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有多少“封面女郎”可以重來?

只向封面餐秀色, 何必書裡度餘生

當我們在書店報攤閒逛, 封面就是書與人的第一次相遇。

我們常會因為封面而注意一本書或一期雜誌,

但對封面背後的故事卻少有關注。 主頁菌碰巧購得藏書家謝其章的十多年前出過一本小書《封面秀》, 感覺正打在七寸處。

謝其章著意收藏了很多被我們忽視的精彩封面, 回去打磨光潤, 集合成冊。 其中那些舊時代舊人物舊故事, 都隨著這一幅幅封面畫像, 慢慢走入今人的生活裡, 重煥生機。

主頁菌從中挑出三則“封面女郎”, 讀得感慨。 現在出版業比之以前很是發達, 但是, 見性情有趣味的書和人卻越來越少了。 《封面秀》此書, 舉凡封面六十幀, 有話則長, 無話則短。 其意不在考據, 正在性情。

➀從電影明星李旦旦到飛行家李霞飛

面前這位身著旗袍, 手扶螺旋槳的女子, 你不要以為那只是“香車美女”式地擺擺樣子, 她就是當年轟動全國的女飛行家李霞卿, 巾幗傳奇人物, 英姿颯爽不讓鬚眉, 李霞卿的事蹟, 一般男子聽了也會自愧不如的。

李霞卿原名李旦旦, 出生於辛亥革命前夕, 父親李應生是位愛國志士, 1911年10月25日他炸死了清朝駐廣州軍隊的頭領鳳山將軍, 為革命軍攻佔廣州立下頭功。

李霞卿幼年隨父留學歐洲, 後定居上海。 由於受到中西文化的薰陶, 李霞卿個性活潑, 思想開放, 多才多藝, 更具一項重要素質——膽識過人。

1926年, 一個偶然機會, 李霞卿參加了電影《玉潔冰清》的拍攝, 是充當一個配角。 結果一次也沒拍過電影的李霞卿, 一點也不暈鏡頭, 表演十分成功, 導演卜萬蒼、編劇歐陽予倩對她特別滿意。 此後, 李霞卿連續主演了《和平之神》、《海角詩人》、《天涯歌女》、《五女復仇》、《西廂記》、《木蘭從軍》等影片, 被譽為“天天向上的李旦旦”。 她的劇照及生活照充斥於報紙雜誌。 李霞卿外形漂亮, 圓圓的臉龐, 適度的身材, 動人的體態, 還會騎馬、游泳、開汽車, 是一位新型女性的典型。

正當人們以為李霞卿將沿著電影明星的路子一直走下去之時,

她卻離開影壇, 在家中邀請一位英文教師學習英文。 不久, 李霞卿嫁給了一位在日內瓦“國聯”當秘書的男士, 留居法國, 並在那裡加入航空學校, 學習飛行。 幾年之後, 又轉到美國奧克蘭波音航空學校深造, 掌握了各種複雜的飛行技術, 並成為美國婦女航空協會會員, 加入了卡特皮勒飛行俱樂部。

1936年, 李霞卿乘美國柯立芝總統號油輪回到上海, 頓時又成為新聞人物。 同年, “上海市民獻機命名典禮”在龍華機場舉行, 觀者如潮, 達十五萬人。 李霞卿當場與另一駕駛員登機淩空表演, 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要明白, 那年月女子會開汽車能有幾人?更沒聽說女子開飛機了, 更何況這位女子還是電影明星呢。

可是還是有人胡亂猜疑:那天駕機飛行表演的是另外一位飛行員, 而並非曾經是電影明星的“李旦旦”。

以後, 李霞卿駕機飛南京、洛陽、成都、西安、昆明、貴陽、太原、北平等城市, 還撰寫了一部20萬字的《改革中國航空的建議》。

“八·一三事變”後李霞卿遷居香港, 後又赴美國芝加哥。 在美國, 她駕駛一架名為“新中國精神號”的單翼型飛機, 做了一次極為轟動的環美飛行。 在美國, 李霞卿又接受派拉蒙影業公司邀請, 參加了以中國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影片《歧路》的演出。

