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阿裡CEO張勇:跟90後的同事開會,我被搞得胸悶

90後讓張勇看到未來, 就像當年他這個70後讓60後馬雲看到未來一樣。

/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馬鉞 張弘一

“他們會直接跳出來, 說, 老逍你太老了,

你不懂。 ”

老逍, 指的是阿裡CEO張勇(花名逍遙子)。 敢跟老闆這麼說話的, 是阿裡的90後員工。

在由《中國企業家》雜誌主辦的2017(第十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70後張勇在發表演講時打趣說, 他有時候會被90後員工搞得胸悶。

胸悶怎麼辦?貴為CEO, 張勇當然有一百種辦法解決。 但他選擇“忍”。

“我們看不慣90後就像上一輩人看不慣70後一樣, 作為70後要是被人說太老了, 這時候就要忍一忍。 ”張勇解釋, 因為90後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能給90後提供最好服務的人也是90後, “多一點好奇心, 看他們怎麼服務互聯網使用者, 看今天的互聯網使用者怎麼使用互聯網產品, 比如我們習慣滑鼠點擊, 但年輕人的方式就是滑屏, 我們怎麼樣包容這樣的新生事物?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好奇心,

才能夠讓一些新生事物萌芽出來, 才能夠看到未來的希望。 ”

90後讓張勇看到未來, 就像當年他這個70後讓60後馬雲看到未來一樣。 2015年5月7日, 馬雲在任命張勇為阿裡新一任CEO時說:“把握未來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爭取保持今天, 而是開創未來。 我們永遠相信年輕人會比我們更能開創未來。 ”

過去和現在, 阿裡兩代CEO的焦點都放在了“未來”之上, 而“相信未來”正是第十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的主題。 張勇表示, 阿裡巴巴對這個主題非常有共鳴。

張勇回顧了阿裡創建18年來的歷程, 從最初的中國黃頁到淘寶天貓, 再到阿裡雲, 以至於一年多以前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和新製造),

“阿裡巴巴從創立一直走到今天, 其實就是不斷面向未來、相信未來、挑戰未來的過程。 ”

當然, 阿裡能做到如今的規模, 與騰訊雙峰並峙, 肯定不是簡單的“相信”所能達致。 事實上, “相信未來是美好的”, 和“美好地走向未來”註定是一對矛盾。

張勇指出, 走向未來的路很痛苦, “有一首歌叫《明天更美好》, 我說是後天更美好。 明天肯定很痛苦, 因為你要走向未來的美好, 一定要經歷像西天取經一樣的九九八十一難, 不斷過關, 不斷打怪升級, 才能夠走向美好的未來。 ”

就像面對90後只有忍一樣, 面對困難, 企業家也同樣只有這一個辦法。 “最重要的是堅持, ”張勇打了個比方:人們面對困難就像手碰到火, 退縮是本能, 企業家之所以能成為企業家,

就在於反其道而行之, “核心就在於堅持。 ”

雙十一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消費者的嘉年華和狂歡節, 成為全球商業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是阿裡展示肌肉、創造奇跡的日子, 今年銷售額沖到了匪夷所思的1682億元。 但作為雙十一之父, 張勇透露, 從2009年第一次雙十一到現在, “每年雙十一都有預想不到的困難, 都有崩潰的時候。 ”

最驚險的一次是在2011年雙十一前夜, 阿裡遭遇“午夜驚魂”:整個平臺系統出現了系統的技術問題, 使大量商家庫存可能出現超賣, “你只有100件貨, 用戶可以下120個單, 這對所有有庫存的企業來講就是災難, ”還好, 正如你所知, 經過徹夜奮戰, 阿裡在黎明到來之前完成了修復, 驚險度過了這一關。 這樣的困難, 在張勇看來, 升級必須要打怪,

只有克服它, 堅持住, 才能完善自己、提升境界、繼續發展。

未來的本質, 或者說讓人發狂、著迷、難以忍受之處, 是不確定性。 在充滿變化的世界中, 企業家怎樣準確把握未來?

