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本周日晚,荊州出土國寶將亮相《國家寶藏》

本周日晚, 荊州出土國寶將亮相《國家寶藏》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日報 時間:2017-12-08 08:35

本周日19點30, 荊州出土的國寶越王勾踐劍將亮相舞臺!由段奕宏演繹那段塵封的歷史。

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 國家一級文物, 1965年冬天出土於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 經無損科學檢測, 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 因硫化銅可防銹。

劍通高55.7釐米, 寬4.6釐米, 柄長8.4釐米, 重875克, 極其鋒利。 刻有“鉞王鳩淺, 自乍用鐱”八字。

越王勾踐劍背後的故事

西元前494年, 吳國和越國的軍隊進行了一場生死搏殺, 越軍大敗。 在獻上了絕世美女西施後, 越國的國王勾踐成了吳王夫差的馬夫。 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二十年後, 勾踐回到越國, 他任用賢臣, 發展生產, 東山再起。 用了9年時間滅掉了吳國,

並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名霸王。 “鳩淺”就是這位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的名字。 而這把劍就是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劍。

1965年12月, 考古工作者在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 出土了600多件器物, 其中就有這柄銅劍。

在場考古工作者回憶, 一名開採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 血流不止。 有人再試其鋒芒, 稍一用力, 便將16層白紙劃破。 越王勾踐劍制工精美, 顯示出鑄劍師的卓越技藝, 歷經兩千四百餘年, 仍然紋飾清晰精美, 加之“物以人名”, 歷史文化價值很高, 此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 堪稱我國國寶。

越王勾踐寶劍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國貴族墓, 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 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 因此, 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

後來, 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 於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 另一種意見是戰利品, 即西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 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 帶回了楚國, 最終成了隨葬品。

關於《國家寶藏》

《國家寶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