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朔州:歷史文化的鄉野表達

12月9日, “書聲”文化沙龍活動啟動儀式在朔州朔州市圖書館正式啟動。

首期“書聲”欄目邀請朔州籍作家邊雲芳做了《朔州——歷史文化的鄉野表達》主題分享。

她圍繞從“歷史深處走來”、“城池舊時光”、“文化的鄉野遺存”三部分予以闡述, 帶領現場讀者去追尋朔州滄海桑田的歷史足跡, 去叩問朔州大地深邃博大的文化根脈, 去品味朔州盪氣迴腸的故事情懷。 現推出邊雲芳老師的文字講稿, 以饗讀者。

邊雲芳:

著名詩人艾青有一句話: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我們為什麼出生在這裡?我們的祖先在這裡創造了什麼?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為什麼讓我們充滿依戀?她深厚綿長的歷史讓我們從未停止過尋找, 她深邃博大的文化讓我們俯首叩問, 她盪氣迴腸的故事讓我們長久地回味。

這幾年, 我懷著一種對這片土地的感恩和敬畏, 走過山川走過河流, 走過古廟走過戲臺, 在一座座遺址前默坐懷想, 在一方方古墓前久久回望, 在一株株古樹前仰首駐足。 一塊秦磚, 一片漢瓦, 甚至山野裡一朵迎風開放的野花, 都會讓我淚流滿面。 在這裡, 我對朔州文化不做定位, 也不做論斷。 因為歷史太漫長了,

各種史料浩如煙海, 而我也不是專門學歷史的, 所以也不是學術討論。 今天,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幾年在這片土地上看到了什麼, 尋找到了什麼, 感受到了什麼, 想到了什麼, 做個感悟交流。 由此, 我們會更熱愛家鄉, 開啟自己心中的文化密碼, 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通向文化自信的道路。

講述內容有三部分, 一、從歷史深處走來, 二、城池舊時光, 三、文化的鄉野遺存。 先看第一部分。

一、從歷史深處走來

首先從峙峪遺址說起。 1963年, 中國科學院在黑駝山腳下發現了這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 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考證, 把它命名為峙峪遺址。 這處遺址距今是二萬八千年。 就是在二萬八千年前, 我們這裡就有了人類的活動。

可以這樣說, 這是我們最早的祖先。

那麼當時, 他們是如何生存的?我們的祖先發明了用石頭做成的弓箭, 進行狩獵, 以獵取野馬為生。 所以郭沫若先生將峙峪人又稱為獵馬人。 這裡有兩幅圖片, 第一幅是我2006年拍的, 第二幅是今年拍的。 這處遺址是我們朔州最古老的文明起源和文化雛形。 但是, 我認識這處遺址很遲了。 我上初中就是在峙峪中學上的, 當時家在峙峪煤礦居住, 每到週末, 都要步行從煤礦回到村裡看望我奶奶。 當時要走過一座土梁, 土梁下面的溝壑裡就有這處遺址, 可是當時我並知曉這處遺址。 好多年都不知道, 也沒有關注過。 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去看了這處遺址。 這時距離我上初中已經過去好多年了。

這樣我就有一種抱愧的心裡, 覺得那麼多年, 實際上是和這處中華文明遺址是比鄰而居的, 我竟然漠視了, 也沒有寫過半個字。 差不多到2009年我到地方誌辦公室工作, 開始參與編寫《朔城區志》, 才真正對生活的這片土地重新打量, 每天翻閱史料, 從遠古到現在, 瞭解認識我們的祖先創造過的輝煌。 這時才寫了一篇散文, 題目是《峙峪遺址, 挺起中華文明的高度》, 來敘述這處遺址蘊藏的文化秘密。 差不多2011年在工作之餘就開始了這片土地上的行走和尋訪。 比如, 史書上記載的這處古廟、這處古墓葬、這處古橋、這處古院落等等, 究竟在哪個村裡, 在哪個位置, 究竟是什麼模樣, 我就開始逐一地去看, 從歷史的風煙中去尋找一個真實的朔州。

現在再返回來好好認識一下峙峪遺址,它蘊藏的文化密碼。

峙峪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早於北京的山頂洞人。1963年出土了一萬五千餘件精巧的石器和大量的哺乳動物遺骨。在這些出土文物當中,有兩個最,最早的兵器,發現的石鏃,證明當時人類已經發明了弓箭,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武器。最早的計數符號,出土的數百件獸骨化石上刻著數目不等的橫道痕跡,在文字發明前,這是最早的記數符號,是人類實際生活的重要產物。這兩個最呢,佐證了峙峪遺址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而且挺立起中華文明的高度。

這些出土實物現藏於中國科學院。這三張是馬邑博物館的圖片展。

2006年的夏天,我去看古遺址,從山上把石頭搬下來,放到碑前,拍了這張圖片。2016年、2017年我都再去看過。遺址周圍已發生了變化。用圍牆圈了起來,對遺址進行保護。

這些石頭也是從山上撿回來的,二萬八千年前的石頭,在我家裡放著,今天拿到這裡。這些石頭非常粗糲,棱角分明,可以觸摸感受一下。也許你會感到時光的流動了。二萬八千年的時光流動。

二、 城池舊時光

現在,大家星期天休閒的時候,都會去老城逛一逛,看看南城門,看看文昌閣,轉轉老街老巷。可能你並沒有意識到,你逛的老城是西元前215年開始修築的城池。

西元前215年,也就是秦始皇32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築城養馬,所建築的這座城,稱為馬邑。這是最早出現的城池。這座城就是現在的朔州老城。我們看到的老城古城牆是西元557年,也就是北齊時期,在秦朝馬邑城原址上的建築,距今是1400多年。

那麼,一說到馬邑,大家首先會想到一個村莊,就是現在神頭鎮馬邑村。這之間又什麼聯繫?在歷史上究竟出現過幾個馬邑?

馬邑

一、秦馬邑。

秦馬邑的建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正史記載,一種是傳說。

史書記載,西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因當時作戰以騎馬為主,朔州一帶又盛產名馬。於是便在當地築城養馬,所築之城,故名馬邑。置為馬邑縣。這是最早的行政區域名稱,也是中國第一個以馬命名的城邑。就是現今包括古城牆在內的朔州老城。

還有一種神話傳說,說蒙恬築馬邑城的時候,總是崩塌第一次塌的地方是朔城區的前留城村,現在的前村。第二次塌的地方,是朔城區的後留城村,現在的後村。如此崩塌數次之後,忽然有一匹威武雄壯的神馬在此反復馳走,眾人很奇怪,就順著馬蹄的腳印築城,結果在現在老城的地方,把城建起來了,於是起名馬邑。

這是傳說,帶有神話色彩。

從蒙恬築城養馬的內容來看,《三晉文明之最》一書記載,秦馬邑是當時山西北部最大的馬場。實際上應該說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馬場,因為從現有的資料記載,再沒有比秦馬邑大的馬場。我們現在看到的古城牆,是西元557年,也就是北齊時期在秦馬邑原址上的建築,距今已有1400多年。

秦始皇32年起,一直稱為馬邑,直至北齊天保年間,設置朔州。所以這一段時期的馬邑,考古學家把它稱為秦馬邑。

講座現場

二、唐馬邑:就是現在神頭鎮的馬邑村。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明朝萬曆元年重修(1573)建成,考古學家認定馬邑村城牆為明代建築,稱明馬邑或明清馬邑。現在的街道仍保留著明代格局。這座村莊,有的史書稱唐馬邑,有的史書稱明清馬邑。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稱唐馬邑。我曾寫過一篇散文《大唐回聲》就是敘述這座稱為馬邑的村莊的。

現在東西兩門都不存在了,東門甕城遺址尚存。就是大家看到的第一幅圖。城內的廟宇和房屋在1937年被日寇放火焚毀。現在村裡人住的房大多是日寇投降後重新建的。第二幅圖是西城牆。這兩幅圖是2010年冬天所拍。

通過對以上馬邑的介紹,我們可知道,朔州的前身是秦馬邑。所以,有的文化工作者就把朔州的文化歸納為以“馬”為文化符號的一種文化。峙峪獵馬人拉開了以馬為文化的序幕,蒙恬築城養馬基本上奠定了馬邑文化的基礎。那麼,我在這裡也不做定論,然後咱們繼續探討。

這是歷史上的兩處馬邑,那麼歷史上有幾個朔州呢?

