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漫談:傅抱石寫生創作的泉瀑雨聲

“搜盡奇峰打草稿”, 泉瀑雨聲繪畫寫生創作貫穿了傅抱石的一生。 由於傅抱石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個人心境不同以及面對的寫生物件不同, 因而在傅抱石的寫生泉瀑雨聲作品中, 往往表現出非常豐富的精神情感變化和風格特徵上的變化。

1944年作 萬竿煙雨 鏡心 設色紙本

如40年代在四川多雨、奇肆幽僻的巴蜀山水, 催生出了《萬竿煙雨》、《瀟瀟暮雨》、《巴山夜雨》、《千峰送雨》、《山行遇雨》這類的繪畫的創制, 表現出巴蜀地區特有的山川面貌, 奇肆幽邃而雄壯的繪畫面貌也成為傅抱石這一時期重要的繪畫風格特色。

瀟瀟暮雨

《萬竿煙雨》為傅抱石上世紀40年代因抗戰入川、進入繪畫創作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而出現的作品。 四川多雨、多水的特點, 啟發了傅抱石泉瀑雨聲專題的山水畫創作, 雨景和泉瀑題材從此成為畫家一生專注的繪畫創作對象, 《萬竿煙雨》即為傅抱石此一時期雨景題材的佳作, 亦是其上世紀40年代山水畫風格基本定型的重要作品。

巴山夜雨 1943年, 傅抱石, 紙本設色

傅抱石的《巴山夜雨》是又一幅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經典之作, 畫巴蜀地區煙雨、雲水、霧氣、天光迷蒙的夜雨景象。 大地一片沉寂, 似乎只聽到江水隱隱流動的聲音和夜雨淅瀝下落的聲音。 雄偉的山勢在雨中不斷向遠方延伸, 更襯托出畫家岑寂、思鄉、不安和躁動的心境, 讓人沉浸在“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濃郁詩意氛圍之中。

鏡泊飛瀑 1962年

傅抱石在山水畫創作中, 依據他自己的繪畫實踐經驗, 不斷總結畫家筆墨變化與時代的特有關係, 他的“時代變了, 筆墨不得不變”不愧為我國現代山水畫創作的經典名言, 石破天驚, 一語道破了山水畫創作與時代的關係, 將石濤“筆墨當隨時代”的論斷推進了一大步。 在傅抱石這裡, 筆墨成為時代變化的晴雨錶,

具有引領時代精神的象徵意義, 他的這一繪畫觀念極好地把握住了筆墨與時代的辯證關係。

白山溫泉 1961年

建國後, 傅抱石在泉瀑雨聲寫生山水畫的創作中走出了新的道路, 這主要表現在東歐寫生和東北寫生一系列作品的出現上, 《加丹美協別墅雨後南望》、《大特達山天文臺旁即景》、《西那亞宮林木流泉》、《雨中雨花臺》、《小天池》、《白山溫泉》、《鏡泊湖水電站進水口》、《鏡泊飛泉》(5幅)、《天池飛瀑》(4幅)、《鏡泊寫生》、《鏡泊一角》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泉瀑雨聲山水力作,通過對客觀景物的真實再現,將清新優美而充滿時代活力的精神氣質形象地再現出來,建國後的精神風貌躍然出現於畫面之上。

鏡泊飛泉

1961年所作《鏡泊飛泉》,是建國後傅抱石泉瀑繪畫中最為重要的大幅經典之作,通過平遠、幽遠的手法,描繪出鏡泊湖瀑布泉轟瀑鳴、聲震山谷、雷霆疾走的壯闊雄偉景色,將泉瀑飛湧、水氣蕩漾的動感在筆下微妙地呈現出來。以東北鏡泊湖、長白山天池泉瀑為原型的泉瀑山水作品的出現,是傅抱石早期泉瀑山水的進一步深入拓展,確立了傅抱石晚年渾雄壯美的山水審美基調。

