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想不到偏遠瀾滄江畔還有拉枯族教徒做禮拜

拉祜族源于甘肅、青海一帶的古羌人, 早期過著遊牧生活。 後來逐漸南遷, 最終定居於瀾滄江流域。 其服飾也反映了這種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既具有早期北方遊牧文化的特徵, 也體現了近現代南方農耕文化的風格和特點。 主要分佈在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普洱 、臨滄兩地區。

眼前的老達保村的木板教堂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想不到這麼偏遠的山區, 會有少數民族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是什麼時間傳進到這樣一個小寨子裡的?帶著疑問驅使我走進一探究竟, 正趕上是星期天教徒們做禮拜的日子。 (木質教堂)

根據當地人介紹,木板小教堂使用時間不長, 這裡的基督教雖然起源於上個世紀初, 但到文革停止了一切活動,

直到八十年代後才得以繼續。 (脫鞋才能上教堂)

當地人還介紹說: 基督教是上世紀出從緬甸傳過來的, 那時緬甸是英國殖民地, 西方國家傳教士越過邊境進入中國, 也來到瀾滄。 為了傳播基督教, 傳教士甚至用拉丁字母創辦了拉枯族文字。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最有名的教堂是“糯福基督教堂”, 這個教堂也叫“牛皮教堂”, 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建成。 當年有個美國的傳教士來到糯福, 拿著一張牛皮和一包銀子找到拉枯族頭人, 說要用手裡的銀子買一塊牛皮大的土地, 頭人一看這麼多銀子買一塊小地樂壞了,

於是滿口答應, 好酒好菜招待。

第二天頭人帶著傳教士去看地, 不想他從口袋裡掏出剪刀順著牛皮的邊沿細細地剪, 結果把一張牛皮剪成了一條線, 然後用這條線圈了一塊好地。 拉枯頭人傻眼了, 可銀子收了, 就不能反悔。

美國傳教士用這塊牛皮圈地建了一個教堂,直到現在還在使用並成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糯福基督教堂”。 但這個教堂在糯福鄉,離這裡還很遠,這次沒有機會看到。

脫了鞋踏上搖搖晃晃的木梯,就看到了昏暗的燈光下,有四排長木椅分兩邊坐著拉祜族教徒,跟隨著牧師大聲的朗誦詩經,都是用拉祜族語言朗誦的。

還看到桌子上有一個小盆,裡面放著很多零錢,大概是教徒們捐給上帝的,我也帶著虔誠的心小心翼翼的捐上了一份,雖然我不信教,代表我的一點心意。

座位上基督教徒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有的緊閉雙眼,有的默默念經,還有的懷裡抱著孩子,但無不是雖然臉上滿是皺紋卻帶著虔誠 安詳 滿足,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教徒們大聲的用拉祜族話朗誦詩經

女教徒們大聲的用拉祜族話朗誦詩經

臉上滿是皺紋卻帶著虔誠 安詳 滿足,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臉上滿是皺紋卻帶著虔誠 安詳 滿足,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老婆婆自覺的走上前面大聲的唱著詩經,沒聽明白什麼意思

“主啊,保佑這些善良的老人吧,讓他們一生都平安 健康 幸福 快樂,阿門!” 瀾滄江畔老達保村寨里拉枯族基督教堂可能是世界上最簡陋的教堂,但這裡的基督教教徒卻是世界上最虔誠的教徒!請關注公眾號:張藝攝影

美國傳教士用這塊牛皮圈地建了一個教堂,直到現在還在使用並成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糯福基督教堂”。 但這個教堂在糯福鄉,離這裡還很遠,這次沒有機會看到。

脫了鞋踏上搖搖晃晃的木梯,就看到了昏暗的燈光下,有四排長木椅分兩邊坐著拉祜族教徒,跟隨著牧師大聲的朗誦詩經,都是用拉祜族語言朗誦的。

還看到桌子上有一個小盆,裡面放著很多零錢,大概是教徒們捐給上帝的,我也帶著虔誠的心小心翼翼的捐上了一份,雖然我不信教,代表我的一點心意。

座位上基督教徒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有的緊閉雙眼,有的默默念經,還有的懷裡抱著孩子,但無不是雖然臉上滿是皺紋卻帶著虔誠 安詳 滿足,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教徒們大聲的用拉祜族話朗誦詩經

女教徒們大聲的用拉祜族話朗誦詩經

臉上滿是皺紋卻帶著虔誠 安詳 滿足,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臉上滿是皺紋卻帶著虔誠 安詳 滿足,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老婆婆自覺的走上前面大聲的唱著詩經,沒聽明白什麼意思

“主啊,保佑這些善良的老人吧,讓他們一生都平安 健康 幸福 快樂,阿門!” 瀾滄江畔老達保村寨里拉枯族基督教堂可能是世界上最簡陋的教堂,但這裡的基督教教徒卻是世界上最虔誠的教徒!請關注公眾號:張藝攝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