一、新城朔州

新城朔州就是現今朔城區窯子頭鄉梵王寺村西北。在戰國和秦時期,這裡是一個從事農牧業生產的居民點,稱新城。秦末在此設置樓煩縣,也是西漢女文學家班婕妤的故里。新城包括梵王寺村西半部及村莊北200米以內範圍,平面呈長方形。現在遺址還在。

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正式建置於當時很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新城。但這個時間很短。北齊天保八年(557),北朔州(為了和介休的南朔州區別,所以稱為北朔州)便遷到秦馬邑舊城,就是現在的老城。

也就是說,在現今梵王寺村的這第一段,稱為新城朔州,等遷到老城後,就稱為秦馬邑朔州,也叫北齊朔州。

秦馬邑朔州

二、秦馬邑朔州(北齊朔州)

北齊天保八年(557),北朔州治所由新城(今朔城區南梵王寺村)遷到馬邑。據考古證實,北齊在原馬邑城基礎上,大規模地修築城牆,把原來的馬邑城建成銅牆鐵壁的朔州城。也就是咱現在看到的古城牆。至此,原來的秦馬邑被北齊朔州所取代,以後基本上一直稱朔州了。所以,考古學家把秦馬邑朔州亦稱北齊朔州。

到了隋朝初年,郡治善陽,還是現在的老城,遼代改善陽為鄯陽。在這裡特別提示一下,隋朝,老城叫善陽,是善良的善,遼代改善陽的善為“鄯”,就是帶耳朵旁的鄯,所以現在咱們鄯陽街用的是帶耳朵旁的這個鄯字。但是,歷史上最初叫的善陽,是善良的善。因為,帶耳朵旁的鄯字,只表示地名,而善良的善,它的含義就非常美。古來兵家必爭之地,而今首善之區,寓意豐富美好。

明清一直稱朔州,一直到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朔州改為朔縣。1989年1月,朔州市成立,朔縣改為朔城區,隸屬朔州市。

三、朔州市

朔州建市與平朔露天煤礦密切相關。這個就不多說了。

講到這裡,大家可以大體上就明白了,朔州,在歷史上最初稱為馬邑,中間幾個朝代稱朔州。馬邑,朔州,這兩個地名都表示歷史名城,而且非常有氣勢。馬是“大”的意思,邑,指城市、城池,馬邑,就是大而重要的城市。朔,指北方,州,州城,朔州,就是北方的州城,非常有氣魄。這兩個名稱也體現了一種渾厚、蒼茫、遼闊、豪爽的邊塞氣質,。

那麼,我們從馬邑築城開始算起,到1989年朔州市成立。在這二千多年裡,這片土地上有著怎樣的文化形態出現呢?

北齊壁畫

三、歷史文化的鄉野遺存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鄉村度過的。我們家有一處闊大的院子,早晨或者傍晚,我常常站在院子裡,向西遙望。那黛色的連綿的山上一根細細的羊腸小徑,讓我充滿了好奇和遐想。那根羊腸到底通向了哪裡?村子裡的那座古廟,因為我疾病的疼痛又是怎樣看見了我父母的跪地祈禱?小學校裡的古戲臺上演的《秦香蓮》,又是那樣緊緊地揪著我的心。祖父去世的那個春天,祖母在堡牆下的窯洞裡一陣又一陣的哭泣,被漫天的黃風卷到了哪裡?人世間一樣一樣地流逝,會讓人漸漸明白,懂得與恩情。

那麼現在都有了答案,年少時常常望的那座山叫黑駝山,而終於有一天,我也走上了那根羊腸小徑,而且走到了山頂,看見了山頂上的豐王古墓。古廟,古戲臺,也成為我記憶裡又浪漫又憂傷的所在。

人到中年,會不由自主地回望來時的路。那些溝壑梁卯、老屋炊煙、古廟戲臺、遺址墓葬、殘磚斷瓦,還有日夜不停流淌的河流,都會變成生活裡親切的一種事物。當你看到一座廟、一片墓地時,你覺得這就是一種日常,是一種光陰流逝而又無能為力的日常,那麼,你表達與書寫的願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古廟:大家有一個這樣的體會,就是大多數的村莊裡,都有一處寺廟。寺廟在鄉村的意義遠盛於縣城,它在鄉村的日常生活中,不是作為一處風景,而是作為一處寄託情感、實現願望的所在。它包涵著生活的幸福與苦難,也蘊藏著生存的智慧與哲理。

每當村人家裡遇到疾病災禍,都會去小廟前上香祭拜,祈求保佑。我五歲的時候,左腿無緣無故地疼起來,直至疼得不能站立。我媽著急,就去廟前跪拜。在農村,祈求神靈保佑,似乎是一種常態。我上初中時,再次生病,我媽仍舊先去廟裡跪求,有一次,她聽別人說,利民山上有一座廟,廟裡住著一位老道,看病極為靈驗。她徒步幾十裡去了,討回一碗香灰。我後來慢慢明白,去廟裡上香跪拜,不能簡單地拿迷信來概括。延續了千百年來的這種方式,實際上是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對我們不知道的世界的敬畏,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對信仰和文化的渴求。比如寺廟壁畫上的祈雨圖,龍王行雨圖,那不單單是一幅圖畫,更是活下去的希望。

朔州文廟局部

鄉村以龍王廟居多,還有關帝廟、三大王廟、觀音廟、奶奶廟、老爺廟,三聖廟較少。徐村的三聖廟,為清代,一進院落,有正殿和樂樓。樂樓已不存。殿內北壁及西山牆上有觀音菩薩坐像和龍王行雨圖彩繪壁畫。野豬窪村的龍王廟,為清代,一進院落佈局,殿內西、南、北牆上殘存龍王諸神彩繪壁畫。南辛寨村將修繕的寺廟不單單作為寺廟,還作為民俗博物館用來展示民俗 ,這樣文化符號的意義更為明顯。白莊的龍王廟和吉莊村的三大王廟在幾年前就完成了修繕。梵王寺村的梵王古寺重新修繕。還有七裡河村的古廟,福善莊村的福善寺。

特別要提到下團堡村的這座寺廟,一門兩院,中西合璧,氣勢恢宏,非常別致。東院觀音殿,西院龍王殿,是清代建築,鐘樓和鼓樓是民國十年所建,是西式建制。鐘樓上有一幅對聯,“殿前無燈憑月明,山門不鎖待雲封”。看到這一處寺院和這幅對聯,就會感到一種浪漫灑脫和閑趣隱逸的情懷。

古戲臺:說到戲臺,大家都有看戲的經歷。特別是小時候在村裡看戲,是一件非常熱鬧的事兒。那時候,愛看戲,村裡唱戲看,鄰村唱戲,也跑著去看。覺得那是一種神秘的誘惑。我們鄰居一家人都是唱戲的,夫妻兒子女兒媳婦都唱,有時演《秦香蓮》就是他們一家人演的。

古戲臺,在史書上稱為樂樓。古代唱戲,源於祭祀神靈,那麼樂樓就和廟宇就在一個院子裡。戲臺的台口面向正殿,正殿內的神靈看戲,院子裡的人也看戲,同看同樂,神靈就將福祉降於人類。我想,這也是鄉村年年唱戲的一個精神方面的理由。

南榆林鄉寺台村的戲臺,朱莊村的戲臺,大蓮花村,南磨石村,三泉村,寺台村,高家莊,後村,豐予村,張家嘴,高莊,上石竭峪,小塗皋,孫家嘴,這些村莊的古戲臺,大多創建於清代,樣制相同。滋潤鄉高莊村的戲臺重修。去看朱莊村的戲臺,正是夏天,野草長到了殿頂上,斑駁的牆壁刻有演出記字樣。站在這麼一處破舊的坍塌的戲臺前,你感到是一種舊時光的美,歲月遠去的傷懷之美。

現在去看戲臺,本質上對鄉愁的一種懷念,對童年少年時代的懷念,對逝去了的時光的一種懷念。還有,少年時那麼愛看戲,實際上是對文明的嚮往,對文化的渴求,對鄉村以外世界的探索。而現在對看戲的欲望不是那麼強烈了,但是看古戲臺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每當我看到一座戲臺,在心頭泛起的是歲月流逝的傷懷和唯美。

南榆林鄉寺台村的戲臺

古橋:我尋訪過的古橋有三座。窯子頭的定遠橋,清朝嘉慶年間重修。 前村的鄯陽橋,清代重修,橋洞東額題“鄯陽橋”,西額題“普渡”。這也是唯一的一座以區域名稱命名的古橋。王萬莊村的清蓮橋,也是清朝重修,一座石橋,題為“清蓮橋”,別樣的靜謐與詩意。據說,毛主席從王萬莊的清蓮橋上走過,但是這個我還沒有查過史料記載。所以不敢說。

這三座古橋小巧玲瓏,樸質秀氣。蒼蒼青磚,非常美觀。如果你去看這三座橋,一定會想到茶馬古道的歷史,還會想到經典電影《魂斷藍橋》,是不是很浪漫?

