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終於有人解讀《逝去的武林》中沒講透的形意拳練功之密(之一)

《逝去的武林》一書流傳廣泛, 為武術愛好者所推崇, 李仲軒在書中為大家展現了一幅意境悠遠的水墨山水, 描繪了尚雲翔、薛顛等民國武林絕頂高手的功夫境界,

還有令人神往的練功意境。 然而有此一利, 也有一弊, 一方面那就是正是由於描繪意境或感受的寫法, 正好似一幅水墨山水, 若隱若現, 非常容易誤導, 讓形意拳和傳統武術愛好者看似有理卻又模模糊糊, 光去琢磨意境、意識, 而忽略了技術功法的規範, 實際上形意拳為戰場之拳, 是需要很規範的動作才能練出功夫, 形正則意自然真, 比如崩拳如箭, 身上沒有真正渾身上下規範動作, 沒有真正身體裡面外面都做到拉弓如滿月, 光靠意識去想拉弓放箭是不可能做到的, 又如形意拳出拳同時也是蓄勁, 沒有做到要求又如何能行。 而這種意境的說法也成為一些人忽悠的手段, 練拳要如何如何,
好似怎樣怎樣, 光談身體一會兒涼一會兒熱之類的感受等一大堆言辭, 實際上這是真的不懂才這麼說, 真正懂的老師不會這麼教, 而是一句話就解決, 剩下的意境是你自己在正確的前提下練到的, 而非想到的。 拳諺有雲, 功夫雖真竅不真, 費勁心機枉勞神, 不說清楚關竅又怎能悟的到, 最後只會變成空想, 如水中撈月, 沉迷於鏡中花, 實際上不過一場夢而已。 所以說, 光談意境談身體反應大多是耍流氓。 另一方面, 書中所描繪的均為當時頂尖高手的練功境界, 尚雲祥、薛顛等等功夫已入化勁, 很多人聽了一兩句就照著練, 慢慢悠悠自我陶醉, 可是一個初學者怎能按照那樣去練呢?尚雲祥說, “我這麼練是我的成就,
你不能這麼練!”比如書法繪畫, 當你在欣賞書法繪畫的意境之時, 可曾想過這書法繪畫者當年在那一筆一劃上花費了多少功夫, 費了多少紙墨?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 可曾想過求學時老師出遠門, 就跟在毛驢後面一路打崩拳, 在獄中更是戴著鐵腳鐐千萬遍數年苦練崩拳。 尚雲祥在廟中赤腳苦練形意拳, 苦練大杆子, 才有了鐵腳佛的稱號, 形意拳功夫出類拔萃。 最後才有了功夫的境界!就如書法寫出意境那是以後的事。 百煉鋼方能繞指柔, 千錘百煉才能揮灑自如, 一開始的松空只不過是懈, 跟千錘百煉之後的剛柔相濟相差何止千萬裡!

拳經有雲, 三回九轉是一式, 你所神往的明勁、暗勁、化勁, 易筋、易骨、易髓, 還有煉精化氣,

練氣化神、煉神還虛都在三體式、五行拳中, 所要練的就是“用拳中之規矩, 將全身散亂之神氣收歸丹田”, 在輕鬆自然中做到迅猛剛實, 久而久之, 自然剛至柔生, 柔極自化, 這也是在尚雲祥所傳的形意拳中代代傳承的樸實道理, 尚雲祥之女尚芝蓉曾詳細向弟子們教誨過這個道理, 當代明師劉俊峰先生也同樣向弟子們教誨這個道理, 可以參見本號以前的文章。 只不過“拳中之規矩”需要求精入微, 也就是動作技術, 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精華和秘密。 形意二字, 形是根基, 意是點睛, 缺一不可, 形很規範, 只要明白道理, 瞭解訓練方法和方便法門, 很快能夠做到, 意也非空洞亂想, 而是明確有物。

這才是真正形意拳的大道,

大道至簡, 樸實無華, 萬丈高樓平地起, 我作為尚雲祥形意拳的習練者, 試著來解讀一下《逝去的武林》一書中涉及到的練功要點等內容, 把原本意像化的描述落實到技術要求中, 可能不夠完善, 但最主要的是希望同好們對形意拳的進階之路有正確的認識, 拋棄不切實際, 真正注重練到精微的形和意, 切切實實腳踏實地才能走上大道。 而書中描述的高手高術之境界可待來日證道的驗證一二吧。

尚雲祥遺像

薛顛拳照

原文:

尚師講,程廷華打八卦,勁力渾身鼓蕩,感覺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動。大蟒蛇從頭到尾都蹭著勁,才能爬動得起來,這種威勢,又怎是打一拳、踹一腳所能比的?

