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逾200只債基年內收益為負 債市短期調整或持續

時代週報記者 甯鵬 發自上海

2017年可謂權益類基金的豐收之年, 債券基金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在股票市場回暖、慢牛趨勢出現的背景下,

債券基金的表現仍持續低迷。

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 截至12月8日, 可統計的1381只債券基金中, 有244只出現虧損, 其中國聯安增利債券B的虧損高達7.51%。 此外, 僅有122只債基的收益在4%以上。

滬上某公募基金投研副總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從長期看, 債券基金仍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但近期調整仍難言結束。

債券基金整體跑輸貨幣基金

持續了幾年的債券牛市, 在2016 年 12 月份的“微觀去杠杆”衝擊下迎來調整, 其表現堪比2015 年的“股災”。

回顧近一年的表現, 債市所面臨的“利空”因素頗多。 其中既包括2016 年四季度開始的宏觀層面短期“復蘇”, 又包括供給側改革疊加帶來的商品價格反彈引發的通脹預期。 此外, 2017 年一季度的政策“去杠杆”, 亦給債市的重要參與者—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錶帶來壓力。

加上股票市場持續反彈, 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 債券市場陷入了“下跌—拋售—下跌—預期惡化—止損”的螺旋式自我強化式的調整。

據招商證券研究報告, 截至11月17日, 在經歷了大幅調整後, 債券市場繼續震盪調整, 中債總財富指數下跌1.2%, 債券基金淨值年內平均上漲2.2%。 貨幣基金平均獲得了3.2%的收益, 較去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平均表現居然比債券基金高了1個百分點。

Wind資料顯示, 今年以來, 四類主動型債基中, 中長期純債、短期純債、一級債基、二級債基收益中位數分別為1.74%、1.95%、1.27%、2.06%, 均跑輸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

在剛剛過去的11月, 債券基金仍整體表現不佳。 據海通證券研究報告, 11月債券型基金整體下跌0.46%,

其中, 主動債券開放型基金全月下跌0.46%, 表現略遜於債券指數基金。 品種方面, 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相對較高的偏債債券型基金下跌0.69%, 可轉債債券型基金下跌 3.56%, 准債債券型基金下跌0.57%, 而債性更為純粹的純債債券型基金下跌0.20%。

好買財富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對於債券而言, 最為重要的是票息。 與單一債券相比, 債券基金由一組不同的債券組成, 除了收益不如債券的利息固定, 亦沒有明確到期日。 票息最後總歸要支付的, 但何時支付並不確定。 回顧過去十幾年的債券基金投資業績, 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基本三年為一個週期, 大小年明顯, 並且往往兩個小年之後會有一個大年。

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認為,

債券基金的收益貢獻上, 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別為利息收入、債券資本利得、股票資本利得、費用。 其中利息收入與費用較穩定且有下行趨勢, 當前利息收入的收益率與 AA 級企業債的到期收益率相當;債券資本利得與股票資本利得受基礎市場影響較大, 有較高波動性。

此外, 債券資本利得相比中債綜合淨價指數而言顯得更加平滑, 波動更小, 而與中債綜合淨價(1-3 年)指數收益情況高度一致且存在明顯的超額回報。 股票資本利得與市場指數收益率走勢保持高度一致沒有顯著的超額收益, 其中 2014 年與滬深 300 較相似, 2015年、2016 年則與中證 500 較相似, 存在一定的風格輪動收益。

國海證券研究報告亦認為, 從持續性角度上看,

基金產品的利息收入得分的可持續性遠高於債券投資以及股票投資的得分, 說明票息收入的動量效應更強, 而資本利得的得分反轉效應更強。

華創證券吉靈浩認為, 未來監管政策大概率將密集出臺, 債市調整難言結束。 防風險、控久期、降杠杆仍是更為穩妥的操作策略。 隨著監管細則落地, 債基或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 在債市迎來趨勢性機會之前, 貨基收益率表現仍會高於債基。

面臨淨贖回壓力

在貨幣政策偏緊、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 今年債券收益率明顯上行, 對債券市場造成強烈衝擊, 特別是債券型基金“失血”最為嚴重。

業績壓力下, 債券基金面臨淨贖回的壓力。 以第三季度為例, 637只中長期純債基金中, 有388只出現淨贖回。 老的一級債基中有82只出現淨贖回,其中上投摩根添利的淨贖回高達92.06%;老的二級債基中有202只出現淨贖回,其中淨贖回最大的為中融盈潤,淨贖回高達99.79%,徹底淪為迷你基金,並於10月24日發佈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

據統計,債券型基金三季度資產淨值較二季度下滑1776億元,主要與中長期純債基金環比銳減 1656 億元有關。各類債券型基金中,僅短期純債基金存量份額及資產淨值延續了二季度來的增長趨勢。

事實上,與二季度監管趨嚴引發贖回衝擊不同,三季度債券型基金,特別是中長期純債基金規模銳減,主要是市場需求下降,認購力度不強所致;同時期間仍伴有贖回,雖規模不及二季度,但加劇債基規模的萎縮。

2017 年三季報資料顯示,企業債和金融債仍是債基中債券的配置主力,兩者占債券投資市值比分別達 25.8% 和25.0%。

截至2017年三季度,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持有的券種總值約12814億元,相較於二季度末大幅下降了5.73%。各類券種的市值均呈現不同程度的縮水,利率債、信用債、同業存單分別減少了2.60%、4.18%、23.78%。