1946年, 李霞卿在一次飛行表演中飛機失事, 不幸罹難。 她像一道燦爛的彩霞, 永遠留在長空, 完成了從電影明星到飛行家的不尋常的生命歷程。

➁紅顏薄命言慧珠

封面上這位低眉淺笑的美女子,即是當年被評譽為“平劇皇后”的言慧珠。本人對任何劇種都不感興趣,但這並不妨礙我對梨園裡傑出人物的景仰。基辛格在被邀請觀賞京劇時昏昏欲睡,事後評說那是索然無味的藝術形式。言慧珠大紅大紫大起大落結局一場悲烈的生平,令我唏噓不已,一口氣讀完她的生平,結論是:真刻苦,真天賦,真有錢,真不幸,典型的薄命紅顏——藝術上是非常成功的,婚姻上是非常失敗的。言慧珠結束生命的方式及其背景與傅雷夫婦一個樣,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了苟且偷生,卻還指責自殺是懦弱的表現?我始終對傅雷之死的方式由衷地景仰,那是知識份子人格尊嚴的表裡如一,永遠令活著的人羞愧。

1919年,民國八年深秋,落葉鋪地,寒氣襲人,在北京宣武門外校場小六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裡,降生了一個女孩。這座四合院的主人,姓咸名錫,就是後來紅遍全國的言菊朋,此時已經29歲了,女主人高逸安,二十五、六年紀,秀外慧中,後來也成了專演老婦人的電影明星。這個剛降生的女嬰是言家二小姐——言慧珠。

言慧珠聰慧伶俐,五、六歲年紀,哼起《蘇三起解》已經蠻像個樣子了,十二、三歲的時候學程硯秋的唱腔,已經很有韻味了,這一切都是偷著學來的,她父親非常反對言慧珠學唱戲,只是女兒越來越大坳不過她,言菊朋索性言傳身教起女兒來了。記得六十年代看過一部香港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挺慘的。言菊朋要是當時堅決堵死女兒學戲這條路,言慧珠也就不會大紅大紫,最後落得個走投無路。言菊朋沒能預想到掌上明珠的悲慘結局,正是應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言慧珠後來成了京劇和電影兩栖演員,她的電影並無傳世之作,而京劇卻是天賦奇才,曠古少見,言慧珠拜梅蘭芳為師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後人評說:“梅蘭芳弟子上百,可得梅門真傳的,惟李世芳和言慧珠而已。”

言慧珠成名之後很有錢,即便是到了五十年代,她還有演出兩個月就掙了幾萬元的高水準,用8000元買了座花園洋房,花了15000元整修一新。文革中抄家,抄了花園洋房一天一夜,樓上破開屋頂,每個花盆都打碎,把藏在裡面的金條搜出來,連日光燈管也打碎,從裡面搜出金條。文懷沙曾說,言慧珠的首飾,不要說別的,就是一樣就不得了(一隻白金手鐲,上鑲八顆鑽石,每顆七克拉,共五十六克拉)。後來落實政策,僅退賠12萬元。

1966年9月11日淩晨“4:30—5:30”,言慧珠在浴室橫杆上吊死,上午十點被保姆發現。臨終前留下四封遺書和5000元人民幣。言慧珠終年僅47歲。人間多少淚如雨,怎堪忍受?

➂萬有畫報封面之宋美齡

去年作家出版社出了一本《宋美齡畫傳》,裝幀十分突出醒目,很暢銷。也就是書出版的前後腳,活到106歲的宋美齡去世了。在近現代名人中,她是最長壽的一位元,高位者壽短,不知宋美齡保健延年之秘方 居然橫跨一整個二十世紀。畫傳中有《萬有畫報》的書影,宋美齡旁邊的是大姐宋藹齡,缺宋慶齡。姐倆正給羅斯福總統夫人打越洋長途。《萬有畫報》1937年5月在上海創刊,僅出三期。此刊存世甚罕,查《全國中文期刊聯合目錄》僅兩家大圖書館有存,存本期 第二期 的只有一家。寒舍藏本得自於去年中國書店的“網上拍賣”,價僅十元。吾友李潤波兄近著《故紙遺音———早期報刊收藏》亦展示一冊,足見民間藏家之實力。寒舍另存一冊三十年代宋美齡題名之《女鐸》雜誌,她的書法瘦硬灑脫,像男人寫的不像女人寫的。

1927年12月1日、41歲的蔣介石迎娶29歲的宋美齡為妻。同一天,蔣介石的文章《我們的今日》發表於上海《申報》,蔣說:“……余平時研究人生哲學及社會問題,深信人生無完美之婚姻,則做人一切皆無意義,社會無安樂之家庭,則民族根本無從進步……余第一次遇見宋女士時,即發生此為餘理想中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嘗矢言,非得蔣某為夫,寧終身不嫁。餘二人神聖之結合,實非尋常可比。”

早年間讀過一本翻譯過來的《宋氏三姐妹》,很寬闊的一本書,是當年暢銷書。由於時代背影的影響,不太瞭解宋美齡,只知道她後半輩子住在美國長島,極其富有,還從什麼報紙 或畫報 上剪下一張顯示宋美齡富麗堂皇客廳的圖片。

