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我行你真行?零度3000裡實測長安CS15EV

就在12月4日, 長安汽車CS15EV/新逸動EV300開啟了京滬3000裡挑戰之旅, 整個行程為期5天, 途徑濟南、青島、淮安、烏鎮等地。 值得注意的目前, 目前北方平均氣溫已經在0℃上下,

這對於一款純電動車來說更具挑戰性。

就在12月8日, 長安已經完成了從北至南(北京至上海)的全部路程, 此次任性的征程途徑北京、濟南、青島、淮安、烏鎮, 最後至上海, 在國內純電動市場此舉尚屬首次, 證明了你行我也行。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 近期特斯拉也要進行新的一輪遠途測試, 從北至南長安已經完成, 從南至北, 就看特斯拉的了。

此次, 冬季長途試駕對於我們已經不再陌生, 無論是特斯拉官方組織北京至哈爾濱冰雪試駕, 還是週末自駕出遊, 長途駕駛純電動車會遇到什麼情況、會有怎樣的困難。 我們早已輕車熟路, 再出發之前幾乎每次都會補給車內零食, 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者應對未知因素。

在北京這樣多元化大城市生活, 每逢春運比頭疼, 每年春運必上新聞。 在這種限購限牌的大城市, 純電動車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它能兼顧代步、出遊甚至遠行, 那麼無疑是一個完美的出行解決方案。 長安這次活動便是告訴未來消費者, 選擇長安CS15EV與長安逸動EV300絕對是現階段最靠譜的純電動車, 同時也為電動車主遠行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長安CS15EV的出現就是要打破這一固有限制, 而這次活動則測試將著重測試長安CS15EV長途駕駛能力、充電相容性、駕駛操控等多方面問題。

對於純電動車型長途駕駛而言, 主要的考驗有三個方面, 首先路途規劃、其次平均電耗、最後充電能力。 此前, 在特斯拉長途駕駛測試中, 可以直接通過車輛自身或官網查詢其專用充電網路, 而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純電動車主只能通過國家電網專用充電App--e充電查詢、規劃充電路線。

長安這次活動則為消費提供了十分詳細的路途規劃, 前半段的路程主要是在濟南與青島路段, 這絕對是春運期間十分繁忙的往返道路。 於是我們著重測試了車輛的充電能力與續航能力這兩方面, 整體行駛軌跡包含了青銀高速+京滬高速+京台高速+青蘭高速+沈海高速+常台高速+滬渝高速+申嘉高速, 期間內測試了多種不同品牌高速快充樁以及城市快充樁。

綜合充電測試:

對於高速行駛充電能力遠要終於續航能力,在能源補給方面:長安CS15EV採用3.3千瓦慢充機,慢充模式:12小時充電時間,快充模式:40分鐘充至80%,隨後進入涓流充電模式。此外,新車配備低溫加熱功能,當電池溫度低於0°時,通過PTC對電芯加熱至5°時,便可進入快充模式。

長測之前我們先期拿到了長安CS15EV試駕車,宋楠老師著重測試了長安CS15EV的低溫加熱系統,在測試前特意將車靜止停放了一晚。實際測試開始時,車輛電池溫度在0度左右,從充電即時檢測可以看出,充電初期可以進入電池的電流與電壓並不高,而隨著充電時間的增加,充電電流與電壓在逐漸放大。長安CS15EV的充電加熱範圍僅從0至5°C,隨後充電過程中,電池在接收電流過程中也會產生熱能。實際測試初期攝入電流在38安培左右,隨著溫度的提升,60kW充電樁可以達到101.2安培電流,當電量達到79%之後開始降速至46.7安培,整體資料已經屬於國內純電動車型優秀梯隊。

高速路段整體北方段,充電樁主要由杭州奧能、NAR1這兩個品牌提供,充電功率基本為120kW,且少有慢充樁。實際測試中,由於充電站電容、電壓以及充電分攤情況,整體充電速度並不相同,但不同品牌充電樁均可使用。

由於長途駕駛車輛電池溫度基本在12°左右,可以直接為車輛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充電溫度,為其後續快速充電做好了前提準備。為了保證足夠的安全性,充電時其內部溫度超過50°後,BMS電池管理系統介入工作,限制電流、電壓,保證足夠的安全性。在5天的行程內,其充電時最高溫度沒有超過30°,整體電池溫度並沒太大的波動。

