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經明義|《春秋》:做一個好父親、好長輩

作者:朱偲

導讀:中國文化注重孝, 同時也注重慈。 為人父母一方面要正己修身, 為子女樹立榜樣;另一方面對子女要慈愛, 給予子女合適的指導和足夠的關愛。


歷數《春秋》中所記載的諸多亡國覆家的悲劇, 作為大家長的父親不合格或做的不到位是一個重要原因。

齊景公曾向孔子詢問治國理政的道理, 孔子沒有長篇大論、侃侃而談, 而只回了看似稀鬆平常的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點了點頭, 表示認同, 其實他並沒有真懂孔子的話。 他雖一心想恢復齊桓公的霸業, 也初見成效, 但他沒有做到孔子說的八字訣, 在確立繼承人上, 不按常理出牌, 執意廢除太子陽生, 而立幼子荼為君, 結果在他去世後不久, 齊國內亂, 野心家田乞趁機剪除國、高、晏等忠臣, 獨掌朝政, 大大加速了“田氏代齊”的步伐。

宋代大儒楊時(就是程門立雪的那位)對此一語道破:“君之所以君,

臣之所以臣, 父之所以父, 子之所以子, 是必有道矣。 景公知善夫子之言, 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 蓋悅而不繹者。 齊之所以卒於亂也。 ”就是說, 想要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君君”、“父父”比“臣臣”、“子子”更為首要和關鍵, 君要有君的樣子, 父要有父的樣子;做君主的就要扛起君主的責任, 做父親就要秉持為父之道。

這就是董仲舒所謂“父不父則子不子, 君不君則臣不臣耳”。

與此類似, 衛靈公因為聽信南子的讒言, 不喜歡太子蒯聵, 想立幼子公子郢為後, 但為公子郢所拒絕, 便立蒯聵之子輒為君。 在衛靈公去世後, 蒯聵和輒父子之間上演了殘酷的權力爭奪, 以晉國為首的集團扶持蒯聵, 以齊國為首的集團支持輒,

衛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政局不穩, 孔子弟子子路也在這場內鬥中罹難。 此外《春秋》中還有多起為世子或太子娶媳婦卻見色起意、據為己有的, 向魯惠公、楚平王, 可謂是唐玄宗的先行者, 或導致兄弟相殘, 或致使父子間隙。

或許是有鑑於此, 後儒在教化民眾中往往在父慈子孝上著力甚多。 王陽明在從政時, 有父子二人對簿公堂, 王陽明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直接上來審案、打板子, 而是試圖觸發他們內心的良知, 他的話還沒說完, 兩人萌生悔意, 抱頭痛哭相擁而去。 弟子感到好奇, 向老師求教, 陽明回答道, 我告訴他們:“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子, 瞽叟是世間大慈的父。 ”陽明這句話, 是有些語出驚人的。 眾所周知, 舜是以孝治天下的典範,

孟子稱他為“大孝終身慕父母”;而他的父親瞽叟則偏愛小兒子象, 致使象多次加害舜。

王陽明的理由如下:“舜常自以為大不孝, 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為大慈, 所以不能慈。 ”原來在父子衝突時, 舜首先想到的是母親早逝, 父親養育自己不容易, 並自責自己不夠孝順惹父親生氣了;瞽叟則不能夠反躬自省, 而是將矛頭指向對方, 心裡想我對他這麼好、這麼慈愛, 這小子娶了媳婦就忘了我的養育之恩。 這就是陽明這句話的真諦所在。

中國文化注重孝, 同時也注重慈。 近代以來, 由於劇烈的時代變遷, 有的人沒有在經過孝慈文化薰陶、自己尚未真正“成人”的前提下, 就為人父母, 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子女的成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或失之于嚴苛, 或失之於溺愛, 或過於粗暴, 或不管不問。 為此, 今天, 我們更應該學習《春秋》中的智慧、汲取古人的經驗教訓, 一方面要正己修身, 為子女樹立榜樣;另一方面對子女要慈愛, 給予子女合適的指導和足夠的關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