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間伴月明

樂說古詩

大唐盛世, 文壇似一片沃土, 育萬物生髮, 枝繁葉茂, 湧現出多如黃河沙礫般的詩人, 李白就是其中一顆璀璨閃亮的金石, 他的名字和詩歌家喻戶曉, 路人皆知, 被廣泛傳播。

李白個性張揚, 豪放浪漫, 想像豐富, 寫下許多錦繡詩篇, 人稱“詩仙”。

李白喜愛飲酒, 詩中有酒, 酒中有詩, 酒入愁腸, 化作浪漫詩章, 自稱為“酒中仙”。

李白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 他床前的月光照亮了遊子的夢鄉。

李白仙逝後, 他的詩歌影響更為深遠。 唐宣宗寫詩悼念他:“童子解吟長恨曲, 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一滿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愴然。 ”

除了這位皇帝, 還有許多人用詩歌來評價李白, 在之後的各個朝代, 描寫李白形象的詩歌更是數不勝數。

唐朝末年, 有一位名叫鄭谷的文人, 他是李白的鐵杆粉絲, 手捧著李白詩集久讀不厭, 視李白為仙人, 為心中偶像。

鄭穀寫下一首又一首讚美李白的詩歌, 可惜大多沒有什麼反響, 只有一首比較貼切深刻, 流暢自然, 被世人認同, 得以流傳下來。

詩歌大意

上天為何要把文星和酒星集中於一人, 同時都降臨在李先生身上。 他經常豪飲大醉, 一生留下詩作三千首, 讓這些詩歌流傳在人間, 與清風明月相伴。

作者簡介

鄭穀, 唐朝末期著名詩人。 僖宗時進士, 官都官郎中。 以《鷓鴣詩》得名, 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 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 風格清新通俗。

詩中佳句

個性張揚、魅力四射, 又無限苦悶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人不會永生, 詩篇卻能夠永久流傳, 與明月同輝。

樂觀

大唐, 李白, 斯人已去, 風骨猶存, 俠骨柔腸, 令人神往。

在歌詠李白的作品中, 這篇堪稱佳作。 詩人將詩, 酒, 月三個重要因素融合詩中, 表現出一個豪放, 灑脫, 想像豐富, 帶有俠客色彩的李白形象。

樂說

在現代詩人余光中的《尋李白》裡, 也包含有詩、酒、月這三個因素, 也有俠義的色彩, 摘取一段: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 就半個盛唐

樂說古詩原創文字作品,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