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進出口銀行前委員李福勝:應積極培育“一帶一路”沿線本土金融

12月7日, “一帶一路”國際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辦。 中國進出口銀行信貸審批委員會前委員、中國社科院教授李福勝在金融創新分論壇上表示, 金融創新的目標不僅是緩釋金融風險, 還應致力於增強“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金融可持續發展能力, 吸引各國來中國投資, 促進資金雙向融通。

21世紀經濟報導 攝影/陳逸航

李福勝指出, “一帶一路”帶來的金融挑戰有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資金供應和資金需求齊升, 如何讓資金供應及時滿足資金需求是第一個挑戰;第二, 隨著資金供求的膨脹, 金融以及非金融的風險也在增加。

李福勝對現存的風險和挑戰作出了總結, 除了有雙邊政府審批的風險、合作夥伴信用的風險、工程建設風險外, 市場的變化、文化習俗的不同、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以及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 都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專案增加了不確定性。

針對這一現狀, 李福勝提出了要建立新全球化下的金融框架。 他強調, 中國要以創新的理念參與到“一帶一路”合作中來。 比如, 設立專業的保險公司分散風險, 以重塑金融風險的緩釋體系。

同時, 建立可持續的金融思維也是重點之一。 他指出, “一帶一路”這些國家自身造血功能比較薄弱, 很多國家一貫以來依賴於外部資金發展。 如何利用金融創新, 從“授之以魚”轉變到“授之以漁”, 增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自身的投融資能力, 是“一帶一路”框架下另一個重要的議題。

此外, 在李福勝看來,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 資金融通應該是雙向的, 而這個雙向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變成單向的融通。 在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中國來投資和發展的過程中,

金融創新也必將擔當重要的角色。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