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1月中國大宗商品需求顯著回升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消費國, 11月中國銅、原油、大豆和鐵礦石進口量集體大幅攀升。

其中銅進口量環比10月增加42%至470,000噸。 原油進口量達到904萬噸, 創歷史第二高記錄。 鐵礦石進口量9454萬噸, 較上月的7950萬噸大幅增加。 大豆進口量由10月的586萬噸大幅增加至868萬噸。

進口資料強於預期預計將對大宗商品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受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影響, 大宗商品價格遭受重創。 其中銅“傷情”尤為嚴重, 在過去10個交易日中下跌6%, 降至6,500美元/噸。

澳新銀行分析師認為, 進口資料回升證實了該機構關於銅精礦市場趨緊的預判,

因此眾多買家湧向精煉銅市場。 該機構認為, 中國原油進口資料應當能夠緩和對於需求疲軟的擔憂。

受10月國慶節假日因素影響過後, 11月中國通常會加大進口大宗商品。 因為十九大召開的因素, 今年10月進口資料下滑尤為明顯。 因此一些分析師認為不應過分解讀10月份的資料。

週四, 中國第二大銅冶煉企業——銅陵有色宣佈期間將暫停運營20%-30%的冶煉產能, 以實現政府冬季期間打擊污染的目標。 中國政府冬季期間的治理污染行動也影響了鋼鐵和鋁產量。

受積極的中國大宗商品進口資料影響, 週一, 澳洲金屬和礦業股指數上漲0.8%, 黃金和鐵礦石股票紛紛上揚。 Evolution Mining上漲1.7%, 福蒂斯丘金屬集團上漲1.4%。 能源板塊同樣走高, 石油生產商Woodside Petroleum和Santos分別上漲1%和0.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