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500年前,北魏國主拓跋燾說過:法者,朕與天下共之,何敢輕也!

北魏國主拓跋燾為人壯健勇敢, 沉著穩重, 無論是攻打城池, 還是兩軍對陣, 短兵相接, 都能親自冒著亂箭飛石, 身先士卒。 他的左右士卒相繼倒下, 或死或傷, 他卻神色自若, 毫不畏懼。 因此, 將士們對他無不畏懼欽佩, 都願盡力效死。

拓跋燾

拓跋燾在消滅夏國的征戰中, 忽因坐騎失蹄摔倒, 掉下馬來, 幾乎被夏國的軍卒所抓獲。 拓跋齊用自己的身體護衛遮擋敵人對拓跋燾的進攻, 拼死盡力搏戰, 夏國圍攻的士兵才被打退。 北魏國主拓跋燾趁此機會, 翻身跳上馬背, 直刺夏國尚書斛黎文, 當即把他殺死, 隨後又殺死敵人騎兵十多個人, 自己也被流箭射中, 但他仍然奮力殺敵, 苦戰不休, 夏國的部隊完全崩潰。

拓跋燾乘勝把夏國殘兵追到統萬城北, 夏王赫連昌來不及跑進城去, 於是便逃奔上邽。 北魏國主拓跋燾換上士兵的服裝追趕逃跑的敵人, 並進入了統萬城。

拓跋齊苦苦勸阻, 拓跋燾堅決不聽。 後來夏國人發覺了這件事, 把幾個城門都關了起來。 拓跋燾於是與拓跋齊等人混進內宮之中, 弄到了幾件女人穿的裙子, 用它當繩索, 綁在鐵槊上, 拓跋燾借此爬上城牆, 逃出城外, 才免於被擒。

拓跋燾

他生性節儉,

衣服飲食夠用就已滿足。 文武百官請求加固京師的城牆, 修繕皇宮的建築, 說:“《易經》說:‘王公設險, 固守國家。 ’蕭何也曾經說過:‘天子以四海為家, 不壯不麗, 不能增加威嚴。 ’”拓跋燾卻說:“古人曾經說過:‘只在恩德, 不在險要。 ’赫連屈丐用蒸過的土建築城牆, 卻被我滅掉了, 這怎麼在城的堅固不堅固呢?而今, 天下還沒有太平, 正需要人力, 大興土木的事, 我不想去做。 蕭何的話並不正確。 ”

當初, 夏王赫連勃勃, 性情奢侈, 興築了這座統萬城, 城牆高十仞, 牆基厚達三十步, 上寬十步, 宮牆高約五仞, 它堅硬得可以用來磨礪刀斧。 亭臺樓閣、水榭也都十分雄偉壯麗, 全都雕刻圖畫, 用錦繡裝飾, 精緻侈華, 無以復加。 北魏國主拓跋燾看到這些,

回頭對左右侍從官員說:“一個小國, 卻把百姓奴役到這種地步, 怎麼能夠不亡國呢?”

拓跋燾

拓跋燾常常把財物看做是軍隊和國家的基礎, 不可以輕意浪費。 至於賞賜, 也都賞給為國死難將士的遺屬或有功之家, 皇親國戚以及倍受恩寵的人和顯貴達官很少有人無緣無故得到賞賜。

他選任將領出征, 親自指揮謀劃, 面授機宜, 凡是違背他旨意的人, 大多失敗。 他知人善任, 有時在士卒中選拔將領, 只看重並使用他的才幹, 不在乎他的出身。

拓跋燾

拓跋燾觀察敏銳, 部下沒有什麼隱情能逃出他的眼睛。 他賞賜不論貧賤,懲罰不避權貴,賞罰分明,既使是他平時最寵愛的人,也絕不縱容包庇。他常說:“國家的法律,是我與天下臣民應共同遵守的,怎麼敢輕視呢。”

然而,拓跋燾卻生性殘忍,殺人從不手軟,但是殺人之後,又常常後悔。

他賞賜不論貧賤,懲罰不避權貴,賞罰分明,既使是他平時最寵愛的人,也絕不縱容包庇。他常說:“國家的法律,是我與天下臣民應共同遵守的,怎麼敢輕視呢。”

然而,拓跋燾卻生性殘忍,殺人從不手軟,但是殺人之後,又常常後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