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當中國非遺遇見國酒茅臺,是華夏民族記憶與現實的又一次相逢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一直傳承至今的, 除了文字, 大概就是酒了。 酒, 特別是白酒, 源於五穀, 凝天地精華, 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獨特味道, 原始而古老, 濃烈而醇厚, 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記憶。

一滴酒, 將厚重的東方文明濃縮其中。

一群人追尋這滴酒而來。 2017年12月3日, 茅臺集團邀請包括非物質文化繼承人及白酒收藏家在內的茅臺高端粉絲團走進“國酒之鄉”——貴州茅臺鎮, 歷時三天, 只為來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國酒文化的碰撞與傳承之旅。

茅臺粉絲團拍照留念

尋味匠心, 發現非遺背後千年釀藝

此次到訪茅臺的有中國文化交流聯誼會副主席李緒剛、山東省美術協會會長張建文、國畫書法家金樂等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以及熱愛、品鑒、收藏茅臺多年的資深粉絲們。

對每一個資深茅粉而言, 這不僅僅是重新認識、瞭解茅臺的機會, 更是零距離感受國酒茅臺千年釀藝的機會。

白酒釀造技藝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而中國傳統的釀造技藝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獨創精神, 因其跨越時空的長期性及獨特的文化地理性, 決定了這一民間傳統技藝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人文價值、民俗價值、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 它與我國的其他民間手工技藝一樣, 也是中華文明的根基。

2006年, 國酒茅臺釀制技藝入選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成為醬香型白酒工藝的唯一代表。 茅臺的釀酒業始于秦漢, 先後傳承2000多年, 釀酒業從未間斷, 其獨特的釀造技術和獨特的地理環境, 造就了茅臺酒舉世無雙和獨有奇特的風格, 使得茅臺酒成了名滿天下的中國名酒,

並成為許多重大的外事活動的見證者, 因而被譽為國酒。

及至今天, 茅臺鎮已經成為集古鹽文化、長征文化和酒文化於一體的“中國第一酒鎮”。 當粉絲團沿著川流不息赤水河一路穿行, 當聞見酒香彌漫時, 不經意間已經走進霧氣氤氳的茅臺鎮。

茅臺鎮核心腹地即是茅臺酒廠。 接下來, 等待粉絲團的將是傳承千年的釀藝之旅。

參觀茅臺集團制酒車間及釀造工藝

第一次, 穿越歷史品味國粹之美

“都說茅臺酒釀造工藝複雜, 沒想到這麼複雜, 從未想到。 ”粉絲團感慨。

茅臺酒是獨特的大麯醬香型工藝白酒, 生產工藝分為制曲、制酒、貯存、勾兌、檢驗、包裝六部分, 30多道工序, 165個工藝環節。 僅是制曲就十分考究, 茅臺酒以本地優質冬小麥制曲, 感官要求:顆粒堅實, 飽滿, 均勻, 呈金黃色, 皮薄, 無黴變。

非遺人員共同參觀茅臺制酒車間

從每年的端午踩曲算起, 茅臺酒要經歷重陽投料, 一年一個生產週期, 其間九次蒸煮, 八次發酵, 七次取酒, 經分型貯放, 勾兌貯放, 五年後包裝出廠。

每一個流程都遵循千百年來是師徒間的口傳心授的釀造秘訣。 曾有專家這樣評價中國白酒:白酒的釀造過程, 就像中國功夫一樣神秘莫測。

白酒作為“中華國粹”, 被世人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相比於國外的蒸餾酒, 中國白酒從釀造環境到釀造技藝, 再到勾兌品鑒,相當考究。白酒是世界上工藝最複雜的蒸餾酒,它的酒體風味形成最為複雜,也是生產週期最長,成本最高的蒸餾酒。

一位白酒收藏家表示,茅臺一直堅持使用最傳統的釀酒工藝,這也是堅守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創新。穿越歷史,我們更加真切的看清了國酒茅臺,也體會到了更濃厚的白酒文化。

