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白夜追凶》到《海上牧雲》,編劇到底能分多少功或多少鍋?

作者|葉春池

編輯|李春暉

今年以來, 幾部爆款網劇接連上線, 讓原本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網劇迅速逆襲, 並快速擴容。

《白夜追凶》開啟了網劇的9分時代。 《河神》、《無證之罪》均取得8.3分, 正在熱播的《你好舊時光》獲得8.4分, 同期同類型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也獲得了7.7的評分……

而在這些不以當紅明星為主打的網劇中, 編劇的作用就更加凸現出來。 本來嘛, 電視劇、網劇就更接近于編劇的藝術, 電影則能看到更多表演的閃光。

硬糖君梳理了近期播放量、口碑均線上的網劇和編劇們。 他們之中, 既有鍾愛品質喜歡大戲的編劇老炮兒, 也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眾多的改編劇本也伴隨著爭議, 但只要能夠戳中年輕人的一兩個點, 寫出來的劇本也就成功一半了。

IP仍舊大勢, 改編原著心裡苦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非常難討好的觀眾群體, 叫做原著粉。

榜單中15部作品, 12部都是由IP改編。

小說改編成網劇, 往往要“傷筋動骨”。 改編的力度過小, 有時會不符合影視表現的需要。 改編的力度過大, 既得罪了原著作者, 又得罪了原著粉絲。

這些編劇們也是壓力山大, 一不小心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你好, 舊時光》的總編劇卓越泡沫和編劇陳瀟驍, 就曾談到劇情改編的問題。 他們表示, 難點在於原著將每個人物的矛盾衝突進行了強設定, 他們只有儘量把它做平做淡, 才能夠讓觀眾感受到這種矛盾衝突的真實性。

並且原著裡時間跨度較長、人物關係較為冗雜。 而網劇主要講述高中部分, 主創團隊就需要儘量保持原著的氣質的基礎上, 對高中時期的內容進行擴充。

《你好, 舊時光》劇照

雖然劇情略有改動, 但好在整體人設並沒有太大變動。 從《你好, 舊時光》豆瓣8.4的評分看, 應該沒有傷了原著粉的心。

而另一部當下火爆的網劇《將軍在上》, 爭議就稍大了些。 雖然累計了34億的播放量, 但是7400多名網友打出的豆瓣5.4分也是不爭的事實, 評價兩極, 爭議不斷。

在人設上, 《將軍在上》的編劇奭辰公子做了不少改動,

最典型就是把男主的角色豐滿起來。 小說是大女主結構, 男主角色雖然鮮明, 具體戲分較少。 考慮到看劇的大多是女觀眾, 男主就很關鍵。 對於這樣的改動, 雖然原著作者橘花散裡很滿意, 但觀眾似乎就沒那麼買帳了。

在最近的網劇裡, 《河神》算是一個相對較大的IP, 雖然本身不算太紅, 但作者天下霸唱可是如雷貫耳。

編劇楊宏偉剛知道消息的時候很興奮, 這可是“盜墓祖師爺”天下霸唱啊。 但《河神》的原著和霸唱其他作品不一樣, 非常碎片化。 不過, 也正是由於每一小段故事的閃光點比較多, 給了編劇很大的發揮空間。 後來《河神》頗受歡迎, 編劇功不可沒。

可見, IP是把雙刃劍, 幾家歡喜幾家愁, 關鍵還得看怎麼把握了。

不打擦邊球的“美式”懸疑劇

《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凶》在一定程度上拉回了看美劇長大的年輕觀眾, 無論從題材、劇情、節奏都玩兒了一把“美式”風。

這些劇裡有太多屬於看慣了英劇美劇、玩AB站的年輕人的三觀和審美習慣。 這些劇的編劇, 自然也是懂得“通關密碼”的同齡人。

犯罪懸疑劇雖然擁有自己的忠實擁躉,但在國內也要面臨更重的審查壓力。這樣看來,編劇們的壓力又大了些,也有不少人將國產劇不如美劇歸咎為審查問題,但事實證明,還是水準問題。

《白夜追凶》的編劇劉成龍和團隊就堅持“不打擦邊球”。路很寬,一定有好的辦法去展示,總能找到觀眾接受的解釋。他在寫劇本的時候審查涉及的東西能不碰就不碰,決不冒險。

罪案題材劇,核心衝突免不了會出現在“善”與“惡”之間。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照耀下,怎麼在合適的尺度內表達價值觀也是個考驗。

“惡”的表現有《無證之罪》裡黑道混混、迷失的朱慧如,郭羽、殘暴的李豐田、悲情的駱聞。而“善”的體現就在於員警群像,有行為乖張、性格暴躁、偏激、攻擊性強的員警嚴良,有和嚴良風格截然不同的女隊長林奇,還有各色其他員警。比如《白夜追凶》裡稍顯市儈的刑警隊長,相比早年間的《重案六組》等經典涉案題材劇,《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凶》兩部作品在員警形象的塑造上都有所突破。

正是這種突破讓劇情變得更加真實,更加符合當下的設定,也讓人物更加飽滿和鮮活。《無證之罪》的編劇馬偽八在創作前期走訪階段,識了很多各個年齡段、大城小城裡的刑警,這些人身上統一帶有一種從群眾中來,卻又截然不同的氣質,他沒辦法形容那種感受,把他們揉成了角色裡。

沒有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可能這樣的情節才更能讓大家進行思考,觀眾的審美高了一個層次,編劇要走到觀眾前面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