充電速度方面,長安CS15EV最高充電容許電流為150安培,實際測試結果長安CS15EV最低測試結果為56安培左右,大多數充電樁充電電流為95至118.9安培,部分充電站可以達到120安培,這樣的成績基本上與20萬價格區間的榮威ERX5相同。同樣的續航能力、同樣的充電能力,長安CS15EV性價比絕對十分出色。

在充電時間內,長安CS15EV可以開啟冷暖風空調系統,其加熱PTC制熱或是帶動壓縮機製冷,均有動力電池提供能源,這對電池管理提供提出了較高要求。不過,這項功能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可以為車主提供一個十分舒適的充電環境。在長途測試中,由於服務區並不完善,基本都會選擇在車內進行短暫的休息。

續航測試與趣事:

測試初期已將車輛小計里程與平均電耗等清零,滿電的長安CS15EV可以行駛310公里,其300公里的綜合續航能力已經遠超過同價位區間的主要競爭對手,續航方面的性價比已經十分突出。為了測試不同情況下的續航能力我們選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測試方案,第一種採用平穩的駕駛方式,第二種測試則採用較為“任性”的駕駛方式。

在第一種測試方式下,道路情況良好且限速為100km/h。主要採用正常模式駕駛,偶爾在超越大車時會採用S運動模式。正常駕駛情況下,長安CS15EV可以提供很好的動力保障,其使用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 55kW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扭矩為 170N·m。

從帳面資料可以看出,長安CS15EV的扭矩儲備十分充裕,帶動這台定位在小型SUV級別的車型戳戳有餘,而且除了初段加速能力之外,在後程加速能力方面,長安CS15EV也保證了足夠的動力儲備。其正常模式下時速可以達到120km/h,當超過120km/h會有超速語音提示與行車電腦提示警告,而運動模式下時速可以達140km/h,可以很好的滿足高速安全駕駛。

在第一種模擬測試中(測試時間下午至半晚),長安CS15EV累計行駛134.1km,剩餘續航為160km,實際測試續航為294.1公里,與其正常綜合續航相比僅僅跌了6公里左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實際測試平均電耗為13.3kW·h/100km,照此計算其續航能力其實可以達到322公里左右。

第二種測試模式則相對任性,並且車內三人均按照自己習慣的駕駛風格駕駛。整體車速保持在100至110km/h時速區間內,此時能耗會急劇上升,首先在不開空調階段常拿CS15EV平均電耗在15度點左右,開啟空調後會提升至18度電左右。續航能力下降至280至230公里左右,但這樣的成績在同級別之中以屬領先梯隊。

除此之外,兩種模式使用時間測試中,保持低能耗大跨度充電模式,明顯比頻繁充電節省時間。在濟南至青島路段,甚至可以說是整體行程中,一家媒體為我們闡釋了不良駕駛習慣帶來的巨大風險。在其他車輛均能平穩到達預定地點的同時,幾乎每天難有準時集合情況。

高速駕駛因整體車速較高,安全問題被進一步放大,而對於純電動車而言,除了需要保障續航能力以及預估充電點之外,還要給自己預留足夠的脫困空間。例如途徑的沂水服務區,因全縣境內電路檢修,無法開啟高速充電網路。此外,最快解決時間為當天下午5點,到達時剛過上午10點。

儘管經歷了長時間高速路段駕駛,但因平穩的駕駛此時車輛平均電耗僅為14度電,且剩餘續航為同期最多50公里,這樣我們有了充分的脫困能力。

返回高速至沂水楊莊服務區進行充電,在途中儘管長安CS15EV的剩餘電量早已報警,但車輛在續航末期並未對動力進行限制,保證了足夠的動力輸出。

儘管所有車輛均可以滿足改變充電點的續航需求,但一家任性的媒體,每次均脫隊行駛,自認為駕駛技術出色,但幾乎每天都會被扔在路上,等待救援。這可不是什麼純真的友誼,幸好被扔在高速服務區,如果是高速路上,會導致危險係數陡增。借熱門手遊一句熱門語--猥瑣發育別浪。。。

實質上,長安CS15EV電池容量為42.93度電,與大多300公里續航的車型相比,整體電池容量並不高,做到同樣的綜合續航能力就需要更低的平均電耗。在實際測試中,純電動車冬季電池內部的電解液會因寒冷變得粘稠,導致電能傳遞阻礙增加。長安CS15EV也會被溫度影響,但實測結果並不大。不過,長安CS15EV官宣百公里電耗不超過15度電,為此也著重對新車進行了調整。例如降低風阻係數至0.392,採用低滾阻輪胎、改善動力回應、增加高速長途駕駛模式以及可調節能量回收系統等等。實測13.3至18度電的高速測試續航,也足以證明長安CS15EV的出色。