形意拳古傳歌訣中有一句“硬打硬進無遮攔”,說的就是這種勁力周全的威勢,不用掄膊打,只要一動就有很大的衝撞力,對手困不住你也防不住你,“硬”字是“斷然”之意。

解讀:

發力要整,形意拳有十四處打法,其實又何止十四處,而這些並非單獨去打,而是在打中哪兒碰到哪兒打,碰到哪兒就從哪兒發勁,拳打三節不見形就是此意。落到實處就是訓練中務必要求得三催勁,不僅要整,還要迅猛,硬打硬進關鍵在腳打,全身如海浪翻滾般擁進。練習發人發勁的時候,師曰“走就行了,幹嘛要那麼使勁!”。在身則需要做到沉肩墜肘,頭領胯坐使得全身之氣力收歸丹田,發動則以丹田較勁,勁起於腳底,才能每動皆整,肩胯合一是其中的總機關。

原文:

尚雲祥注重實際,不為古傳歌訣所約束。其實古傳歌訣是怎麼來的?也不是先有歌訣,而是根據實際來的。學拳之悟,不是悟古歌訣,也不是悟老師的口訣,而是借著歌訣口訣,有了契機,悟出產生歌訣的東西。

把握住了根本,自己編兩句口訣又算什麼難事,大海中濺起點水花而已。所以尚雲祥說,能創拳的人才是練出來的人——這不是玩笑話。

再舉一個讀者親自就可以印證的例子,明白了要勁力周全,功夫用雙換掌能練出來,用蛇形也能練出來。

“只動不打”是程派八卦的練功口訣,“硬退硬進無遮攔”是形意的古歌訣,尚雲祥還有“練拳要學瞎子走路”的竅門,說瞎子走路身子前後都提著小心,從頭到腳都有反應,練拳不是練拳頭,而是全身敏感。

解讀:

古歌訣,拳經語句都是經典,雖然不能被約束,但首要的先真正理解,在老師教學中和師兄弟切磋中,也常有自編訣竅和比喻說辭,但無不是從多方面來解讀,來輔助理解拳經之理而已。就是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可能更容易領會拳中之深意。只動不打不光是八卦,形意其實也可以如此,不就是硬打硬進的全身擁進之勢嘛,與“走就行了”是一個道理,一動無不動,皆發力有根,如齒輪滾進,海浪翻滾,豈是一拳一腳可比。

練拳要學瞎子走路,一是要鎖心猿意馬,練拳中關注全身上下,不要光用胳膊去打,哪兒都可以發勁才對,要記住三催勁的原理和動勢;另一方面最關鍵的是練拳要中正平衡,如鷹捉四平,均衡用力等道理,方能做到前後左右上下六合中正,身體自然會日漸有感。否則比如常見的一打拳前肩低後肩高,身體歪斜,側身過度等等皆是病,身體都不能六面均衡,光想瞎子走路又如何能想的到?形不正意必然不會真,也不會貼切生動,更不會產生身體上的靈感反應。

原文:

尚雲祥年輕時求李存義指點,練了趟拳,李存義就笑了:“你練的是挨打的拳呀。”一比試,李存義沒用手,一個跨步就把尚雲祥跨倒了。尚雲祥要拜師,李存義說:“學,很容易,一會就學會了,能練下去就難了,你能練下去嗎?”尚雲祥說:“能。”李存義只傳了劈、崩二法。

解讀:

拳打三分腳打七分,腳打就是跨步,就是趟步,就是走,核心是槐蟲步,將步法與打法二合一也是尚雲祥傳的形意拳最大特色,看著是步法,實際上挨上了才知道原來這個步法也能打,而且上中下三節都能打,哪兒挨上就哪兒打,腳打如鐵犁翻地,膝打如猛虎出籠,胯打中節奪敵位。這是最能體現尚雲祥形意拳有古戰場拳之風的地方,戰場上千軍萬馬死磕,不管能不能打死,首先要把打著把敵人往前走,打出戰陣前進的空間。

原文:

我的第二位師傅尚雲祥,是個所學非常雜的人,什麼拳他一看就明白底細,瞞不住他,有時用別的拳參照著講解形意。照理說,如果得不到口訣,光看看架勢,是明白不了的,但見了尚師,就知道世上的確有能“偷拳”的人。當然,這是他有了形意的一門深入,悟出來了,所以能觸類旁通。

解讀:

