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雲浮:十年舉行一次的雲利醮會,盛況空前精彩紛呈

歷史悠久的富林鎮雲利村

昨天舉行建村440周年暨第四屆民俗文化節

開幕式當天最具特色的鄉村旗袍秀

精彩過程, 馬上回顧

視頻請在wifi下觀看

雲利醮會始於明、興於清, 每十年舉行一次(逢丁見醮, 即農曆年天干中有“丁”的年份擇吉日舉行), 由開壇、巡遊、行香、散醮四大部分組成。 雲利醮會是雲浮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幕式

旗袍秀

大巡遊

展覽館

其他花絮

醮會期間(12月3日至6日),外出鄉親、外嫁女等全部回村,設盛大“百家宴”,每天開宴60席,熱鬧非凡。

雲利村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三羅武裝鬥爭第一槍”策源地。歷史上更是人才輩出。陳材、陳濟坤、陳喜棠等一批雲利村名人,是雲利村民的光榮和驕傲。

▲陳材(1548-1597),字朝選,號龍崗,祖籍韶關翁源縣,與抗倭民族英雄陳璘是同族、同輩兄弟。在400多年前,陳材奉命率將士參加抗擊倭亂,大敗東倭水兵,立征倭首功,誥封武德將軍、蔭贈“一品當朝”。

▲陳濟坤(1860-1932),字錦珊,廩貢生、賞戴花翎知府銜。清朝宣統末年、1911年辛亥革命東安縣縣長,1912年(民國元年)雲浮第一位民選縣長,廣州陳家祠重要倡建者之一。

▲陳喜棠,1931年出生,研究原子彈的雲浮人,國家級專家,畢生從事國防工業機密尖端科技研究。1984年,他與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等一批著名科學家首批入選《中國專家人名辭典》。

此外,雲利村還有陳杏姑、陳偉雄、陳又光、陳燕等一大批名人,他們都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圖片:李俊、李向榮、劉偉強、晴天、馮國華、區偉東、裴進廣、魏建雄、梁慧華、陳夏、嚴景明

大巡遊

展覽館

其他花絮

醮會期間(12月3日至6日),外出鄉親、外嫁女等全部回村,設盛大“百家宴”,每天開宴60席,熱鬧非凡。

雲利村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三羅武裝鬥爭第一槍”策源地。歷史上更是人才輩出。陳材、陳濟坤、陳喜棠等一批雲利村名人,是雲利村民的光榮和驕傲。

▲陳材(1548-1597),字朝選,號龍崗,祖籍韶關翁源縣,與抗倭民族英雄陳璘是同族、同輩兄弟。在400多年前,陳材奉命率將士參加抗擊倭亂,大敗東倭水兵,立征倭首功,誥封武德將軍、蔭贈“一品當朝”。

▲陳濟坤(1860-1932),字錦珊,廩貢生、賞戴花翎知府銜。清朝宣統末年、1911年辛亥革命東安縣縣長,1912年(民國元年)雲浮第一位民選縣長,廣州陳家祠重要倡建者之一。

▲陳喜棠,1931年出生,研究原子彈的雲浮人,國家級專家,畢生從事國防工業機密尖端科技研究。1984年,他與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等一批著名科學家首批入選《中國專家人名辭典》。

此外,雲利村還有陳杏姑、陳偉雄、陳又光、陳燕等一大批名人,他們都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圖片:李俊、李向榮、劉偉強、晴天、馮國華、區偉東、裴進廣、魏建雄、梁慧華、陳夏、嚴景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