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聲音|央視法治欄目主持人為何事狀告中國建設銀行?(事關持卡一族)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案情重播

央視《今日說法》主持人李曉東,近日將中國建設銀行告上法庭。 2016年3月,李曉東用建行龍卡信用卡消費18000餘元,但有69元未還清,然而10天之後竟然產生了300餘元的利息。 後得知,建行收取信用卡逾期利息的方式是以當月帳單的總額來計算,而不是以未清還部分的金額計算。 李曉東認為該計息方式明顯不公平,相關條款應為無效的格式合同條款,建行應返還向其收取的300餘元利息。

據瞭解,該案已於3月31日在北京市西城區法院開庭審理

以案說法

所謂信用卡全額罰息,主要指持卡人未全部償還帳單欠款時,應該按照帳單全額(既包括欠款部分,也包括已還款部分)為基準計算罰息。 如帳單為兩萬元,即便到期後僅差1分錢未還清,也應按照兩萬元為基準計算罰息,而非按照未償還的1分錢為基準計算罰息。

信用卡全額罰息早已不是新鮮事物,很多人對其公平合理性多有詬病,但很多銀行一直執行全額罰息。 無論李曉東的訴訟結果如何,監管部門都應及時發聲,從公平角度出發,責令取消信用卡全額罰息。

一般來說,全額罰息超出一般人的認知範疇和預見程度,也不符合通常的交易習慣。 所謂利息或者罰息,通常是建立在本金基礎上,有本金才有利息或者罰息,如果本金已經部分歸還,則欠款人只需就未歸還部分承擔利息或罰息。 在正規金融借貸或民間借貸中,借貸雙方就經常這樣約定,極少使用全額罰息條款,即使訴訟,人民法院的裁判也只是要求債務人就未履行部分承擔罰息,不存在就全部債務承擔罰息。

銀行與刷卡人之間也是普通的債權關係,其有什麼特權要求債務人承擔全額罰息呢?

其次,信用卡全額罰息屬於典型的霸王條款和格式合同。 辦理過信用卡的人大概都有感受,推銷者只會滔滔不絕地講述信用卡的免息期、額度等好處,對可能帶來的風險基本閉口不提。 多數是“指導”辦卡人按照固定的範本“照葫蘆畫瓢”地填寫完相關資訊了事。 在銀行工作人員未盡到提醒和告知義務的前提下,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瞭解違約責任是什麼,是否會收取全額罰息。 那麼,這種過分加重持卡人責任且未明確告知的全額罰息就是典型的霸王條款,不該得到支持。

律師觀點

雖然市場交易法則講究契約自由和誠實信用,簽訂了協議的持卡人就該按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但市場經濟更追求公平正義,處於壟斷地位的銀行,制訂全額罰息這一過分加重持卡人責任的霸王條款,就該被制止。

當然,銀行或許也有苦衷,信用卡違約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小額違約較多,處理起來費時費力。但對付“老賴”也應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採取超出普通人預見能力的全額罰息。可以考慮通過效力更高的法規作出規定,除了將逾期不還者列入黑名單外,銀行還可要求其承擔全額罰息、違約金、包括律師費在內的合理追討費用,而非繞過法律法規搞“小動作”。

簡而言之,缺乏法律法規授權的信用卡全額罰息不公平、不合理,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規範或清理。一是要實行總額控制,無論標準高低、項目繁簡、名目多少,違約金或罰息總額不得超過相應標準,如不得超過年利率36%這一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二是要明確告知義務,要求銀行以顯著字體書面告知持卡人各項義務,否則銀行不得主張相關權利。這樣才能防止銀行店大欺客,讓持卡人公平、明白、無憂地體驗信用卡業務。

律師觀點

雖然市場交易法則講究契約自由和誠實信用,簽訂了協議的持卡人就該按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但市場經濟更追求公平正義,處於壟斷地位的銀行,制訂全額罰息這一過分加重持卡人責任的霸王條款,就該被制止。

當然,銀行或許也有苦衷,信用卡違約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小額違約較多,處理起來費時費力。但對付“老賴”也應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採取超出普通人預見能力的全額罰息。可以考慮通過效力更高的法規作出規定,除了將逾期不還者列入黑名單外,銀行還可要求其承擔全額罰息、違約金、包括律師費在內的合理追討費用,而非繞過法律法規搞“小動作”。

簡而言之,缺乏法律法規授權的信用卡全額罰息不公平、不合理,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規範或清理。一是要實行總額控制,無論標準高低、項目繁簡、名目多少,違約金或罰息總額不得超過相應標準,如不得超過年利率36%這一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二是要明確告知義務,要求銀行以顯著字體書面告知持卡人各項義務,否則銀行不得主張相關權利。這樣才能防止銀行店大欺客,讓持卡人公平、明白、無憂地體驗信用卡業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