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海德格爾:藝術即真理

馬丁.海德格爾是20世紀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

雖然他的1927年版的巨著《存在與時間》沒有最終完成, 但海德格爾一生中著作頗豐,

且四處講學, 身後留下豐富的已出版和爲出版的材料。

圍繞海德格爾的納粹黨員身份以及他作爲納粹旗下的海德堡大學校長的短暫經曆讓他名譽受損;不過, 海德格爾仍然是歐洲大陸思想的統治級人物, 而大陸思想則對存在主義和後現代哲學思潮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海德格爾對於藝術的分析非常複雜, 而他辯解的邏輯也深奧難懂。

但是, 如果我們認真思考藝術品的本源是什麽這一問題, 我們就會對海德格爾的總的立場有更爲清楚的認識, 因爲該問題指引著海德格爾的所做的努力。

一旦理解了海德格爾的答案, 即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 這裏所問的問題就變得清楚明瞭了。 不再是複雜辯論中的又一個讓人困惑的轉折,

這種論斷澄清了海德格爾的思想。

海德格爾對藝術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換言之, 被稱爲藝術的複雜現象的每一個方面, 如藝術物體本身、藝術家(創造者——海德格爾語)、觀衆(流傳者)、藝術品(從影響層面)等, 對於理解藝術同樣都很重要。

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及其他藝術理論, 但海德格爾卻含蓄地批評了那些理論, 因爲這些理論認爲在藝術諸多方面中, 其中某一方面最重要。 藝術品既可以指藝術物品本身又可以指其所産生的影響, 是一個模棱兩可的術語, 因此要理解它就不得不參照其在那種複雜現象中的作用。

一旦把握住了海德格爾的整體主義, 就更容易分析他的其他更爲具體的主張。 其中, 這些主張中最重要的可能是“藝術現實存在的真理”。

一直以來, 許多哲學家已經把真理和藝術相關聯, 但海德格爾把真理作爲存在的、顯示的、獨特的觀念對於理解其觀點有著決定意義。

通過提問“是什麽讓藝術品有別於其他種類的物品, 特別是他所稱的器具”, 海德格爾開始了他的分析。

一種器具(例如, 一支鉛筆或一把斧頭)在我們所做的各種有目的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寫字、修房子等。

表面看來, 器具和藝術品相似, 都是形式和物質相結合的創造體。 正如一座雕塑是一塊大理石, 爾後雕刻家賦予了它一種形式, 鉛筆是由木頭和石磨構成, 並共同讓鉛筆成了有用物品。

海德格爾辯稱這種觀點忽略了藝術品的本質屬性,

即揭示真理的能力。

那麽, 一件藝術品又是如何揭示真理的呢?是通過讓我們脫離物品的常態環境去審視它, 去揭示物品存在的大環境。

海德格爾舉了兩個藝術品例子:一個是梵古的油畫“一雙農鞋”;另一個是一座古希臘神廟。 雖然這兩件作品揭示了截然不同的世界——農民的平凡世界和廟宇所代表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神聖世界, 但兩件作品都讓其參觀者置身於作品産生的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曆史文化中。 既如此, 每件作品均例證了藝術品的本質屬性。

藝術品揭示了什麽?

海德格爾就此的進一步說明更加讓人難懂, 而他所做的分析的細節也非常含混晦澀。

海德格爾用了三個術語——“世界”、“大地”和“爭執”來解釋人類文化的起落。

“世界”是三者中最容易理解的, 因爲海德格爾的用法與我們所談到的“學生世界”和“罪犯世界”時的用法一致。

但海德格爾對術語“大地”的使用就較難解讀, 而是取其意義將大地解讀爲不同文化建立各自世界的物質基礎。

最後, “爭執”指的是世界和大地間的必不可少的沖突, 以及文化創造世界但同時大地並不是這種關系中的消極的因素這樣的一個事實。 相反, 海德格爾認爲, 大地與世界抗爭, 最終擊敗文化, 給予了曆史發展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