古樹:散落在鄉村的古樹很多。比如,吉莊的老槐樹、大桑樹,沙窪村的古榆樹,白莊的古楊樹,武家莊的古杏樹,霍莊的古榆樹,都在三、四百年以上。紫荊上第六廟的美人松。吉莊的老槐有600多年了。這些都是我看過走訪過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樹。主要看一下吉莊的這兩顆樹。因為這兩棵樹承載了厚重的人文情懷。

老槐樹,因為古老相傳原是中華人文根祖——洪洞大槐樹的一段枝條,並且廣為輿論所接受。塞外的一棵槐樹能夠跟洪洞大槐樹相提並論,聽起來就讓人充滿了不盡的遐想,具備了成為傳奇的要素。

從明洪武二年起,官府開始從山西向山東、河北、山東等地遷移人口,洪洞縣作為遷民集散地,廣濟寺旁的一棵老槐樹成為移民象徵。移民的隊伍中有一位李發根,一家三口踏上北上的漫長路途。李發根大約想像到了沿路爬山涉水的艱辛,所以特地折下一段槐樹枝,一來當作拐杖使用,二來也算一點留念。當李姓一家人到了桑幹源頭的洪濤山下時正好是春天。晚上露宿時候,李發根隨手把槐枝插入地上,早上醒來,他看見不可思議的一幕:槐枝生出來小芽。李發根驚詫之餘,心想莫不是命中註定在這裡安家紮根麼?於是,他停下疲憊的腳步,動手搭建茅屋、墾田拓荒。而李發根一家落腳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吉莊槐樹院。

吉莊大槐樹

從洪武二年即西元1369年到如今的西元2017年,整整648年歷史。也就是說,吉莊的這棵老槐樹已經將近650年了。現在老槐樹這出院子由李樹銀夫婦居住,差不多都80多歲了,是李發根的後代。

如果說吉莊老槐樹維繫著李家一脈的根祖情結,那麼在與它相距五百多米生長的大桑樹,則以其孤獨的形象,有力地駁斥了關於雁門關外的一句流傳甚廣的頑固偏見。

明代一位名叫王越的官員,他吟誦的一首詩文《關外吟》,頭兩句開門見山說:“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後面還有“百里並無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等。這首詩給人的印象就是雁門關外的朔州,是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但是現在從吉莊這棵大桑樹來看,並非完全如此。聽村民憑上輩或祖輩的記憶推算,桑樹的樹齡有二百餘歲。

其實桑樹在北方並不罕見,都能成活。據說,桑乾河的名稱和桑樹有關,說是桑葚成熟的季節正好是河流枯竭乾涸期,所以叫桑乾河,這個說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現在金沙植物園也種了好多桑樹,差不多到了6月份,就結滿了桑葚。我在金沙植物園第一次看見桑樹,想到是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這段課文咱們上學時都背過。

我們說,樹的歷史源遠流長,不論社會如何滄桑變遷,它反映的是一個村莊的年輪。古樹包含的文化元素同樣是地方文化的體現。

吉莊 大桑樹

古堡。古堡有寇莊的十二連城、張蔡莊的永固堡、利民的石頭堡和全武營村的武舉人故居,裡仁村的東樓堂。

誰院:現在回溯到民國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朔縣地區的經濟也在急劇地發展變化。從民國建立後至抗戰前,閻錫山政府推行“用民政治”,注重發展經濟,社會相對穩定,朔縣經濟呈現出發展的態勢,並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達到最高峰。那麼,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由朔縣有名的紳士李樹洲所建的一座全石镟窯為主體的典型的民居群落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完工。

十二連城又叫誰院,位於張蔡莊鄉寇莊村,是一座以全石镟窯為主體的典型的塞外民居群落,在我國民居建築特色上獨樹一幟。

誰院的主人叫李樹洲,是清末舉人,曾到日本留學。做過河北國民政府專管鹽稅的官員及甯遠縣代縣長。李樹洲學識淵博,曾任朔縣一高小校長.後來經商。即使他後來經商致富了,那種文化情結始終縈繞在心頭。因此,1932年大院落成後,李樹洲拜會當時的朔縣縣長紀澤蒲,請求為大院題名。

題名前,有一段對話非常有名。縣長問李樹洲,這是不是你的院?李樹洲回答說,我建造的時候是我的院,我居住的時候是我的院,陶淵明先生也說了,我愛我的草廬,但滄海桑田,我不知道今日的我是不是以後的我,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居住的院今後是不是我的院,也不知道是誰的院。於是紀澤蒲題名“誰院”。

“誰院”這個院名極其簡練,不僅表現了當時時局動盪的社會環境,而且表達出一種對待世事的曠達胸懷,充滿了哲學的思辯意味和文學的詩意。

誰院,整體建築呈“回”字形,共有56孔窯洞,全部為穹隆式青石镟就。正門兩側用青石雕刻著一幅對聯,上聯是“半村半堡”,下聯是“可讀可耕”,門額為莊園名稱“誰院”。“半村半堡”是指十二連城似村落而不同凡響,象城堡更顯雄壯氣派;“可讀可耕”指“誰院”主人邊侍弄桑麻,邊飽讀詩書,邊關心時政,可進可退。各門的門聯也是紀澤蒲所題寫。

東門上的兩幅門聯為:“常恥躬之不逮”、“欲寡過而未能”,這是《論語》裡面的語句。門額是“靜遠”。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誰院”主人經常反省自己,感到自己力不從心,許多事不能自己親身去做,達到盡善盡美,很是慚愧;由於時事動盪,內憂外患,人所追求的安居樂業,也不能做到。“靜遠”可指“寧靜致遠”,是“誰院”主人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

十二連城局部

裡仁村東樓堂:滋潤鄉里仁村有一座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和正房連在一起,坐東向西。這座建於清代的小樓在鄉野村地顯得很是別致。它的主人稱它為東樓堂。

裡仁村在朔城區東南部,離山陰縣廣武古城不遠。東樓堂的來歷也與廣武有關。院落的主人叫王國良,50多歲。他的父親從同一根脈的王姓人家手裡買的這處院落。這處院落最初的主人為王家屏的後裔,具體第幾代不得而知。廣武比鄰雁門關,自古為交通要衝,車馬大道,商賈繁榮。在廣武做生意的王家人,相中裡仁村這塊寶地後,修建了東樓堂。

王家屏,明代萬曆皇帝首輔,山陰縣河陽堡人。民間以“王閣老”、“王閣爺”敬稱。諡號文端。在雁同、朔州一帶流傳著許多王閣老的故事。王家屏人生的最後11年是在山陰老家度過的。這期間,他的足跡是到過廣武的。那麼,他是否來過裡仁村?

史書記載,裡仁 村村南有陰館城遺址,為漢景帝(前154)于樓煩置陰館縣,屬雁門郡。(《二十五史補編》記:“雁門郡治陰館。漢末大亂,匈奴犯邊,郡縣荒廢”。)現在裡仁村南有殘垣存在。1976年,裡仁村中發現有城基址。這一帶,地表到處有漢陶片、磚瓦遺物。由此,裡仁村也叫“古城村”。

裡仁村是古老的。而村名的由來出自《論語》:“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內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準則而選擇,怎麼會獲得智慧呢?”如此,裡仁村深埋著文化,也閃耀著善美的光澤。那麼,王家屏在老家居住生活的11年裡,是極有可能去過裡仁村的。而且他的第一位夫人是霍家營村的霍氏。霍家營和裡仁村不遠。因此他的後代選擇在裡仁村定居,是一件和美之事。

那麼,裡仁村和王家屏是有源緣的。

我曾沿著桑乾河行走,從它的發源地神頭到馬邑到山陰縣河陽堡的九龍灣,九龍灣岸邊就是王家屏墓地。我走到了王家屏墓地,並在一個春天的傍晚坐在墓旁,很久很久。

王家屏畫像

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王家屏案牘勞形、整理文稿之餘,從河陽堡滄桑的土牆一角望出去,白雲蒼狗,幾十年功名過眼雲。遂沿著桑乾河向西行走,看河水流淌著自己的影子,看兩岸的柳枝又抽出了新綠。這樣就走到了霍家營,他的第一位結髮妻子就出生在這裡,而她早已病逝。想起自己寫過的唯一表達愛情的詩詞《迢迢牽牛星》,不禁潸然淚下。“良會複何時,一別逾寒暑。安得夜如年,清光常對汝”,美好的時光屬於你了,而我垂垂老矣,回得家鄉,總也是守著你了。此時的王家屏回首往事,感慨萬端,更為泣淚縱橫。走吧,於是到了裡仁村。王家屏的講述被他的後代聽見並記在了心上。於是,裡仁村有了東樓堂。

清河寺文筆塔:曾經聽人說,朔州有文廟,文昌閣,可是為什麼不見文筆塔?是不是沒有?答案是,有。在滋潤鄉清河寺村,有一座文筆塔,也叫文峰塔、文明塔。

文明塔由明朝知縣宋之質所築。是在北魏時期烽火臺的基礎上改建為文筆塔。他還組織編纂了萬曆本《馬邑縣誌》。那麼,這位知縣為什麼要改建為文筆塔呢?