張勇指出, 不要害怕不確定性, 別讓自己隨波逐流, 因為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裡, 最不缺的就是變化。

“這班車我沒趕上, 落後了, 別的企業發展起來了, 怎麼辦?”張勇的答案是:趕上下一班車。 “未來變化的太快了, 這一班車沒趕上, 肯定不是末班車, 一定會有下一班車,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數位技術的發展, 使得創新的週期越來越短。 ”

阿裡之前錯過了社交這班車, 但這並沒有對阿裡產生致命影響, 因為阿裡發現了另一輛通往未來的班車——新零售。 “幾年前大家都還在談進入無線互聯網時代, 今天我們全部都在無線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不斷的探索,怎麼樣面向下一個車站,下一輛班車,趕上未來的發展。”

變化是常態,對於企業家來說,保持定力,保持初心,做到不變——這才是最難,也最重要的。

“有人會問:今天阿裡在很多業務領域都出現了,到底你們要進入多少領域?要做多少事情?”張勇主動提到了這個敏感問題,他表示,阿裡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歸攏在一個初心和使命之下,那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而在呼嘯而來的資料時代,張勇給這個使命前面加了一個狀語:“在數位經濟時代”,“在數位經濟時代,如何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讓銷售變得更有效率,讓行銷變得更有效率,讓製造更智慧智慧,如何讓管道管理更智慧更智慧?”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句話裡包含的產業千頭萬緒,繁雜多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阿裡必須多面出擊,從而不停擴展業務邊界,不過,正如張勇所說,“不管變化未來有多麼紛繁複雜,有多少機會,回頭看還是自己的初心,這個應該是永遠不變的。”

以下是張勇在2017(第十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的演講全文:

尊敬的徐書記、張社長、何社長,各位企業家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來參加中國企業家領袖家年會,時至年底大會不斷,烏鎮互聯網大會、財富論壇,今天在首都舉辦企業家雲集的年會,特別是今天的主題相信未來啟動企業家精神,非常有前瞻性。

看到這個主題非常有共鳴,阿裡巴巴從創立一直走到今天,其實就是不斷面向未來、相信未來、挑戰未來的過程。我們剛剛過了18周歲的生日,18歲是一個成人禮,從呱呱落地一直走到今天我們經歷了好幾個發展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是面向當時我們能看到的未來去不斷去憧憬,不斷去嘗試,不斷去創新。

簡單跟大家回顧一下,從阿裡巴巴1999年創立以後,當時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馬雲到很多地方去跟大家講互聯網,這時候聽的人都是似信非信,好像有那麼回事,真的相信很不容易,因為什麼?還沒有發生。

很快到2003年,當時B2B的業務方興未艾,我們看到另外一個機會——電子商務,或者對消費者零售市場的電子商務的機會。當時eBay在中國是如日中天。我們一直有一句話說,90%的市場份額是多大的市場份額,2016年阿裡巴巴平臺的整個電商的零售市場的規模到達了37000億,今年肯定又將到達新的高度。

當時的市場是一個剛剛開始,是一個零頭的數字,但是已經有非常強勁的對手,市場的參與者,已經做得很好參與到這個市場,如果只是看到90%的市場份額已經被佔有了,很難下決心沖進去,因為看到了未來,看到這個市場,比2003年幾千幾萬倍的增加,我們才義無反顧,就是大家看到的淘寶、天貓,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到了2009年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討論,討論雲。今天談雲很自然的事情,每個人都覺得雲計算、大資料很重要,特別是在中國進入到數字經濟的時代,所有人都認為,不論是哪個產業,製造產業、服務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所有人都是高度共識,數字是所有商業的血液,計算是數位經濟發展的引擎,石油和引擎這兩個的共識,大家無論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大家的共識是一樣的。

2009年的時候,我們內部也有討論,是不是應該做雲?正因為我們對未來有這樣的一種暢想,所以我們才義無反顧進入到雲的持續的投入,我們持續投入到今年是第8年,我們還在繼續投入,我們也非常高興看到,整個雲的生態,在中國飛速建立起來,不僅如今大資料驅動的理念成為了社會的共識。

