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樂童音樂打造全新模式:獨立音樂IP的專屬世界

樂童音樂CEO馬客, 是一個資深樂迷, 也是一個資深行銷人, 從他口中聽到“音樂行銷”的詞句並未讓人感到驚訝, 然而, 從樂童的“音樂人線上雲經紀服務平臺”到“音樂合夥人計畫”, 馬客和他的樂童音樂確實讓人感受到了來自獨立音樂的強大而獨特的魅力。 無獨有偶, 就在樂童開放日的前幾天, Live Nation這個超級音樂現場平臺業已成功完成了它的第13起收購, 將攻略全球的野心顯露無疑。 樂童和Live Nation這兩個來自不同地區的音樂平臺, 都將與藝人之間的合作看得尤為重要, 他們都認可, 與藝人經紀人的強力合作將有助於擴大其整體的市場根基。

但樂童音樂卻以國內先鋒平臺的姿態, 把一種全新的模式呈現出來。

以音樂人夢想為切口 用眾籌模式打開市場

樂童始終看重的是與音樂人的合作, 他們最先關注的是音樂人最本質的東西——夢想初心, 支撐著他們創作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 樂童要做的就是, 保持音樂人的初心, 以音樂人實際需求為切口, 通過各個環節的專業、專注地協作, 和音樂人一起完成夢想。

也正因為如此, 樂童的音樂眾籌模式更純粹。 樂童與音樂人合作的每一張唱片的創作、錄製、發行始終都圍繞著音樂人的初心夢想, 從互聯網眾籌模式的基礎上得到資本的支援, 並產生了音樂本真的特性, 從一開始就發掘了和市場的共鳴點, 並通過每個階段的完成衍生出新的盈利點, 最終打造出了為音樂人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

具體來說, 在效率上, 傳統唱片公司的模式是簽約的方式, 業內比較好的公司可以簽近五、六十組的藝人, 提供保姆式的服務給音樂人,

但很難再讓音樂人得到更滿意的支持, 基本是靠人的服務來做, 效率很低。 而樂童有五千組的藝人在自身平臺上賣票、規劃場地、規劃巡演、為唱片、創作籌款;另外, 及時性、互動性以及對市場的預測也是樂童模式的優勢, 這對市場的判斷可以有80%到90%的準確率, 可以更好地控制演出的成本, 規劃巡演路線, 將風險降低到最底, 也就更容易獲得收益。 樂童模式經過幾年來的錘煉生長, 成為了樂童獨特的“音樂人線上雲經紀平臺”, 很像一個經紀公司, 但是因為互聯網元素的融入, 更高效、更及時, 因為更接近市場本身, 風險性更低, 互動性也更強, 最終也就達成了音樂人、樂童、市場以及資本的多方共贏。

馬客也提到了與樂童成功合作的音樂人們:有一定知名度的,

例如2009年湖南衛視快樂女聲全國亞軍李霄雲, 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在她和天娛解約獨立發展後, 選擇與樂童平臺合作, 成功進行了全國的巡演和唱片的發行;才華洋溢但欠缺行業經驗的, 比如民謠歌手何大河, 他的第一張《不知姑娘你是誰》的EP就在樂童上眾籌, 如今已經有一票自己固定的粉絲群。

不得不說, 獨立音樂的生命力是旺盛的, 打造獨立音樂IP不能等同於其他IP的打造, 它更野蠻, 也更因為更野蠻, 才有更勃發的生機。

多元化跨界合作 實現音樂的更多可能

作為一個開放性的互聯網平臺, 樂童與東申童畫合作過“狂禪”音樂Live, 在暴風公益頻道合作啟動了“暴風搖滾公益基金”, 這些多元化的跨界合作,

也正是體現了音樂的無限可能。 在樂童看來, 音樂是開放的, 有無限可能的, 創造出更多價值。

而這也是樂童“音樂人合夥人計畫”中重要的一個元素, 樂童希望音樂人能夠越來越獨立, 通過樂童平臺滋潤最初的音樂種子, 通過音樂作品、演出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成長, 並且, 通過多種元素的融合、多種領域的跨越, 去實現音樂人自身的多種可能, 而不是僅僅局限於音樂本身的打造, 樂童願意通過自身的平臺給音樂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 讓他可以去放大自己的影響力, 產生更大的價值。 他們想做的是, 每一個有音樂夢想的人都可以通過樂童去實現價值, 從獨立的原創音樂人開始, 慢慢去找到更多的融合形式, 最終找到自己更多的實現價值。