桑乾河途經清河寺向東流去, 把桑乾河作為硯池,建一座文筆塔作為筆,鎮水口而啟文明。想想吧,這是多麼磅礴浩大的氣勢,天地是宣紙,河流是硯池,黃土是毛筆,洋洋灑灑,抒懷古往今來。這又是多麼美好堅定的一個文化理想,鎮水口,即坐在河流之上,啟文明,開啟文明之風、文筆之風、文化之風。此時,文明塔已成為一個象徵,一個崇尚知識、宣導文風、開啟智慧的指路標。

寰州八景之一《文峰聳秀》這樣描述:孤峰如豎筆,拔地勢淩雲。雨藉揮毫潤,苔添灑翰紋。迎空題雁字,人文奕葉芬。

文筆塔

利民堡石頭民居:四百多年前,出於軍事需要,利民由一座土城砌石後變成了一座石頭城。在明代,利民堡與神池縣、八角堡及五寨所轄的三岔堡合稱四城堡。地處軍事隘口,又是茶馬古道,因此十分繁華。城內有幾百家店鋪,油坊最為有名,就是榨胡麻油的油坊,最興盛的時候有36座。在上海都有“利油行”,也有韓信立馬分油的傳說。但是韓信是漢朝的,這樣也就只是個傳說了。現在的利民堡內油坊好像只有一家了。

說利民風光好,不僅是自然風光好,還有那些石頭門、石頭洞、石頭窯、石頭院,別具特色,別具格調。口裡村、口外村、安子坪,每一戶都是青石院落,青石窯洞,粗獷美,蒼涼美,風情美,很有韻味,很有情致,形成獨具特色的石頭文化。

利民堡石頭民居

全武營村武舉人故居:現在只留下門樓和門前的石墩了。大家看一下這座門樓,是清朝的。清朝時有這個武舉制度,和文科考狀元一樣。民間習武者通過考試後,就可授予官職,進入朝廷。通過鄉試的,就是在省城考試通過的,稱為武舉人。全武營村當時有個名叫邊清的,通過鄉試稱為武舉人。現在,這處院子的主人就是武舉人邊清的後代。這座門樓的兩扇門上都有中華門神尉遲恭和秦叔寶的畫像,由此可見,當時,主人邊清是非常崇拜唐朝這兩位大將的。

這是張蔡莊的永古堡,現在堡內只有一戶人家了。王萬莊的古堡,堡內還住著幾戶。

王萬莊古堡,賈莊古堡,全武營古堡,神武古堡。古堡大都是明代建築,都是為了抵禦外族入侵而修建的。

古油梁: 過去榨油 都是人工榨油,遺留下來的古油梁在神頭鎮新磨村趙家大院有兩條,在利民鎮有兩條。大家可以看一看,感受感受手工時代的原始美。

神頭鎮新磨村油梁

新城遺址。在朔城區窯子頭鄉梵王寺村西北。早在戰國和秦時期,這裡是一個從事農牧業生產的居民點,稱新城。秦末在此設置樓煩縣,也是西漢女文學家班婕妤的故里。班婕妤,西漢女文學家,是漢成帝劉驁的嬪妃。大家都知道,她的代表作《團扇歌》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

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正式建置於當時很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新城。但這個時間很短。北齊天保八年(557),北朔州(為了和介休的南朔州區別,所以稱為北朔州)便遷到秦馬邑舊城,就是現在朔州老城。

鄂國公廟遺址:大家都知道中華門神尉遲恭是咱們朔州人,對他的故事都非常熟悉了,所以就不講了。但是有一處明代遺址要說一說。這處遺址在神頭海金龍池畔的司馬泊村,就是尉遲恭廟遺址。現在遺址上只有兩株古柏樹,一株已經枯死。這是最早修建的尉遲恭廟。在老城東城牆附近也有鄂國公廟,但是這幾處寺廟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於種種原因都沒有保存下來。2012年,老城崇福寺對面重修復建尉遲敬德廟,傳承文脈,延續歷史文化。

2009年和2016年,我兩次去司馬泊村看遺址,想到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讀鄂國公傳》,現在請一位書友來朗讀一下。

“高臥深居不見人 ,功名抖擻似灰塵,

只留一部清商曲,月下風前伴老身”。

尉遲恭擒海馬故事發生地——神頭泉

棲靈寺遺址:在西影寺村,是遼代順義軍朔縣節度使肖惠、漢名吳相的宅邸舊址。吳相赴京遷居後,改為寺院。1981年在寺兒圪塔出土遼乾統7年(1107)“枕芳園”石碑和八角石幢。從其碑文描述,這座廟宇氣勢弘大、華美瑰麗。地面上有明顯的殿堂廢墟,有許多溝紋磚、方格紋板瓦、筒瓦、綠釉琉璃瓦以及繩紋、印紋陶片。

煙墩圪針溝遺址 : 這處遺址在神頭鎮煙墩村南,煙墩圪針溝移民要早于洪洞大槐樹移民,移民在圪針溝聚集後移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現在有移民的後裔回來尋根問祖。

狼兒村楊業被俘遺址: 這處遺址位於張蔡莊鄉狼兒村後沙溝旁邊,楊家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統和四年7月24日,楊業在此地墜馬被擒。2013年立碑。

講座現場

昭君墓: 漢元帝元年春(西元前33年),雁門關外,崎嶇不平的古道上,王昭君坐在車內,雙眉微蹙,內心焦慮。她望著雁門關炊煙嫋嫋的村莊,禁不住長籲短歎。經舊廣武到達青鐘村。一路顛簸,疲累不堪的王昭君抬步下車,一眼望見不遠處的蓮花山。蓮花山上紫氣升騰,彩雲繚繞,別是一番人間美景。村邊老樹已發新芽,牛羊遍野。王昭君一路緊蹙的心瞬間舒展,她想,倘有一日,可回歸中原,必定安居這青山脈脈、白雲悠悠的地方。

王昭君才貌雙全,17歲入宮,但無緣面君,直到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請求和親。王昭君被派遣,此時,漢元帝見到王昭君,方知其美貌驚人。但又不能失信於匈奴,於是只好重金送昭君出塞。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被封為“甯胡 氏”,生一子。西元前31年,也就是王昭君出嫁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複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兩女。西元前20年,複株累單于去世,一年後,33歲的王昭君也去世。

杜甫有一首詩寫王昭君的。請一位書友朗讀一下: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明妃,指王昭君,青塚,指王昭君的墓。

杜甫的詩,表達了對一位弱女子背井離鄉遠嫁匈奴最後又死於塞外的哀傷與怨恨,獨留青塚向黃昏,物是人非,草木榮枯。萬事萬物轉眼成空,只留下一座墳墓在黃昏的沉沉暮色中,靜默地訴說著一段湮滅的歷史,墳頭的青草搖曳著無人知曉的悲傷。

王昭君出塞後幾次稍書呈報漢元帝,表達回鄉看望的意願,但終究未能成行。王昭君去世後,沒有人知道她確切的埋葬地點,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昭君出塞的沿途修建了大大小小數十座昭君墳,青鐘村青塚墓是其中之一。

歷史對王昭君給予高度評價,稱王昭君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講座現場

青鐘村的昭君墓,《朔州志》有記載:該村北有闊四、五畝、高長餘之墳塚,為昭君墓,故名青塚村。民間也相傳該墳塚為昭君墓。後來村民把“青塚”改為“青鐘”。明朝《馬邑縣誌》也載名為青塚村。昭君出塞,途經此地時,見蓮花山美景,留戀不已,曾在此歇息。歷史的細節已無從知曉,但能設想一下,王昭君在某一個落雨的黃昏或月色如水的夜晚,想起出雁門關後曾經小憩過的村落,禁不住一陣傷感,在那一刻,她或許囑咐兒女,待自己百年之後,埋于青鐘,以登高望遠,眺望故鄉。