後來從一則資料中得知1934年的“新生活運動”,原來是宋美齡出給蔣介石的主意。過去翻讀舊報章,天天軍閥混戰,對於“新生活運動”突然而至,倍感莫名其妙,原來背景是這樣的,才解除疑雲。

更近的時候,讀到一篇文章《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在美演說談廣播演說的魅力》,並附有一張照片,其說明文字如下: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于抗戰期間,應邀訪問美國,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爭睹其風采。圖為蔣夫人在芝加哥市民歡迎會上發表講話,神態激亢。 民國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宋美齡的演講才華還在美國參眾兩院獲得過熱烈掌聲。美國記者艾令坦美這樣描述當時的宋美齡———“蔣夫人有一種可溝通的偉大風範,她看來非常肅穆,極有節制。當她站在講堂上,跟其他政治家站在一起的時候,她看來像一把鋒利的劍,極瘦,極美,極具目的性。她的措詞總是非常精確,演說起來有訓練過的乾淨俐落。她總是對準目標,準備攻擊,然後出擊。當她被別人攻擊,而尚未準備好時,她會以魅力的語詞及成語來閃避,用她的美來拖延。”

另有很專業性的評論———“宋美齡女士演講最令聽眾傾倒的就是她抑揚頓挫的聲調。人們仔細分析了她的口音,認為是綜合了南腔北調的美國音,同時保留了各地的音色。她的口音夾雜了喬治亞的柔軟和麻塞諸塞的文化素養。Y音幾乎都聽不見,而a的音寬廣得像是太平洋。她準確地以低調開啟演講,然後逐漸隨情緒升至高潮,並且精確地利用間斷的幾秒鐘,讓音調降回來,再在相當的時間重新升高,有力地帶出她下一個重點。”

宋美齡的演講除了英語“無懈可擊”之外,還偶爾恰當地使用連美國人都不熟悉的字彙,搞得記者們“人仰馬翻”地急查字典。

我一點一點瞭解了這位106歲的英雄,音容宛在,並產生了敬意。

—— 封面女郎賞 ——

以上圖文選自《封面秀》謝其章 著

封面上這位低眉淺笑的美女子,即是當年被評譽為“平劇皇后”的言慧珠。本人對任何劇種都不感興趣,但這並不妨礙我對梨園裡傑出人物的景仰。基辛格在被邀請觀賞京劇時昏昏欲睡,事後評說那是索然無味的藝術形式。言慧珠大紅大紫大起大落結局一場悲烈的生平,令我唏噓不已,一口氣讀完她的生平,結論是:真刻苦,真天賦,真有錢,真不幸,典型的薄命紅顏——藝術上是非常成功的,婚姻上是非常失敗的。言慧珠結束生命的方式及其背景與傅雷夫婦一個樣,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了苟且偷生,卻還指責自殺是懦弱的表現?我始終對傅雷之死的方式由衷地景仰,那是知識份子人格尊嚴的表裡如一,永遠令活著的人羞愧。

1919年,民國八年深秋,落葉鋪地,寒氣襲人,在北京宣武門外校場小六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裡,降生了一個女孩。這座四合院的主人,姓咸名錫,就是後來紅遍全國的言菊朋,此時已經29歲了,女主人高逸安,二十五、六年紀,秀外慧中,後來也成了專演老婦人的電影明星。這個剛降生的女嬰是言家二小姐——言慧珠。

言慧珠聰慧伶俐,五、六歲年紀,哼起《蘇三起解》已經蠻像個樣子了,十二、三歲的時候學程硯秋的唱腔,已經很有韻味了,這一切都是偷著學來的,她父親非常反對言慧珠學唱戲,只是女兒越來越大坳不過她,言菊朋索性言傳身教起女兒來了。記得六十年代看過一部香港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挺慘的。言菊朋要是當時堅決堵死女兒學戲這條路,言慧珠也就不會大紅大紫,最後落得個走投無路。言菊朋沒能預想到掌上明珠的悲慘結局,正是應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言慧珠後來成了京劇和電影兩栖演員,她的電影並無傳世之作,而京劇卻是天賦奇才,曠古少見,言慧珠拜梅蘭芳為師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後人評說:“梅蘭芳弟子上百,可得梅門真傳的,惟李世芳和言慧珠而已。”

言慧珠成名之後很有錢,即便是到了五十年代,她還有演出兩個月就掙了幾萬元的高水準,用8000元買了座花園洋房,花了15000元整修一新。文革中抄家,抄了花園洋房一天一夜,樓上破開屋頂,每個花盆都打碎,把藏在裡面的金條搜出來,連日光燈管也打碎,從裡面搜出金條。文懷沙曾說,言慧珠的首飾,不要說別的,就是一樣就不得了(一隻白金手鐲,上鑲八顆鑽石,每顆七克拉,共五十六克拉)。後來落實政策,僅退賠12萬元。

1966年9月11日淩晨“4:30—5:30”,言慧珠在浴室橫杆上吊死,上午十點被保姆發現。臨終前留下四封遺書和5000元人民幣。言慧珠終年僅47歲。人間多少淚如雨,怎堪忍受?

