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阜新: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 讓“農業大市”名副其實

加入合作社後, 白玉都村的瓜農學會了先進的種植技術, 瓜的產量高了, 品質也好了。

阜新市人均耕地面積居全省之首, 號稱農業大市。 但是, 十年九旱的氣候、雨養農業的先天缺陷又讓這一稱號“名存實亡”。

如何讓“農業大市”變得名副其實?如何讓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進而推動阜新經濟轉型升級?

我們注意到, 阜新開始因地制宜地發展現代農業。

從一個村的香瓜到大公司的種植基地, 從一位元農民的玉米大豆到農產品的品牌建設, 從傳統的田間作業到新農業新業態——我們關注。

引子

這幾天,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白玉都香瓜種植基地的瓜棚內,

總是一片忙碌, 瓜農們邊摘瓜邊喜滋滋地討論著瓜市的行情。

2月25日, 瓜農孫寶玉的瓜棚裡, 收瓜的人又在催促“抓緊時間摘啊”。 “我們村的瓜, 名聲越來越大, 沒准以後還能漲價。 ”沒幾句話的工夫, 兩個水桶裝滿了瓜, 一個人用扁擔將它們挑到裝箱處。

裝箱現場是收購方的人, 他們仔細初選, 套袋後裝箱。

“我們合作社的瓜是無公害產品, 種這瓜可不容易, 管理嚴著呢!但是, 辛苦也不白費, 瓜的品質上來了, 好賣了不說, 收購價還比去年高了。 ”眼看著自己瓜棚裡的瓜被包圓兒, 孫寶玉樂得嘴都合不上了。

“能親眼看到有機米裝袋的過程, 心裡更踏實啦!”2月27日, 在遼寧綠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基地採摘了草莓,

瀋陽遊客王旭走進有機米的生產車間參觀後發出感慨。

王旭說, 他腦中的印象是磨米後人工裝袋, 而現在讓他感到“高超”的是竟然全自動化, 只在生產線的末端看到兩名工人, 一人負責封袋, 一人負責運送成品袋米。

王旭說, 看過有機米的生產過程, 加上對入口食品安全的追求, 他毫不猶豫地買了4盒有機米。

從普通到無公害

白玉都村香瓜的收購價見漲

瓜棚從10棟發展到1000多棟

53歲的孫寶玉有著十餘年的種植香瓜經驗, 去年, 他加入了玉都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瓜棚也從1個擴展到4個。

2月28日, 記者再次見到孫寶玉的時候, 他正在瓜棚裡忙活著, 準備種下一季瓜。 “採用合作社先進的種植技術後, 我的瓜產量上來了。

有合作社給我們聯繫買家, 價格也上來了。 今年, 我們村種瓜的收入都能多不少。 ”

孫寶玉說的“收入多”, 是有賬可算的。

2月2日, 白玉都村村主任、合作社負責人孫苗苗帶來一個北京的水果採購商, 他考察過基地的香瓜長勢後, 立刻與孫寶玉等幾名瓜農簽訂了收購協議, 收購價是13.4元/公斤。 孫寶玉對收購單價很滿意, “比去年同期高了1元呢!”孫寶玉摘下一個瓜說:“外表光澤、口感甜而脆, 一個瓜重七八兩。 我這90米棚, 能摘2500公斤瓜, 一棚瓜比去年多賣2500元錢。 ”

“你的4個棚就能多賣1萬元啊!”記者也為他高興。

“可不是!這有技術和沒技術就是不一樣, 瓜好, 賣得好, 價錢也好。 ”孫寶玉笑著發出感慨。

記者瞭解到, 玉都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裡,

還有70戶瓜農的瓜長勢良好, 豐收在望。

孫苗苗說, 白玉都村有11年的種瓜歷史, 2006年發展之初有10棟瓜棚, 如今已經發展到1000多棟。 2016年, 她牽頭成立合作社後, 幹了3件事, 一是引入新的菌水肥一體化新技術在10個實驗棚實驗, 實現了有機肥替代化肥, 讓農產品無污染, 入口更安全;二是積極申請無公害認證, 白玉都香瓜種植基地的瓜現在已是無公害產品; 三是完成鑫玉都商標的註冊。

“事實證明, 提高種植技術, 提高管理水準, 緊跟市場變化, 是對的, 瓜農受益後, 會更願意接受新技術。 ”孫苗苗告訴記者, 她打算讓全村300余戶瓜農都採用無公害種植技術, 屆時1000多棟棚的產品都是無公害產品。

從產品認證到琢磨品牌

申博的韭菜綠維的大米,

價高也好賣

張慶年家的玉米大豆要起名了

記者瞭解到, 除了白玉都村的香瓜外, 阜新市還有72種農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 獲得認證的農產品範圍也很廣泛, 從西瓜、香瓜、葡萄等果產品, 到辣椒、韭菜、茄子等蔬菜產品, 再到穀子、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

