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假設華為上市,市值能到多高?

最近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的股價連同市值的表現頻頻坐“過山車”, 先是發佈了三季度財報後, 股價一波猛漲, 半個月時間內漲了超過23%, 市值最高時到達近5300億美元, 成為亞洲最值錢的公司, 隨後12個交易日下跌52港元, 超過15%, 市值蒸發了近5000億港元, 而最近兩天連續大漲, 漲幅超過8%, 又燃起了人們對騰訊市值超蘋果的期望。 而在這種波動中, 馬化騰的個人財富也在頻繁劇烈波動, 以馬化騰擁有8.2億股來計算, 最高峰時, 馬化騰身家高達453億美元, 而僅僅半個月後就縮水至384億美元, “損失”了70億美元。

類似的股價變動也發生在另一家國內互聯網巨頭阿裡巴巴身上,

半個月內股價跌走超過10%, 馬雲的身家也縮水了10%, 這可是大幾十個億美元啊, 難怪他夜裡睡不著。 同樣的事情也常常發生在百度、京東, 包括所有上市企業身上。 上市公司的股價為什麼激烈漲跌?股價在合理範圍內的漲跌是正常行為, 但超出合理範圍的激烈漲跌, 意味著投資者買賣該股票已經不是理性的投資行為, 而是單純的投機行為。 這對企業的健康發展並不利。

而另一家國內的科技企業巨頭——華為就沒有這種困惑, 因為它一直沒有選擇上市。 事實上, 華為作為一家傳統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能在巨頭林立的市場環境下成功逆襲, 一路力挫強敵, 發展到今天隱隱成為中國新時代企業的傑出代表, 在中國絕對找不到第二家, 為什麼它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我想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它選擇不上市, 而採用員工持虛擬股的方式, 這直接讓員工將自身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捆綁在一起, 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而騰訊員工努力工作的成果很大一部分被身處南非的大股東黑人兄弟拿走, 阿裡員工的勞動成果也會被日本軟銀給瓜分掉一大部分。 當然, 關於上市是有利有弊的, 很多上市公司通過此方式得到更多資金取得了更大發展。

今天, 我們就清談一下一個問題:如果華為上市, 它的市值能到多高?當然, 我並不認為華為在短期或可預見的時期內會上市, 但是也不妨礙我們對此問題進行娛樂性地探討下, 看看華為在中國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估算市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方法一:通過市盈率反推法

華為2016年淨利潤370億元人民幣, 按照成熟市場估值, 通信服務市場基本飽和市盈率12倍比較合理(中國移動市盈率為13),

考慮到華為的終端業務正處於快速上升期, 未來可能對利潤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市盈率可能會到達20, 以此換算, 華為市值可能在7400億人民幣左右, 約1117億美元。

方法二:業務領域價值疊加法

華為主要是三大業務領域, 其中無線網路最賺錢, 主要競爭對手是愛立信, 當前愛立信市值208億美元, 華為要強些, 但這部分業務講故事的空間不大, 論市值的話可能會到300億美元;智慧手機業務, 當前華為手機銷量規模確實很大, 但技術自研含量不高, 大體還是組裝廠模式, 雖然海思在晶片上做出點成績, 但跟高通比、台積電, 甚至聯發科比都還差太遠, 但勝在成長性不錯, 這部分市值可能在450億美元左右;企業業務, 包括伺服器、存儲、雲計算等,

這部分是華為的專業, 目前看來做的不錯, 但當前規模較小, 雲計算方面跟亞馬遜、阿裡雲還不是同一個層級的對手, 估值也就200億美元吧。 這樣算下來, 整體市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

方法三:認可度評估法

歸根結底, 股民以多個的價格買你的股票取決於他對你整體情況的認可度, 而今天華為已經隱隱是全民偶像級企業, 中國華為已經成為國際名片, 華為在中國人心中的認可度幾乎已經等於三星在韓國人心中的地位。 從這個角度看, 如果華為在A股上市的話, 暴炒到3萬億人民幣也不稀奇。

以上純作娛樂性清談, 不作為任何事實判斷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