3000裡的長距離駕駛體驗,也讓我們充分的體驗了長安CS15EV的舒適性,在舒適性方面包含了駕駛、溫度、娛樂等多方面,其實尤為重要的就是溫度與駕駛體驗這兩方面。首先駕駛體驗方面,動力銜接是一方面,操控基礎同樣至關重要。對比長安CS15燃油版,純電動版本的CS15EV性能趨向偏向舒適。增加的電池重量可以為新車提供不錯的低重心,而因重量增加導致長安CS15EV重新研發了整個底盤結構。

因重量、電池佈局、電池安全不同方面需求,長安CS15EV採用的懸架系統為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結構,佈局在底盤中間的動力電池可以兼顧正向與側向碰撞安全,同時起到了堅固底盤與降低重心的作用。因重量增加,長安CS15EV的在懸架支撐方面明顯增大了彈簧厚度,解決了因重量導致的對懸架過度壓縮,從而保證足夠的舒適性。在操控方面,為解決側向支撐力,長安CS15EV在前後增加了橫向穩定杆。配合出色的動力調教,長安CS15EV在完成超車變道的過程中十分流暢、舒適,側向支撐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路面情況。

車內溫度方面,包括娛樂與空調系統耗電綜歸於舒適性耗電,其中空調系統是耗電大戶,與燃油車不同,純電動車冬季制熱與家用空調類似,通過電加熱PTC在向車內傳遞熱風。為了降低此段能耗,長安CS15EV增加了長途空調模式,可以在保證舒適的前提下,減低一半的空調損耗。此外,新車在充電時仍然可以開啟空調系統,整體舒適性較為出色。

另一方面,很多純電動車主抱怨,冬季不敢開空調是問題之一,漏風才是導致車內冰冷的主要原因。例如此前的江淮系列純電動車,在轉向系統密封不嚴,導致外部冷風倒灌車內。在實際體驗中,長安CS15EV的密封性很好,無任何漏風處,對於車內溫度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保障,這一點值得肯定。

車載娛樂系統方面,實測頂配車型配備了7 英寸觸控式螢幕,內部搭載長安 incall 車載互聯系統,功能上面包括常規的導航(高德地圖)、藍牙音樂、百度 Carlife 等功能,系統整體操作流暢度與UI設計較為出色。媒體攝入源包括了藍牙、USB等等,十分便捷。于此同時,車內僅前排便設有兩個12V電源介面以及一個USB介面,無論是充電還是行車記錄儀等類似需求均能很好滿足使用。

筆者有話說:

長安CS15EV在平均電耗方面的著重調整,在實際測試中表現十分出色,綜合電耗基本在15度電一下,達到300公里的官宣綜合續航完全沒有問題。與之配合的充電性能方面,在不同品牌充電樁實測結果均能達到同級別高標準充電速度,對於遠途行駛補給有著很強的保障能力。

對比駕駛舒適性,純電動車本身在基礎平臺上要優於燃油車,但不少純電動車因價格因素忽略了這一方面的整體體驗,例如江淮IEV7S、北汽EX系列,在此方面並不如長安CS15EV來的出色。綜合而言,長安CS15EV在同級別車型之中整體性價比十分出色,可以說是為未來消費者提供了一款相當靠譜的純電動SUV車型,也彌補了小型純電SUV競爭力不足的市場空白。

期間內測試了多種不同品牌高速快充樁以及城市快充樁。

綜合充電測試:

對於高速行駛充電能力遠要終於續航能力,在能源補給方面:長安CS15EV採用3.3千瓦慢充機,慢充模式:12小時充電時間,快充模式:40分鐘充至80%,隨後進入涓流充電模式。此外,新車配備低溫加熱功能,當電池溫度低於0°時,通過PTC對電芯加熱至5°時,便可進入快充模式。

長測之前我們先期拿到了長安CS15EV試駕車,宋楠老師著重測試了長安CS15EV的低溫加熱系統,在測試前特意將車靜止停放了一晚。實際測試開始時,車輛電池溫度在0度左右,從充電即時檢測可以看出,充電初期可以進入電池的電流與電壓並不高,而隨著充電時間的增加,充電電流與電壓在逐漸放大。長安CS15EV的充電加熱範圍僅從0至5°C,隨後充電過程中,電池在接收電流過程中也會產生熱能。實際測試初期攝入電流在38安培左右,隨著溫度的提升,60kW充電樁可以達到101.2安培電流,當電量達到79%之後開始降速至46.7安培,整體資料已經屬於國內純電動車型優秀梯隊。