凝神遙想,這土原下,埋藏著一位女子千百年來家國命運的傳奇故事。隔著久遠的時光,喜怒哀樂自知,後人的尊崇,今天的懷想,已詮釋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被我們銘記、書寫、頌揚。一批一批的文化學者懷著探幽訪古、考辨論證的慎重和尊仰,踏上青鐘村的土地,在村北一片封土堆的寂寥裡,追尋著昔日的片瓦、塵封的故事。從一個鄉村延伸開去,觸摸到了中華民族和睦團結的脈絡。

朔州國學會祭祀王昭君

青鐘,今天,負載了世間訴說民族和睦的能力。

大家看一下這兩幅圖,就是現在青鐘村昭君墓。朔州召開過兩次晉蒙鄂昭君文化研討會。碑首篆額,就是篆刻“流芳百世”,碑體是蒙漢雙語韻文:“頭枕大青山,腳登雁門關,玉手嬉桑幹,淚眼望長安”,碑的背面,鐫刻線雕昭君肖像。

昭君文化在咱們這兒,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因為中華民族和睦文化,因為王昭君,才能非常密切地和我們朔州相關聯起來。

朔州的歷史文化還包括很多,比如還有民俗、歌謠、戲曲、古建築等,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今天介紹的這些,都是我走過,並且和史書記載相互應證過的,有些龐雜,但也只是一鱗半爪。如果選其中一項進行深入研究,也需要耗費一生的時間,現在只是就我走過的,尋訪過的做些感悟性的分享。只一座朔州老城就埋藏著無數故事。還有好多文物古跡,文化遺產,地上的、地下的,移動的,不可移動的,都需要時間來慢慢地看,慢慢地認識,這樣就更加瞭解咱們居住生活的這方土地,有多麼神奇,多麼美。瞭解,注視,感知,懂得腳下這片土地給予我們的滋養。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些內容,我基本上都寫成了散文,並彙集成書《恢河,淌過我的血脈》,即將出版。等新書出來後,我們再相聚!

晉善晉美晉飛頭條號感謝邊雲芳老師授權推送!

現在再返回來好好認識一下峙峪遺址,它蘊藏的文化密碼。

峙峪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早於北京的山頂洞人。1963年出土了一萬五千餘件精巧的石器和大量的哺乳動物遺骨。在這些出土文物當中,有兩個最,最早的兵器,發現的石鏃,證明當時人類已經發明了弓箭,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武器。最早的計數符號,出土的數百件獸骨化石上刻著數目不等的橫道痕跡,在文字發明前,這是最早的記數符號,是人類實際生活的重要產物。這兩個最呢,佐證了峙峪遺址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而且挺立起中華文明的高度。

這些出土實物現藏於中國科學院。這三張是馬邑博物館的圖片展。

2006年的夏天,我去看古遺址,從山上把石頭搬下來,放到碑前,拍了這張圖片。2016年、2017年我都再去看過。遺址周圍已發生了變化。用圍牆圈了起來,對遺址進行保護。

這些石頭也是從山上撿回來的,二萬八千年前的石頭,在我家裡放著,今天拿到這裡。這些石頭非常粗糲,棱角分明,可以觸摸感受一下。也許你會感到時光的流動了。二萬八千年的時光流動。

二、 城池舊時光

現在,大家星期天休閒的時候,都會去老城逛一逛,看看南城門,看看文昌閣,轉轉老街老巷。可能你並沒有意識到,你逛的老城是西元前215年開始修築的城池。

西元前215年,也就是秦始皇32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築城養馬,所建築的這座城,稱為馬邑。這是最早出現的城池。這座城就是現在的朔州老城。我們看到的老城古城牆是西元557年,也就是北齊時期,在秦朝馬邑城原址上的建築,距今是1400多年。

那麼,一說到馬邑,大家首先會想到一個村莊,就是現在神頭鎮馬邑村。這之間又什麼聯繫?在歷史上究竟出現過幾個馬邑?

馬邑

一、秦馬邑。

秦馬邑的建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正史記載,一種是傳說。

史書記載,西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因當時作戰以騎馬為主,朔州一帶又盛產名馬。於是便在當地築城養馬,所築之城,故名馬邑。置為馬邑縣。這是最早的行政區域名稱,也是中國第一個以馬命名的城邑。就是現今包括古城牆在內的朔州老城。

還有一種神話傳說,說蒙恬築馬邑城的時候,總是崩塌第一次塌的地方是朔城區的前留城村,現在的前村。第二次塌的地方,是朔城區的後留城村,現在的後村。如此崩塌數次之後,忽然有一匹威武雄壯的神馬在此反復馳走,眾人很奇怪,就順著馬蹄的腳印築城,結果在現在老城的地方,把城建起來了,於是起名馬邑。

這是傳說,帶有神話色彩。

從蒙恬築城養馬的內容來看,《三晉文明之最》一書記載,秦馬邑是當時山西北部最大的馬場。實際上應該說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馬場,因為從現有的資料記載,再沒有比秦馬邑大的馬場。我們現在看到的古城牆,是西元557年,也就是北齊時期在秦馬邑原址上的建築,距今已有1400多年。

秦始皇32年起,一直稱為馬邑,直至北齊天保年間,設置朔州。所以這一段時期的馬邑,考古學家把它稱為秦馬邑。

講座現場

二、唐馬邑:就是現在神頭鎮的馬邑村。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明朝萬曆元年重修(1573)建成,考古學家認定馬邑村城牆為明代建築,稱明馬邑或明清馬邑。現在的街道仍保留著明代格局。這座村莊,有的史書稱唐馬邑,有的史書稱明清馬邑。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稱唐馬邑。我曾寫過一篇散文《大唐回聲》就是敘述這座稱為馬邑的村莊的。

現在東西兩門都不存在了,東門甕城遺址尚存。就是大家看到的第一幅圖。城內的廟宇和房屋在1937年被日寇放火焚毀。現在村裡人住的房大多是日寇投降後重新建的。第二幅圖是西城牆。這兩幅圖是2010年冬天所拍。

通過對以上馬邑的介紹,我們可知道,朔州的前身是秦馬邑。所以,有的文化工作者就把朔州的文化歸納為以“馬”為文化符號的一種文化。峙峪獵馬人拉開了以馬為文化的序幕,蒙恬築城養馬基本上奠定了馬邑文化的基礎。那麼,我在這裡也不做定論,然後咱們繼續探討。

這是歷史上的兩處馬邑,那麼歷史上有幾個朔州呢?

一、新城朔州

新城朔州就是現今朔城區窯子頭鄉梵王寺村西北。在戰國和秦時期,這裡是一個從事農牧業生產的居民點,稱新城。秦末在此設置樓煩縣,也是西漢女文學家班婕妤的故里。新城包括梵王寺村西半部及村莊北200米以內範圍,平面呈長方形。現在遺址還在。

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正式建置於當時很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新城。但這個時間很短。北齊天保八年(557),北朔州(為了和介休的南朔州區別,所以稱為北朔州)便遷到秦馬邑舊城,就是現在的老城。

也就是說,在現今梵王寺村的這第一段,稱為新城朔州,等遷到老城後,就稱為秦馬邑朔州,也叫北齊朔州。

秦馬邑朔州

二、秦馬邑朔州(北齊朔州)

北齊天保八年(557),北朔州治所由新城(今朔城區南梵王寺村)遷到馬邑。據考古證實,北齊在原馬邑城基礎上,大規模地修築城牆,把原來的馬邑城建成銅牆鐵壁的朔州城。也就是咱現在看到的古城牆。至此,原來的秦馬邑被北齊朔州所取代,以後基本上一直稱朔州了。所以,考古學家把秦馬邑朔州亦稱北齊朔州。

到了隋朝初年,郡治善陽,還是現在的老城,遼代改善陽為鄯陽。在這裡特別提示一下,隋朝,老城叫善陽,是善良的善,遼代改善陽的善為“鄯”,就是帶耳朵旁的鄯,所以現在咱們鄯陽街用的是帶耳朵旁的這個鄯字。但是,歷史上最初叫的善陽,是善良的善。因為,帶耳朵旁的鄯字,只表示地名,而善良的善,它的含義就非常美。古來兵家必爭之地,而今首善之區,寓意豐富美好。

明清一直稱朔州,一直到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朔州改為朔縣。1989年1月,朔州市成立,朔縣改為朔城區,隸屬朔州市。

三、朔州市

朔州建市與平朔露天煤礦密切相關。這個就不多說了。

講到這裡,大家可以大體上就明白了,朔州,在歷史上最初稱為馬邑,中間幾個朝代稱朔州。馬邑,朔州,這兩個地名都表示歷史名城,而且非常有氣勢。馬是“大”的意思,邑,指城市、城池,馬邑,就是大而重要的城市。朔,指北方,州,州城,朔州,就是北方的州城,非常有氣魄。這兩個名稱也體現了一種渾厚、蒼茫、遼闊、豪爽的邊塞氣質,。

那麼,我們從馬邑築城開始算起,到1989年朔州市成立。在這二千多年裡,這片土地上有著怎樣的文化形態出現呢?