天池飛瀑

《天池飛瀑》則是1961年東北寫生的又一力作,畫面懸崖壁立千仞,泉水正從天際轟鳴突兀而來,水氣雲煙彌漫飛湧、迷離徜徉。傅抱石對從真實的大自然境象觀察領悟中得來的泉瀑意象進行改造、加工,從而塑造出來如此奇幻的畫面氛圍。也只有傅抱石如此的胸襟和氣魄才有如此奇幻泉瀑山水的出現。全幅用水、用墨出神入化,筆墨格調深邃壯闊、明淨洗練。

天池飛瀑

另一幅《天池飛瀑》亦是東北泉瀑寫生的重要景點作品,作天池瀑水正從黝黑的崖壁間飛泄而下的情景,動人心魄。此幅作品雖然物象極為簡括,但精神意象卻非常豐富,畫面具有強烈的夢幻感、奇幻感,其深偉壯闊的精神境象中顯然有著傅抱石這一時期特有的思想氣質和精神意象的呈現。

雨中雨花臺

傅抱石上世紀60年代東北寫生的泉瀑雨聲山水,把中國傳統的泉瀑雨聲繪畫推進到了新的歷史高度,將氣象萬千、磅礴壯觀的大自然奇偉美景與自強奮進的時代精神、“搜盡奇峰”的胸襟抱負有機地匯融為一體。傅抱石晚年泉瀑雨聲寫生繪畫有著對祖國萬千變化山川景物的真實體驗、感觸和體悟。

原文作者:趙啟斌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宮廷紀實繪畫:“康雍乾”爺孫三人和“難以分清”的妃嬪們

《加丹美協別墅雨後南望》、《大特達山天文臺旁即景》、《西那亞宮林木流泉》、《雨中雨花臺》、《小天池》、《白山溫泉》、《鏡泊湖水電站進水口》、《鏡泊飛泉》(5幅)、《天池飛瀑》(4幅)、《鏡泊寫生》、《鏡泊一角》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泉瀑雨聲山水力作,通過對客觀景物的真實再現,將清新優美而充滿時代活力的精神氣質形象地再現出來,建國後的精神風貌躍然出現於畫面之上。

鏡泊飛泉

1961年所作《鏡泊飛泉》,是建國後傅抱石泉瀑繪畫中最為重要的大幅經典之作,通過平遠、幽遠的手法,描繪出鏡泊湖瀑布泉轟瀑鳴、聲震山谷、雷霆疾走的壯闊雄偉景色,將泉瀑飛湧、水氣蕩漾的動感在筆下微妙地呈現出來。以東北鏡泊湖、長白山天池泉瀑為原型的泉瀑山水作品的出現,是傅抱石早期泉瀑山水的進一步深入拓展,確立了傅抱石晚年渾雄壯美的山水審美基調。

天池飛瀑

《天池飛瀑》則是1961年東北寫生的又一力作,畫面懸崖壁立千仞,泉水正從天際轟鳴突兀而來,水氣雲煙彌漫飛湧、迷離徜徉。傅抱石對從真實的大自然境象觀察領悟中得來的泉瀑意象進行改造、加工,從而塑造出來如此奇幻的畫面氛圍。也只有傅抱石如此的胸襟和氣魄才有如此奇幻泉瀑山水的出現。全幅用水、用墨出神入化,筆墨格調深邃壯闊、明淨洗練。

天池飛瀑

另一幅《天池飛瀑》亦是東北泉瀑寫生的重要景點作品,作天池瀑水正從黝黑的崖壁間飛泄而下的情景,動人心魄。此幅作品雖然物象極為簡括,但精神意象卻非常豐富,畫面具有強烈的夢幻感、奇幻感,其深偉壯闊的精神境象中顯然有著傅抱石這一時期特有的思想氣質和精神意象的呈現。

雨中雨花臺

傅抱石上世紀60年代東北寫生的泉瀑雨聲山水,把中國傳統的泉瀑雨聲繪畫推進到了新的歷史高度,將氣象萬千、磅礴壯觀的大自然奇偉美景與自強奮進的時代精神、“搜盡奇峰”的胸襟抱負有機地匯融為一體。傅抱石晚年泉瀑雨聲寫生繪畫有著對祖國萬千變化山川景物的真實體驗、感觸和體悟。

原文作者:趙啟斌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宮廷紀實繪畫:“康雍乾”爺孫三人和“難以分清”的妃嬪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