尚雲祥跟程廷華學過八卦掌,得到了真傳,跟太極大師王茂齋也是好友,學了太極拳的精髓,但一生專精形意,內家拳是相通的,尚雲祥晚期所創的形意拳真正堪稱是內家三拳的大成,融合了八卦、太極的精華,深入形意拳,也能觸類旁通。

原文:

尚師一次跟我打趣:“什麼叫練拳練出來了?就是自己能創拳了。你給我編個口訣聽聽。”

跟老輩人學,得連掏帶挖,我雖然創不出來,但為了引他教我,也編了一個,關於形意蛇形的:“背張腹緊,磨膝蓋;渾身腱子,蹭勁走。”

他對我的評語是:“一點小體會,不是大東西。”又說:“你瞧程廷華編得多好——別人都說,打人如親嘴,也就是窮追不捨的意思,他卻說,練拳如親嘴。”

尚師解釋,男女嘴一碰,立刻感覺不同,練拳光練勁不行,身心得起變化,這個“練拳如親嘴”,把“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大道理一下子就說通了。

解讀:

尚雲祥形意拳的蛇形可是好東西,可以說能體會出形意很多核心的勁,也能驗證三體式五行拳的動作做的對不對。包含了槐蟲步、起如挑擔、力合丹田、空胸圓背、肩胯合一、肩打、挑打等等。

說到身心起變化,也是基於動作的正確,否則就是空談,其實首要的就是兩點,一是四稍要齊,舌為肉稍,爪為筋稍,齒為骨稍,發為血稍,四稍齊泰山移,比如渾身毛孔開張的身體變化、牙齒不自覺地咬緊等等,能不能做到發動四稍,還是看動作有沒有對,有沒有和順,沒有了這些,你所體會到的什麼身體感受、變化可能只是身體不適的反應而已,並非真正有益處。二是要中正,要領要對,脊柱中正督脈才能通暢,身體中正則上虛下實,氣沉丹田,三體式內在撐拔,五行拳對應五臟,本身就是包含了易筋易骨易髓,包含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回九轉就是一式而已,唯有按照拳中之規矩日益精進。

未完待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公號:尚雲祥形意拳法(xingyiquan999),可以在公號中留言交流心得,也可以在留言中提出對《逝去的武林》中不解的問題,我試著來解答。

尚雲祥遺像

薛顛拳照

原文:

尚師講,程廷華打八卦,勁力渾身鼓蕩,感覺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動。大蟒蛇從頭到尾都蹭著勁,才能爬動得起來,這種威勢,又怎是打一拳、踹一腳所能比的?

形意拳古傳歌訣中有一句“硬打硬進無遮攔”,說的就是這種勁力周全的威勢,不用掄膊打,只要一動就有很大的衝撞力,對手困不住你也防不住你,“硬”字是“斷然”之意。

解讀:

發力要整,形意拳有十四處打法,其實又何止十四處,而這些並非單獨去打,而是在打中哪兒碰到哪兒打,碰到哪兒就從哪兒發勁,拳打三節不見形就是此意。落到實處就是訓練中務必要求得三催勁,不僅要整,還要迅猛,硬打硬進關鍵在腳打,全身如海浪翻滾般擁進。練習發人發勁的時候,師曰“走就行了,幹嘛要那麼使勁!”。在身則需要做到沉肩墜肘,頭領胯坐使得全身之氣力收歸丹田,發動則以丹田較勁,勁起於腳底,才能每動皆整,肩胯合一是其中的總機關。

原文:

尚雲祥注重實際,不為古傳歌訣所約束。其實古傳歌訣是怎麼來的?也不是先有歌訣,而是根據實際來的。學拳之悟,不是悟古歌訣,也不是悟老師的口訣,而是借著歌訣口訣,有了契機,悟出產生歌訣的東西。

把握住了根本,自己編兩句口訣又算什麼難事,大海中濺起點水花而已。所以尚雲祥說,能創拳的人才是練出來的人——這不是玩笑話。

再舉一個讀者親自就可以印證的例子,明白了要勁力周全,功夫用雙換掌能練出來,用蛇形也能練出來。

“只動不打”是程派八卦的練功口訣,“硬退硬進無遮攔”是形意的古歌訣,尚雲祥還有“練拳要學瞎子走路”的竅門,說瞎子走路身子前後都提著小心,從頭到腳都有反應,練拳不是練拳頭,而是全身敏感。

解讀:

古歌訣,拳經語句都是經典,雖然不能被約束,但首要的先真正理解,在老師教學中和師兄弟切磋中,也常有自編訣竅和比喻說辭,但無不是從多方面來解讀,來輔助理解拳經之理而已。就是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可能更容易領會拳中之深意。只動不打不光是八卦,形意其實也可以如此,不就是硬打硬進的全身擁進之勢嘛,與“走就行了”是一個道理,一動無不動,皆發力有根,如齒輪滾進,海浪翻滾,豈是一拳一腳可比。

練拳要學瞎子走路,一是要鎖心猿意馬,練拳中關注全身上下,不要光用胳膊去打,哪兒都可以發勁才對,要記住三催勁的原理和動勢;另一方面最關鍵的是練拳要中正平衡,如鷹捉四平,均衡用力等道理,方能做到前後左右上下六合中正,身體自然會日漸有感。否則比如常見的一打拳前肩低後肩高,身體歪斜,側身過度等等皆是病,身體都不能六面均衡,光想瞎子走路又如何能想的到?形不正意必然不會真,也不會貼切生動,更不會產生身體上的靈感反應。

原文:

尚雲祥年輕時求李存義指點,練了趟拳,李存義就笑了:“你練的是挨打的拳呀。”一比試,李存義沒用手,一個跨步就把尚雲祥跨倒了。尚雲祥要拜師,李存義說:“學,很容易,一會就學會了,能練下去就難了,你能練下去嗎?”尚雲祥說:“能。”李存義只傳了劈、崩二法。

解讀:

拳打三分腳打七分,腳打就是跨步,就是趟步,就是走,核心是槐蟲步,將步法與打法二合一也是尚雲祥傳的形意拳最大特色,看著是步法,實際上挨上了才知道原來這個步法也能打,而且上中下三節都能打,哪兒挨上就哪兒打,腳打如鐵犁翻地,膝打如猛虎出籠,胯打中節奪敵位。這是最能體現尚雲祥形意拳有古戰場拳之風的地方,戰場上千軍萬馬死磕,不管能不能打死,首先要把打著把敵人往前走,打出戰陣前進的空間。

原文:

我的第二位師傅尚雲祥,是個所學非常雜的人,什麼拳他一看就明白底細,瞞不住他,有時用別的拳參照著講解形意。照理說,如果得不到口訣,光看看架勢,是明白不了的,但見了尚師,就知道世上的確有能“偷拳”的人。當然,這是他有了形意的一門深入,悟出來了,所以能觸類旁通。

解讀:

尚雲祥跟程廷華學過八卦掌,得到了真傳,跟太極大師王茂齋也是好友,學了太極拳的精髓,但一生專精形意,內家拳是相通的,尚雲祥晚期所創的形意拳真正堪稱是內家三拳的大成,融合了八卦、太極的精華,深入形意拳,也能觸類旁通。

原文:

尚師一次跟我打趣:“什麼叫練拳練出來了?就是自己能創拳了。你給我編個口訣聽聽。”

跟老輩人學,得連掏帶挖,我雖然創不出來,但為了引他教我,也編了一個,關於形意蛇形的:“背張腹緊,磨膝蓋;渾身腱子,蹭勁走。”

他對我的評語是:“一點小體會,不是大東西。”又說:“你瞧程廷華編得多好——別人都說,打人如親嘴,也就是窮追不捨的意思,他卻說,練拳如親嘴。”

尚師解釋,男女嘴一碰,立刻感覺不同,練拳光練勁不行,身心得起變化,這個“練拳如親嘴”,把“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大道理一下子就說通了。

解讀:

尚雲祥形意拳的蛇形可是好東西,可以說能體會出形意很多核心的勁,也能驗證三體式五行拳的動作做的對不對。包含了槐蟲步、起如挑擔、力合丹田、空胸圓背、肩胯合一、肩打、挑打等等。

說到身心起變化,也是基於動作的正確,否則就是空談,其實首要的就是兩點,一是四稍要齊,舌為肉稍,爪為筋稍,齒為骨稍,發為血稍,四稍齊泰山移,比如渾身毛孔開張的身體變化、牙齒不自覺地咬緊等等,能不能做到發動四稍,還是看動作有沒有對,有沒有和順,沒有了這些,你所體會到的什麼身體感受、變化可能只是身體不適的反應而已,並非真正有益處。二是要中正,要領要對,脊柱中正督脈才能通暢,身體中正則上虛下實,氣沉丹田,三體式內在撐拔,五行拳對應五臟,本身就是包含了易筋易骨易髓,包含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回九轉就是一式而已,唯有按照拳中之規矩日益精進。

未完待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公號:尚雲祥形意拳法(xingyiquan999),可以在公號中留言交流心得,也可以在留言中提出對《逝去的武林》中不解的問題,我試著來解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