高速路段整體北方段,充電樁主要由杭州奧能、NAR1這兩個品牌提供,充電功率基本為120kW,且少有慢充樁。實際測試中,由於充電站電容、電壓以及充電分攤情況,整體充電速度並不相同,但不同品牌充電樁均可使用。

由於長途駕駛車輛電池溫度基本在12°左右,可以直接為車輛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充電溫度,為其後續快速充電做好了前提準備。為了保證足夠的安全性,充電時其內部溫度超過50°後,BMS電池管理系統介入工作,限制電流、電壓,保證足夠的安全性。在5天的行程內,其充電時最高溫度沒有超過30°,整體電池溫度並沒太大的波動。

充電速度方面,長安CS15EV最高充電容許電流為150安培,實際測試結果長安CS15EV最低測試結果為56安培左右,大多數充電樁充電電流為95至118.9安培,部分充電站可以達到120安培,這樣的成績基本上與20萬價格區間的榮威ERX5相同。同樣的續航能力、同樣的充電能力,長安CS15EV性價比絕對十分出色。

在充電時間內,長安CS15EV可以開啟冷暖風空調系統,其加熱PTC制熱或是帶動壓縮機製冷,均有動力電池提供能源,這對電池管理提供提出了較高要求。不過,這項功能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可以為車主提供一個十分舒適的充電環境。在長途測試中,由於服務區並不完善,基本都會選擇在車內進行短暫的休息。

續航測試與趣事:

測試初期已將車輛小計里程與平均電耗等清零,滿電的長安CS15EV可以行駛310公里,其300公里的綜合續航能力已經遠超過同價位區間的主要競爭對手,續航方面的性價比已經十分突出。為了測試不同情況下的續航能力我們選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測試方案,第一種採用平穩的駕駛方式,第二種測試則採用較為“任性”的駕駛方式。

在第一種測試方式下,道路情況良好且限速為100km/h。主要採用正常模式駕駛,偶爾在超越大車時會採用S運動模式。正常駕駛情況下,長安CS15EV可以提供很好的動力保障,其使用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 55kW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扭矩為 170N·m。

從帳面資料可以看出,長安CS15EV的扭矩儲備十分充裕,帶動這台定位在小型SUV級別的車型戳戳有餘,而且除了初段加速能力之外,在後程加速能力方面,長安CS15EV也保證了足夠的動力儲備。其正常模式下時速可以達到120km/h,當超過120km/h會有超速語音提示與行車電腦提示警告,而運動模式下時速可以達140km/h,可以很好的滿足高速安全駕駛。

在第一種模擬測試中(測試時間下午至半晚),長安CS15EV累計行駛134.1km,剩餘續航為160km,實際測試續航為294.1公里,與其正常綜合續航相比僅僅跌了6公里左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實際測試平均電耗為13.3kW·h/100km,照此計算其續航能力其實可以達到322公里左右。

第二種測試模式則相對任性,並且車內三人均按照自己習慣的駕駛風格駕駛。整體車速保持在100至110km/h時速區間內,此時能耗會急劇上升,首先在不開空調階段常拿CS15EV平均電耗在15度點左右,開啟空調後會提升至18度電左右。續航能力下降至280至230公里左右,但這樣的成績在同級別之中以屬領先梯隊。

除此之外,兩種模式使用時間測試中,保持低能耗大跨度充電模式,明顯比頻繁充電節省時間。在濟南至青島路段,甚至可以說是整體行程中,一家媒體為我們闡釋了不良駕駛習慣帶來的巨大風險。在其他車輛均能平穩到達預定地點的同時,幾乎每天難有準時集合情況。

高速駕駛因整體車速較高,安全問題被進一步放大,而對於純電動車而言,除了需要保障續航能力以及預估充電點之外,還要給自己預留足夠的脫困空間。例如途徑的沂水服務區,因全縣境內電路檢修,無法開啟高速充電網路。此外,最快解決時間為當天下午5點,到達時剛過上午10點。