一年多以前,我們又提出了五新的思考——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和新製造,也是現在的時點面向未來暢想,未來的發展是怎麼樣的。零售不應該有線上和線下之分,應該只有資料驅動和非資料驅動之分,金融也是這樣,什麼是互聯網金融,什麼是傳統金融,沒有這樣的差別,最終都是有沒有擁抱數位技術的金融企業和服務;同樣,未來的新製造一定是面對終端的消費者,無論中間有多少環節,最終一定是由市場來驅動,由對消費者的洞察驅動,這才能夠面向未來,升級製造、升級產品設計、升級產品供給,升級管道關係,能夠建立一個嶄新的面向消費者驅動的C2B的大的願景。

資料今天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能源資產,為什麼?因為,傳統的能源水電煤是越用越少的,我們消耗了就發生了化學反應變成了另外一種介質,唯獨資料是非常奇特的,資料是越用越多的,數據不用才是最浪費的,我一直說,一個企業有很多資料,我有多少資料這不重要,重要的有沒有用好這些資料,資料有沒有變成你的生產力,有沒有促進生產關係的發展,變成一種新的生產力,不然資料只是佔用了存儲,只來帶來了更大的成本中心。

資料只有被廣泛使用,用在銷售、用在行銷、用在製造、用在設計各個領域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所有的這些最終都到技術的創新為前提,並且是技術的創新和商業創新不斷的發生新的化學反應。

前幾天大家看到了馬老師在上海坐地鐵了,刷臉進站,烏鎮互聯網大會中阿裡的無人超市也非常火。到底這是裡面採用了什麼樣的新技術產生的新的用戶體驗?很簡單,就是因為今天的視覺計算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從實驗室技術走向各行各業的應用。

所以,無人超市也好、人臉錢包也好都具備了可能性,而不僅僅是一種夢想,一種嘗試,最終都是由新技術不斷的發展和不斷的驅動,才帶來了我們對未來得挑戰的不斷的暢想和實現的可能性。

那麼,在我們想講對未來的暢想的時候,相信未來的時候,有幾個觀點分享給在座來賓,也是自己的經歷,在阿裡巴巴10年的經歷帶來的感受。

首先,我們需要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我們要暢想未來。但實際上走向未來的路是很痛苦,有一首歌是《明天更美好》,我說是後天更美好,明天肯定很痛苦,因為你要走向未來的美好,一定要經歷就像西天取經一樣,九九八十一難,不斷過關,不斷打怪升級,才能夠走向未來的美好。

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家精神面對未來的挑戰,走向未來的過程當中,如何面對過程當中的艱險,我們最重要的是堅持。

其實面對困難時像人手碰到火一樣會縮回來,這是本能,但企業家的核心的是堅持,所有的企業走向成功都是因為有不停地堅持。

今天我就舉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現在雙11已經變成了不僅是中國的名片,變成了全世界的名片,我去國外出差,所有人主動上來先聊雙11,大家都覺得好大,1682億很大,很多人會問,張勇你為什麼當時想出這個想法來?

我說想出這個想法來真是沒辦法,要活著,要堅持下去,當時新興的B2C的業務剛剛開始。所有的品牌企業剛剛開始接觸互聯網,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很美好,但是怎麼做還不知道,只有很少的企業開始採取行動,我們需要一件事情能夠讓消費者記住我們,一個新興的業務需要所有的企業更有動力參與,更多的企業結合在一起探索未來。

當時在2009年,第一次想出來說既然美國有一個叫黑色星期五,為什麼中國不能有自己的節日,最後我們選了一個陰差陽錯選了11月11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11月11號是什麼日子,雙十一之前我是不知道的,直到團隊跟我講,是西方的光棍節,光棍很孤獨,在網上抒發自己的內心,這也挺好。

在9年雙11的過程當中,每年都有預想不到的困難都有崩潰的時候。2011年的時候,我們曾經出現了午夜驚魂,我們整個的平臺系統出現了一個技術問題。很幸運,經過徹夜奮戰,黎明到來之前完成了修復。

