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漫江:政府資金占“一帶一路”融資的70%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銀國際研究公司CEO程漫江在12月7日的“一帶一路”國際創新論壇上指出, “一帶一路”建設初期, 市場投資基礎相對薄弱,

專案盈利模式也不明朗, 需要服務國家戰略的開發性金融率先開拓市場, 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來撬動其他商業性投資。

“一帶一路”沿線基建設施薄弱, 資金需求龐大。 按照亞洲開發銀行這樣的測算, 在2016-2030年期間, 亞洲基建設施投資需求將達到22.6萬億美元, 年均約1.5萬億美元。 以25個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計算, 他們在此期間每年基建投資的平均缺口高達3300億美元, 占全部GDP的1.7%。

她表示, 目前政府資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裡占大概70%的比重, 真正意義上的私人資本只有20%,國家開發金融機構多邊機構占的份額是不足10%。

她認為, 短期內, 中國自身的開發性金融機構, 仍然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截至今年9月末, 中國三家開發銀行在支援“一帶一路”貸款餘額已經占到總餘額的8.2%,

提供的貸款金額大約有2000億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 多邊機構提供貸款不到40億美元。

“目前來看, 我們認為未來在整個’一帶一路’建設融資過程中, 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是非常有潛力的機構, 因此中國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多邊的開發金融機構。 ”她說道。

然而, 她坦言, 整個資金缺口每年在五六千億美元, 單純依賴開發性的金融機構遠遠不夠, 商業銀行更重要的角色是起到金融媒介的作用, 提供相關的專業的金融服務, 包括結算、融資、銀團貸款等等。

據悉, 截至目前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兩家在“一帶一路”相關的貸款占到整個對外貸款20%到25%。

截至去年年底, 共有9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79級機構, 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處。 大型銀行是中資銀行走出去的主力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