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分級基金成明日黃花,“去杠杆”陪跑再畫休止符

牛市中風光一時的分級基金, 如今在最嚴資管新規下竟逐漸走向末路。

從今年5月1日分級基金新規實施以來, 到現在已有7個月時間。

7個月中, 分級基金規模逐月下降, 總份額累計縮水超750億份, 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 小微基金紮堆兒, 資金向龍頭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然而, 11月17日, 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等部門起草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規定四類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其中就包括公募產品。 資管新規明確規定公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未來公募分級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事實上, 今年政策給分級基金帶來衝擊已不是第一次。 今年上半年, 分級基金“30萬門檻”的政策曾使大量分級基金成交量暴跌, 甚至出現日內零成交、分級基金被大量贖回、分級基金被迫拋售重倉股等慘像。

分級基金規模縮水高達五成

分級基金新規實施以來,

分級基金市場規模逐月下行, 不斷刷新歷史新低。 2017年三季度末, 148只分級基金(母基金)規模為1557億元。 而2016年末的資料則是2027億元, 在2015年6月末的頂峰資料更是高達5000多億元。 Wind資料顯示, 截至今年12月1日, 全市場分級基金規模為826.52億份, 比5月1日新規實施初期規模大降752.14億份, 總份額萎縮47.64%;若與今年年初資料相比, 總份額更是萎縮984億份, 降幅高達54.36%。

目前, 不少基金公司對存量分級基金基本保持“邊走邊看”的態度, 靜待監管層後續細化政策。 但是, 也有分析師對此持保守意見, 認為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該規定限制了公募基金重新發行分級產品的可能。 目前對過渡期結束後違反規定的存量產品處置的解釋也存在歧義。

可以預見的是, 未來分級基金的活躍度和交易量會持續的萎縮, “去庫存”也將是個必然趨勢。

資金向頭部集中 VS 小微基金紮堆

雖然分級基金總規模不斷下降, 但資金向龍頭集中的趨勢卻越來越明顯。 資料顯示, 截至12月1日, 前十大龍頭分級基金的總規模為485.44億份, 在分級基金市場總規模中占比高達58.73%, 比新規實施初期提高了8.8個百分點。

資金向龍頭分級的聚集也導致迷你基金紮堆兒。 資料顯示, 除了十大龍頭分級外, 剩餘138只分級基金合計份額僅為341.08億份, 單檔基金平均份額僅為2.47億份。 分級基金紮堆出現小微基金、迷你基金:有資料統計的136只分級基金中, 112檔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 占比高達82.35%;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分級基金也有80只,

占比接近6成。

有專家分析, 未來分級基金一般有兩種出路:一方面, 規模大的分級基金可以選擇轉型成標的指數的LOF基金, 比如滬深300分級基金可以轉成滬深300LOF基金;另一方面, 規模小的分級基金可以直接選擇清盤, 畢竟如果要維持迷你基金運營需要成本, 往往不太合算。

隨著市場規模、成交量日趨縮小, 分級基金未來命運牽動了行業神經。 目前, 行業裡對分級基金的前景基本是用最悲觀的期待來準備, 針對存量分級基金能否繼續運作仍懸而未決, 需要實施細則進一步予以明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