這讓我們的意識開始上升,知道在整個的數字經濟的世界,其實跟實體經濟完全是本源上很多問題是相同的,我們的認識進入到了新的階段,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向前發展。所以,我們走向未來的道路非常痛苦,但是我們需要堅持。

第二,未來永遠是多樣化的,永遠不變的是變化。很多時候,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看到一個新興事物出來以後,這班車我沒趕上,落後了,別的企業發展起來了,怎麼辦?本能的反應我要趕上他,別人做我的也要做,我要做的更好,更快。

但是,我十年的體會,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去想,這一班車沒趕上,下一班車是什麼?因為,未來變化的太快了,這一班車沒趕上,肯定不是末班車,一定會有下一班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位的發展,使得創新的週期越來越短。

大家都還在談進入無線互聯網時代,今天我們全部都在無線互聯網時代,今天已經都在面向未來,面向互聯網,語音為入口的互聯網,我們必須不斷的探索,怎麼樣面向下一輛班車,我們去趕上未來的發展。

第三,面對未來的發展,作為企業家最重要的不僅是相信,相信代表一種執著,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有好奇心。好奇心很重要,今天我們發生了很多新的事物,整個企業的發展在過程當中會用很多新的事物,一開始覺得為什麼會這樣,甚至會挑戰。

我現在在公司裡面跟我們的90後的同事開會,有的時候會搞得胸悶,他們會直接跳出來,老逍你太老了,你不懂。

最後你必須接受一些自己不習慣的東西,為什麼?現在的用戶已經大多數是90後,90後正在成為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最好的服務90後的人是90後,也許我們看不慣,就像上一輩人,看不慣我是70年代的一樣,作為70年代的人也已經被人說太老了這時候就要忍一忍,多一點好奇心,看他們怎麼做,怎麼服務互聯網使用者,看今天的互聯網使用者怎麼使用互聯網產品。

也許我們習慣了滑鼠點擊,非常有邏輯的內容的展現,對年輕人來講就是劃屏,我們怎麼樣包容這樣的新生事物,最重要我們有好奇心,我們才能夠讓一些新生事物萌芽出來,才能夠看到未來的希望。

這些我想都是在變化當中我們不斷去探索的。我特別同意何社長在開始的時候講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變的是什麼?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企業家精神,不變的是初心,不變的是一個企業的使命。

阿裡巴巴能走到今天,我認為跟開創阿裡巴巴之初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沒有這樣的使命價值觀的驅動,我們走不到今天,我們可能會在很多的路中就停下了,因為太難了,我們會碰到很多的挑戰和困難。

今天不斷對未來的探索,有人會說,今天阿裡在很多業務領域都出現了,到底你們要進入多少領域要做多少事情?

其實做的事情很簡單,用兩句話講清楚,讓天下沒有難做的事情今天依然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繼續圍繞這個使命展開,只不過前面加了一個狀語,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讓銷售變得更有效率,讓行銷變得更有效率,讓製造更智慧,如何讓管道管理更智慧,這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是為了讓我們共同的客戶,共同的消費者,共同的用戶,他的生活更美好。

他的生活要更美好,必須今天隨著生活的發展,光有實物商品不夠了,製造很重要,下一代的智慧製造很重要,同時我們要發展服務業,發展各種的數字商品,發展各種的生活服務業,使得消費者的生活能夠更好不僅被滿足,同時被激發,激發新的需求,激發新的未來生活的美好的嚮往。

就像企業家精神需要啟動一樣,市場的需求也是需要被激發出來的,今天每個人用蘋果的手機都覺得很平常,最奇妙的是第一天重新定義了手機,人的內心對手機的使用,也許每個人都不知道,被激發出來了,覺得這樣用很好,從而形成了習慣。

這中間對使命的堅持對初心的堅持,不管變化未來有多麼紛繁複雜,有多少機會,回頭看還是自己的初心,這個應該是永遠不變的。

最後,今天的主題是啟動企業家精神,今天對每一個企業家來講,最重要的不僅是被啟動,而且還是自我激勵。

這個是我們走向未來最重要的,當然今天我們有非常好的大環境,我們也得到了政府、得到了社會很多的宣導、支持,最重要的企業家精神來自于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自己相信什麼,我們自己願意去嘗試什麼,我們內心的本源是什麼,這是我們所有的企業家必須要去堅持自我激勵,只有自我激勵,我們才能走向未來,去克服所有的困難,走向未來的美好。

謝謝大家!

