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振凱講《大學》:止於至善

【原文】

《詩》雲:“穆穆文王, 于緝熙敬業。 ”為人君, 止於仁;為人臣, 止於敬;為人子, 止於孝;為人父, 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譯文】

《詩經》說:“品德高尚的文王啊, 為人光明磊落, 做事始終莊重謹慎。 ”做國君的, 要做到仁愛;做臣子的, 要做到恭敬;做兒子的, 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 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 要做到講信用。

【解讀】

這節文章的核心思想是講處世為人當遵守尊卑有別, 長幼有序的人倫道德, 力求做到安分守己, 止於至善。

[穆穆文王, 于緝熙敬業]

以《詩經》中如此所言來看, 是贊稱周文王偉大高尚。 周文王居於方圓百里彈丸之地,

由於宅心仁厚, “以不忍人之心, 施不仁人之政”獲得天下仁人賢士誠心輔佐。 周文王當自己獲得天下三分有其二的時候, 為了天下統一大局, 他還仍然臣服於無道的商紂王, 被譽為以忠事主, 以強服弱之聖賢, 表現出他那超凡的光明磊落與偉大。

此節論述其實講的就是《大學》施教之三綱中之一“止於至善”的原則, 與處世為人之道。 “止於至善”中的“止於”是說人生在世人人都有自己的立足定位, 或者說是個人在社會中的職責與身份。 “至善”其本義在於身處自己名副其實的工作崗位上, 思不出其外的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 與應盡的責任。 為人之君能做到止於至善, 為人之臣能做到止於至善, 為人之父能做到止於至善,

為人之子能做到止於至善, 對百姓能做到止於至善, 社會才能井井有條, 相安無事, 和諧太平。 孟子說:“方圓, 規短之至也, 聖人, 人倫之至也”講的正是這個道理。

[為人之君止于仁, 為人之臣止于敬, 為人之子止于孝, 為人之父止于慈, 與國人交往止於信]

以這段論述來看, 正好契合了施教三綱之一的“止於至善”處世為人, 安身立命之道。 這段論述當屬德政禮制的基本倫禮框架。 如此的倫禮關係十分恰當的契合中庸之規則, 君與臣, 父與子的倫禮關係都是處於相互約束, 不偏不倚, 禮尚往來相互共用, 無過無不及而恰到好處。

止於至善, 在於君臣, 父子都處於互相制約平衡狀態之中。 令人所遺憾的是一提起君臣倫禮關係,

有些人想到的是忠君與專權, 君叫臣死臣不能活;一提到父子倫禮關係, 就會聯想到孝順與封建, 父叫子死子就得死。 如此知其而不知其所以, 偏倚偏向的思想意識, 造成了對親切平衡, 禮尚往來相互共用的君臣、父子“致中和”的倫禮道德, 產生疑惑與誤解。 致使君臣, 父子關係令人感到恐懼甚至厭惡。 如此偏倚的思想觀念應當得以糾正, 用正確的“中和之道”相互約制, 禮尚往來上下共用的人倫觀念, 來認識親切宜人的倫禮道德, 才是正道。

君仁愛, 臣恭敬。 父慈愛, 子孝順, 兄弟親愛, 夫婦有別, 與人誠信, 這都屬於“中和之道”互相平衡, 互相制約的關係, 是禮尚往來互相共用的親情關係。 如果偏倚的來理解, 就破壞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民眾之間的道德平衡,

就會喪失了源本的和諧親情感。 這就會使美好的人倫道德變成了只知居下“忠孝”卻不知居上“仁慈”致使美好的君臣, 父子親切關係變成了專權自用而令人厭惡。

什麼叫“中和之道”?《中庸》中說:“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達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以《中庸》如此之論述來解讀“為人君止于仁, 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于慈, 為人子止于孝”正好相契合。 君仁臣敬, 父慈子孝, 這才算是達到了“致中和”禮尚往來上下共用。 如果用“中和之道”解讀君臣, 父子, 兄弟、夫妻、群眾關係, 都是處於相互制約, 平衡穩定狀態。 如果人為的破壞了這個平衡穩定狀態, 理所當然的就會變成了君不仁;臣不敬。 父不慈;子不孝。