北齊壁畫

三、歷史文化的鄉野遺存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鄉村度過的。我們家有一處闊大的院子,早晨或者傍晚,我常常站在院子裡,向西遙望。那黛色的連綿的山上一根細細的羊腸小徑,讓我充滿了好奇和遐想。那根羊腸到底通向了哪裡?村子裡的那座古廟,因為我疾病的疼痛又是怎樣看見了我父母的跪地祈禱?小學校裡的古戲臺上演的《秦香蓮》,又是那樣緊緊地揪著我的心。祖父去世的那個春天,祖母在堡牆下的窯洞裡一陣又一陣的哭泣,被漫天的黃風卷到了哪裡?人世間一樣一樣地流逝,會讓人漸漸明白,懂得與恩情。

那麼現在都有了答案,年少時常常望的那座山叫黑駝山,而終於有一天,我也走上了那根羊腸小徑,而且走到了山頂,看見了山頂上的豐王古墓。古廟,古戲臺,也成為我記憶裡又浪漫又憂傷的所在。

人到中年,會不由自主地回望來時的路。那些溝壑梁卯、老屋炊煙、古廟戲臺、遺址墓葬、殘磚斷瓦,還有日夜不停流淌的河流,都會變成生活裡親切的一種事物。當你看到一座廟、一片墓地時,你覺得這就是一種日常,是一種光陰流逝而又無能為力的日常,那麼,你表達與書寫的願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古廟:大家有一個這樣的體會,就是大多數的村莊裡,都有一處寺廟。寺廟在鄉村的意義遠盛於縣城,它在鄉村的日常生活中,不是作為一處風景,而是作為一處寄託情感、實現願望的所在。它包涵著生活的幸福與苦難,也蘊藏著生存的智慧與哲理。

每當村人家裡遇到疾病災禍,都會去小廟前上香祭拜,祈求保佑。我五歲的時候,左腿無緣無故地疼起來,直至疼得不能站立。我媽著急,就去廟前跪拜。在農村,祈求神靈保佑,似乎是一種常態。我上初中時,再次生病,我媽仍舊先去廟裡跪求,有一次,她聽別人說,利民山上有一座廟,廟裡住著一位老道,看病極為靈驗。她徒步幾十裡去了,討回一碗香灰。我後來慢慢明白,去廟裡上香跪拜,不能簡單地拿迷信來概括。延續了千百年來的這種方式,實際上是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對我們不知道的世界的敬畏,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對信仰和文化的渴求。比如寺廟壁畫上的祈雨圖,龍王行雨圖,那不單單是一幅圖畫,更是活下去的希望。

朔州文廟局部

鄉村以龍王廟居多,還有關帝廟、三大王廟、觀音廟、奶奶廟、老爺廟,三聖廟較少。徐村的三聖廟,為清代,一進院落,有正殿和樂樓。樂樓已不存。殿內北壁及西山牆上有觀音菩薩坐像和龍王行雨圖彩繪壁畫。野豬窪村的龍王廟,為清代,一進院落佈局,殿內西、南、北牆上殘存龍王諸神彩繪壁畫。南辛寨村將修繕的寺廟不單單作為寺廟,還作為民俗博物館用來展示民俗 ,這樣文化符號的意義更為明顯。白莊的龍王廟和吉莊村的三大王廟在幾年前就完成了修繕。梵王寺村的梵王古寺重新修繕。還有七裡河村的古廟,福善莊村的福善寺。

特別要提到下團堡村的這座寺廟,一門兩院,中西合璧,氣勢恢宏,非常別致。東院觀音殿,西院龍王殿,是清代建築,鐘樓和鼓樓是民國十年所建,是西式建制。鐘樓上有一幅對聯,“殿前無燈憑月明,山門不鎖待雲封”。看到這一處寺院和這幅對聯,就會感到一種浪漫灑脫和閑趣隱逸的情懷。

古戲臺:說到戲臺,大家都有看戲的經歷。特別是小時候在村裡看戲,是一件非常熱鬧的事兒。那時候,愛看戲,村裡唱戲看,鄰村唱戲,也跑著去看。覺得那是一種神秘的誘惑。我們鄰居一家人都是唱戲的,夫妻兒子女兒媳婦都唱,有時演《秦香蓮》就是他們一家人演的。

古戲臺,在史書上稱為樂樓。古代唱戲,源於祭祀神靈,那麼樂樓就和廟宇就在一個院子裡。戲臺的台口面向正殿,正殿內的神靈看戲,院子裡的人也看戲,同看同樂,神靈就將福祉降於人類。我想,這也是鄉村年年唱戲的一個精神方面的理由。

南榆林鄉寺台村的戲臺,朱莊村的戲臺,大蓮花村,南磨石村,三泉村,寺台村,高家莊,後村,豐予村,張家嘴,高莊,上石竭峪,小塗皋,孫家嘴,這些村莊的古戲臺,大多創建於清代,樣制相同。滋潤鄉高莊村的戲臺重修。去看朱莊村的戲臺,正是夏天,野草長到了殿頂上,斑駁的牆壁刻有演出記字樣。站在這麼一處破舊的坍塌的戲臺前,你感到是一種舊時光的美,歲月遠去的傷懷之美。

現在去看戲臺,本質上對鄉愁的一種懷念,對童年少年時代的懷念,對逝去了的時光的一種懷念。還有,少年時那麼愛看戲,實際上是對文明的嚮往,對文化的渴求,對鄉村以外世界的探索。而現在對看戲的欲望不是那麼強烈了,但是看古戲臺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每當我看到一座戲臺,在心頭泛起的是歲月流逝的傷懷和唯美。

南榆林鄉寺台村的戲臺

古橋:我尋訪過的古橋有三座。窯子頭的定遠橋,清朝嘉慶年間重修。 前村的鄯陽橋,清代重修,橋洞東額題“鄯陽橋”,西額題“普渡”。這也是唯一的一座以區域名稱命名的古橋。王萬莊村的清蓮橋,也是清朝重修,一座石橋,題為“清蓮橋”,別樣的靜謐與詩意。據說,毛主席從王萬莊的清蓮橋上走過,但是這個我還沒有查過史料記載。所以不敢說。

這三座古橋小巧玲瓏,樸質秀氣。蒼蒼青磚,非常美觀。如果你去看這三座橋,一定會想到茶馬古道的歷史,還會想到經典電影《魂斷藍橋》,是不是很浪漫?

古樹:散落在鄉村的古樹很多。比如,吉莊的老槐樹、大桑樹,沙窪村的古榆樹,白莊的古楊樹,武家莊的古杏樹,霍莊的古榆樹,都在三、四百年以上。紫荊上第六廟的美人松。吉莊的老槐有600多年了。這些都是我看過走訪過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樹。主要看一下吉莊的這兩顆樹。因為這兩棵樹承載了厚重的人文情懷。

老槐樹,因為古老相傳原是中華人文根祖——洪洞大槐樹的一段枝條,並且廣為輿論所接受。塞外的一棵槐樹能夠跟洪洞大槐樹相提並論,聽起來就讓人充滿了不盡的遐想,具備了成為傳奇的要素。

從明洪武二年起,官府開始從山西向山東、河北、山東等地遷移人口,洪洞縣作為遷民集散地,廣濟寺旁的一棵老槐樹成為移民象徵。移民的隊伍中有一位李發根,一家三口踏上北上的漫長路途。李發根大約想像到了沿路爬山涉水的艱辛,所以特地折下一段槐樹枝,一來當作拐杖使用,二來也算一點留念。當李姓一家人到了桑幹源頭的洪濤山下時正好是春天。晚上露宿時候,李發根隨手把槐枝插入地上,早上醒來,他看見不可思議的一幕:槐枝生出來小芽。李發根驚詫之餘,心想莫不是命中註定在這裡安家紮根麼?於是,他停下疲憊的腳步,動手搭建茅屋、墾田拓荒。而李發根一家落腳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吉莊槐樹院。

吉莊大槐樹

從洪武二年即西元1369年到如今的西元2017年,整整648年歷史。也就是說,吉莊的這棵老槐樹已經將近650年了。現在老槐樹這出院子由李樹銀夫婦居住,差不多都80多歲了,是李發根的後代。