今天我們全部都在無線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不斷的探索,怎麼樣面向下一個車站,下一輛班車,趕上未來的發展。”

變化是常態,對於企業家來說,保持定力,保持初心,做到不變——這才是最難,也最重要的。

“有人會問:今天阿裡在很多業務領域都出現了,到底你們要進入多少領域?要做多少事情?”張勇主動提到了這個敏感問題,他表示,阿裡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歸攏在一個初心和使命之下,那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而在呼嘯而來的資料時代,張勇給這個使命前面加了一個狀語:“在數位經濟時代”,“在數位經濟時代,如何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讓銷售變得更有效率,讓行銷變得更有效率,讓製造更智慧智慧,如何讓管道管理更智慧更智慧?”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句話裡包含的產業千頭萬緒,繁雜多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阿裡必須多面出擊,從而不停擴展業務邊界,不過,正如張勇所說,“不管變化未來有多麼紛繁複雜,有多少機會,回頭看還是自己的初心,這個應該是永遠不變的。”

以下是張勇在2017(第十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的演講全文:

尊敬的徐書記、張社長、何社長,各位企業家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來參加中國企業家領袖家年會,時至年底大會不斷,烏鎮互聯網大會、財富論壇,今天在首都舉辦企業家雲集的年會,特別是今天的主題相信未來啟動企業家精神,非常有前瞻性。

看到這個主題非常有共鳴,阿裡巴巴從創立一直走到今天,其實就是不斷面向未來、相信未來、挑戰未來的過程。我們剛剛過了18周歲的生日,18歲是一個成人禮,從呱呱落地一直走到今天我們經歷了好幾個發展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是面向當時我們能看到的未來去不斷去憧憬,不斷去嘗試,不斷去創新。

簡單跟大家回顧一下,從阿裡巴巴1999年創立以後,當時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馬雲到很多地方去跟大家講互聯網,這時候聽的人都是似信非信,好像有那麼回事,真的相信很不容易,因為什麼?還沒有發生。

很快到2003年,當時B2B的業務方興未艾,我們看到另外一個機會——電子商務,或者對消費者零售市場的電子商務的機會。當時eBay在中國是如日中天。我們一直有一句話說,90%的市場份額是多大的市場份額,2016年阿裡巴巴平臺的整個電商的零售市場的規模到達了37000億,今年肯定又將到達新的高度。

當時的市場是一個剛剛開始,是一個零頭的數字,但是已經有非常強勁的對手,市場的參與者,已經做得很好參與到這個市場,如果只是看到90%的市場份額已經被佔有了,很難下決心沖進去,因為看到了未來,看到這個市場,比2003年幾千幾萬倍的增加,我們才義無反顧,就是大家看到的淘寶、天貓,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到了2009年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討論,討論雲。今天談雲很自然的事情,每個人都覺得雲計算、大資料很重要,特別是在中國進入到數字經濟的時代,所有人都認為,不論是哪個產業,製造產業、服務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所有人都是高度共識,數字是所有商業的血液,計算是數位經濟發展的引擎,石油和引擎這兩個的共識,大家無論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大家的共識是一樣的。

2009年的時候,我們內部也有討論,是不是應該做雲?正因為我們對未來有這樣的一種暢想,所以我們才義無反顧進入到雲的持續的投入,我們持續投入到今年是第8年,我們還在繼續投入,我們也非常高興看到,整個雲的生態,在中國飛速建立起來,不僅如今大資料驅動的理念成為了社會的共識。

