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家寶藏》九件鎮國之寶,北宋18歲天才少年,唯一傳世之作

近日《國家寶藏》在CCTV播出, 對於小編喜愛歷史和文化的人來說, 真是一場盛大的狂歡。 中國歷史鎮國之寶均有亮相,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18歲天才, 唯一傳世之作的由來及故事。

王希孟北宋晚期畫家, 史載無畫史記錄, 18歲時為徽宗畫院生徒, 在創造了《千里江山圖》後, 從此了無音訊。 據史料記載的只有王希孟經趙佶親授筆墨技法, 此外就在沒有過多記載。

他唯一的傳世之作, 《千里江山圖》縱51.5裡米, 橫1191.5釐米絹本青綠設色,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的背景按照北宋時期, 宋金形成對峙之勢, 北宋國土淪陷民不聊生。 面對國家淪陷, 朝廷軍隊軟弱無力, 青年作家他們空有一凡熱血, 用自己文化藝術創作, 抒發自己富國民強的理想。

《千里江山圖》體現人類與自然宜居環境, 人依託于自然, 取之自然反哺與自然, 也暗含著對國家強盛, 百姓安居。 宋朝巔峰時期, 土地遼闊人們歌舞昇平, 有中國傳統的五大節日, 而宋朝社會制度, 比現代更開放和寬鬆。 而當時的王希孟年僅18歲, 他的想法和大局觀, 通過《千里江山圖》表現的淋漓盡致。 他意境的雄闊氣勢恢宏, 充分表現出自然山川的秀美。

值得慶倖《千里江山圖》自北宋末, 流傳在民間幾百年的時間, 沒有招到損毀。 到清初時期收入內府, 又因溥儀出宮時攜帶著該畫卷出行, 在一次的流落到民間, 直至中國解放後, 被國家收購故宮博物院儲存至今。

歡迎點評, 喜歡請關注,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