儘管經歷了長時間高速路段駕駛,但因平穩的駕駛此時車輛平均電耗僅為14度電,且剩餘續航為同期最多50公里,這樣我們有了充分的脫困能力。

返回高速至沂水楊莊服務區進行充電,在途中儘管長安CS15EV的剩餘電量早已報警,但車輛在續航末期並未對動力進行限制,保證了足夠的動力輸出。

儘管所有車輛均可以滿足改變充電點的續航需求,但一家任性的媒體,每次均脫隊行駛,自認為駕駛技術出色,但幾乎每天都會被扔在路上,等待救援。這可不是什麼純真的友誼,幸好被扔在高速服務區,如果是高速路上,會導致危險係數陡增。借熱門手遊一句熱門語--猥瑣發育別浪。。。

實質上,長安CS15EV電池容量為42.93度電,與大多300公里續航的車型相比,整體電池容量並不高,做到同樣的綜合續航能力就需要更低的平均電耗。在實際測試中,純電動車冬季電池內部的電解液會因寒冷變得粘稠,導致電能傳遞阻礙增加。長安CS15EV也會被溫度影響,但實測結果並不大。不過,長安CS15EV官宣百公里電耗不超過15度電,為此也著重對新車進行了調整。例如降低風阻係數至0.392,採用低滾阻輪胎、改善動力回應、增加高速長途駕駛模式以及可調節能量回收系統等等。實測13.3至18度電的高速測試續航,也足以證明長安CS15EV的出色。

3000裡的長距離駕駛體驗,也讓我們充分的體驗了長安CS15EV的舒適性,在舒適性方面包含了駕駛、溫度、娛樂等多方面,其實尤為重要的就是溫度與駕駛體驗這兩方面。首先駕駛體驗方面,動力銜接是一方面,操控基礎同樣至關重要。對比長安CS15燃油版,純電動版本的CS15EV性能趨向偏向舒適。增加的電池重量可以為新車提供不錯的低重心,而因重量增加導致長安CS15EV重新研發了整個底盤結構。

因重量、電池佈局、電池安全不同方面需求,長安CS15EV採用的懸架系統為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結構,佈局在底盤中間的動力電池可以兼顧正向與側向碰撞安全,同時起到了堅固底盤與降低重心的作用。因重量增加,長安CS15EV的在懸架支撐方面明顯增大了彈簧厚度,解決了因重量導致的對懸架過度壓縮,從而保證足夠的舒適性。在操控方面,為解決側向支撐力,長安CS15EV在前後增加了橫向穩定杆。配合出色的動力調教,長安CS15EV在完成超車變道的過程中十分流暢、舒適,側向支撐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路面情況。

車內溫度方面,包括娛樂與空調系統耗電綜歸於舒適性耗電,其中空調系統是耗電大戶,與燃油車不同,純電動車冬季制熱與家用空調類似,通過電加熱PTC在向車內傳遞熱風。為了降低此段能耗,長安CS15EV增加了長途空調模式,可以在保證舒適的前提下,減低一半的空調損耗。此外,新車在充電時仍然可以開啟空調系統,整體舒適性較為出色。

另一方面,很多純電動車主抱怨,冬季不敢開空調是問題之一,漏風才是導致車內冰冷的主要原因。例如此前的江淮系列純電動車,在轉向系統密封不嚴,導致外部冷風倒灌車內。在實際體驗中,長安CS15EV的密封性很好,無任何漏風處,對於車內溫度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保障,這一點值得肯定。

車載娛樂系統方面,實測頂配車型配備了7 英寸觸控式螢幕,內部搭載長安 incall 車載互聯系統,功能上面包括常規的導航(高德地圖)、藍牙音樂、百度 Carlife 等功能,系統整體操作流暢度與UI設計較為出色。媒體攝入源包括了藍牙、USB等等,十分便捷。于此同時,車內僅前排便設有兩個12V電源介面以及一個USB介面,無論是充電還是行車記錄儀等類似需求均能很好滿足使用。

筆者有話說:

長安CS15EV在平均電耗方面的著重調整,在實際測試中表現十分出色,綜合電耗基本在15度電一下,達到300公里的官宣綜合續航完全沒有問題。與之配合的充電性能方面,在不同品牌充電樁實測結果均能達到同級別高標準充電速度,對於遠途行駛補給有著很強的保障能力。

對比駕駛舒適性,純電動車本身在基礎平臺上要優於燃油車,但不少純電動車因價格因素忽略了這一方面的整體體驗,例如江淮IEV7S、北汽EX系列,在此方面並不如長安CS15EV來的出色。綜合而言,長安CS15EV在同級別車型之中整體性價比十分出色,可以說是為未來消費者提供了一款相當靠譜的純電動SUV車型,也彌補了小型純電SUV競爭力不足的市場空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