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興包凡:資本市場上的老炮,包場互聯網生意的格鬥士丨雲掌財經

作者:雲掌財經 財艾笨

他說:要做老大, 每年分錢分得就要比別人少, 這是華興的文化。

在資本市場, 江湖氣是一種罕見的存在。 在商業社會, 這一特徵顯得很有中國特色。 但是, 華興資本正是憑藉江湖氣, 成為達成合作的關鍵因素。

如果你還不認識包凡,

說明你的生意做得還不夠大。

包凡, 華興資本創始人。 上海男人, 光頭, 喜歡F1和拳擊。

已經在金融圈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的他, 成功運作超過200個融資、IPO和並購項目。 在公司內部他被成為“老大”, 在同行眼裡, 他是一位誕生於中國的投資銀行家。

華興10年, 並購之王

回首華興10年, 從2006年的當當網、千橡互動, 2007年的巨人網路, 2008年的暴風影音, 2009年的開心網, 2010年的神州租車、奇藝(後改名為“愛奇藝”), 2011年的京東商城、聚美優品、大眾點評、趕集, 2012年的優酷土豆, 2013年的百度、PPS、阿裡巴巴、酷盤、奇虎360, 到2014年的騰訊、京東以及陌陌, 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一系列融資、並購、上市行為的背後,

都有華興資本的身影。

整個2014年, 華興資本完成近50個私募融資及並購項目、7個IPO項目、2個可轉債專案, 總交易金額近120億美金, 涉及包括互聯網金融、電商、遊戲、文化產業、線上教育、O2O、移動社交、線上旅遊、高科技以及醫療設備等在內的多個引領新經濟發展的大熱領域, 創下了華興10年來最好的業績紀錄。

2015 年, 包凡更是促成了中國互聯網界最大的三場合並:滴滴快的、58 趕集、美團大眾點評。

2016年下半年是創投圈公認的資本寒冬。

雖然資本市場轉冷, 但是華興資本集團的“成績單”卻依舊十分矚目, 2016年, 華興資本總共做了41個案子, 資金規模達到120億美金。 在5億美金以上規模的融資市場, 華興占了超過1/3的市場份額。 2016年10月28號成立的華菁證券, 更讓華興成為唯一一家同時具備美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三地同行業務牌照金融機構。

崛起, 靠義氣

包凡出身於外交世家, 自小對商業的敏感就異於旁人。

“對錢沒什麼概念”的他, 出手大方, 身邊聚攏了一幫兄弟。

創辦華興以來, 他雖然性格強勢, 但並非一言堂。

在華興, 同事都喊他“老大”, 對“包總”“老闆”這樣的稱呼, 包凡有點排斥。 他最喜歡的電視劇是《兄弟連》, 創業就是一幫兄弟混社會, “吃苦在前, 享樂在後”。 用他的話說, “要做老大, 就是每年分錢分得比別人少, 雖然聽起來很奇怪, 但這就是華興的文化。 不然好事兒都被你占了, 爛事兒讓別人擦屁股, 兄弟們憑什麼跟你混?”

“不要只看利益, 要重感情”, 包凡經常這樣告訴同事們, 漸漸在華興內部建立了一種“講義氣”的江湖文化。 “如果一個企業選擇了華興, 我們會啟用華興所有的資源去支持他, 在他最困難的時候, 我們也會不離不棄。 ”

這讓華興的企業文化中充滿令人熱血的“江湖義氣”。 往淺了說,

就是在利益問題上很大氣、不計較, 感覺靠譜;往深了說, 真和包凡有了交情, 你甚至願意“送”錢給他。

當年光線與華友的並購案, 包凡嘔心瀝血一場, 買賣最終沒成, 連顧問費都打了水漂。 但光線傳媒的王長田記住了這事。 後來光線傳媒上市, 王長田拉著包凡入股, 讓他一口氣大賺了30多倍。對此,王長田毫不諱言:他是一個你願意給他錢的人,你覺得他掙錢是應該的。

10年摸爬滾打,包凡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和公信力——他明白,要做局調停,這將是最重要的資本。“滴滴”和“快的”談判時,他擔任了兩家共同的顧問,在行業內這是罕見現象,包凡說,“這個角色不是什麼人都能扮演的,信任建立在長期合作基礎上,當然華興資本對這個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對複雜交易架構的把控能力,也是業內無人能及”。