這就是樂童的魅力所在,他們希望音樂人可以實現初心,也希望這個過程不因此被音樂束縛,和藝術、和世界上更多的東西迸發可能。

產出優質內容 把握市場核心價值

未知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馬客承認了挑戰的所在,也承認了樂童做的事情是很創新的,作為最早依靠互聯網平臺切入音樂人服務領域的,樂童這種全新模式沒有任何人嘗試過,樂童並不敢說自己是百分百正確的,他們能夠保證的,就是服務音樂人專注於打造獨立音樂IP的專屬世界,專注於產出優質的內容,這算是樂童把握市場核心價值的始終堅持。

樂童的獨特就在於,他始終和音樂人站在一邊,秉持著和音樂人如一的價值觀和信念,所以當馬客念出“丁少華、鄧少峰、顧釗羽、何大河、遊園驚夢、子芙”等一堆獨立音樂人姓名的時候,更讓覺得這是樂童的一個戰隊名單,他們在一起聯手打造一個獨立音樂IP的專屬世界,這也許是資本和市場最願意看到的一幕。

文化產業都有類似的路徑,就是最終放大的價值在於內容和IP的打造上,音樂和電影會有一些有差異化的東西,比如一個電影的IP或者內容,個體可以放大很大的價值,但是對音樂來講,個體的價值不會像電影那麼大但它的豐富性更強。文化產業的共性,最重要是落實到內容生產者和他的產品身上,才會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也是樂童看好的未來。

今年,BMG的利潤率由2015年的22.6%小幅上漲到22.8%,SoundCloud完成7000萬美元債務融資,宣稱要實現2.5倍同比增長。在國外BGM、SoundCloud捷報頻傳的時刻,筆者也聽到了樂童2017年#100種音樂能量的交換#的主題巡演由日本音樂人青葉市子的首次中國主題巡演揭幕,把國外的音樂人帶到中國來,樂童給人的新鮮感和獨特性還在繼續。

最終找到自己更多的實現價值。

這就是樂童的魅力所在,他們希望音樂人可以實現初心,也希望這個過程不因此被音樂束縛,和藝術、和世界上更多的東西迸發可能。

產出優質內容 把握市場核心價值

未知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馬客承認了挑戰的所在,也承認了樂童做的事情是很創新的,作為最早依靠互聯網平臺切入音樂人服務領域的,樂童這種全新模式沒有任何人嘗試過,樂童並不敢說自己是百分百正確的,他們能夠保證的,就是服務音樂人專注於打造獨立音樂IP的專屬世界,專注於產出優質的內容,這算是樂童把握市場核心價值的始終堅持。

樂童的獨特就在於,他始終和音樂人站在一邊,秉持著和音樂人如一的價值觀和信念,所以當馬客念出“丁少華、鄧少峰、顧釗羽、何大河、遊園驚夢、子芙”等一堆獨立音樂人姓名的時候,更讓覺得這是樂童的一個戰隊名單,他們在一起聯手打造一個獨立音樂IP的專屬世界,這也許是資本和市場最願意看到的一幕。

文化產業都有類似的路徑,就是最終放大的價值在於內容和IP的打造上,音樂和電影會有一些有差異化的東西,比如一個電影的IP或者內容,個體可以放大很大的價值,但是對音樂來講,個體的價值不會像電影那麼大但它的豐富性更強。文化產業的共性,最重要是落實到內容生產者和他的產品身上,才會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也是樂童看好的未來。

今年,BMG的利潤率由2015年的22.6%小幅上漲到22.8%,SoundCloud完成7000萬美元債務融資,宣稱要實現2.5倍同比增長。在國外BGM、SoundCloud捷報頻傳的時刻,筆者也聽到了樂童2017年#100種音樂能量的交換#的主題巡演由日本音樂人青葉市子的首次中國主題巡演揭幕,把國外的音樂人帶到中國來,樂童給人的新鮮感和獨特性還在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