一年多以前,我們又提出了五新的思考——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和新製造,也是現在的時點面向未來暢想,未來的發展是怎麼樣的。零售不應該有線上和線下之分,應該只有資料驅動和非資料驅動之分,金融也是這樣,什麼是互聯網金融,什麼是傳統金融,沒有這樣的差別,最終都是有沒有擁抱數位技術的金融企業和服務;同樣,未來的新製造一定是面對終端的消費者,無論中間有多少環節,最終一定是由市場來驅動,由對消費者的洞察驅動,這才能夠面向未來,升級製造、升級產品設計、升級產品供給,升級管道關係,能夠建立一個嶄新的面向消費者驅動的C2B的大的願景。

資料今天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能源資產,為什麼?因為,傳統的能源水電煤是越用越少的,我們消耗了就發生了化學反應變成了另外一種介質,唯獨資料是非常奇特的,資料是越用越多的,數據不用才是最浪費的,我一直說,一個企業有很多資料,我有多少資料這不重要,重要的有沒有用好這些資料,資料有沒有變成你的生產力,有沒有促進生產關係的發展,變成一種新的生產力,不然資料只是佔用了存儲,只來帶來了更大的成本中心。

資料只有被廣泛使用,用在銷售、用在行銷、用在製造、用在設計各個領域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所有的這些最終都到技術的創新為前提,並且是技術的創新和商業創新不斷的發生新的化學反應。

前幾天大家看到了馬老師在上海坐地鐵了,刷臉進站,烏鎮互聯網大會中阿裡的無人超市也非常火。到底這是裡面採用了什麼樣的新技術產生的新的用戶體驗?很簡單,就是因為今天的視覺計算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從實驗室技術走向各行各業的應用。

所以,無人超市也好、人臉錢包也好都具備了可能性,而不僅僅是一種夢想,一種嘗試,最終都是由新技術不斷的發展和不斷的驅動,才帶來了我們對未來得挑戰的不斷的暢想和實現的可能性。

那麼,在我們想講對未來的暢想的時候,相信未來的時候,有幾個觀點分享給在座來賓,也是自己的經歷,在阿裡巴巴10年的經歷帶來的感受。

首先,我們需要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我們要暢想未來。但實際上走向未來的路是很痛苦,有一首歌是《明天更美好》,我說是後天更美好,明天肯定很痛苦,因為你要走向未來的美好,一定要經歷就像西天取經一樣,九九八十一難,不斷過關,不斷打怪升級,才能夠走向未來的美好。

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家精神面對未來的挑戰,走向未來的過程當中,如何面對過程當中的艱險,我們最重要的是堅持。

其實面對困難時像人手碰到火一樣會縮回來,這是本能,但企業家的核心的是堅持,所有的企業走向成功都是因為有不停地堅持。

今天我就舉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現在雙11已經變成了不僅是中國的名片,變成了全世界的名片,我去國外出差,所有人主動上來先聊雙11,大家都覺得好大,1682億很大,很多人會問,張勇你為什麼當時想出這個想法來?

我說想出這個想法來真是沒辦法,要活著,要堅持下去,當時新興的B2C的業務剛剛開始。所有的品牌企業剛剛開始接觸互聯網,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很美好,但是怎麼做還不知道,只有很少的企業開始採取行動,我們需要一件事情能夠讓消費者記住我們,一個新興的業務需要所有的企業更有動力參與,更多的企業結合在一起探索未來。

當時在2009年,第一次想出來說既然美國有一個叫黑色星期五,為什麼中國不能有自己的節日,最後我們選了一個陰差陽錯選了11月11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11月11號是什麼日子,雙十一之前我是不知道的,直到團隊跟我講,是西方的光棍節,光棍很孤獨,在網上抒發自己的內心,這也挺好。

在9年雙11的過程當中,每年都有預想不到的困難都有崩潰的時候。2011年的時候,我們曾經出現了午夜驚魂,我們整個的平臺系統出現了一個技術問題。很幸運,經過徹夜奮戰,黎明到來之前完成了修復。

這讓我們的意識開始上升,知道在整個的數字經濟的世界,其實跟實體經濟完全是本源上很多問題是相同的,我們的認識進入到了新的階段,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向前發展。所以,我們走向未來的道路非常痛苦,但是我們需要堅持。