兄不親, 弟不愛。 夫不誠;妻不信, 你欺我, 我詐你了。 由此可鑒, 禮制是遵“中和之道”而建立。 唯有做到君臣、父子、夫妻、群眾“致中和”才能互相制約平衡穩定, 禮尚往來上下共用。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 則臣視君如心腹;君之視臣如犬馬, 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 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離婁下》), 又如:“樂只君子, 民之父母”(《詩經》)又如:“上好禮, 則民易使矣”(《論語·憲問》)又如:“好民之所好, 惡民之所惡, 民之父母”(《大學》)如此諸如此類之引句都與為人之君止于仁, 為人之臣止於忠的互相制約關係相契合。 反其道而行, 為人之君對臣不仁, 為人之臣對君不忠, 說明了君臣關係是相互制約, 共同遵守的平衡制度。

禮制, 是遵中庸“致中和”上下左右逢其和的制度, 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制度。絕對不存在君叫臣死,臣就死,父叫子亡,子不能活,如此偏極不契合人善本天性之觀念。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是互相制約中庸道德之理論。中庸之道其宗旨就是處世為人要做到立中位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力求左右上下逢和,才算中庸恰到好處。儒家一貫認為,對待天下萬事萬物,唯有遵守中庸而行,才能致使事物處於平衡穩定狀態,上下左右逢其和。天下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唯“致中和”才是善終。故此,儒家稱中庸之道是親人不遠人之道。

孔夫子說:“君子中庸而時中”(《中庸》)說的是君子做什麼事情也是立足于正中,來權衡事物之利與弊,使事物保持平衡穩定,慎防由於偏倚造成物極必反的產生。個人欲圖某種利益,要想到彼此是否受損害;個人身處安全,要想到彼此有沒有危險;個人想獲得快樂,要想到彼此是否因自己高興而感到痛苦,等等諸如此類都是“君子中庸而時中”的道德觀念。

“為人之君止於仁;為人之臣止於敬;為人之父止于慈;為人之子止於孝;與國人交而止於信。”如此倫禮框架與“中和之道”一脈相承。如果我們只知道臣忠而不知君仁,只知道子孝不知父慈,這才正是小人違背中庸之道的偏極觀念。

作者簡介:

高振凱,今年七十有三,高級工程師。

解讀四書已十七佘栽,歷經一複一年不懈的攻讀,越發感到儒家哲學偉大高尚,使吾倍加敬仰。儒學博大精深之內涵,使我感到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在解讀中即是盡其所能,引經據典互相佐證自己的論證觀念,總是感覺力不從心,以言難盡其詳,不能盡吾所然,究其真蒂自愧不能。我作《四書解讀六卷》與眾不同,在於文體分節命綱,逐句立目,文言通俗易懂,便與大眾構通。志立於盡其所能為了被邊緣百年的儒家哲學,清本正源,還給儒學文化本當頂禮膜拜的偉大與高尚。

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制度。絕對不存在君叫臣死,臣就死,父叫子亡,子不能活,如此偏極不契合人善本天性之觀念。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是互相制約中庸道德之理論。中庸之道其宗旨就是處世為人要做到立中位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力求左右上下逢和,才算中庸恰到好處。儒家一貫認為,對待天下萬事萬物,唯有遵守中庸而行,才能致使事物處於平衡穩定狀態,上下左右逢其和。天下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唯“致中和”才是善終。故此,儒家稱中庸之道是親人不遠人之道。

孔夫子說:“君子中庸而時中”(《中庸》)說的是君子做什麼事情也是立足于正中,來權衡事物之利與弊,使事物保持平衡穩定,慎防由於偏倚造成物極必反的產生。個人欲圖某種利益,要想到彼此是否受損害;個人身處安全,要想到彼此有沒有危險;個人想獲得快樂,要想到彼此是否因自己高興而感到痛苦,等等諸如此類都是“君子中庸而時中”的道德觀念。

“為人之君止於仁;為人之臣止於敬;為人之父止于慈;為人之子止於孝;與國人交而止於信。”如此倫禮框架與“中和之道”一脈相承。如果我們只知道臣忠而不知君仁,只知道子孝不知父慈,這才正是小人違背中庸之道的偏極觀念。

作者簡介:

高振凱,今年七十有三,高級工程師。

解讀四書已十七佘栽,歷經一複一年不懈的攻讀,越發感到儒家哲學偉大高尚,使吾倍加敬仰。儒學博大精深之內涵,使我感到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在解讀中即是盡其所能,引經據典互相佐證自己的論證觀念,總是感覺力不從心,以言難盡其詳,不能盡吾所然,究其真蒂自愧不能。我作《四書解讀六卷》與眾不同,在於文體分節命綱,逐句立目,文言通俗易懂,便與大眾構通。志立於盡其所能為了被邊緣百年的儒家哲學,清本正源,還給儒學文化本當頂禮膜拜的偉大與高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