從債券配置比例看,三季度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持有的利率債、信用債、同業存單的市值占債券投資市值比分別為29%、 57%、10%。與二季度相比,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減少了同業存單的配置比例,增加了利率債、信用債的占比。

截至2017年三季度,一級債基資產總值約895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10.45%。各類資產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 股票市值下滑29.50%,債券市值下滑10.53%,現金市值下滑27.13%。

從持債情況看,截至2017年三季度,一級債基持有的券種總值約843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了10.53%。所有券種市值均呈 現下降,其中同業存單市值降幅最大,達68.93%。從債券配置比例看,與二季度相比,一級債基增加了利率債的配置比例,減少了信用債、同業存單的占比。

截至2017年三季度,二級債基資產總值約2122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了3.74%。股票市值微升0.55%,債券、現金的市值分別下降了3.92%、24.01%。

從持債情況看,截至2017年三季度,二級債基持有的券種總值約為1,781億元,各類券種較二季度末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同業存單市值降幅最大,達40.62%。從債券配置比例看,與二季度相比,利率債、信用債的配置比例基本持平,同業存單的占比小幅下行。

據安信證券研究報告,2017-2018 年,可能是債券盈利模式一個大的轉捩點。過去的債券定價模式,是從宏觀經濟的增長到政策利率的設定,再到流動性,到利率債利率水準,再到信用債利率水準,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未來要回歸本源,所有回報都來自於企業的收益。這種情況之下,定價是從企業家能夠負擔的利息成本來倒推債券收益率,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

參考過去十年的債券收益率走勢,可以發現,即便在債券熊市里,即使收益率大幅上行,也不缺乏交易性機會。當前也處於收益率上行趨勢之中,很可能也會出現交易性機會。當最後的交易盤被擠出這個市場的時候,債市將基本平穩。

農銀匯理投資副總監史向明表示,由於債券票息收入已高,債券市場已經具備了給投資者提供良好回報的空間,當前最有配置價值的仍然是中短期的高評級信用債。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老的一級債基中有82只出現淨贖回,其中上投摩根添利的淨贖回高達92.06%;老的二級債基中有202只出現淨贖回,其中淨贖回最大的為中融盈潤,淨贖回高達99.79%,徹底淪為迷你基金,並於10月24日發佈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

據統計,債券型基金三季度資產淨值較二季度下滑1776億元,主要與中長期純債基金環比銳減 1656 億元有關。各類債券型基金中,僅短期純債基金存量份額及資產淨值延續了二季度來的增長趨勢。

事實上,與二季度監管趨嚴引發贖回衝擊不同,三季度債券型基金,特別是中長期純債基金規模銳減,主要是市場需求下降,認購力度不強所致;同時期間仍伴有贖回,雖規模不及二季度,但加劇債基規模的萎縮。

2017 年三季報資料顯示,企業債和金融債仍是債基中債券的配置主力,兩者占債券投資市值比分別達 25.8% 和25.0%。

截至2017年三季度,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持有的券種總值約12814億元,相較於二季度末大幅下降了5.73%。各類券種的市值均呈現不同程度的縮水,利率債、信用債、同業存單分別減少了2.60%、4.18%、23.78%。

從債券配置比例看,三季度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持有的利率債、信用債、同業存單的市值占債券投資市值比分別為29%、 57%、10%。與二季度相比,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減少了同業存單的配置比例,增加了利率債、信用債的占比。

截至2017年三季度,一級債基資產總值約895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10.45%。各類資產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 股票市值下滑29.50%,債券市值下滑10.53%,現金市值下滑27.13%。

從持債情況看,截至2017年三季度,一級債基持有的券種總值約843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了10.53%。所有券種市值均呈 現下降,其中同業存單市值降幅最大,達68.93%。從債券配置比例看,與二季度相比,一級債基增加了利率債的配置比例,減少了信用債、同業存單的占比。

截至2017年三季度,二級債基資產總值約2122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了3.74%。股票市值微升0.55%,債券、現金的市值分別下降了3.92%、24.01%。

從持債情況看,截至2017年三季度,二級債基持有的券種總值約為1,781億元,各類券種較二季度末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同業存單市值降幅最大,達40.62%。從債券配置比例看,與二季度相比,利率債、信用債的配置比例基本持平,同業存單的占比小幅下行。

據安信證券研究報告,2017-2018 年,可能是債券盈利模式一個大的轉捩點。過去的債券定價模式,是從宏觀經濟的增長到政策利率的設定,再到流動性,到利率債利率水準,再到信用債利率水準,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未來要回歸本源,所有回報都來自於企業的收益。這種情況之下,定價是從企業家能夠負擔的利息成本來倒推債券收益率,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

參考過去十年的債券收益率走勢,可以發現,即便在債券熊市里,即使收益率大幅上行,也不缺乏交易性機會。當前也處於收益率上行趨勢之中,很可能也會出現交易性機會。當最後的交易盤被擠出這個市場的時候,債市將基本平穩。

農銀匯理投資副總監史向明表示,由於債券票息收入已高,債券市場已經具備了給投資者提供良好回報的空間,當前最有配置價值的仍然是中短期的高評級信用債。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