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錦江民間優秀工匠:香道工匠章一峰 “匠心”制香 堅守只為保住記憶中的味道

走進位於錦江區紅星路35號廣告產業園的雅道清心工作室, 一陣沁人心脾的香氣撲面而來, 讓人靜心沉醉, 工作室裡, 一位埋頭制香的手工藝人, 如同歲月一般, 靜好在這時間的畫面裡, 他便是60後香道工匠章一峰, 20年來, 他用自己的堅持, 傳承發揚著手工制香這一傳統手藝, 香芳四溢、指尖留香。

章一峰專注制香

與香結緣

開啟手工制香之路

“沐浴更衣, 淨手煴香。 ”眾所周知, 制香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工藝, 香在人們祈福、祭祀等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國人喜歡通過燃香這一方式來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心靈的寄託。 如今, 隨著人們對香的需求的減少, 再加上機器製作代替了傳統手工紛繁複雜的過程, 手工制香的人越來越少, 而章一峰卻能幾十年如一日, 保持手工制香初心不改, 這和他小時候一次生病的經歷有關。

出生在浙江金華的章一峰,

在5歲那年生了一場重病, 高燒連日不退, 多方醫治無果後, 曾是赤腳中醫的父親找來了一位老中醫, 老中醫用香薰為章一峰進行治療, 僅僅治療了一次, 章一峰便在腹瀉後慢慢退了燒, 逐漸好了起來。 “自己當時也算是大難不死。 ”章一峰表示, 從此以後那個香薰的味道便在記憶中久久不能散去。 直到1996年, 章一峰到西藏旅遊, 在西藏的寺廟裡再次聞到了這一熟悉的味道, 他欣喜若狂。 “記得當時, 安靜的寺廟裡渺渺青煙騰空而起, 像一個個婀娜多姿的舞者, 靈巧地緩緩地環繞在房間周圍, 讓整個空間的氣息都靜謐起來, 讓人仿佛置身於清晨的大自然之中。 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氣息, 你聞過之後, 就永遠不會忘記。 ”到現在,
章一峰仍然記憶猶新。

因為和香薰這段不解之緣, 章一峰對這些能治病寧神、開慧明智的香充滿了好奇, 為了弄清它們的製作材料和製作過程, 章一峰多次深入藏區, 只為向當地德高望重的制香手藝人學習和請教。 後來, 章一峰更是辭去當時穩定的工作, 開始了自己的制香之路, 而這一做就是20年。

“在如今這個時代, 人們步履匆匆, 能靜下心做事的時間並不多。 像日本的茶道、插花甚至是做天婦羅的匠人, 一輩子就做一件事, 幾十年後終成大師。 現在, 能專注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至少對得起自己的內心世界, 不負自然, 不忘初心。 ”章一峰說。

向自然靠攏

堅守傳統古法制香

在章一峰工作室的櫃子上、地上、抽屜裡到處都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藥材和各種形態的香。

在桌子一角, 章一峰點燃了一支“東坡聞思香”, 青煙嫋嫋, 或筆直冉冉而上, 或迂回繚繞而行, 攝入鼻根的香氣, 清新、雅致、純淨, 讓人身心舒暢。 這是章一峰新研製出來的一種香, 有疏通脾胃、清醒頭腦的作用, 適合工作的時候使用。 據介紹, 這種香原是蘇東坡配置出來的, 章一峰在對其原有藥材進行研究後加入了一味新藥, 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東坡聞思香”, 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集中注意力, 提高工作效率。 在章一峰看來, 香和中醫是融會貫通的, 在對人體健康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將中藥藥材做成香, 燃香, 藥性被分解在空氣中, 人們吸入空氣, 也就吸收了一部分藥性, 這也就是當時為什麼我的病能被香薰治好的原因。
”章一峰說道。

在製作方面, 章一峰採用的是傳統古法制香, 他會依據香的功效、香型、品味等, 仔細嚴選香料和中藥材, 其原料均屬純天然, 尊重山川日月賜與的獨特性, 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學藥劑、色素、香精, 以最自然質樸的方式, 完整呈現藥材的原本面貌。 除了在香料配伍方面十分考究之外, 對於香料的炮製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不及則功效難求, 太過則性味反失, 炮製得當與否, 直接影響著香的品質。 ”章一峰說。 炮製完成後, 還要進行碾碎、攪拌、壓制、裁切、晾乾和醇化等步驟。

章一峰每做一批香至少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 做出來的香細緻、規整, 最細的直徑只有1毫米, 讓人驚歎。 “雖然目前香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很小眾的需求, 但香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作為制香人,我們要對自己的每一件香製品嚴格要求,因為這裡面既有傳統文化精神和人文價值所在,還兼具有實用性與欣賞性,所以在制香技藝上更需要我們精益求精。”章一峰告訴筆者。

不急躁、不急於求成,耐得住寂寞,潛心研製,在追求高效生產的當下,章一峰這份專注制香的“匠心”,更顯得彌足珍貴。

(王嵐/文)

但香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作為制香人,我們要對自己的每一件香製品嚴格要求,因為這裡面既有傳統文化精神和人文價值所在,還兼具有實用性與欣賞性,所以在制香技藝上更需要我們精益求精。”章一峰告訴筆者。

不急躁、不急於求成,耐得住寂寞,潛心研製,在追求高效生產的當下,章一峰這份專注制香的“匠心”,更顯得彌足珍貴。

(王嵐/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