如果說吉莊老槐樹維繫著李家一脈的根祖情結,那麼在與它相距五百多米生長的大桑樹,則以其孤獨的形象,有力地駁斥了關於雁門關外的一句流傳甚廣的頑固偏見。

明代一位名叫王越的官員,他吟誦的一首詩文《關外吟》,頭兩句開門見山說:“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後面還有“百里並無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等。這首詩給人的印象就是雁門關外的朔州,是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但是現在從吉莊這棵大桑樹來看,並非完全如此。聽村民憑上輩或祖輩的記憶推算,桑樹的樹齡有二百餘歲。

其實桑樹在北方並不罕見,都能成活。據說,桑乾河的名稱和桑樹有關,說是桑葚成熟的季節正好是河流枯竭乾涸期,所以叫桑乾河,這個說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現在金沙植物園也種了好多桑樹,差不多到了6月份,就結滿了桑葚。我在金沙植物園第一次看見桑樹,想到是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這段課文咱們上學時都背過。

我們說,樹的歷史源遠流長,不論社會如何滄桑變遷,它反映的是一個村莊的年輪。古樹包含的文化元素同樣是地方文化的體現。

吉莊 大桑樹

古堡。古堡有寇莊的十二連城、張蔡莊的永固堡、利民的石頭堡和全武營村的武舉人故居,裡仁村的東樓堂。

誰院:現在回溯到民國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朔縣地區的經濟也在急劇地發展變化。從民國建立後至抗戰前,閻錫山政府推行“用民政治”,注重發展經濟,社會相對穩定,朔縣經濟呈現出發展的態勢,並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達到最高峰。那麼,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由朔縣有名的紳士李樹洲所建的一座全石镟窯為主體的典型的民居群落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完工。

十二連城又叫誰院,位於張蔡莊鄉寇莊村,是一座以全石镟窯為主體的典型的塞外民居群落,在我國民居建築特色上獨樹一幟。

誰院的主人叫李樹洲,是清末舉人,曾到日本留學。做過河北國民政府專管鹽稅的官員及甯遠縣代縣長。李樹洲學識淵博,曾任朔縣一高小校長.後來經商。即使他後來經商致富了,那種文化情結始終縈繞在心頭。因此,1932年大院落成後,李樹洲拜會當時的朔縣縣長紀澤蒲,請求為大院題名。

題名前,有一段對話非常有名。縣長問李樹洲,這是不是你的院?李樹洲回答說,我建造的時候是我的院,我居住的時候是我的院,陶淵明先生也說了,我愛我的草廬,但滄海桑田,我不知道今日的我是不是以後的我,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居住的院今後是不是我的院,也不知道是誰的院。於是紀澤蒲題名“誰院”。

“誰院”這個院名極其簡練,不僅表現了當時時局動盪的社會環境,而且表達出一種對待世事的曠達胸懷,充滿了哲學的思辯意味和文學的詩意。

誰院,整體建築呈“回”字形,共有56孔窯洞,全部為穹隆式青石镟就。正門兩側用青石雕刻著一幅對聯,上聯是“半村半堡”,下聯是“可讀可耕”,門額為莊園名稱“誰院”。“半村半堡”是指十二連城似村落而不同凡響,象城堡更顯雄壯氣派;“可讀可耕”指“誰院”主人邊侍弄桑麻,邊飽讀詩書,邊關心時政,可進可退。各門的門聯也是紀澤蒲所題寫。

東門上的兩幅門聯為:“常恥躬之不逮”、“欲寡過而未能”,這是《論語》裡面的語句。門額是“靜遠”。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誰院”主人經常反省自己,感到自己力不從心,許多事不能自己親身去做,達到盡善盡美,很是慚愧;由於時事動盪,內憂外患,人所追求的安居樂業,也不能做到。“靜遠”可指“寧靜致遠”,是“誰院”主人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

十二連城局部

裡仁村東樓堂:滋潤鄉里仁村有一座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和正房連在一起,坐東向西。這座建於清代的小樓在鄉野村地顯得很是別致。它的主人稱它為東樓堂。

裡仁村在朔城區東南部,離山陰縣廣武古城不遠。東樓堂的來歷也與廣武有關。院落的主人叫王國良,50多歲。他的父親從同一根脈的王姓人家手裡買的這處院落。這處院落最初的主人為王家屏的後裔,具體第幾代不得而知。廣武比鄰雁門關,自古為交通要衝,車馬大道,商賈繁榮。在廣武做生意的王家人,相中裡仁村這塊寶地後,修建了東樓堂。

王家屏,明代萬曆皇帝首輔,山陰縣河陽堡人。民間以“王閣老”、“王閣爺”敬稱。諡號文端。在雁同、朔州一帶流傳著許多王閣老的故事。王家屏人生的最後11年是在山陰老家度過的。這期間,他的足跡是到過廣武的。那麼,他是否來過裡仁村?

史書記載,裡仁 村村南有陰館城遺址,為漢景帝(前154)于樓煩置陰館縣,屬雁門郡。(《二十五史補編》記:“雁門郡治陰館。漢末大亂,匈奴犯邊,郡縣荒廢”。)現在裡仁村南有殘垣存在。1976年,裡仁村中發現有城基址。這一帶,地表到處有漢陶片、磚瓦遺物。由此,裡仁村也叫“古城村”。

裡仁村是古老的。而村名的由來出自《論語》:“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內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準則而選擇,怎麼會獲得智慧呢?”如此,裡仁村深埋著文化,也閃耀著善美的光澤。那麼,王家屏在老家居住生活的11年裡,是極有可能去過裡仁村的。而且他的第一位夫人是霍家營村的霍氏。霍家營和裡仁村不遠。因此他的後代選擇在裡仁村定居,是一件和美之事。

那麼,裡仁村和王家屏是有源緣的。

我曾沿著桑乾河行走,從它的發源地神頭到馬邑到山陰縣河陽堡的九龍灣,九龍灣岸邊就是王家屏墓地。我走到了王家屏墓地,並在一個春天的傍晚坐在墓旁,很久很久。

王家屏畫像

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王家屏案牘勞形、整理文稿之餘,從河陽堡滄桑的土牆一角望出去,白雲蒼狗,幾十年功名過眼雲。遂沿著桑乾河向西行走,看河水流淌著自己的影子,看兩岸的柳枝又抽出了新綠。這樣就走到了霍家營,他的第一位結髮妻子就出生在這裡,而她早已病逝。想起自己寫過的唯一表達愛情的詩詞《迢迢牽牛星》,不禁潸然淚下。“良會複何時,一別逾寒暑。安得夜如年,清光常對汝”,美好的時光屬於你了,而我垂垂老矣,回得家鄉,總也是守著你了。此時的王家屏回首往事,感慨萬端,更為泣淚縱橫。走吧,於是到了裡仁村。王家屏的講述被他的後代聽見並記在了心上。於是,裡仁村有了東樓堂。

清河寺文筆塔:曾經聽人說,朔州有文廟,文昌閣,可是為什麼不見文筆塔?是不是沒有?答案是,有。在滋潤鄉清河寺村,有一座文筆塔,也叫文峰塔、文明塔。

文明塔由明朝知縣宋之質所築。是在北魏時期烽火臺的基礎上改建為文筆塔。他還組織編纂了萬曆本《馬邑縣誌》。那麼,這位知縣為什麼要改建為文筆塔呢?

