些探索性的任務可能無法在幼稚園一次完成或者需要進一步鞏固的, 就需要家長的配合。 親子作業是幼稚園課程向家庭的延伸, 也是家園共育的一種形式。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親子作業有時會比孩子在幼稚園能獨立完成的任務稍微複雜一些, 這時孩子會尋求家長的幫助。

孩子為了能做出一個更好的作品,

可能會著急, 也會積極想辦法。 這個過程激發了孩子的挑戰欲和任務意識。

3、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

一天裡, 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而親子任務為家長提供了陪伴孩子的機會。

在與孩子探索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某方面的特長或興趣,

以進一步培養。 同時參與了孩子的成長,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愛。

4、有利於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

即使孩子在查找資料、使用工具時不太順利, 但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 卻培養了學習興趣和習慣, 幫助孩子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 這些都是孩子今後學習的必備素養。

親子作業這樣做才有意義

1、 把握孩子的主體地位

開始任務之前, 家長先保留自己的想法, 問問孩子想怎樣完成, 再給出一些建議或意見。

一定不要一手包辦或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記住孩子是“主角”!

2、力所能及的部分, 讓孩子自己做

親子作業多是手工製作, 所以搜集材料、準備工具、製作過程中的動手環節、結束後整理垃圾等工作, 孩子完全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家長儘量給孩子發揮的機會。

哪怕孩子把線條畫的彎彎曲曲, 把拼圖粘的歪歪扭扭, 家長也不要過多干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收穫的, 是大人包辦的“完美”作品無法提供的。

3、多一些語言交流

製作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簡單的製作原理或者一些更巧妙的方法。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進行語言引導,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

需要家長完成的部分,可以轉換角色,要求孩子做小老師指導家長。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過程中,家長不要太著急哦。

4、不橫向比較,多一些鼓勵

每一個任務的完成,都飽含孩子的期待和精力,是無比珍貴的。

因此家長不要把孩子的作品與別人的作品作比較,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審視孩子的創意,甚至說一些“難看”之類的話,這是非常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

對孩子作品的評價可以依照孩子之前的作品,看看孩子的動手能力、耐心、專注力等方面的進步,多一些鼓勵。

5、重視總結

總結很重要。看著共同完成的作品,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講講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解決的......這是親子交流的好機會,也是鍛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

最後,園長傳媒提示家長朋友: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錯過的教育。

希望大家不要再誤解親子小任務,從現在開始給孩子創造更高品質的親子陪伴吧~

3、多一些語言交流

製作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簡單的製作原理或者一些更巧妙的方法。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進行語言引導,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

需要家長完成的部分,可以轉換角色,要求孩子做小老師指導家長。

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過程中,家長不要太著急哦。

4、不橫向比較,多一些鼓勵

每一個任務的完成,都飽含孩子的期待和精力,是無比珍貴的。

因此家長不要把孩子的作品與別人的作品作比較,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審視孩子的創意,甚至說一些“難看”之類的話,這是非常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

對孩子作品的評價可以依照孩子之前的作品,看看孩子的動手能力、耐心、專注力等方面的進步,多一些鼓勵。

5、重視總結

總結很重要。看著共同完成的作品,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講講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解決的......這是親子交流的好機會,也是鍛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

最後,園長傳媒提示家長朋友: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錯過的教育。

希望大家不要再誤解親子小任務,從現在開始給孩子創造更高品質的親子陪伴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