第二,未來永遠是多樣化的,永遠不變的是變化。很多時候,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看到一個新興事物出來以後,這班車我沒趕上,落後了,別的企業發展起來了,怎麼辦?本能的反應我要趕上他,別人做我的也要做,我要做的更好,更快。

但是,我十年的體會,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去想,這一班車沒趕上,下一班車是什麼?因為,未來變化的太快了,這一班車沒趕上,肯定不是末班車,一定會有下一班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位的發展,使得創新的週期越來越短。

大家都還在談進入無線互聯網時代,今天我們全部都在無線互聯網時代,今天已經都在面向未來,面向互聯網,語音為入口的互聯網,我們必須不斷的探索,怎麼樣面向下一輛班車,我們去趕上未來的發展。

第三,面對未來的發展,作為企業家最重要的不僅是相信,相信代表一種執著,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有好奇心。好奇心很重要,今天我們發生了很多新的事物,整個企業的發展在過程當中會用很多新的事物,一開始覺得為什麼會這樣,甚至會挑戰。

我現在在公司裡面跟我們的90後的同事開會,有的時候會搞得胸悶,他們會直接跳出來,老逍你太老了,你不懂。

最後你必須接受一些自己不習慣的東西,為什麼?現在的用戶已經大多數是90後,90後正在成為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最好的服務90後的人是90後,也許我們看不慣,就像上一輩人,看不慣我是70年代的一樣,作為70年代的人也已經被人說太老了這時候就要忍一忍,多一點好奇心,看他們怎麼做,怎麼服務互聯網使用者,看今天的互聯網使用者怎麼使用互聯網產品。

也許我們習慣了滑鼠點擊,非常有邏輯的內容的展現,對年輕人來講就是劃屏,我們怎麼樣包容這樣的新生事物,最重要我們有好奇心,我們才能夠讓一些新生事物萌芽出來,才能夠看到未來的希望。

這些我想都是在變化當中我們不斷去探索的。我特別同意何社長在開始的時候講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變的是什麼?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企業家精神,不變的是初心,不變的是一個企業的使命。

阿裡巴巴能走到今天,我認為跟開創阿裡巴巴之初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沒有這樣的使命價值觀的驅動,我們走不到今天,我們可能會在很多的路中就停下了,因為太難了,我們會碰到很多的挑戰和困難。

今天不斷對未來的探索,有人會說,今天阿裡在很多業務領域都出現了,到底你們要進入多少領域要做多少事情?

其實做的事情很簡單,用兩句話講清楚,讓天下沒有難做的事情今天依然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繼續圍繞這個使命展開,只不過前面加了一個狀語,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讓銷售變得更有效率,讓行銷變得更有效率,讓製造更智慧,如何讓管道管理更智慧,這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是為了讓我們共同的客戶,共同的消費者,共同的用戶,他的生活更美好。

他的生活要更美好,必須今天隨著生活的發展,光有實物商品不夠了,製造很重要,下一代的智慧製造很重要,同時我們要發展服務業,發展各種的數字商品,發展各種的生活服務業,使得消費者的生活能夠更好不僅被滿足,同時被激發,激發新的需求,激發新的未來生活的美好的嚮往。

就像企業家精神需要啟動一樣,市場的需求也是需要被激發出來的,今天每個人用蘋果的手機都覺得很平常,最奇妙的是第一天重新定義了手機,人的內心對手機的使用,也許每個人都不知道,被激發出來了,覺得這樣用很好,從而形成了習慣。

這中間對使命的堅持對初心的堅持,不管變化未來有多麼紛繁複雜,有多少機會,回頭看還是自己的初心,這個應該是永遠不變的。

最後,今天的主題是啟動企業家精神,今天對每一個企業家來講,最重要的不僅是被啟動,而且還是自我激勵。

這個是我們走向未來最重要的,當然今天我們有非常好的大環境,我們也得到了政府、得到了社會很多的宣導、支持,最重要的企業家精神來自于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自己相信什麼,我們自己願意去嘗試什麼,我們內心的本源是什麼,這是我們所有的企業家必須要去堅持自我激勵,只有自我激勵,我們才能走向未來,去克服所有的困難,走向未來的美好。

謝謝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