桑乾河途經清河寺向東流去, 把桑乾河作為硯池,建一座文筆塔作為筆,鎮水口而啟文明。想想吧,這是多麼磅礴浩大的氣勢,天地是宣紙,河流是硯池,黃土是毛筆,洋洋灑灑,抒懷古往今來。這又是多麼美好堅定的一個文化理想,鎮水口,即坐在河流之上,啟文明,開啟文明之風、文筆之風、文化之風。此時,文明塔已成為一個象徵,一個崇尚知識、宣導文風、開啟智慧的指路標。

寰州八景之一《文峰聳秀》這樣描述:孤峰如豎筆,拔地勢淩雲。雨藉揮毫潤,苔添灑翰紋。迎空題雁字,人文奕葉芬。

文筆塔

利民堡石頭民居:四百多年前,出於軍事需要,利民由一座土城砌石後變成了一座石頭城。在明代,利民堡與神池縣、八角堡及五寨所轄的三岔堡合稱四城堡。地處軍事隘口,又是茶馬古道,因此十分繁華。城內有幾百家店鋪,油坊最為有名,就是榨胡麻油的油坊,最興盛的時候有36座。在上海都有“利油行”,也有韓信立馬分油的傳說。但是韓信是漢朝的,這樣也就只是個傳說了。現在的利民堡內油坊好像只有一家了。

說利民風光好,不僅是自然風光好,還有那些石頭門、石頭洞、石頭窯、石頭院,別具特色,別具格調。口裡村、口外村、安子坪,每一戶都是青石院落,青石窯洞,粗獷美,蒼涼美,風情美,很有韻味,很有情致,形成獨具特色的石頭文化。

利民堡石頭民居

全武營村武舉人故居:現在只留下門樓和門前的石墩了。大家看一下這座門樓,是清朝的。清朝時有這個武舉制度,和文科考狀元一樣。民間習武者通過考試後,就可授予官職,進入朝廷。通過鄉試的,就是在省城考試通過的,稱為武舉人。全武營村當時有個名叫邊清的,通過鄉試稱為武舉人。現在,這處院子的主人就是武舉人邊清的後代。這座門樓的兩扇門上都有中華門神尉遲恭和秦叔寶的畫像,由此可見,當時,主人邊清是非常崇拜唐朝這兩位大將的。

這是張蔡莊的永古堡,現在堡內只有一戶人家了。王萬莊的古堡,堡內還住著幾戶。

王萬莊古堡,賈莊古堡,全武營古堡,神武古堡。古堡大都是明代建築,都是為了抵禦外族入侵而修建的。

古油梁: 過去榨油 都是人工榨油,遺留下來的古油梁在神頭鎮新磨村趙家大院有兩條,在利民鎮有兩條。大家可以看一看,感受感受手工時代的原始美。

神頭鎮新磨村油梁

新城遺址。在朔城區窯子頭鄉梵王寺村西北。早在戰國和秦時期,這裡是一個從事農牧業生產的居民點,稱新城。秦末在此設置樓煩縣,也是西漢女文學家班婕妤的故里。班婕妤,西漢女文學家,是漢成帝劉驁的嬪妃。大家都知道,她的代表作《團扇歌》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

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正式建置於當時很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新城。但這個時間很短。北齊天保八年(557),北朔州(為了和介休的南朔州區別,所以稱為北朔州)便遷到秦馬邑舊城,就是現在朔州老城。

鄂國公廟遺址:大家都知道中華門神尉遲恭是咱們朔州人,對他的故事都非常熟悉了,所以就不講了。但是有一處明代遺址要說一說。這處遺址在神頭海金龍池畔的司馬泊村,就是尉遲恭廟遺址。現在遺址上只有兩株古柏樹,一株已經枯死。這是最早修建的尉遲恭廟。在老城東城牆附近也有鄂國公廟,但是這幾處寺廟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於種種原因都沒有保存下來。2012年,老城崇福寺對面重修復建尉遲敬德廟,傳承文脈,延續歷史文化。

2009年和2016年,我兩次去司馬泊村看遺址,想到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讀鄂國公傳》,現在請一位書友來朗讀一下。

“高臥深居不見人 ,功名抖擻似灰塵,

只留一部清商曲,月下風前伴老身”。

尉遲恭擒海馬故事發生地——神頭泉

棲靈寺遺址:在西影寺村,是遼代順義軍朔縣節度使肖惠、漢名吳相的宅邸舊址。吳相赴京遷居後,改為寺院。1981年在寺兒圪塔出土遼乾統7年(1107)“枕芳園”石碑和八角石幢。從其碑文描述,這座廟宇氣勢弘大、華美瑰麗。地面上有明顯的殿堂廢墟,有許多溝紋磚、方格紋板瓦、筒瓦、綠釉琉璃瓦以及繩紋、印紋陶片。

煙墩圪針溝遺址 : 這處遺址在神頭鎮煙墩村南,煙墩圪針溝移民要早于洪洞大槐樹移民,移民在圪針溝聚集後移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現在有移民的後裔回來尋根問祖。

狼兒村楊業被俘遺址: 這處遺址位於張蔡莊鄉狼兒村後沙溝旁邊,楊家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統和四年7月24日,楊業在此地墜馬被擒。2013年立碑。

講座現場

昭君墓: 漢元帝元年春(西元前33年),雁門關外,崎嶇不平的古道上,王昭君坐在車內,雙眉微蹙,內心焦慮。她望著雁門關炊煙嫋嫋的村莊,禁不住長籲短歎。經舊廣武到達青鐘村。一路顛簸,疲累不堪的王昭君抬步下車,一眼望見不遠處的蓮花山。蓮花山上紫氣升騰,彩雲繚繞,別是一番人間美景。村邊老樹已發新芽,牛羊遍野。王昭君一路緊蹙的心瞬間舒展,她想,倘有一日,可回歸中原,必定安居這青山脈脈、白雲悠悠的地方。

王昭君才貌雙全,17歲入宮,但無緣面君,直到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請求和親。王昭君被派遣,此時,漢元帝見到王昭君,方知其美貌驚人。但又不能失信於匈奴,於是只好重金送昭君出塞。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被封為“甯胡 氏”,生一子。西元前31年,也就是王昭君出嫁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複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兩女。西元前20年,複株累單于去世,一年後,33歲的王昭君也去世。

杜甫有一首詩寫王昭君的。請一位書友朗讀一下: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明妃,指王昭君,青塚,指王昭君的墓。

杜甫的詩,表達了對一位弱女子背井離鄉遠嫁匈奴最後又死於塞外的哀傷與怨恨,獨留青塚向黃昏,物是人非,草木榮枯。萬事萬物轉眼成空,只留下一座墳墓在黃昏的沉沉暮色中,靜默地訴說著一段湮滅的歷史,墳頭的青草搖曳著無人知曉的悲傷。

王昭君出塞後幾次稍書呈報漢元帝,表達回鄉看望的意願,但終究未能成行。王昭君去世後,沒有人知道她確切的埋葬地點,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昭君出塞的沿途修建了大大小小數十座昭君墳,青鐘村青塚墓是其中之一。

歷史對王昭君給予高度評價,稱王昭君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講座現場

青鐘村的昭君墓,《朔州志》有記載:該村北有闊四、五畝、高長餘之墳塚,為昭君墓,故名青塚村。民間也相傳該墳塚為昭君墓。後來村民把“青塚”改為“青鐘”。明朝《馬邑縣誌》也載名為青塚村。昭君出塞,途經此地時,見蓮花山美景,留戀不已,曾在此歇息。歷史的細節已無從知曉,但能設想一下,王昭君在某一個落雨的黃昏或月色如水的夜晚,想起出雁門關後曾經小憩過的村落,禁不住一陣傷感,在那一刻,她或許囑咐兒女,待自己百年之後,埋于青鐘,以登高望遠,眺望故鄉。

凝神遙想,這土原下,埋藏著一位女子千百年來家國命運的傳奇故事。隔著久遠的時光,喜怒哀樂自知,後人的尊崇,今天的懷想,已詮釋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被我們銘記、書寫、頌揚。一批一批的文化學者懷著探幽訪古、考辨論證的慎重和尊仰,踏上青鐘村的土地,在村北一片封土堆的寂寥裡,追尋著昔日的片瓦、塵封的故事。從一個鄉村延伸開去,觸摸到了中華民族和睦團結的脈絡。

朔州國學會祭祀王昭君

青鐘,今天,負載了世間訴說民族和睦的能力。

大家看一下這兩幅圖,就是現在青鐘村昭君墓。朔州召開過兩次晉蒙鄂昭君文化研討會。碑首篆額,就是篆刻“流芳百世”,碑體是蒙漢雙語韻文:“頭枕大青山,腳登雁門關,玉手嬉桑幹,淚眼望長安”,碑的背面,鐫刻線雕昭君肖像。

昭君文化在咱們這兒,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因為中華民族和睦文化,因為王昭君,才能非常密切地和我們朔州相關聯起來。

朔州的歷史文化還包括很多,比如還有民俗、歌謠、戲曲、古建築等,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今天介紹的這些,都是我走過,並且和史書記載相互應證過的,有些龐雜,但也只是一鱗半爪。如果選其中一項進行深入研究,也需要耗費一生的時間,現在只是就我走過的,尋訪過的做些感悟性的分享。只一座朔州老城就埋藏著無數故事。還有好多文物古跡,文化遺產,地上的、地下的,移動的,不可移動的,都需要時間來慢慢地看,慢慢地認識,這樣就更加瞭解咱們居住生活的這方土地,有多麼神奇,多麼美。瞭解,注視,感知,懂得腳下這片土地給予我們的滋養。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些內容,我基本上都寫成了散文,並彙集成書《恢河,淌過我的血脈》,即將出版。等新書出來後,我們再相聚!

晉善晉美晉飛頭條號感謝邊雲芳老師授權推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