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起了大早卻趕上晚集 德邦終於等來上市

12月5日, 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召開2017年第60次工作會議, 通過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德邦正式上市成功。

根據德邦預先披露的招股書, 公司實際控制人崔維星在本次公開發行A股之前直接持有和通過德邦控股間接持有本公司的股權比例合計為38.81%。 招股說明書中顯示, 鼎暉投資、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也在股東之列。

根據招股書, 德邦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直營網點建設、零擔運輸車輛購置、快遞車輛與設備購置以及資訊一體化平臺建設等專案。 公告顯示, 2016年德邦營業收入為170多億,

淨利潤3.8億, 但毛利率持續下滑。

德邦作為中國零擔物流業規模最大的企業, 以國內公路運輸業務起家, 隨著公路物流領域增速變緩, 德邦也面臨著開發新業務的局面, 目前德邦已覆蓋快遞、快運、整車、倉儲供應鏈等業務。

2013年11月, 德邦正式開展全國範圍的快遞業務, 主要針對貨物重量在1.5kg-30kg的高性價比的快遞產品。 在兩年虧損之後, 2016年, 德邦的快遞業務營收超過40億, 占總營收的約24%, 貢獻利潤約2.06億。

但由於經營時間較短, 德邦目前的快遞業務主要依賴現有的公路快運業務的運輸網路, 規模仍然較小, 雖然總體增長較快, 但在快遞業廝殺越來越激烈的“紅海”中較難獲得市場份額。

雖然快遞業務與公路快運業務在操作流程上有較多的相同之處,

二者也可共用主要的運輸網路, 但在終端的攬投環節以及部分細節流程上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 需針對快遞業務進行有針對性的經營和管理。

另一方面, 以直營模式著稱的德邦也面臨著高額的人力成本負擔。 據德邦披露, 快遞業務的快速發展導致用工需求大幅增加, 德邦的自有員工人數在2014年到2016年分別達到52520人、75244人和114108人, 員工數量(包括勞務派遣用工)年均增長率達到31.63%。

為了實現擴張並降低成本, 德邦在2015年8月推出事業合夥人計畫, 類似快遞企業的加盟制, 攬貨端和送貨端交由加盟方完成, 德邦物流主要負責中轉和幹線物流的運營。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已簽約的事業合夥人個體總計達到5190個, 同比增加了近4300個。

德邦把業務薄弱的支線區域交給合夥人運營, 因此同期直營網點減少了261個。

在2013年上線快遞業務之後, 人員及快遞網點建設等成本投入較大, 2015年德邦利潤大幅減少, 急需引入資本。

回顧德邦的上市申請歷程, 可謂好事多磨。 早在2015年6月, 德邦物流第一次向證監會報送招股說明書的申報稿。 當時正值A股震盪, 德邦物流發佈招股書的第二天(2015年7月4日), 證監會宣佈暫緩IPO發行, 德邦只能鎩羽而歸。

2017年8月, 由於保薦代表人變更德邦上市申請被迫中止, 11月2日重新回到IPO名單中。 11月9日, 在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止審查企業基本資訊情況表中, 德邦物流IPO再次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為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者其他導致審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直至今日, 德邦才真正等來了上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