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瑕不掩瑜的《國家寶藏》

手握超級資源的央視老大哥, 繼《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之後, 又強力推出了“一夜刷屏”的綜藝清流——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有人說, 這就是中國的“博物館奇妙夜”!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 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 每一件文物, 都是一個記載民族血脈的基因密碼;每一座博物館, 都是一座守護中華文明的基因寶庫;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 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 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而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是一種全新的原創模式, 即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 屬於全新創制的‘紀錄式綜藝’。 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 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 節目所追求就是通過電視呈現的手段讓“國寶”文物“活起來”, 讓其不僅是一件陳列品, 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文化傳奇。

《國家寶藏》剛開播第一期, 便得到了豆瓣9.5分的超高評價, 媒體、觀眾均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節目絕對是節目, 不過今天小編來雞蛋裡挑挑骨頭。

首先, 有些細節太過於形式化了。 比如開場嘉賓進來, 為什麼非要拿個水晶的正方體放在那裡呢, 直接入場不可以嗎?還有就是宣讀誓言, 為什麼我們就那麼喜歡喊口號、宣誓言呢?大到中央, 小到地方或者某個公司, 大家都非常熱衷於此, 好像不喊個口號、不宣讀一些誓言就不夠莊重似的。

另外, 就是演員的選擇。 綜藝節目一定要請明星嗎?網路上很多人都支援請名人, 一致認為文物節目過於枯燥, 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住年輕人的注意。 我就想問年初的《中國詩詞大會》裡除了點評嘉賓, 參與的人裡有明星人物嗎?大家不也非常喜愛看麼?節目不是照樣火遍全國, 難道是詩詞的魅力比文物大嗎?梁家輝先生是受人尊敬的藝術家, 這毋庸置疑, 只是他的普通話實在讓人跳戲;王凱的《琅琊榜》和《偽裝者》絕對是電視劇裡的佳作,

不過當天的演藝稍顯不自然;李晨不予評論, 倒是那些普通演員表演都很不錯。

在一片大好聲中挑刺, 小編做好了被批的準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