阜新縣慶年家庭農場的玉米、穀子和大豆都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但在農場負責人張慶年的眼裡, 僅僅獲得無公害認證, 意義不大, 還得有自己的商標才行。 下一步, 他要打出自己的品牌, 給自家農場的玉米、大豆起個名兒, 申請個商標。 “農產品有了品牌, 含金量更高。 ”

春節前, 遼寧申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頭刀”韭菜成了搶手貨, 在市場價不到6元/公斤的行情下, 卻有人開車從十幾公里外,以20元/公斤的高價購買。

“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很重視入口食品安全!我的韭菜貴,就是因為我的產品是有機的,吃著放心。”公司董事長張雷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張雷說,種植前,他們對土地進行了有害殘留、重金屬淨化處理,確保零殘留。“頭刀的產量略低些,兩個大棚的韭菜只產出900公斤,供不應求,甚至有的市民擔心第二刀的也買不著,直接留了電話和定金。”

在張雷提供的一份由北京中安質環認證中心出具的《有機轉換認證證書》上,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在彰武縣種植的土豆面積達到43.33公頃,“經過509項檢測,我們種的土豆都是零殘留。”

位於彰武縣大冷鎮的遼寧綠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米2015年5月獲得有機認證,1公斤能賣到近200元。

阜新市綠色食品產業化管理辦公室主任李雅軍說,自“沈阜20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以來,阜新市獲得“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統稱)認證的產品總數穩步增加,從2013年末的117個,迅速發展到目前的134個。“三品一標”使農產品印上了安全優質的標籤,讓新型農民獲得了實在收益,也讓阜新傳統農業快速向現代農業邁進。

調優產品結構 調順產業體系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阜新農業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和光照條件是遼寧省最好的地區之一。阜新農業的歷史性轉捩點是2013年末規劃實施的“沈阜20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到2016年底,實際完成建設13.9萬公頃。

記者在採訪中感受最深的是,阜新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了新變化,他們學會了用土地資源入股、流轉、招商。3年裡,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由236個猛增到3877個,17.4萬戶、57.5萬人參與合作經營。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說,阜新具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只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強化科技引領支撐,並推動其向精深、綠色方向發展,那麼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基地、打造綠色食品強市的目標指日可待。

李雅軍告訴記者,在人人關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健全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尤為重要。阜新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市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的總數將達到180個。

今年1月,阜新市提出現代農業三年滾動計畫——到2019年,面積要擴大到20萬公頃,並達到全部“綠”的標準,其中有機產品2萬公頃,地標產品1.5萬公頃,綠色產品16.5萬公頃。

阜新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實施新一輪現代農業三年滾動計畫就是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調優產品結構,使其順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推行綠色生產方式,讓農業生產“綠”起來;調順產業體系,發展新農業新業態。

window.HLBath=1;

卻有人開車從十幾公里外,以20元/公斤的高價購買。

“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很重視入口食品安全!我的韭菜貴,就是因為我的產品是有機的,吃著放心。”公司董事長張雷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張雷說,種植前,他們對土地進行了有害殘留、重金屬淨化處理,確保零殘留。“頭刀的產量略低些,兩個大棚的韭菜只產出900公斤,供不應求,甚至有的市民擔心第二刀的也買不著,直接留了電話和定金。”

在張雷提供的一份由北京中安質環認證中心出具的《有機轉換認證證書》上,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在彰武縣種植的土豆面積達到43.33公頃,“經過509項檢測,我們種的土豆都是零殘留。”

位於彰武縣大冷鎮的遼寧綠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米2015年5月獲得有機認證,1公斤能賣到近200元。

阜新市綠色食品產業化管理辦公室主任李雅軍說,自“沈阜20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以來,阜新市獲得“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統稱)認證的產品總數穩步增加,從2013年末的117個,迅速發展到目前的134個。“三品一標”使農產品印上了安全優質的標籤,讓新型農民獲得了實在收益,也讓阜新傳統農業快速向現代農業邁進。

調優產品結構 調順產業體系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阜新農業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和光照條件是遼寧省最好的地區之一。阜新農業的歷史性轉捩點是2013年末規劃實施的“沈阜20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到2016年底,實際完成建設13.9萬公頃。

記者在採訪中感受最深的是,阜新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了新變化,他們學會了用土地資源入股、流轉、招商。3年裡,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由236個猛增到3877個,17.4萬戶、57.5萬人參與合作經營。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說,阜新具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只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強化科技引領支撐,並推動其向精深、綠色方向發展,那麼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基地、打造綠色食品強市的目標指日可待。

李雅軍告訴記者,在人人關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健全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尤為重要。阜新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市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的總數將達到180個。

今年1月,阜新市提出現代農業三年滾動計畫——到2019年,面積要擴大到20萬公頃,並達到全部“綠”的標準,其中有機產品2萬公頃,地標產品1.5萬公頃,綠色產品16.5萬公頃。

阜新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實施新一輪現代農業三年滾動計畫就是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調優產品結構,使其順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推行綠色生產方式,讓農業生產“綠”起來;調順產業體系,發展新農業新業態。

window.HLBath=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