➂萬有畫報封面之宋美齡

去年作家出版社出了一本《宋美齡畫傳》,裝幀十分突出醒目,很暢銷。也就是書出版的前後腳,活到106歲的宋美齡去世了。在近現代名人中,她是最長壽的一位元,高位者壽短,不知宋美齡保健延年之秘方 居然橫跨一整個二十世紀。畫傳中有《萬有畫報》的書影,宋美齡旁邊的是大姐宋藹齡,缺宋慶齡。姐倆正給羅斯福總統夫人打越洋長途。《萬有畫報》1937年5月在上海創刊,僅出三期。此刊存世甚罕,查《全國中文期刊聯合目錄》僅兩家大圖書館有存,存本期 第二期 的只有一家。寒舍藏本得自於去年中國書店的“網上拍賣”,價僅十元。吾友李潤波兄近著《故紙遺音———早期報刊收藏》亦展示一冊,足見民間藏家之實力。寒舍另存一冊三十年代宋美齡題名之《女鐸》雜誌,她的書法瘦硬灑脫,像男人寫的不像女人寫的。

1927年12月1日、41歲的蔣介石迎娶29歲的宋美齡為妻。同一天,蔣介石的文章《我們的今日》發表於上海《申報》,蔣說:“……余平時研究人生哲學及社會問題,深信人生無完美之婚姻,則做人一切皆無意義,社會無安樂之家庭,則民族根本無從進步……余第一次遇見宋女士時,即發生此為餘理想中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嘗矢言,非得蔣某為夫,寧終身不嫁。餘二人神聖之結合,實非尋常可比。”

早年間讀過一本翻譯過來的《宋氏三姐妹》,很寬闊的一本書,是當年暢銷書。由於時代背影的影響,不太瞭解宋美齡,只知道她後半輩子住在美國長島,極其富有,還從什麼報紙 或畫報 上剪下一張顯示宋美齡富麗堂皇客廳的圖片。

後來從一則資料中得知1934年的“新生活運動”,原來是宋美齡出給蔣介石的主意。過去翻讀舊報章,天天軍閥混戰,對於“新生活運動”突然而至,倍感莫名其妙,原來背景是這樣的,才解除疑雲。

更近的時候,讀到一篇文章《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在美演說談廣播演說的魅力》,並附有一張照片,其說明文字如下: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于抗戰期間,應邀訪問美國,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爭睹其風采。圖為蔣夫人在芝加哥市民歡迎會上發表講話,神態激亢。 民國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宋美齡的演講才華還在美國參眾兩院獲得過熱烈掌聲。美國記者艾令坦美這樣描述當時的宋美齡———“蔣夫人有一種可溝通的偉大風範,她看來非常肅穆,極有節制。當她站在講堂上,跟其他政治家站在一起的時候,她看來像一把鋒利的劍,極瘦,極美,極具目的性。她的措詞總是非常精確,演說起來有訓練過的乾淨俐落。她總是對準目標,準備攻擊,然後出擊。當她被別人攻擊,而尚未準備好時,她會以魅力的語詞及成語來閃避,用她的美來拖延。”

另有很專業性的評論———“宋美齡女士演講最令聽眾傾倒的就是她抑揚頓挫的聲調。人們仔細分析了她的口音,認為是綜合了南腔北調的美國音,同時保留了各地的音色。她的口音夾雜了喬治亞的柔軟和麻塞諸塞的文化素養。Y音幾乎都聽不見,而a的音寬廣得像是太平洋。她準確地以低調開啟演講,然後逐漸隨情緒升至高潮,並且精確地利用間斷的幾秒鐘,讓音調降回來,再在相當的時間重新升高,有力地帶出她下一個重點。”

宋美齡的演講除了英語“無懈可擊”之外,還偶爾恰當地使用連美國人都不熟悉的字彙,搞得記者們“人仰馬翻”地急查字典。

我一點一點瞭解了這位106歲的英雄,音容宛在,並產生了敬意。

—— 封面女郎賞 ——

以上圖文選自《封面秀》謝其章 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