更懂年輕觀眾的網劇編劇

新一代的網劇編劇們更接地氣,或者說更懂觀眾,更願意去關注他們的感受。

雖然《將軍在上》備受爭議,但奭辰公子也很關注大家的回饋。她註冊了視頻網站會員,頂著黑眼圈深夜追劇,不僅全程開彈幕,還去豆瓣翻看網友評論,會給誇獎的點贊,同時也會把一些批評,說的很有道理的評論截圖,研究一下。

除了播出後看評論,還有一開始就抓住粉絲的心,寫觀眾們喜歡的劇情。《獨步天下》編劇張鳶盎曾是《老九門》和《暗黑者》的編劇,他們整個編劇團隊都很年輕,在編織情節的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較“敢”,更敢於去創作一些戲劇衝突極強的故事。

《獨步天下》劇照

改編《老九門》時候就在原本的故事基礎上進行劇本化,會討論哪些是書粉最希望看到的劇情,也就是所謂粉絲點。在相關制度的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保留原著精髓,既滿足粉絲要求又減少了爭議。

但面對一些爭議的時候,編劇還是很無奈。《白夜追凶》的編劇指紋很少上社交網站,但還是會有一些關於劇情的評價傳到他這裡。比如大家覺得他寫的不對,他也想互動,但又沒法解釋,會涉及到一些劇透的問題。

編劇的互聯網思維越來越重要,要極具網感,瞭解年輕觀眾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故事,同時也善於在劇情中加入一些自黑、官方吐槽這樣的小梗去和觀眾互動。

實話實說,一部劇在播出前,演員陣容再加上IP價值幾乎意味著觀眾的全部期待值。但在播出後,就是編劇決定能不能留住觀眾了。甚至只要故事好看,哪怕製作粗陋一點,觀眾都能湊合,此前的《太子妃升職記》就是明證。比起流量演員,靠譜編劇或許才是網劇成功的第一條件。

自然也是懂得“通關密碼”的同齡人。

犯罪懸疑劇雖然擁有自己的忠實擁躉,但在國內也要面臨更重的審查壓力。這樣看來,編劇們的壓力又大了些,也有不少人將國產劇不如美劇歸咎為審查問題,但事實證明,還是水準問題。

《白夜追凶》的編劇劉成龍和團隊就堅持“不打擦邊球”。路很寬,一定有好的辦法去展示,總能找到觀眾接受的解釋。他在寫劇本的時候審查涉及的東西能不碰就不碰,決不冒險。

罪案題材劇,核心衝突免不了會出現在“善”與“惡”之間。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照耀下,怎麼在合適的尺度內表達價值觀也是個考驗。

“惡”的表現有《無證之罪》裡黑道混混、迷失的朱慧如,郭羽、殘暴的李豐田、悲情的駱聞。而“善”的體現就在於員警群像,有行為乖張、性格暴躁、偏激、攻擊性強的員警嚴良,有和嚴良風格截然不同的女隊長林奇,還有各色其他員警。比如《白夜追凶》裡稍顯市儈的刑警隊長,相比早年間的《重案六組》等經典涉案題材劇,《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凶》兩部作品在員警形象的塑造上都有所突破。

正是這種突破讓劇情變得更加真實,更加符合當下的設定,也讓人物更加飽滿和鮮活。《無證之罪》的編劇馬偽八在創作前期走訪階段,識了很多各個年齡段、大城小城裡的刑警,這些人身上統一帶有一種從群眾中來,卻又截然不同的氣質,他沒辦法形容那種感受,把他們揉成了角色裡。

沒有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可能這樣的情節才更能讓大家進行思考,觀眾的審美高了一個層次,編劇要走到觀眾前面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

更懂年輕觀眾的網劇編劇

新一代的網劇編劇們更接地氣,或者說更懂觀眾,更願意去關注他們的感受。

雖然《將軍在上》備受爭議,但奭辰公子也很關注大家的回饋。她註冊了視頻網站會員,頂著黑眼圈深夜追劇,不僅全程開彈幕,還去豆瓣翻看網友評論,會給誇獎的點贊,同時也會把一些批評,說的很有道理的評論截圖,研究一下。

除了播出後看評論,還有一開始就抓住粉絲的心,寫觀眾們喜歡的劇情。《獨步天下》編劇張鳶盎曾是《老九門》和《暗黑者》的編劇,他們整個編劇團隊都很年輕,在編織情節的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較“敢”,更敢於去創作一些戲劇衝突極強的故事。

《獨步天下》劇照

改編《老九門》時候就在原本的故事基礎上進行劇本化,會討論哪些是書粉最希望看到的劇情,也就是所謂粉絲點。在相關制度的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保留原著精髓,既滿足粉絲要求又減少了爭議。

但面對一些爭議的時候,編劇還是很無奈。《白夜追凶》的編劇指紋很少上社交網站,但還是會有一些關於劇情的評價傳到他這裡。比如大家覺得他寫的不對,他也想互動,但又沒法解釋,會涉及到一些劇透的問題。

編劇的互聯網思維越來越重要,要極具網感,瞭解年輕觀眾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故事,同時也善於在劇情中加入一些自黑、官方吐槽這樣的小梗去和觀眾互動。

實話實說,一部劇在播出前,演員陣容再加上IP價值幾乎意味著觀眾的全部期待值。但在播出後,就是編劇決定能不能留住觀眾了。甚至只要故事好看,哪怕製作粗陋一點,觀眾都能湊合,此前的《太子妃升職記》就是明證。比起流量演員,靠譜編劇或許才是網劇成功的第一條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