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夏文化的多元碰撞

本次大賽中, 各式各樣的西夏文創作品。

如何實現

西夏學學術成果的轉化?“文創”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學術與藝術的碰撞究竟能為西夏文化帶來什麼, 答案似乎從這次的文創大賽中, 依稀可尋。

文創離不開深入的學術研究

兩次約西夏學研究院院長杜建錄教授無果, 第三次時, 他無奈地發來了一張自己的行程安排表, 整整一周時間, 排滿了與西夏學相關的講座和訪談。 調整了時間可以見面, 等來到辦公室時, 他正在電腦前忙著整理一些資料。 “快請坐, 終於可以聊聊了。 ”

對於剛剛結束的比賽, 杜建錄並沒有馬上開始介紹, 而是職業習慣一般, 先是很詳細地對如何正確認識西夏文化, 進行了自己的論述。 期間, 他不斷強調,

西夏文化之所以值得去瞭解和傳播,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其形成。 杜建錄介紹說, 西夏文化是黨項人在積極吸收了先進的漢族文明後創造出來的, 而這為推進了西北地方的統一及民族融合、經濟發展, 為中國元代大統一奠定了基礎。

“吸收、學習、融合、發展, 在任何一個領域, 這都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態度。 文化也是如此。 ”說到這, 杜建錄意味深長地說:“要想實現西夏文創的深度和創意, 必須建立在充分瞭解的基礎上。 所以, 在西夏文化的傳播上, 學術研究和文創活動是齊頭並進的。 ”

多元傳播中的西夏文創

26歲的馬萬梅是寧夏大學2016級西夏學研究生, 她將自己對西夏文化的理解, 濃縮在了設計作品“西夏滴水項圈”中。 “我的創意,

來源於一塊西夏陵出土的滴水。 項圈體現了滴水的主體形態, 保留其中央的柿子紋飾, 並將其設計成動物牛頭的造型, 象徵西夏人民肯吃苦的精神。 而滴水兩邊鏤刻了西夏文“安”“樂”二字的西夏馬牌式掛件, 則表達了人們對安居樂業的美好嚮往。 ”馬萬梅說。

精心的作品之外, 創作者們也對文創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設計出西夏剔刻茶具的張學華說:“文創的高成本和智慧財產權的歸屬問題, 是限制文創產品設計的關鍵, 如何激發創作原動力, 實現文創產品的商業價值, 值得探討。 ”

這方面, 杜建錄說, 目前學院通過文創途徑, 深入挖掘西夏文化的價值, 未來, 希望可以研發出一批富有創意、有市場潛力、便於攜帶的西夏文創旅遊紀念品,

將西夏文化宣傳、傳承下去, 助力地方文化旅遊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 “目前在西夏博物館新館附近, 正在建設西夏文化園, 當文化可以通過動漫、影視、產品、互動體驗等多元化的手段進行傳播時, 西夏文創也將獲得更大的空間。 ”

西夏文化中的儒家精髓

“西夏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 就是吸收了儒家文化作為其治國之本。 ”對此, 杜建錄解釋說, 這是因為, 創建西夏的黨項人本來是比較原始的遊牧民族, 建立獨立政權後, 其統轄區內有大量漢人及其他民族成員, 又處於漢文化的長期影響之下, 因此, 只有漢族的儒學文化, 代替和改造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 “隨著儒學的傳播、深入, 西夏自己培養和吸引外來的儒學人才越來越多, 如西夏有名的大儒斡道沖,精通《尚書》《五經》,將《論語》譯成西夏文,並用西夏文撰寫《論語釋義》等著作,西夏仁孝時官為宰相,在西夏受到孔子一樣的尊重。”

有了治國之本,文化的開枝散葉也有了根本——宗教、文字、藝術、民俗……西夏文化在體現其地域特色的同時,也反映出強烈的文化認同感。“直到今天,這樣包容並濟的文化傳承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杜建錄說。

連結

西夏文化小常識

西夏宗教:西夏前期流行漢傳佛教,精通漢、夏文又有深厚佛學修養的回鶻高僧被請來主持佛寺,講經說法,演繹經文。到了後期,西夏的藏傳佛教影響越來越大。

西夏樂器:有三弦、六弦、琵琶、琴、箏、管、笛、簫、笙、七星、吹笛、大鼓、丈鼓、拍板等。

西夏繪畫:可分為壁畫、絹畫、版畫、木板畫等,壁畫主要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賀蘭山山嘴溝窟、內蒙古阿爾寨窟等石窟中。

西夏書法:西夏文的書法藝術源自漢字,有楷、行、草、篆四體。

西夏雕塑:有泥塑、石雕、木雕等,工藝品多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實用和美的價值,體現了世俗的審美觀。

西夏瓷器:是西夏有代表性的工藝品,裝飾圖案有幾何紋、動物紋、花卉紋。帶耳扁壺是西夏瓷器中獨特的工藝品,它適用於黨項人在馬背上生活。

西夏文字:西夏文化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創制了自己獨特的文字,但不論在造字原則上,還是在字的筆劃、形態、書寫規劃上,都未能脫離漢字的影響。

如西夏有名的大儒斡道沖,精通《尚書》《五經》,將《論語》譯成西夏文,並用西夏文撰寫《論語釋義》等著作,西夏仁孝時官為宰相,在西夏受到孔子一樣的尊重。”

有了治國之本,文化的開枝散葉也有了根本——宗教、文字、藝術、民俗……西夏文化在體現其地域特色的同時,也反映出強烈的文化認同感。“直到今天,這樣包容並濟的文化傳承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杜建錄說。

連結

西夏文化小常識

西夏宗教:西夏前期流行漢傳佛教,精通漢、夏文又有深厚佛學修養的回鶻高僧被請來主持佛寺,講經說法,演繹經文。到了後期,西夏的藏傳佛教影響越來越大。

西夏樂器:有三弦、六弦、琵琶、琴、箏、管、笛、簫、笙、七星、吹笛、大鼓、丈鼓、拍板等。

西夏繪畫:可分為壁畫、絹畫、版畫、木板畫等,壁畫主要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賀蘭山山嘴溝窟、內蒙古阿爾寨窟等石窟中。

西夏書法:西夏文的書法藝術源自漢字,有楷、行、草、篆四體。

西夏雕塑:有泥塑、石雕、木雕等,工藝品多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實用和美的價值,體現了世俗的審美觀。

西夏瓷器:是西夏有代表性的工藝品,裝飾圖案有幾何紋、動物紋、花卉紋。帶耳扁壺是西夏瓷器中獨特的工藝品,它適用於黨項人在馬背上生活。

西夏文字:西夏文化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創制了自己獨特的文字,但不論在造字原則上,還是在字的筆劃、形態、書寫規劃上,都未能脫離漢字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