在華爾街為中國創業者代言

騰訊、京東、奇虎、當當、優酷、土豆、愛奇藝、PPS、美團、趕集、陌陌……,華興資本的會客廳,展示了他們有過合作的商業夥伴。如果滿足於原有的私募和並購業務,華興的確是可以喘一口氣了。但這顯然不是包凡的風格。

金融風暴中,本土證券市場萎靡,國際投行中國業務銳減,包凡卻從中看到了華興擴張的好時機,決定將華興從原先的新型投行(關注創業公司種子期和成長期的融資並購)轉型為全業務投行,開始佈局證券業務。

在他看來,華興如果不轉型為一站式、全業務的投行,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真正立足。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中國公司也有這種現實需求。

2010年曾是中國公司在全球IPO十分活躍的一年,一共有476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規模高達1053.54億美元。而2011年全年則有348家中國公司上市,融資規模為553.7億美元。這些公司的上市,特別是海外上市,絕大多數是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等國外的巨頭充當證券承銷商。

中國高科技企業在投資銀行的説明下,早期受益於國際資本,而後又在外資銀行幫助下於海外上市,一切看上去很美。但,也僅僅是看上去。當當網的創始人李國慶曾將這件美好的外衣撕開了一道口子,使人們得以窺見不那麼美好的內核。

商業觀察家申音認為,處於弱勢的創業者與機構投資人、投行談判,並不是完全對等的交易,創業者在談判中也許會有心理落差,有些條款可能是被迫接受的。

包凡則感慨,“歐洲撐起了羅斯柴爾德,猶太人撐起了高盛,央企撐起了中金,中國的創業者們,誰是你們在華爾街的代言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就蘊含在“華興”的寓意當中。如今,包凡已經有足夠的底氣篤定,未來10年,中國必將成為全球金融中心。那時候,他希望華興能成為中國最好的、最優秀的、世界級的投行。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讓他一口氣大賺了30多倍。對此,王長田毫不諱言:他是一個你願意給他錢的人,你覺得他掙錢是應該的。

10年摸爬滾打,包凡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和公信力——他明白,要做局調停,這將是最重要的資本。“滴滴”和“快的”談判時,他擔任了兩家共同的顧問,在行業內這是罕見現象,包凡說,“這個角色不是什麼人都能扮演的,信任建立在長期合作基礎上,當然華興資本對這個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對複雜交易架構的把控能力,也是業內無人能及”。

在華爾街為中國創業者代言

騰訊、京東、奇虎、當當、優酷、土豆、愛奇藝、PPS、美團、趕集、陌陌……,華興資本的會客廳,展示了他們有過合作的商業夥伴。如果滿足於原有的私募和並購業務,華興的確是可以喘一口氣了。但這顯然不是包凡的風格。

金融風暴中,本土證券市場萎靡,國際投行中國業務銳減,包凡卻從中看到了華興擴張的好時機,決定將華興從原先的新型投行(關注創業公司種子期和成長期的融資並購)轉型為全業務投行,開始佈局證券業務。

在他看來,華興如果不轉型為一站式、全業務的投行,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真正立足。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中國公司也有這種現實需求。

2010年曾是中國公司在全球IPO十分活躍的一年,一共有476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規模高達1053.54億美元。而2011年全年則有348家中國公司上市,融資規模為553.7億美元。這些公司的上市,特別是海外上市,絕大多數是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等國外的巨頭充當證券承銷商。

中國高科技企業在投資銀行的説明下,早期受益於國際資本,而後又在外資銀行幫助下於海外上市,一切看上去很美。但,也僅僅是看上去。當當網的創始人李國慶曾將這件美好的外衣撕開了一道口子,使人們得以窺見不那麼美好的內核。

商業觀察家申音認為,處於弱勢的創業者與機構投資人、投行談判,並不是完全對等的交易,創業者在談判中也許會有心理落差,有些條款可能是被迫接受的。

包凡則感慨,“歐洲撐起了羅斯柴爾德,猶太人撐起了高盛,央企撐起了中金,中國的創業者們,誰是你們在華爾街的代言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就蘊含在“華興”的寓意當中。如今,包凡已經有足夠的底氣篤定,未來10年,中國必將成為全球金融中心。那時候,他希望華興能成為中國最好的、最優秀的、世界級的投行。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