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企銷售額再創新高 千億規模擴容至14家

2017年僅剩一個月, 房企在規模上的角逐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12月4日, 前五大房企中恒大、萬科和融創三家均發佈了11月銷售情況。

11月份, 恒大實現合約銷售金額480.6億元, 公司前11個月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4704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35%。 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為347.5億元, 公司前11個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為4676.5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37%。

融創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為494.3億元, 公司前11個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為3019.4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132%, 這是融創合約銷售金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

衝刺5000億元業績的碧桂園尚未公佈11月份銷售情況, 但根據克爾瑞發佈的2017年1-11月中國房企銷售金額排行榜TOP100,

碧桂園前11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為5347.7億元, 提前一個月完成既定全年的銷售目標, 並成為首個銷售業績突破5000億的房企。

按照克爾瑞排行榜當前的名次, 碧桂園合約銷售金額將第二名的恒大甩出約644億元的差距, 同時, 第二名的恒大和第三名的萬科合約銷售只差27.5億元。 這意味著碧桂園穩坐今年銷售業績的龍椅, 恒大、萬科的超越幾乎成為不可能, 而恒大與萬科第二角逐賽仍留有懸念。

去年火爆的樓市讓中國地產商的規模攀上高峰, 創造出房企歷史上最好業績後, 2017年房企開啟了新一輪的規模爭霸賽。

去年跨上3000億的門檻, 碧桂園今年年初將銷售目標定為4000億, 其在上半年銷售額首次登上國內房地產企業銷售榜的榜首,

這一全新規模高度使碧桂園又喊出5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恒大去年首次超越萬科登上了全年銷售的冠軍, 將今年的銷售目標定位4500億元。

事實上, 意識到規模對房企地位、品牌影響力、融資優勢、議價能力等的重要性, 各個梯度房企都對銷售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2017年許多中型房企也都提出翻番的銷售業績要求。 比如2016年銷售業績487億元的陽光城將2017年銷售目標定位1000億元, 去年336.8億元銷售業績的中梁地產2017年提出5年實現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房企們朝著預定的規模目標大幹快上, 截至目前, 千億房企已達14家, 除了碧恒萬外, 融創中國、保利地產、綠地控股、中海地產、龍湖地產、華潤置地、華夏幸福、綠城中國、金地集團、新城控股、招商蛇口共14家房企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元大關。

克爾瑞地產研究預計, 碧桂園、恒大、萬科三家龍頭房企2017年都將實現5000億規模, 保利和綠地全年有望邁入3000億房企陣營, 龍湖和中海都將衝擊2000億規模, 千億房企數量可達到16-18家。

業績上高歌猛進, 地產股在資本市場上也成為備受青睞的投資標的。 今年以來, 內房股持續飆升, 其中中國恒大年內累計上漲434%、融創中國上漲362%、碧桂園上漲194%。

摩根大通11月末還指出, 因為地產開發商的股息率與信貸利差之間的差距經過多年擴張後正在縮小, 即使中國地產商的股票大漲後, 與其債券相比, 仍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預計地產股股價在2018年還有上漲空間,

尤其是BB評級的中國地產商股票會上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