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鯨基報曉:57只公募FOF絕對收益為主,一季度現基金經理跳槽小高☆禁☆潮

【導讀】57只公募FOF排隊申報, 絕對收益類占主流;權益類基金發行現回暖跡象, 機構成長股投資願意增強;挖牆腳盛行:一季度現基金經理跳槽小高潮;分級基金新規將至, LOF基金成上佳替代品;私募“上位法”預計年內初成:資管局部“大一統”待估。

[公募基金]

1.57只公募FOF排隊申報, 絕對收益類占主流

2017年被市場期待為公募的FOF元年, 基金中基金(FOF)產品正式出爐的時間越來越近。 資料顯示, 目前證監會已收到57只FOF的申報材料並受理, 在FOF產品開始佈局的基金公司占全部公司的四分之一;從已上報產品來看, 策略非常豐富。

“首批FOF多將重點放在絕對收益類產品上, 希望通過一些類保本的策略讓基金運作更平穩, 期待第一批產品有好的表現。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第一批FOF經過產品評審會之後在密切跟蹤。 (證券時報)

據Wind資料統計, 2月份先後共有216檔基金發行, 其中延續上月發行的基金92只, 新增發行的基金124只, 新成立基金68只, 月底尚未完成募集基金112只。 2月份的基金總體發行數量有所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 從發行結構上來看, 權益類基金的發行回暖跡象明顯。 2月份權益類新發基金數量占新發基金總數的66%, 而1月的權益類新發基金數量為48只, 占當月新發基金總數的56%。 儘管佈局價值股、藍籌股的基金在近期表現良好, 也有市場人士稱, 鑒於週期股的前期漲幅較大,

部分中小創個股的調整已相對充分, 估值回歸至合理水準, 資金或已開始青睞部分行業景氣與盈利增長的成長股。 (中國證券報)

3.挖牆腳盛行:一季度現基金經理跳槽小高潮

上周, 原寶盈基金知名基金經理彭敢“轉會”東吳基金的消息引發業內較大關注。 根據統計, 今年以來基金經理轉會事件頻發, 多家基金公司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來自于基金同業或其他資管機構。 在今年新任職的15位基金經理中, 有6位屬於公募基金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 也就是說, 今年以來新任職的基金經理以同業間的“跳槽”為主。 總體來看, 今年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主要來自四種機構:公募基金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券商資管或自營部門、知名私募機構以及商業銀行。

業內人士表示, 弱市之中, 具備平臺優勢的公募基金對人才仍具備較強的吸引力。 (中國基金報)

4.分級基金新規將至, LOF基金成上佳替代品

雖然距離5月1日的分級基金新規還有一個多月, 但已有不少基金公司收到了券商營業部的通知, 提醒他們分級基金30萬元資產門檻新規的事情。 對於滿足30萬門檻的讀者, 這次的新規不過是簽署一個檔的麻煩, 但是對於沒那麼多資金的散戶, 這就意味著分級基金的大限將至——未來只能與這種超級好玩的交易工具說拜拜了。 揮別分級基金之後, 若交易分級基金更多是為了以行業指數為主的指數投資和申購贖回套利的話, 那麼LOF基金是不錯的替代品。

(中國基金報)

[私募基金]

私募“上位法”預計年內初成: 資管局部“大一統”待估

3月12日, 中國基金業協會法律部主任鄧寰樂在中國資管精英大會上表示, 2017年將是私募基金立法的一個高峰期, 也是更多制度不斷落地的時期。 在諸多有待明確的私募制度中, 最為重要的當屬《私募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的醞釀;而該條例由國務院牽頭, 並在部際層面對私募基金進行約束和規範。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券商資管負責人透露, 該條例將明確要求證監體系的私募產品從屬於其法規框架;而在條例落地後, 證監會有關機構資管、私募基金的具體辦法也將重新配合修訂。 在業內人士看來, 這將成為基金業協會強化私募基金管理後, 高層針對私募行業監管的頂層設計夯實。

(21世紀經濟報導)

[每日一學]

基金專戶理財能保本麼?

相比公募基金, 專戶理財產品的確在倉位元和資產配置上都很靈活, 可以更好地滿足一些高端投資者個性化的需求, 但要說它“穩賺不賠”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

首先, 專戶理財產品仍有本金虧損的風險, 畢竟市場變幻莫測, 而投資經理的能力也有限, 遇到系統性風險集中爆發時, 本金虧損的風險依然存在;

其次, 踏空市場的風險。 和公募基金不同, 專戶理財產品若追求絕對收益, 倉位可以降至零, 當投資經理對未來市場走勢無把握時, 從規避風險的角度出發, 可能會選擇減倉或者空倉的策略, 這就存在看錯方向踏空市場的風險;

再次,是流動性的風險。根據證監會的法規規定,專戶理財產品每年最多只有一次退出機會,否則違約退出會付出較大的代價;

最後,和公募基金不同,目前市場上專戶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都是在1年或2年,如果這個產品到期了,不管市場是否還在上漲,產品都要清盤,投資者的最終收益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再次,是流動性的風險。根據證監會的法規規定,專戶理財產品每年最多只有一次退出機會,否則違約退出會付出較大的代價;

最後,和公募基金不同,目前市場上專戶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都是在1年或2年,如果這個產品到期了,不管市場是否還在上漲,產品都要清盤,投資者的最終收益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