以酒入畫,講好中國酒故事

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幾乎每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酒,中國畫自然也不例外。在品鑒國酒茅臺之後,一張宣紙、一支筆、一潑墨……微醺之間,一幅精美的水墨畫便已躍然紙上。中國水墨畫表演者李緒剛、張建文在“古色古香”的茅臺國酒文化城帶來了水墨畫表演。

非物質文化繼承人現場作畫

水墨畫作展示

現場觀看了以酒入畫、現場即興創作之後,非物質文化繼承人李緒剛深有感觸:“茅臺鎮在很多人眼裡以為就是一個酒廠,其實不然,這是一個充滿了豐富酒文化的地方。本次活動將中國的非物質遺產文化與白酒文化進行巧妙結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是一場文化上的盛宴。”

茅臺這個品牌在白酒行業是一塊金牌,它相當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國粹,酒文化跟茶文化、國學、京劇等傳統文化一樣,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非物質文化繼承人金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未來,我們應該繼續延續這種酒文化,將茅臺釀酒工藝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

非遺人員在會場發言

傳承是為了更好的弘揚,國家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指示精神,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真正提升文化軟實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讓中華文化融入世界。

會議現場氣氛熱烈

今天,國酒茅臺積極的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酒故事。從2015年至今,先後到美國三藩市、俄羅斯莫斯科、義大利米蘭、德國漢堡等地進行文化和品牌推廣,引起廣泛關注,被境外媒體評價為中國民族品牌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的精彩表現。就在上個月,茅臺舉辦了“香遇金色非洲——文化茅臺走向’一帶一路’非洲系列推介”活動,

點滴之間,茅臺引領中國白酒走出去。而乾杯茅臺,也成為世界瞭解中國的一個視窗。

再到勾兌品鑒,相當考究。白酒是世界上工藝最複雜的蒸餾酒,它的酒體風味形成最為複雜,也是生產週期最長,成本最高的蒸餾酒。

一位白酒收藏家表示,茅臺一直堅持使用最傳統的釀酒工藝,這也是堅守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創新。穿越歷史,我們更加真切的看清了國酒茅臺,也體會到了更濃厚的白酒文化。

以酒入畫,講好中國酒故事

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幾乎每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酒,中國畫自然也不例外。在品鑒國酒茅臺之後,一張宣紙、一支筆、一潑墨……微醺之間,一幅精美的水墨畫便已躍然紙上。中國水墨畫表演者李緒剛、張建文在“古色古香”的茅臺國酒文化城帶來了水墨畫表演。

非物質文化繼承人現場作畫

水墨畫作展示

現場觀看了以酒入畫、現場即興創作之後,非物質文化繼承人李緒剛深有感觸:“茅臺鎮在很多人眼裡以為就是一個酒廠,其實不然,這是一個充滿了豐富酒文化的地方。本次活動將中國的非物質遺產文化與白酒文化進行巧妙結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是一場文化上的盛宴。”

茅臺這個品牌在白酒行業是一塊金牌,它相當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國粹,酒文化跟茶文化、國學、京劇等傳統文化一樣,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非物質文化繼承人金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未來,我們應該繼續延續這種酒文化,將茅臺釀酒工藝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

非遺人員在會場發言

傳承是為了更好的弘揚,國家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指示精神,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真正提升文化軟實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讓中華文化融入世界。

會議現場氣氛熱烈

今天,國酒茅臺積極的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酒故事。從2015年至今,先後到美國三藩市、俄羅斯莫斯科、義大利米蘭、德國漢堡等地進行文化和品牌推廣,引起廣泛關注,被境外媒體評價為中國民族品牌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的精彩表現。就在上個月,茅臺舉辦了“香遇金色非洲——文化茅臺走向’一帶一路’非洲系列推介”活動,

點滴之間,茅臺引領中國白酒走出去。而乾杯茅臺,也成為世界瞭解中國的一個視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